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

陳城。

黃歇很鬱悶。

自從登上了楚國令尹之位後,黃歇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像過去的一年之中那般鬱悶過了。

但若是論到過去一年之中有哪一天最爲鬱悶的話,那麼絕對是今天無疑。

“該死的昭、景、屈三氏族!”

即便是遠在十幾步外,李園也能夠聽到來自書房之中黃歇的怒吼聲。

李園下意識的放輕了自己的腳步聲,示意守門的兩名守衛安靜,然後走到了書房的門口,朗聲道:“令尹,李園求見!”

書房之中的動靜突然平息了,足足過了小半刻鐘的時候,黃歇悶聲悶氣的聲音才傳了出來:“進來。”

李園推開了房門,走了進去。

書房之中顯得有些凌亂,一些本該好好的擺在角落成爲景觀的器物如今都被扔到了地上,到處都是。

從這些寶貝的變形和碎裂程度來看,就不難想象出來先前黃歇在這座房間之中是如何發泄自己怒火的。

李園坐了下來,開口道:“君上爲何如此動怒?”

黃歇嘿了一聲,道:“汝有所不知,在今日的朝議之上,那昭、景、屈三氏族聯手,硬生生的將吾之封邑削去了一半!”

李園這才明白了過來。

在這個年代什麼最重要?那當然是土地!

什麼人口啊財富啊,重要性統統都要排在土地之後。

而且這楚國和其他中原各國不同,楚國的封君,那可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一支武裝力量的。

有軍隊和沒軍隊的差別無疑是很大的。

楚國之所以從南天霸變成一個虛胖的、整天被吊打的“南胖子”,就是因爲楚國的貴族們擁有太多的土地和人口,而且這些土地和人口都不受國家控制的原因。

所以封地這東西對於楚國的貴族來說,那可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黃歇的封地被奪走了一半,就等於是掌握在黃歇手中的軍隊被拿走一半,這讓黃歇如何能夠淡定得下來?

李園聽了之後面色不變,反而勸道:“君上何必動怒?如今大王仍舊對君上恩寵不減,宮中又有李夫人作爲援手,即便那昭、景、屈三家再如何與君上敵對,君上亦是穩立於不敗之地也。”

黃歇嘆道:“話雖如此,但是三家此舉,乃是大大削了吾之顏面。這一年以來,三家對吾之詰難何曾少了?若是吾再這麼步步相讓下去,怕是不出三年時間,這令尹之位就要被那景陽奪取了!”

昭、景、屈三家,都是楚國公族分支,自從楚國設置令尹這個類似於其他六國相邦的職位以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裡楚國的令尹都是出自這三個家族。

三大家族不但勢力盤根錯節,而且封地衆多,還都是那種非常富庶的地方,在楚國境內絕對是不折不扣的老牌世家。

李園見狀再勸道:“君上,想那昭、景、屈三家素來強大,即便是歷代楚王亦是對此三大家族無可奈何,此非君上之難,乃是楚國之難也,君上何必如此惱怒?”

黃歇恨恨道:“吾恨不能屠盡此三家之人!”

李園一聽就是大驚,趕忙道:“君上,提防隔牆有耳!”

黃歇雙目一擡,冷笑道:“此乃吾之令尹府邸,耳從何來?再說了,那三家與吾之間早已是水火不容,亦非自今日纔開始!”

李園搖了搖頭,顯然對於黃歇的這種態度並不認同。

看着李園的這副不以爲然的模樣,黃歇的心中也不由得有些冒火。

假如不是因爲那個該死的秘密……

又怎麼能輪得到這個趙國人在吾春申君面前如此放肆!

黃歇畢竟是老政客了,僅僅過了不到半盞茶時間就已經完全平復了心態,對着李園沉聲道:“汝素來多智,可有何計謀解吾之困境?”

李園是黃歇府上的舍人,也就是門客。但是李園又和其他的門客不一樣,因爲李園有一個妹妹如今在楚國宮中當夫人(妃子),這個李夫人不但極得楚王元的歡心,而且還爲楚王元生下了如今的楚國太子熊悍。

簡單的說,李園是如今楚國國君楚王元的大舅哥,是太子熊悍的親舅舅。

有了這層關係在裡面,即便如今的李園乃是令尹屬官之一,但是黃歇就算心情再差,也不會對自己這個名義上的屬下惡言斥責。

恰恰相反,誰都知道李園現在乃是黃歇最爲信重的親信。

李園聽到了黃歇的話之後一笑,道:“回君上,李園確有一計。”

“哦?”黃歇眼神一亮,道:“還不快快說來!”

自從蘭陵之敗後,黃歇已經在朝堂上被昭、景、屈三家壓制了整整一年的時間。

雖然說景陽也在宛城一戰中落敗被俘,但是三家直接把景陽兵敗的責任都推到了黃歇身上,說是因爲聽到了黃歇兵敗的消息才導致宛城楚軍士氣低落最終敗北,搞得黃歇也是無話可說。

所以黃歇現在是太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翻盤的機會了。

李園笑了笑,低聲道:“君上何不向大王提議,由君上率兵出征,攻滅魯國?”

“滅魯?”黃歇身體一震,眼中頓時透露出了光芒:“快快,詳細說說!”

李園道:“今之魯國,不過如宋國那般,乃是砧上魚肉也!如此弱國,豈非正適合君上用來爲楚國開疆拓土?若是有滅魯之功,那三大家族便再無藉口可以攻訐君上矣!”

黃歇一拍大腿,讚道:“秒,此計秒啊!等等——若是吾發兵滅魯,齊魏必定不允,這該如何是好?”

作爲楚國的令尹,楚國現在有多少斤兩黃歇還是非常清楚的。

現在的楚國,打一個魯國的話那和玩似的,但要是和齊魏聯合幹上就絕對只有輸的份。

黃歇可再也承受不起輸掉戰爭的代價了。

李園笑道:“君上難道忘了趙國?如今魏、齊、楚三國皆爲趙國之盟友,若是魏齊聯合攻楚,趙國焉能坐視?而且太子和臨武君正在邯鄲之中,君上只需令大王修書一封往邯鄲,然後便可放心攻滅魯國矣!”

說完了這番話,李園看見黃歇還有些猶豫,便不急不忙的再補了一刀:“若是君上不發兵,等到魏、齊發兵滅魯,則一切皆悔之晚矣!”

這句話顯然打動了黃歇。

思考了片刻之後,黃歇霍然起身。

“吾這就進宮面見大王!”

看着黃歇興沖沖離去的身影,李園的嘴角不由得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孫子兵法·用間篇》曾言:“因間者,因其鄉人而用之。”

用大白話來解釋,那就是利用敵方人員來作爲間諜。

什麼是敵方人員?對於秦國來說,趙國人就是敵方人員。

李園就是一個趙國人。

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十六章 兒子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
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丹的真正目的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國、李斯、韓非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十六章 兒子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飛猛進的李牧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六百二十五章 最終裁決第八百七十一章 博弈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五十八章 深夜秘客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