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

韓玉芝的身孕有三個多月,此時不顯懷而已。可在食物上,反應是有些明顯,不過,韓玉芝的體質好,反應時間不長,在返回京都的路上,逐漸也適應了。

但楊家這邊,如果知道這件事,肯定會有較大的反應。特別是楊媽,之前說話時,多多少少有些這方面的意思。韓玉芝和巫素貞成婚都半年了,還沒有反應,很可能得檢查幾個人的身體。

韓玉芝笑笑,知道這件事讓楊媽得知,肯定會對她有完全不一樣的待遇。只是,這事確實也不適合見面就說,最好還是不由自己說才恰當。等兩天,或從韓家省親回來,到時候再提起這件事。

楊繼業先去自己書房,楊家這邊,沒幾個使用的家人或傭人。好在之前跟在楊爸楊媽一起來京都的人,留下一些在楊家做護衛,他們在京都一段時間,熟悉這裡的情況。帶楊繼業回書房,對於楊繼業到來,這些人也感覺到自己真正回到組織的感受,非常高興,但卻沒有多說什麼。

在房間洗漱,然後回想之前在書房讀書的時光,逐漸地回憶起當年的一些細節。那時候年齡小,但楊繼業從五歲開始正式讀書,到稍微有些記憶時,已經讀書好幾年,變成一個書呆子了。

那時候讀書其實也沒有任何明確的目標,以科考爲主,主要讀的是科考基礎的聖學文章。如今對這些文章也沒有多少記憶,對文章的理解,參照了後世對聖學的觀點,反而與文朝這時候的人都觀點,多少有些不同。

回到京都,勢必會與更多的人來討論聖學、文章,詩詞歌賦,也是必然繞不開的東西。另外就是科考,對於科考的準備,肯定要一些時間,先前韓家兄弟就提到這個事情,很認真很嚴肅了。

老爸對自己的一些事不做干預,聽之任之,但在科考面前,他還會放任自己嗎?估計不會,岳父韓立仁肯定也會督促自己。

文朝的官員,科考成績是最堅實的根基。科考中進士的排名前後,在今後的工作中也是受人尊重的重要資本。

楊繼業雖說不喜歡科考,卻不能繞開科考,還必須在科考中拿到更好的名次。前三當然更好,可楊繼業也沒有把握。前十、前五十等檔次,放在文官體系裡,都是值得炫耀的資本。

就如同後世大學畢業生,野雞大學的,如何能夠同211或985畢業的相提並論?同一年畢業、同樣的工作性質,但領取的工資絕對不一樣,以後在工作中得到關注、提拔機遇也絕對不一樣。

對於科考,時間上還充裕,確實不用緊迫,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一直逐漸推進不放鬆,就夠了。等考前的幾個月,進行突擊訓練,有針對地進行訓練,文朝這些人,如何能夠與自己比?

這一點,楊繼業還是有足夠的自信。

晚餐家裡早有準備,聚在一起。楊爸還沒回家,楊媽在家裡主持。坐到主坐上,然後將楊忠良夫婦叫到右手邊,包括楊淑芬夫婦也是。楊繼業和身邊的人,則在桌子左側一方。

巫豹則作爲親戚的身份,他是巫素貞的三哥,身份不同。楊猛雖說是家生子的身份,但如今已經不同了,也在這一桌。

其他人則另外開桌吃飯。這一次,是非常正式的一起開飯。至於平時,倒不一定都是如此嚴肅。

開動之前,楊媽說話了,“繼業,如今楊家返回京都,一家人團聚。這是好事、喜事,也是皇恩浩蕩,才使得楊家有今天。我們要心存感激,知恩圖報,不辜負皇恩。老二如今職位雖不高,盡心爲朝廷辦事,克勤克儉,不可有絲毫嬌縱,更不得有什麼違紀之念;

繼業如今科考還沒完成,回家之後必定要安心讀書,爲兩年後準備科考,勤學奮進,不可有絲毫懈怠。不然,你父親不會輕饒你,我也會請家法懲處。

老二在繼業讀書這個事情上,也要多上心,督促於他。但見到他貪玩不學,必須勸誡,不聽就告訴你父親……”

楊繼業聽老媽這一番話,只得苦笑。等她說了,楊繼業嚴肅着臉,說,“母親,這一年來,孩兒遊學蘇杭,可沒有落下功課,一直用心苦讀。至於科考,請母親放心,兩年後科考一定能夠考取……”

“嗯,牢記你該做什麼就好。”楊媽肯定地說,“你讀書基礎牢固、紮實,只要用功,科考肯定沒問題。而如今你又有自己的想法,說服過你爸,讓你外出,我也不強自干涉你讀書,但不準借遊學之名,在外面晃盪,措失科考機會。”

“母親放心吧,孩兒知道輕重。”楊繼業笑着說,這一次見面,楊媽如此嚴肅地說教,也說明自己在荊蠻楚地所作,她多少還是聽到一些了。

聽到楊媽說科考的事情,巫小陸便低着頭,一點不敢擡頭,就怕楊媽看到他。坐在巫豹身邊,縮起來,想隱身了。

如今的小陸十三歲,長得比同齡人要高。平時勤練武藝,營養又好,自然長高。他雖說是童生的功名,勉強算是讀書人,完全可繼續苦讀的,但巫小陸哪有半點心思讀書?提到讀書就頭痛。

不過,楊繼業對巫小陸的讀書卻沒讓他完全丟棄,只是,不是讀聖學,而是多讀夜校裡的讀物。

楊媽對巫小陸確實也很喜愛、關心,平時也會過問他的學業,但不會在今天這種情況下,說巫小陸長短。

楊媽說楊繼業沒問題,隨後,只是看了巫小陸一眼,見他那縮起來要躲掉的樣子,也不多說。

巫家如今有小五巫國強在苦讀,已經是秀才功名利,等到兩年後,或許會拿下舉人功名,但要到京城來參加會是並通過科考,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科考和讀書這方面,外人能夠幫的就比較少,楊媽自然擔心楊繼業受到荊蠻楚地那邊的影響,纔在他返回家的第一次全家宴席上,講這一番話。

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243章 爭 辯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章 穿楊箭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145章 先選誰第16章 你賴皮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284章 孫大炮第173章 衝上去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32章 蘿蔔乾第51章 冬梅殺到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223章 攤子大第403章 三件寶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165章 竹 石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579章 挖 坑第400章 天不負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182章 第一親第56章 各方反應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287章 行動了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9章 三個問題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573章 失蹤了第633章 信誠苑第167章 誰出戰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7章 鐵 叔第330章 沒信心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35章 談崩了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58章 真面目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480章 死亡線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1章 一拳之威第672章 心與善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200章 強 攻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6章 過 關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414章 張靖海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704章 安 睡第171章 對 衝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
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243章 爭 辯第565章 不能避戰第93章 初進縣衙第1章 穿楊箭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145章 先選誰第16章 你賴皮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284章 孫大炮第173章 衝上去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32章 蘿蔔乾第51章 冬梅殺到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223章 攤子大第403章 三件寶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165章 竹 石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579章 挖 坑第400章 天不負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182章 第一親第56章 各方反應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663章 楊媽的歡與樂第287章 行動了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9章 三個問題第671章 十萬人爲根基第257章 輕鬆勝出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502章 後金破關第570章 命不該絕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573章 失蹤了第633章 信誠苑第167章 誰出戰第283章 良人安在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7章 鐵 叔第330章 沒信心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35章 談崩了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58章 真面目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480章 死亡線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144章 小王爺讀書少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11章 一拳之威第672章 心與善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606章 強攻唐家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200章 強 攻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6章 過 關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414章 張靖海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704章 安 睡第171章 對 衝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