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御駕親征

整個福建路都處於緊張與興奮情緒的交織之下,政府在全力協調,軍隊在加緊調動,工廠在加班生產,雖然市民小民並不知道此次大戰開始的日期與具體行動目標,但也能從福建路前所未有的忙碌狀態中覺察到此次大戰非比尋常。

軍方流水價的定單,讓那些工廠主樂歪了嘴巴,軍裝、被服、火柴、帳篷…所有軍隊所需要的物資都採取了招標採購的辦法,公平、公正的原則得以嚴格施行,只要質量合格,政府概不拖欠,從不依勢壓人。到手的利益總比吃不到的畫餅強,而且有遠見的商人與工廠主已經邊生產,邊擴建工廠,按他們的想法,依着許漢青一貫的脾氣與做法,這仗纔剛剛開始,時間還長着呢,收復江南失地後許漢青肯定不會就此收手,北伐中原將納入光復軍下一步的計劃,所以這賺頭還很長遠呢!

利用戰爭來促進工商業的發展,給流民提供衆多的就業機會,從而慢慢培養一個階層,逐漸擺脫中國百姓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這也是許漢青所希望看見的。

“鄧師傅上午剛講過:國雖大,好戰必亡;國雖小,忘戰必危。不知許師傅如何看待呢?”小皇帝眨着眼睛,充滿期待地望着許漢青,因爲每次許漢青都會拿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和論據,發人深醒。

“這個呢?”許漢青想了一下,答道:“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戰爭也是如此,如果能好好地加以利用,也不失爲強國之道。”

“孟子曾說:國無敵外患,國恆亡。雖然人們都有理想主認的反戰情緒,總在追求沒有戰爭和貧窮的大同社會。但是從現實利益來看,戰爭卻又是促進民族發展的動力,如果別人備戰,你卻安享太平,時間一長,就會亡國滅種。”

“難道追求大同社會,是錯誤的嗎?”小皇帝歪着腦袋問道。

“鏡花水月,理想而已,卻是永不可及。”許漢青搖了搖頭,“人都有貪念,國家也是如此,我大宋富庶,可又武備鬆弛,就象一個小孩子抱着金子在夜路上行走,見過的人不起歹念纔怪,又弱又富,即使蒙古人不來攻打,別的國家也會起意,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你想享受和平和富有,別人難道就會稱你的心,如你的意了。”

“那戰爭怎麼又會是強國之道呢?”小皇帝問道。

“戰爭運用得當,能對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發生巨大的拉動,就舉現在的例子吧,工廠最近又開了不少,又安置了不少流民,而且科學院那邊的新發明也層出不窮。這樣不僅提高了總需求,刺激了經濟的發展,更給科技發展提供了動力,最重要的是凝聚了人心。”許漢青笑着解釋道,“戰爭是國力的拼搏與競爭,只要能帶來巨大的收益,便不能與窮兵黷武劃到一起。”

“其實避免戰爭損失也有訣竅,一是主動把戰爭打到國外去,二是發展足以防禦本土的武器。如果能不斷把戰爭推向國外,那麼本土定會成爲最安全的地方。”許漢青說完,擺了擺手,“這都是以後應該考慮的事情了,現在談這些還爲時尚早。”

“如果萬一沒有敵人了呢?”小皇帝依然興致極高地追問道。

“那就設個假想敵,什麼時候都要有危機意識,失去應有的警惕是很危險的。”許漢青隨口答道,“再過幾天臣就要領軍出征了,陛下切不可耽於玩樂,荒廢學業。”

“那誰來教我呢?”小皇帝不捨地問道。

“不是還有鄧大人嗎,平常的時候多從圖書館借些書來看,感興趣的記下來,等我回來後再解釋給陛下聽。”許漢青細細地安排道。

“許師傅,朕,朕其實很想隨你出征,只是,只是…”小皇帝略有些扭捏地說道。

“在外打仗可不是兒戲,風餐露宿,保不準還會有危險,陛下還小,不太適宜啊!”許漢青搖了搖頭,拒絕道。

“朕不怕吃苦,也不怕危險,以前都是被韃子追着逃,朕就是想揚眉吐氣,親眼看着韃子被打敗。”小皇帝揚着小臉,決然道。

“那太后呢?”許漢青又想出了一個藉口,“太后要是答應,我自然不會拒絕。”

“嘿嘿。”小皇帝咧嘴笑了,“那就得鎮國公去與母后好好說了,我想母后是不會掃鎮國公的面子的吧。”

“不是吧?”許漢青愕然道,“這件事應該是陛下與太后商量纔對嗎?怎麼是我去當說客呢?”

“當然是鎮國公去說了。”小皇帝得意地笑了,“我是隨鎮國公率軍出征,鎮國公當然要向母后保證朕的安全,才能讓母后放心哪!”

“呵呵,”許漢青看到小皇帝臉上陰謀得逞的笑容,不由得也笑了起來,“好吧,我去與太后說,但太后若不答應,我也沒有辦法啊!”

………

許漢青在太監的引導下,來到後花園面見太后。繞過樹叢,忽然聽到池塘邊的秋月亭裡傳來悠揚的琵琶聲,接着有人唱曲,許漢青不由得駐足靜聽。

自古紅顏多薄命;

獨留青冢向黃昏。

東漢已無高後廟;

西施羞上範家船。

曲聲悽婉,象孤雁,又象雨打霜枝。許漢青聽得怔忡,臉色也鄭重起來。

“鎮國公,請您先在這稍等片刻,待奴才去通稟一聲。”旁邊的小太監陪着小心說道。

待許漢青走進秋月亭時,楊太后已經正襟危坐,一臉地從容,身後的宮女捧着一把琵琶。

許漢青施禮已畢,坐下後暗暗地打量着楊太后。柔和的鼻翼,溫潤的香腮,兩彎淡淡峨眉,一張櫻桃小口,雖神色略有憔悴,但也別有銷魂之態。

“鎮國公前來,是不是官家不好好讀書,惹國公生氣了。”楊太后見許漢青坐下半晌沒說話,便開口問道。

“不是,不是。”許漢青急忙否認道,“陛下聰穎好學,臣很欣慰。今天求見太后,乃是爲了,爲了……”

“你們先退遠些。”楊太后揮手讓宮女太監都出了亭子。

“是這樣的。”許漢青見周圍沒有了旁人,說話也不拐彎抹角,“今日陛下提出要隨臣出征,臣是來問問太后的意思。”

“官家要隨鎮國公出兵打仗?”楊太后瞪圓了眼睛,不信地問道。

“是啊!”許漢青點了點頭,“臣見陛下甚爲堅決,不好強硬拒絕,所以特來請太后定奪。”

“都要走。”楊太后搖頭苦笑道,“只留下哀家孤零零一個人。”

“太后不必如此。”許漢青實在看不了楊太后落落寡歡的神情,開口勸道,“太后既不願陛下出徵,臣也不敢自專,就讓陛下陪着太后吧!”

“留得下人,又留不住心,說不定因此便會怨恨哀家呢?”楊太后擡頭說道,“鎮國公,您說對嗎?”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隨軍出征,跟在臣的身邊也不會有什麼危險。”許漢青點頭道,“臣向太后保證,許某人在陛下在,許某人不在陛下也在。”

“哀家已經沒有了哥哥,可不想再失去親人了。”楊太后流下了眼淚,悲傷地說道,“哀家希望官家與鎮國公都安然無恙,凱旋而歸,鎮國公可能答應。”

“臣向太后保證,一定保護好陛下,與陛下一起凱旋而歸,請太后放心。請太后節哀。”見到美女流淚,許漢青有些不知所措,嘴裡說着,手忙腳亂地從懷裡掏手帕想遞給了楊太后。

見許漢青掏了半天,手帕沒掏出來,別的東西倒是拿出來好幾樣,楊太后不由覺得好笑。

“鎮國公不必忙亂。”楊太后自己拿出香帕擦了擦眼淚。

“呵呵,爲臣丟三落四,讓太后見笑了。”許漢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忙着把掏出來的東西又塞進懷裡。

“那是什麼?可是鎮國公最近的大作嗎?”楊太后指着桌上的東西問道。

“是臣隨便寫的,不值一看,不值一看。”

“看看又有何妨?”楊太后似乎特別喜歡看許漢青的這種模樣,伸手拿了過來。

“有一種愛,叫放棄,

明知道許多事情是沒有答案的,

卻想找尋一個答案,真的好累……

有一種愛,叫無奈。

……”

“說得很好。”楊太后倀然地放下紙,“無奈啊,那麼也只有放棄了,哀家也是這麼想的。”

“臣還沒有寫完呢!”許漢青鼓起了勇氣,擡頭用堅定的目光盯着楊太后,“有一種愛,雖然難以啓齒,但在心裡長久地埋着,卻象百年的老窖,愈加醇香,有一種愛,可以默默的愛,默默的理解,默默在心裡裝滿祝福,揮一揮手,讓春草綿綿,落紅成陣。”

“臣有個心願,在遠走海外時,會帶走自己心愛的女人,讓她做我的新娘,不論她身份地位有多麼尊貴,不論世俗有多少偏見議論,人生不能行胸懷,雖百壽,猶爲夭也。”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楊太后喃喃自語,眼前霧濛濛的,癡癡望着直訴胸懷的許漢青。

“有美好的希望,纔能有美好的明天,請太后拋卻煩惱與憂愁,用美麗與笑容準備迎接明天的幸福與快樂。”許漢青站起身,輕輕一躬,輕聲說道:“淑華,我先走了,好好保重。”

第1章 歡慶(上)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13章 進攻兩浙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1章 潮州合兵第18章 心結第17章 閒談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十七章第44章 山東之戰第55章 痛心疾首第33章 討價還價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18章 血戰第27章 重心轉移第30章 戰機降臨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26章 攻城(一)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25章 堡壘絞肉機第16章 凝聚力第23章 吃癟第35章 國債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24章 表演有賞第14章 餞行宴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22章 建黨第19章 致勝之擊第14章 臨安第18章 “威鎮海門”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20章 窮途末路第5章 言傳身教第28章 攻城(三)第18章 心結第19章 致勝之擊第1章 又見穿越第18章 “威鎮海門”第29章 夫人來信第九章第30章 逼迫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55章 痛心疾首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7章 蜇伏第29章 夫人來信第5章 斷然拒絕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2章 “大國風範”第23章 伯顏來了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3章 反圍攻(一)第13章 進攻兩浙第17章 閒談第26章 反圍攻(四)第50章 合圍第22章 戰前佈置第29章 攻城(四)第26章 反圍攻(四)第44章 殲滅計劃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3章 回到泉州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46章 一切順利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58章 決戰(下)第25章 反圍攻(25)第18章 血戰第34章 時機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9章 夫人來信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31章 反抗第12章 御駕親征第55章 痛心疾首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48章 瘋狂第1章 強化訓練第9章 敲詐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29章 攻城(四)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28章 大開眼界
第1章 歡慶(上)第12章 大破索多(一)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13章 進攻兩浙第14章 智取安溪第21章 潮州合兵第18章 心結第17章 閒談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十七章第44章 山東之戰第55章 痛心疾首第33章 討價還價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18章 血戰第27章 重心轉移第30章 戰機降臨第4章 邵武戰役(三)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26章 攻城(一)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25章 堡壘絞肉機第16章 凝聚力第23章 吃癟第35章 國債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40章 海上決戰(二)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24章 表演有賞第14章 餞行宴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22章 建黨第19章 致勝之擊第14章 臨安第18章 “威鎮海門”第7章 邵武戰役(六)第20章 窮途末路第5章 言傳身教第28章 攻城(三)第18章 心結第19章 致勝之擊第1章 又見穿越第18章 “威鎮海門”第29章 夫人來信第九章第30章 逼迫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55章 痛心疾首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7章 蜇伏第29章 夫人來信第5章 斷然拒絕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2章 “大國風範”第23章 伯顏來了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23章 反圍攻(一)第13章 進攻兩浙第17章 閒談第26章 反圍攻(四)第50章 合圍第22章 戰前佈置第29章 攻城(四)第26章 反圍攻(四)第44章 殲滅計劃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4章 張弘範之死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13章 回到泉州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46章 一切順利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58章 決戰(下)第25章 反圍攻(25)第18章 血戰第34章 時機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9章 夫人來信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31章 反抗第12章 御駕親征第55章 痛心疾首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48章 瘋狂第1章 強化訓練第9章 敲詐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29章 攻城(四)第24章 邵武風雲(上)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28章 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