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攻取福州(下)

福州宣慰使衙門府裡面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廳房過道屋裡屋外東一箱籠西一挑子的盡是散亂物件,王積翁正吩咐親兵侍衛趕緊打點行裝收拾細軟,準備拍屁股跑路了。

王積翁正在惱怒煩躁、沮喪惶恐之際,忽聽得院子裡一個女人殺豬似的嚎叫起來:“天殺的賤貸,竟敢欺負到老孃頭上來了,你不就仗着老爺喜歡你的肥屁股,纔敢這樣放肆麼。”

“你呢,一條騷狗,一天到晚褲襠裡流水,又是什麼好東西。”另一個女人的尖嗓子也毫不示弱。

王積翁頓時勃然變色,拔腿就往門外跑。慌不擇路被門檻絆了一下,差點跌倒。幸虧門口守護的侍衛眼明手快,趕緊上前一攙,纔不至於摔個嘴啃泥。

“成何體統,呃,你們成何體統!”王積翁剛剛站穩,就朝兩個吵架的小妾大聲喝斥道。

王積翁開口大罵時,只見第四房小妾怒目圓睜,雙手叉腰,站在一捆行李旁邊,二房小妾則歪坐在地哭鬧。十幾位幫忙打點行李的士兵站在一旁看熱鬧,見宣慰使大人跑出來發怒,都慌忙閃開,幹各自營生去了。看到這幅景象,王積翁氣不打一處來,惡聲罵道:“你們好大的膽子,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吵,你們吵什麼?說,爲什麼吵?”

兩個女人一個站着咬嘴脣,一個坐着抹眼淚,都不答話。

“你們聾了,啞了?”王積翁唾沫亂飛,接着目光四下睃巡,喊他的管家,“李忠,李忠…”

“老爺,小的在。”李忠從一堆碼得高高的行李後轉出來。

“他們爲什麼吵?”王積翁問道。

李忠囁嚅着道出事情原委:李忠按王積翁吩咐安排人收拾一些傢俬行李。王積翁的四房小妾各有不少東西,亂七八糟的一件也捨不得扔下。收拾下來,把個內院竟堆得滿滿的。李忠只好找四位小妾一個個地勸說,把不太緊要的物件撤下一些。大妾和三妾好歹清了一些出來,二妾和四妾卻頂着不辦。而且互相攀比,越說越氣,不但吵了起來,還花拳繡腿地打了起來,這老四身強力壯,一把將老二推了個跟斗。

李忠陳述時,兩位小妾依然劍拔弩張,隨時準備衝過去廝殺。

王積翁吩咐老三把老二扶起來,沒好氣地兩位小妾吼道:“女人就是頭髮長、見識短,光復軍馬上就要打進城了,還惦記着這些破爛東西,惹惱了我,把你們全丟下,我誰也不帶了。”又衝着老四罵道:“你若把老二一掌推成了殘廢,你就服侍她一輩子。很能打嗎,你果真有穆桂英的本事,去把光復軍給我擋在城外。”王積翁在這邊罵,那邊老大已領着這幾位“巾幗英雄”退到後院裡去了。

王積翁看着院子裡堆積如山的行李,又對李忠說:“甭管她們,只收拾一些要緊的物事,趕緊走。”

“轟,轟,轟…”城東港口處突然傳來了爆炸聲,嚇了王積翁一跳,“怎麼了?港口出事了嗎?”轉頭趕緊吩咐親兵道:“你快去看看,港口那邊出什麼事了?”

親兵走後,王積翁聽着港口方向傳來的隆隆炮聲,心亂如麻,象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在屋裡走來走去。

“大人,大人。”親兵連滾帶爬地跑了進來,氣喘吁吁說道:“光復軍…光復軍的艦隊…突然…突然開進了港口…到處開炮…打散了水門的守衛…已經殺進城了。”

“啊!”王積翁眼前一黑,頹然坐回椅子。

“報”,給王積翁的打擊還沒完,又一個親衛飛跑進來,“大人,不好了,董將軍派兵圍了府衙。”

“圍了府衙,難道他要帶着本大人衝殺出去?”王積翁還沒搞清楚狀況,暈頭暈腦地問道。

“不是,不是,兵丁們說他們起義了,董將軍已經領了一票人去開南門迎光復軍進城去了。”

“啊!”王積翁這才醒悟過來,董世強這是見勢不妙,要用他作爲投名狀來討好光復軍,來保全他的身家性命呀!

“卑鄙無恥,賣友求榮,忘恩負義的混蛋,兩面三刀的小人……”一連串惡毒的話語從王積翁嘴裡不斷迸出,他也嚐到了背叛的苦果。親兵們見事不好,都作鳥獸散了,只有氣極敗壞的罵聲迴響在空蕩蕩的廳堂之中。

……………

望着地上遍佈的灰黑的彈坑,許漢青微微點了點頭。看來在船上配備仿造佛朗機炮的子母連環炮是對的,雖然射程只有五、六百米,但射速卻是讓人滿意。況且五、六百米的距離在現在的戰鬥中也是足夠的,牀弩與回回炮都打不到。(注:野戰炮即大佛朗機,尺寸見於明代史料,爲中國工匠根據繳獲海盜艦炮仿製。關於虎蹲炮,屬於明代工匠自創,見於明代文獻。史料記其重三十六斤,即現在的二十一點五公斤,長一尺九寸,射程五百步。字母連環炮爲明代工匠根據西洋火炮改進,一母炮配八枚子炮,可持續發射,是後代有殼發射的始祖。明代我國軍械技術並未落在西方之後,而經歷一個清代,卻望塵莫及。所謂滿清十幾個“明君”貽害無窮。直到現在,提及古代火炮,很多人的認識還停留在康熙年間重達三千斤的大將軍炮上。卻不知道,康熙年間的永固大將軍炮比起明代火炮,只能算藝術品和擺設。)

福州如此快便被攻取,稍微出乎了許漢青的預料。新附軍的戰鬥力下降得如此之快,也讓他對以後的勝利充滿了信心。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都是元朝自己種下的惡果。

南下之後,江南各地新附軍的去留一直是朝廷頭疼的問題。有人提議將他們就地解散,任那些將士流落民間。但是很多人人擔心這些新附軍心懷大宋,在民間策劃起義。而留着他們,又實在拿不出那麼多的軍械和薪餉來支持這些中看不中用的傢伙。

所以江南各地新附軍,除了范文虎、呂師夔等位高權重的將領所屬,基本都處於自生自滅狀態。不但兵額不足,器械破損嚴重,連軍餉也接連數年沒有發過。

若是能跟着蒙古人在前線的還好些,可以隨意把一地百姓安上“通匪”罪名屠戮,然後把財產補充軍需。但是維護地方治安的新附軍就慘了,那裡的百姓已經接受了大元統治,不能無故屠戮,況且家底早被蒙古貴族和各地收稅官掏乾淨了。即使把他們敲骨吸髓,也榨不出幾兩油來。而且駐守的士卒們都是本鄉本土之人,無故殺戮自己的親族,也下不去那個手。如此一來,新附軍越來越懈怠,戰鬥意志也越來越薄弱。一支沒有戰鬥目的,沒有戰鬥意志的軍隊,難怪這麼快便潰散了。(注:史實,北元兵馬基本上都沒有軍餉,全憑掠奪。直到崖山之後,天下無地方可掠,才着手解決軍餉問題)

“青華,把船上的炮卸一部分下來,先借給陸軍使用,等打完百家奴,再裝回去。”許漢青對許青華說道,此次用兵,由於船隻有限,重武器帶的不多,只好先用艦炮來彌補。

“是,我馬上派人卸炮。”許青華雖然有些心疼,但大局爲重,再說很快又能還回來,也就痛快地答應了。

“此戰過後,我準備單獨給你們水師配備一支部隊,名字就叫海軍陸戰隊,你看怎麼樣?”許漢青若有所思地問道。

“既能在海上打,又能登陸作戰,是這樣嗎?”許青華說道。

“意思差不多,今天的戰鬥你也看到了,艦炮作爲掩護,陸軍駕船衝鋒,是不是很有威力,而且能夠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許漢青指了指戰場。

“恩,確實如此,但是今天的配合還有些生疏,訓練少,陸軍駕船衝鋒的時候還有缺陷,但我感覺這樣的部隊很有前途。”許青華想了一下,回答道。

“很好,你能看出問題也能看到優勢,這很好。”許漢青誇獎道,“回去好好想一想,這支部隊要如何訓練,裝備需要什麼,好好寫一份文件,交給參謀部吧!”

“那這個,海軍陸戰隊如何編制?”

“先建一個旅,一年內要達到師級建制。”許漢青乾脆地答道。

第17章 閒談第18章 心結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20章 《賞罰令》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25章 當頭一棒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50章 合圍第20章 吹毛求疵第5章 流求歸來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17章 閒談第40章 爭輝?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7章 重心轉移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7章 衆志成城第16章 凝聚力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19章 說教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25章 反圍攻(25)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8章 敵後戰場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40章 爭輝?第14章 臨安第48章 大轉折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58章 決戰(下)第19章 致勝之擊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20章 奇遇(下)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21章 震動(下)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17章 確定人選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8章 “威鎮海門”第三十九章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11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五章第22章 建黨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31章 紅豆無言第55章 痛心疾首第36章 大戰在即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24章 北方異動第18章 以攻代守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43章 夜襲第33章 討價還價第2章 籌劃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13章 伏擊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1章 強化訓練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47章 元軍回師第1章 興化遇故人(上)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22章 左右爲難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44章 殲滅計劃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30章 逼迫第3章 應對之策第12章 “指路人”第4章 練兵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26章 反圍攻(四)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3章 兵至福州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33章 試探第22章 如畫江山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2章 左右爲難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十六章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6章 太后來了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19章 致勝之擊第52章 走馬觀花第43章 討價還價
第17章 閒談第18章 心結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20章 《賞罰令》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33章 停戰和談(三)第25章 當頭一棒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50章 合圍第20章 吹毛求疵第5章 流求歸來第2章 邵武戰役(一)第17章 閒談第40章 爭輝?第15章 大刀闊斧第27章 重心轉移第13章 鹽販子黃華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7章 衆志成城第16章 凝聚力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19章 說教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25章 反圍攻(25)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8章 敵後戰場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18章 智取泉州(三)第40章 爭輝?第14章 臨安第48章 大轉折第32章 停戰和談(二)第58章 決戰(下)第19章 致勝之擊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20章 奇遇(下)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21章 震動(下)第1章 與文天祥的衝突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17章 確定人選第28章 敵後戰場第18章 “威鎮海門”第三十九章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17章 智取泉州(二)第11章 英雄遲暮第三十五章第22章 建黨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31章 紅豆無言第55章 痛心疾首第36章 大戰在即第27章 危機與機遇第24章 北方異動第18章 以攻代守第42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43章 夜襲第33章 討價還價第2章 籌劃第6章 向前進,向前進!第13章 伏擊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1章 強化訓練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47章 元軍回師第1章 興化遇故人(上)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7章 泉州城下(四)第22章 左右爲難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44章 殲滅計劃第26章 危機與搶劫第6章 泉州城下(三)第30章 逼迫第3章 應對之策第12章 “指路人”第4章 練兵第11章 邵武戰役(十)第26章 反圍攻(四)第13章 沒有硝煙的戰線第23章 兵至福州第29章 敵後戰場(二)第33章 試探第22章 如畫江山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22章 左右爲難第10章 無奈的選擇第十六章第34章 作戰計劃“崖山落日”第9章 邵武戰役(八)第6章 太后來了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19章 致勝之擊第52章 走馬觀花第43章 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