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

李伯這話一說出來,在場包括趙丹在內的所有趙國君臣們都愣住了。

進攻秦國?

趁這個時候進攻秦國?

不得不說,如果仔細想想的話,這個主意似乎——大有可爲啊!

趙丹一下子就來了精神,趕忙對着李伯說道:“李卿,快說說汝的意見。”

其他的幾名趙國大臣也紛紛將目光聚焦在了李伯的身上。

李伯這個中尉雖然說已經上任半年了,但是一直以來在六位大臣之中都算得上是比較低調的。

而且由於李伯一直以來也並沒有表現出比較明顯的傾向性,所以無論是公族派或者是布衣派,都對李伯採取了一種拉攏的友好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伯的存在感雖然是有,但是由於並不涉及到兩派之間的爭鬥,所以存在感也不高。

但是今天就不一樣了,李伯所提出來的這個出乎衆人意料之外的意見,一下子就讓這位半年來都很少站在舞臺中央的趙國中尉成爲了衆人目光之中的焦點。

李伯看上去對於這樣的狀況似乎有些不太習慣,稍微直了直身子才道:“大王,如今秦國雖將發大軍南下,但楚國亦非弱者,且秦之東南兩郡乃楚之故都,地位極其重要,故秦楚之間必定有一場激戰。若大王在此時能夠發兵奇襲秦國之河東郡,則必定能夠一舉而破之。如此,趙國之霸業可成矣!”

李伯的這一番話說下來,在場的所有趙國君臣們瞬間眼睛就亮了。

河東郡,又稱河東地,也稱河東平原,但不管哪種稱謂也好,都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那可是一個好地方啊。

堯舜禹三位上古帝王,他們都在河東平原建立了自己的都城。

這座黃河以東、太行山以西的平原不但是華夏文明的搖籃地之一,更是春秋霸主晉國的大本營所在。晉國的都城翼和曲沃都在這裡,三家分晉之後魏國的都城安邑也在這裡,韓國的都城平陽也在這裡。

晉國正是從這裡發家,一步步佔領了整個太行山,最終飲馬黃河、虎踞太行、威震四方,將整個春秋史變成了一部晉國的稱霸史。

在三家分晉之時,河東地大部分被劃歸魏國,只有平陽城這麼一小塊地方因爲是韓國都城和宗廟所在地的緣故而歸韓國所有。

隨着時間的過去,戰國初年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魏國漸漸的衰落,原先被魏國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秦國卻在商鞅變法之後實力步步增強,開始了對魏國的反攻。

從公元前366年開始,一直到公元前329年,經過整整三十七年、三代秦國國君的奮鬥,秦國從魏國手中收復了被魏國名將吳起率領魏武卒奪走的河西地,兵鋒直逼一河之隔的河東地。

但是即便如此,秦國也並沒有馬上就奪取河東,而是先拿下了巴蜀,又和楚國幹了兩次曠世大戰,等到秦王稷上臺之後才終於開始了對河東地的進攻。

負責奪取河東地的秦軍將領在當時極爲年輕,而且得到了時任秦國相邦魏冉的支持。

這個年輕的秦國將領,他的名字就叫做——白起。

公元前293年,白起在伊闕之戰中以十五萬秦軍擊敗並全殲了二十四萬魏韓聯軍,完成了一次堪稱奇蹟的表演,一戰重挫了魏國和韓國,並在隨後的三年之中乘勝追擊,一舉佔領了整個河東地。

秦國收復河西用了整整三十七年,而佔領河東卻僅用了三年時間!

這一切固然和秦國已經今非昔比有關,但白起那令人歎爲觀止的指揮藝術和軍事才能,纔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

曾經將秦國壓制了整整一個春秋時代的晉國老巢河東地,就這樣落入了秦國人的手裡。

秦晉兩國這不同的命運,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令人感慨。

從那之後,河東地便成爲了秦國的河東郡,到現在已經有三十一年之久了。

而且河東地的重要性,還並不僅僅是表現在這些歷史意義之中。

河東地乃是平原,土地肥沃人口衆多,和巴蜀、關中並列爲秦國三大糧食產區。

如果趙國能夠拿下河東地,那麼一直困擾趙國的人口和糧食問題就能夠得到大大的緩解甚至是完全解決,說是讓趙國的戰爭潛力直接翻倍也不爲過。

除此之外,一旦趙國拿下河東地,那麼秦國整個崤函通道就全部在趙國兵鋒的威懾之下,趙國接下來就可以憑藉着地理上的優勢輕而易舉的從河東地南下進攻崤函通道,徹底的堵死秦國從函谷關東出的路線。

沒錯,春秋高富帥晉國當年就是這樣把秦國堵在關中堵了幾百年的。晉國能做到的事情,趙國當然也可以做到。

趙丹越想心情就越是激動,越看面前提出這個建議的李伯就越是順眼,恨不得跳上去抱住這個李伯親上幾口。

這主意怎麼就這麼棒呢!

其他的幾名趙國大臣們也一個個都神情振奮,顯然和趙丹也是想到一塊去了。

當然了,唱反調的也不是沒有,比如說樓昌第一個就提出了疑問:“如今匈奴正在北方肆虐,邯鄲亦需要重兵守護,此刻貿然進攻秦國河東郡,似乎不妥。”

樓昌這話音一落,突然有種不妙的感覺。

爲什麼不妙?因爲樓昌突然發現,周圍的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非常的不善。

率先反駁的人不是別人,而是本該作爲樓昌老大哥的趙勝。

只見趙勝一揮手,用非常不爽的語氣對着樓昌說道:“大夫此言,謬也!吾等發兵,乃是要等那秦國和楚國激戰之時,至少也將明春纔會發兵,屆時匈奴或早已被擊敗退去,又有何慮也?”

別看後世的漢朝一開始被匈奴揍得找不着北,三代漢朝皇帝都得忍辱負重,但是在戰國時代,對於北方遊牧民族的懼怕那根本是不存在的。

可以來盤點一下戰國時代北方的幾個遊牧民族。

義渠?義渠早被秦國滅了,它當年的地盤現在叫做秦國上郡。

林胡、樓煩?林胡現在稱臣於趙國,樓煩乾脆就成爲了趙國人,它們的地盤如今叫做趙國北方五郡。

東胡?那是戰國七雄倒數第一有力競爭者燕國的手下敗將,燕國現在的版圖有差不多一半都是從東胡手裡奪下來的。

秦、趙、燕,三個和北方遊牧民族接壤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把自己的北方騎馬鄰居們給吊打了。

遊牧民族?那算個屁啊!

是的,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吊!

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五章 外交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
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八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錘定音的李牧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九百零四章 李園進宮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五章 外交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