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宴雲只覺得自己背上一陣寒顫:“公主,家妹一時口無遮攔,還望公主饒她一馬!”
斕曦嫌惡地瞪了韋惜月一眼:“快滾吧,看着都礙眼!”
韋宴雲忙道了一聲謝,拽着滿臉不甘的韋惜月出了門。
謝芙蓉淡然看了一眼韋惜月,瞧着斕曦那爲了給自己撐氣場,故意瞪的如鬥雞一般的雙眼,只覺得好笑。
衆人自然也沒有想到,小小年紀,一向有些單純天真的斕曦公主今日竟然會發這麼大的火,且還會動手打人。
一個個噤若寒蟬,大氣兒也不敢出一聲。
倒是楚雲弈,別人幫忙解決了問題,他卻來收場。
“斕曦,你又在惹事了!”楚雲弈雖這樣說着,但臉上卻絲毫沒有要責怪的的意思。
斕曦的臉上沒有了方纔收拾韋惜月時的憤然,轉而又是那副衆人印象中可愛天真的模樣。
走到楚雲弈的輪椅邊上,扶着他的胳膊道:“七皇叔,斕曦哪有在惹事?謝芙蓉未來進了東宮,好歹也是要跟着我和太子哥哥喊你一聲皇叔的人,難道你就忍心眼睜睜地看着別人在她昏倒的時候如此侮辱她的名譽?更何況她還是您的徒弟呢!”
楚雲弈的眼底閃過一絲莫名的神情,用手指彈了一下斕曦的額頭:“就你調皮!”
斕曦吐了吐舌頭:“七皇叔,這裡如此亂糟糟的,就讓謝老夫人和秋夫人將未來的小皇嫂快些帶回府上去吧!再晚了怕是會耽誤了治傷的時辰!”
楚雲弈不反對:“謝老夫人,斕曦說的對,都耽誤了這麼久,您還是和秋夫人先將芙蓉帶回去吧!”
老夫人點點頭,喊來了榮國府上的人,將素寰擡上了書院外停着的馬車,將素寰帶下了山。
此後楚雲弈又讓宮裡的林院判去了一趟榮國府。
林院判瞧完素寰的傷之後回話說不會留下疤痕。
謝芙蓉又在璇璣閣找了個醫術高明且身手不錯的大夫,暗中去過芙蓉院,也說不會留下疤痕,謝芙蓉才放心。
這樣一來,名義上,榮國府上的嫡小姐謝芙蓉便可以藉着受傷的由頭在府上靜養。
不用參加帝京貴襲圈子裡的各類活動,也可以名正言順地謝絕見客,倒省了不少麻煩。
後來的幾日,書院的學課依舊。
不過經上次一事,韋惜月刁蠻任性,連榮國府上的謝老夫人和秋夫人都不放在眼裡,且被斕曦公主教訓了一番的流言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驪山書院。
更甚至傳出了山外,傳到了整個帝京成立。
在驪山書院,韋惜月雖對斕曦心有不滿,但奈何斕曦是公主的身份,也不敢太過於表現在臉上。
有斕曦在的地方,韋惜月基本上都會繞着走。
書院平日裡除了教學子學習經學、史學、禮學、掌故、算學、語文、測繪等課程之外還會教習武術,其中箭術是衆學子都愛學,並且翹首以盼的。
好歹大周的老祖宗也是從馬背上得來的天下。
往年書院的武術課程都是由自琅琊王氏的鎮北大將軍王肅或者護國將軍府上的皇甫聖武來教。
但王肅如今因爲牽扯北境軍亂一事而處境尷尬。
皇甫聖武又去了軍中整頓軍紀,所以這次的箭術課便由楚雲弈來教。
“哎,豫王能行麼?聽說之前他在冀州的時候常年纏綿病榻,可是連一絲武功都沒有學過。能教得了咱們箭術麼?”
一名學子瞧着楚雲弈催動着輪椅過來,用胳膊碰了下韋宴雲,質疑。
韋宴雲搖頭,表示不清楚。
秦祁燁道:“豫王雖不懂武功,但聽說箭術可是當年由高祖爺親傳的,和咱們陛下旗鼓相當。”
“那就應該沒問題了!”那名學子雀躍一笑:“我雖沒有親眼見識過咱們陛下的箭術,但聽我父親說咱們陛下的騎術和箭術可是相當了不得的!”
說着,擡眼望着楚雲弈的雙眸之中滿是煜煜閃爍的光芒。
“各位學子,今日就由本王爲大家教授箭術!”楚雲弈到了近前,道。
“謹遵王爺教誨!”學子向楚雲弈行禮。
幾名侍童將弓箭搬了上來,放在了衆人面前
頓時,無數箭柄在烈日的照射下發出萬丈肅冷的光芒,照射的衆學子在看向楚雲弈和那些弓箭之時的神情也嚴謹了幾分。
楚雲弈首先按照常禮將如何選箭、搭箭、運箭的常識給大家講述了一遍。
緊接着又給大家示範了一遍。
瞧着楚雲弈射出的箭箭箭射中靶心,無一虛發的時候,衆人眸中的敬佩之意更深切了幾分。
尤其是那些仰慕楚雲弈的女學子。
楚雲弈優雅地做完了所有的動作,又讓兩名侍童搬來了兩桶箭:“各位學子,今日咱們就從對戰開始練習。各位學子看看這些箭有什麼不同?”
衆人上前從箭筒中拿了箭仔細地瞧着,皆沒看出有什麼異樣來。
在場的衆人都是帝京名門府邸的公子、小姐。大多都是出自文官府邸,平日裡沒有接觸過這些舞刀弄槍的東西,沒有瞧出什麼端倪也是常理。
不過皇甫木蘭不同,他可是出自將門之家,一眼便瞧出了這些箭的不同。
舉着一個箭掂了掂,接着輕輕一笑,攥着箭尖輕輕一掰。
頓時,看上去和大家平日裡所見玄鐵製成毫無相差的箭頭被輕而易舉地掰成了兩瓣,粉末橫飛。
“原來是用麪粉做的!”韋宴雲瞭然地笑着取了一個同樣的箭,衝着謝芙蓉的身上一戳。
鬆軟的箭頭在謝芙蓉的身上留下了一個白色的印記。
楚雲弈道:“對,這些箭頭都是用麪粉所致,今日咱們練習時便用這些箭。”
接着又道“所有人分成兩組,大家如今的實力都差不多,所以自由分配。待會按照實地作戰的模式練習。雙方可攻擊,也可隱蔽,當箭射到一人,並且箭頭在身上留下白色印記的時候這個人就被淘汰,並退出作戰。最後以各隊剩下的人數多少來評定輸贏,輸的那一方要受罰,贏的一方有獎賞!”
“王爺所用的這個訓練方式我似乎在長孫太后當年所撰的《鹿鼎記》裡面見過,如果木蘭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在第四卷,第五十二章的士兵突擊寶典!”皇甫木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