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炮擊

登萊青道劉含芳和南洋富豪張弼士兩人,站在臨海的小山頂上,揹着呼嘯的寒風,遠望着東面海上那一大串黑色小點。

去年九月,在盛懷宣的牽線協助下,張弼士籌辦的煙臺張裕釀酒公司,獲得了大清政府的批准,並且得到了直隸,奉天,東三省的15年專利和免稅3年的政策優待。

這一段時間,張弼士從法國定購了大量的機器設備,以及大批林茂山上的橡木製作的橡木桶。

又從南洋召集了大量的張氏子弟和親戚,過來幫手。

在煙臺臨海一帶,張弼士購買了兩座荒山,僱傭當地兩千餘百姓修整葡萄園,建造大酒窖;還在煙臺城內購買了六十餘畝土地,建造廠房。

雖然之前張弼士是通過盛懷宣,走了李鴻章這個路子,不過對於這個要陸續添加投資近三百萬兩銀子的大金主,無論李秉衡還是翁同龢都是十分的歡迎,絲毫不刁難。

尤其是去年十月老佛爺大壽,張弼士得到慈禧的召見,一下子報效了三十萬兩銀子,此事在朝野上下引起了不小震動。

年前張弼士到京師請帝師翁同龢題字,翁同龢欣然提筆寫下‘裕釀酒公司’五字,每字不過僅收五十兩,總計二百五十兩銀子的潤格。

所以這次李秉衡特意把張弼士也請了過來,這次雙方搭上了線兒,以後就是看張弼士如何的知情識趣,會做人了。

劉含芳作爲李鴻章的鐵桿心腹,雖然李秉衡的棒子還沒有打過來,這幾個月的日子卻也並不好過。

也虧得他監督的東海關,現在直屬北洋幫辦大臣王文韶管轄,而有着‘油浸枇杷核子’稱號的政壇不倒翁王文韶,自從上任以來,也從來沒有找過劉含芳的麻煩。

所以李秉衡暫時還沒有對劉含芳動手,不過是個明鏡的人都知道,那是早晚都逃不掉的事情。

“這下可好了,洋人艦隊這一出手,咱大清就算是能安穩下來了!”

張弼士這些天一直陰鬱的臉色,終於露出了一絲欣喜。

他的侄子陳世杰還被困在旅順港,本來還指望砸了重金的何長纓能頂事兒,結果陷了山海關生死未卜。

而且他已經在煙臺砸了三四十萬兩銀子,從西洋定購了三十餘萬兩的機器設備橡木桶,爲了大清的批文,裡裡外外還花了四十餘萬兩的各種報效和重禮。

要是再加上被何長纓這個混蛋,先後忽悠走得那一百七八十萬兩的銀子。

至今,他張弼士在大清已經砸了近三百萬兩的銀子,假如真叫倭夷攻進京城亂了國家,他張弼士這次真是能活活的賠死!

最重要的是,他還有一個關於葡萄酒的夢想。

在23年前的一個夏天,張弼士在雅加達參加法國領事舉辦的酒會,當法國領事端着葡萄酒走近張弼士時,那位法國人講述了自己的中國故事。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他曾隨英法聯軍來到煙臺,發現那裡漫山遍野長滿了野葡萄,宿營時士兵們採摘後私自釀成酒,口味竟然不錯。苦於征戰的法國兵甚至有過夢想,戰後留在這裡開辦公司,專做葡萄酒生意。

這件事情,從此以後就成了張弼士的一個心病,整整惦記了21年。

母國積弱,除了價格低廉的農副產品和手工藝品,居然沒有一個能讓世界所知,人人驚歎的產品。

他這個關於葡萄酒的夢想,就是要做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要讓中國的葡萄酒享譽世界,名揚四方。

而這一切的基本前提,就是得有一個穩定的政權。

國家一亂,兵禍連綿,那時候就是亂世人不如太平狗,哪還能實現什麼一丁點的夢想?

“倭夷陸軍已經破了山海關,艦隊這時全師而來,顯然勢在必得,恐怕不會輕易退兵;”

劉含芳明顯不太看好這事兒,憂心仲仲的說道:“況且這渤海口遼闊,英軍只有四艘軍艦能堵多遠?此地不通,倭夷艦隊完全可以另闢蹊徑。”

“山海關——”

張弼士現在聽不得這個名字,一聽他就忍不住肉疼的在心裡暗罵自己的愚蠢。

精明瞭大半輩子,居然讓何長纓這個短命鬼忽悠走了這麼多的銀子。

然後他不由的想到了黃家的二少爺黃博傑,李家的小兒子李遠洋,葉家三房的葉傳鬆,越南遊家的嫡子游大江,——。

這些南洋富豪的子弟,滿懷激情理想而來,這回得有多少要命喪山海關?

何長纓這個千刀殺得,真是造孽啊!

“轟——”

這時候,英國遠東艦隊旗艦紅雀號,猛然發出一聲爆響,艦首的巨炮噴出一道長長的火舌,大半個艦體頓時被白色的硝煙所覆蓋。

“發炮了!”

頓時,砣磯島上所有人都停止了說笑,紛紛站立起來,掂着腳尖望向大英艦隊。

“轟!”

“轟!”

“轟!”

隨後,其餘三艘英艦也一一開炮,響徹天宇。

“放炮了,放炮了!”

一羣清國文武均是面露狂喜,紛紛手舞足蹈的大叫起來。

魯東巡撫李秉衡老臉笑得跟老樹開花一樣,恨不得能插上翅膀立即飛回煙臺,馬上把這個天大的喜慶消息報捷給皇上。

渤海口東十海里,主航道。

WWW¸ тTk án¸ ¢O 橋立號一馬當先,後面緊跟着嚴島,鬆島,之後就是龐大的混編艦隊。

小松宮彰仁親王,陸軍中將黑木爲楨,陸軍少將奧保鞏,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中將,參謀長出羽重遠大佐,橋立號艦長日高壯之丞大佐。

幾人站在橋立號的艦橋上面,紛紛舉着望遠鏡,看着西面海域渤海口的英國艦隊。

“這些英國人非常令人討厭!”

日高壯之丞滿臉怒火的說道:“黃海海戰一直都陰魂不散的跟着帝國艦隊,帝國艦隊的任何行蹤,都要偷偷的告訴清國知曉!”

“現在需要確定的是,他們停在這裡想幹什麼?”

小松宮彰仁親王的臉色尤爲沉重,此次清日征戰,關乎帝國百年興衰,現在眼看就要美夢成真,英國卻又蠻橫的插進來干涉,如何不讓人心顫。

“英軍在發射炮彈!”

伊東佑亨舉着望遠鏡,突然震驚的說道:“四艘戰艦都在發射!”

在艦上衆將陰沉駭然的臉色裡,四枚炮彈在橋立號的前方三海里海面上,炸出四道巨大的雪白水柱。

雙方艦隊隔着近八海里的距離,伊東佑亨並不會傻得認爲英軍這是在發炮攻擊聯合艦隊。

然而在海上準則中,堵在對方艦羣的航道前面進行炮擊,這已經是非常嚴重的事件,等終於發出戰爭警告。

“轟——”

這個時候,那隱隱的炮聲才遠遠傳來,‘嗡嗡’的在軍艦上響蕩。

“——”

緊接着,在衆將的望遠鏡視野裡,渤海口的英國艦隊隨即又發出第二輪齊射,白煙瀰漫整個戰艦。

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直隸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平壤戰役十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報大捷,過大年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一百九十章 平壤戰役七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六十一章 英德想賣大清不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義州到博川第四百九十九章 守城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變三第九十六章 整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分兵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頭老島爭奪戰一第十二章 你屬狗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六百一十二章 出關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六百四十八章 圍殲第3旅團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縣對吶喊的理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二百零六章第四百零八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百二十七章 問策第三百七十六章 整軍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七百三十三章 問鼎和梯子第一百零三章 薛迎春的眼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求流芳但也別臭萬年第一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犯強漢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義州到博川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蓮花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要俘虜第七百七十五章 李鴻章的小算計第十章 女追男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師大戰倭豬第七百零四章 津門旅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鋒利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變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戰役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畔激戰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變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戰永平一第六百零三章 河谷伏擊二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三十一章 漸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舍人關阻擊戰一第六百零七章 破關戰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殲第3旅團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三百零五章 管他風升雲起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七十一章 普蘭店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島義昌又吐了一口血
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六百二十章 求訂閱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七百六十一章 直隸最後一戰四第一百九十七章 平壤戰役十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三第五百七十七章 報大捷,過大年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六百六十六章 戰薊州一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六十三章 法蘭西武官馬瑟爾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一百九十章 平壤戰役七第七百四十一章 分憂和權宜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六十一章 英德想賣大清不買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義州到博川第四百九十九章 守城二第七百六十九章 北望西伯利亞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七百五十一章 奉北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變三第九十六章 整軍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七百三十五章 分兵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一百八十七章 平壤戰役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頭老島爭奪戰一第十二章 你屬狗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匪窩第六百一十二章 出關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國有難,君來否第六章 小小的東洋人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六百四十八章 圍殲第3旅團三第七百五十五章 山縣對吶喊的理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二百零六章第四百零八章 大連灣海防戰十一第四百三十八章 相隔只有一層薄紙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百二十七章 問策第三百七十六章 整軍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七百三十三章 問鼎和梯子第一百零三章 薛迎春的眼淚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求流芳但也別臭萬年第一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四十一章 國朝養士250年第四百五十三章 明犯強漢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從義州到博川第七百四十二章 剿匪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蓮花第三百八十三章 不要俘虜第七百七十五章 李鴻章的小算計第十章 女追男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師大戰倭豬第七百零四章 津門旅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炮擊二第六百七十章 不再仁慈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留下一些,改變一些第六百八十章 國戰無仁慈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鋒利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變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戰役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江畔激戰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民族魂第五百三十二章 驚變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海襲第六百一十三章 戰永平一第六百零三章 河谷伏擊二第三十二章 時不待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山岩的無奈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三十一章 漸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舍人關阻擊戰一第六百零七章 破關戰二第四百五十五章 一日失遼陽第七百七十六章 海上一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殲第3旅團二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三百零五章 管他風升雲起第三十四章 張士珩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戰前夕第三百七十一章 普蘭店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島義昌又吐了一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