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物權法

“我們做自己的事情,何必理睬他們狂吠。那些人走了倒好,省得咱們麻煩。”陳覆文不屑地回答道。

“什麼都不做,錯誤最少。咱們的確不用去管這些垃圾。只要百姓心中有咱們,就行了。”許漢青淡淡地說道。

“對了,蒲壽庚的商船隊一共有兩百多艘船,能夠改裝一部分作爲海軍艦隻,其它的船怎麼辦?”陳覆文問道。

“剩下的船呢,我想挑揀大的出來,作爲股本,和泉州的那些商人組成一個商號,一塊兒跑水路。所賺銀子,扣除稅收,大家根據根據投入比例分紅!你看如何?”許漢青把自己早就想好的辦法說了出來。

愣了一下,陳覆文才疑惑地問道:“大人的意思是說,官府只參股,不干涉商人們如何經營?”

“對,只參股,讓他們推選一個管理委員會,自己經營,願意跟誰做買賣就做買賣,只要不賣違禁物品,不偷稅,官府概不干涉,只管分紅。”許漢青點點頭,肯定地答道。

陳覆文輕捋着鬍鬚沉思了一會兒,擡頭說道:“這樣好,商人們重利,並且對官府本能地不太信任,況且現在很多人對咱們是否能長期佔據泉州還是心存疑慮,所以他們不會任由官府當大股東。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拿出錢來,爭取商號中的主導地位。而面對利益的巨大誘惑,他們拿出的錢越多,越想吃下更多的船隻。船越多,能到達的地方越多,帶的貨物越全,利潤也越大。把官府和商人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後,用金銀打造的鎖鏈拴住他們,就不愁他們不向咱們光復軍效忠。”

許漢青欣慰地點着頭,這個陳覆文確實有才,這麼快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接口說道:“成立商號以後,帶得貨就不會重複,還可以多設幾條航線。這樣,做得更大,賺得更多,商號就會象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壯大,並且我們還可以租船幫別人帶貨,等水師建好後,還可以讓他們出錢僱水師護航。”

泉州通商海外六十餘國(地),素有“漲潮聲裡十萬商”的美譽。海洋貿易,最爲賺錢。每年趁着季風從泉州出發,一路上將漆器、絲綢、刺繡、茶葉向麻逸(馬尼拉)、渤泥兜售,然後帶上各地特產,經麻古喇、小天竺各國(孟加拉灣)、錫蘭,到大天竺的加祖拉特,買上胡椒、印度布(印度棉花比中國棉花絨長,所以布質軟而優),紫檀、樟腦等、珍珠、金器(黃金藝術品),然後沿途兜售回來,一個來回,每船至少能賺萬餘兩,若本錢足,機會好,賺上三、五萬兩也非難事。

“對,這樣好。蒲家之所以興旺發達,完全是因爲他們兄弟利用水師的船舶資源,大做買賣,中飽私囊。但普通商戶,縱是些大富豪門,也就是有十幾艘船。一些小商人,甚至幾人搭伴,租了人家的船跑買賣。所以衆商經常扼腕嘆息,白白讓大好商機從眼前飄過。如今有了這麼好的機會,他們還不搶破頭纔怪。”

“還有,我提過的《物權法》《公平交易法》也要儘快完成,其它的幾個法先暫時放一放吧,如果這些法律能頒佈實施,對我們以後的發展將有很大的益處。”許漢青繼續說道。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常年來往中國做生意的胡商非常非常多,然而,在中國落地生根、開枝散葉的卻非常非常少,對這一奇怪現象,後人曾做過許多猜想和考證,也提出過很多的看法。在許漢青自己看來,主要是中國沒有“物權法”所造成的。世界歷史中,最後一個頒佈“物權法”的國家就是中國,商人崇尚的是利益和錢財,辛辛苦苦費盡周折遠渡重洋,冒了巨大的風險,賺了錢財,就是爲安安穩穩地享受自己的勞動所得。但當時的中國主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通俗地講,就是你的財產不屬於你,你的勞動所得跟你沒關係,天下的財產都是皇帝的。中國的官員便是秉承這種思想,皇帝不知道你,沒關係,我是皇帝任命的官員,我可以替天子來享受你的財產。不願意,叛逆,殺你全家,誅你九族,這下行了吧。

沒有一個商人願意接受這種待遇,所以歷史上中國優秀工匠前赴後繼地外逃,離中國最近的倭國便成了第一選擇,這在日本歷史上都有記錄。

一個人需要有兩種安全感,一個是人身安全,一個是財產安全。財產權是公民生命權實現的前提。公民的生命權是一切權利的源泉,任何權利均以生命權的實現爲前提,沒有財產權制度的社會或財產權不確保的社會,就沒有生命權和自由權存在的可能。在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今天,要實現法律和社會公正,要實現法的平等價值,必然要求尊重和保護公民的權利尤其是私人財產權。

西方有位哲人曾經說過:毀滅一個城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戰爭,另一種方法是取消城市中所有人的產權。如果人人都沒有了產權,那麼整座城市就是一個人的村莊,村莊裡其它的所有人都是奴隸。這不值得快樂,更不什得紀念。

許漢青急於把這兩部法律頒佈實施,主要是想給泉州的胡商吃一顆定心丸,如果明年再打退元軍的大舉反撲,那麼人心安定下來,會有更多的胡商來此投資經營,這就是許漢青的招商引資。

“這個要耗費一些時間,雖然大人給了一些大概框架,但大家從來沒看見過、聽到過這些法律法規,所以…”陳覆文有些爲難地答道。這個時代的人們都是以儒學爲主,許漢青看來很正常的事情,他們理解就是離經叛道,無君無父,即使是陳覆文和許漢青着力培養出來的人才,也對此頗有微詞,況且法律的頒佈是一件大事,如果朝令夕改,反倒更容易讓人產生不信任感,所以陳覆文也不得不謹慎從事,力求完善。

唉,許漢青輕輕地嘆了口氣,沒辦法,慢慢來吧,畢竟羅馬也不是一天就建起來的。

看到許漢青情緒有些低落,陳覆文轉換了話題,“大人,屬下來之前,戴雲山那邊按照大人所說的辦法,已經造出了合格的炮管,造炮的速度提高了很多。”

“哦,這是個好事。”許漢青喜上眉梢,“沒想到,這麼快便成功了,馬上封賞那些工匠。”

中國的管閥技術一直落後,直到明初還在使用卷繞法制造,就是把鐵皮一圈一圈繞成管狀,費時費力,而根據許漢青描述的用鐵和青銅兩種金屬不同的熱脹冷縮係數來製造管子,省時省力,而且質量上乘,完全可以用來製造炮管。而且有了這項技術突破,火槍的製造也開始了攻關。

不僅如此,戴雲山那邊還製造出了天然水泥(石灰摻上粘土鍛燒),又叫“波特蘭水泥”。而在“波特蘭水泥”中摻上火山灰,就是火山灰混凝土,防水效果連後世高品質的防水水泥都比不上。沒有火山灰怎麼辦,將破損的陶器研成粉末,代替火山灰摻入“波特蘭水泥”,防水效果接近後世高品質的防水水泥。

有了水泥,城池會造得更快更堅固,有了防水水泥,又能在海邊建鹽池曬鹽。

科技的威力不可想象,而科技的巨大進步有時只需一句話的提示,一個靈感的爆發。

第三十九章第18章 心結第14章 智取安溪第36章 霸權主義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19章 說教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5章 流求歸來第9章 功虧一簣第4章 四步走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25章 專利法第23章 吃癟第33章 討價還價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25章 長談受教第20章 震動(上)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6章 太后來了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十六章第58章 決戰(下)第46章 破敵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21章 潮州合兵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54章 巧取興化第33章 試探第18章 “威鎮海門”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26章 攻城(一)第29章 敗而不覺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47章 暴怒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17章 決戰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2章 興化遇故人(下)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3章 兵圍福州第3章 兵圍福州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9章 輿論攻勢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12章 御駕親征第11章 探馬赤軍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47章 元軍回師第6章 泉州城下(三)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15章 凱旋而歸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1章 英雄遲暮第2章 興化遇故人(下)第54章 巧取興化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27章 重心轉移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44章 殲滅計劃第14章 智取安溪第17章 確定人選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九章第50章 合圍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2章 籌劃第5章 流求歸來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31章 停戰和談(一)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13章 進攻兩浙第41章 抵達基地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11章 英雄遲暮第17章 閒談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13章 大破索多(二)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22章 戰前佈置第2章 長談第23章 反圍攻(一)第1章 迴歸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29章 夫人來信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11章 火槍第20章 奇遇(下)第55章 攻取福州(上)
第三十九章第18章 心結第14章 智取安溪第36章 霸權主義第3章 忽必烈之死(一)第19章 說教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5章 流求歸來第9章 功虧一簣第4章 四步走第28章 分兵與分兵第25章 專利法第23章 吃癟第33章 討價還價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25章 長談受教第20章 震動(上)第19章 智取泉州(四)第43章 海上決戰(五)第5章 泉州城下(二)第6章 太后來了第3章 天上掉下個女秘書第十六章第58章 決戰(下)第46章 破敵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21章 潮州合兵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54章 巧取興化第33章 試探第18章 “威鎮海門”第23章 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第26章 攻城(一)第29章 敗而不覺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29章 宋朝的諾貝爾?第47章 暴怒第46章 海上決戰(八)第17章 決戰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2章 興化遇故人(下)第52章 黑虎掏心(六)第3章 兵圍福州第3章 兵圍福州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9章 輿論攻勢第41章 海上決戰(三)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12章 御駕親征第11章 探馬赤軍第30章 忽力格的慘敗第6章 邵武戰役(五)第47章 元軍回師第6章 泉州城下(三)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15章 凱旋而歸第53章 黑虎掏心(七)第11章 戰前安排第11章 英雄遲暮第2章 興化遇故人(下)第54章 巧取興化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27章 重心轉移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44章 殲滅計劃第14章 智取安溪第17章 確定人選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九章第50章 合圍第39章 海上決戰(一)第34章 伯顏的對策第10章 邵武戰役(九)第5章 邵武戰役(四)第39章 計劃與變化第2章 籌劃第5章 流求歸來第48章 黑虎掏心(二)第31章 停戰和談(一)第14章 海軍陸戰隊第13章 進攻兩浙第41章 抵達基地第40章 家和萬事興第11章 英雄遲暮第17章 閒談第3章 邵武戰役(二)第13章 大破索多(二)對不起道個歉馬上改正第42章 海上決戰(四)第22章 戰前佈置第2章 長談第23章 反圍攻(一)第1章 迴歸第30章 免費的禮物第15章 夫人的疑問第29章 夫人來信第8章 兩手抓,兩手硬第11章 火槍第20章 奇遇(下)第55章 攻取福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