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

說句實話,在這個世界,對任何一名有所瞭解天下大事的人來說,“合縱”和“連橫”這兩個詞都絕對不算陌生。

這兩個詞,幾乎就和蘇秦、張儀兩人綁定了。

就在數十年之前,正是張儀和蘇秦這兩位不世出天才縱橫家在華夏大地上長袖善舞的時候。

蘇秦,以一介布衣之身,憑藉着自己的口才說服六國君王,同時身佩六國相印,令天下成合縱抗秦之勢。

張儀,入秦之後被秦國重用,在外交舞臺上縱橫捭闔,像耍猴一樣將楚懷王耍得團團轉,以連橫之策破壞了山東六國合縱攻秦的圖謀,爲秦國擊敗楚國而崛起立下了大功。

而如今蘇代對着齊王建提出這樣的建議,很顯然就是想要重現當年自家兄弟蘇秦的設想,並將這種設想變爲現實!

嚴格的說,合縱和連橫,都曾經成爲過現實。

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多次合縱攻秦戰爭,但對於如今的齊王建而言,印象最深的絕對便是公元前296年由時任齊國相邦孟嘗君倡導、齊湣王爲盟約長主盟的齊魏韓三國攻秦之戰。

在那場戰爭中,齊魏韓三國聯軍在齊國大將匡章的率領下整整用了三年時間攻破了秦國的函谷關,逼得秦王稷不得不割地求和。

齊國也因爲這一戰在諸侯之間的聲名達到了鼎盛,被公認爲當時的天下最強國。

但別以爲齊國就只有在合縱連橫之中佔便宜的時候,事實上齊國其實合縱連橫之中的最大受害者。

爲啥?因爲著名的五國伐齊便是整個春秋戰國時代最成功的連橫行動,沒有之一。

而如今,在趙國國君趙王丹的授意下,趙國的使者蘇代在齊王建的面前提出了又一次合縱攻秦的要求。

但和之前不同的是,這一次齊國既不是受害者,也不再是盟約長。

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如果齊王建答應了這一次五國合縱,那麼齊國將以小弟的身份隨同大哥趙國以及魏、韓、楚等國一同西進攻擊秦國,力求將秦國徹底打落在塵埃之中。

不得不說,這樣的一個提議的確是齊王建和後勝這一對齊國最爲大權在握的君臣兩人在事先所根本沒有想到的事情。

所以當齊王建一時間拿捏不定主意而將探詢的目光投向了下首的後勝之時,齊王建發現後勝的臉上也同樣是一臉的糾結。

大殿之中一時間陷入了沉默。

蘇代見狀,立刻不失時機的勸說道:“昔年五國伐齊,秦國正是主使者之一,也正是因爲齊國的失敗,因此秦國如今才能夠一步步成長至今日的地步。”

蘇代在說到這裡,刻意的加重嗓音,高聲道:“大王,那秦國正是因五國伐齊而最終上位。難道大王就不願爲先祖復仇,令秦王稷和秦國人付出代價乎?”

蘇代的話說到這裡,齊王建的動搖立刻變得更加的厲害了。

想當年,在五國伐齊之前,齊湣王和秦王稷曾經並稱東西兩帝,兩國都把對方看成稱霸華夏世界的最大對手。

由於函谷關之戰中的勝利,很顯然當時齊國這個東風壓倒了秦國這個西風,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可是現在呢?

現在的齊國僅僅不過是一個戰國之中排名中游的國家,再也不復當年稱霸天下的大哥之威,而秦國卻反而從當年的二弟一躍而起,成爲了如今讓整個天下都爲之震驚和恐懼的強秦!

這場雙方境遇之間的落差,就導致齊國人在對待秦國的時候,心情是相當的微妙。

當年被自己打過一頓、還向自己跪地求饒的小弟,如今居然已經成長爲一個只能夠讓自己仰望的強者了!

這無疑讓許多齊國人的心中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作爲齊國的國君,齊王建心中當然更加的不舒服。

所以一聽蘇代這麼一說,齊王建就有些動心了。

既然當年秦王稷把齊國從霸主的位置拉下來,那麼現在寡人是不是也可以狠狠地坑秦王稷一次?

這個念頭一從齊王建的腦海之中冒出來,就好像那野草一般瘋長,如何也揮之不去。

齊王建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再次將目光投向了下首的後勝。

說實話,這個時候的齊王建心中傾向性已經很明顯了,但是蘇代畢竟是個外臣,只有後勝的意見在齊王建看來纔是真正可靠的。

看着齊王建的這副神情,蘇代的心中就是暗自好笑。

事實上在昨天晚上,蘇代就已經悄悄的拜訪過後勝。

和蘇代一起來到後勝府上的,當然還有幾大馬車的金錢珠寶,以及趙國最出名的邯鄲舞姬。

衆所周知,後勝是一個非常有原則的人,收錢辦事就是後勝的原則。

所以在收下了足夠的金錢之後,後勝就很有原則的答應了蘇代,會在今天配合蘇代演一齣戲。

首先後勝會充當捧哏的角色,讓蘇代在辯論之中大出風頭,從而讓齊王建動心。

接下來後勝只需要做出被說服的樣子再配合蘇代演好這麼一齣戲,一切就都順理成章了。

在有些人看來,後勝這種行爲幾乎和賣國無異,但是在後勝自己看來,自己的這種行爲卻是堅守原則、收錢辦事的最佳體現。

這正好說明了後勝自己是一個可靠的人,後勝常常因此而感到自豪。

於是後勝咳嗽一聲,不急不忙的開口了:“大王,以臣之見,這五國合縱之事,似乎——亦是可行。”

後勝這句話一說出來,蘇代和齊王建的兩顆心就都同時落地了。

齊王建長出了一口氣,朝着蘇代問道:“若寡人加入這五國合縱伐秦,那麼趙王欲要以何而許給寡人?”

蘇代忙道:“回大王,待伐秦成功之後,大王可得陶郡爲齊國之地。”

“陶郡?”齊王建眼睛頓時一亮。

當年五國伐齊的起因,正是因爲齊國吞併了宋國,而陶郡便是原宋國領土的一部分!

比起遠在千里之外的秦國河東、關中來說,陶郡這塊地方,無疑是最能夠讓齊王建滿意的!

而且當年陶郡也曾經在齊國滅宋之後短暫成爲齊國的一部分,因此陶郡若是能再回齊國之手,那麼這無疑是一個能夠對齊國上下起到極大鼓舞作用,更是一件對齊王建的名聲和威望大有好處的事情!

在短暫的思考過後,齊王建很快就挺直了身子,開口道:“大夫,汝可轉告趙王,寡人意下已決,便合……”

就在這個時候,一聲輕柔間帶着幾分威嚴的聲音突然打斷了齊王建的話。

“大王且慢。”

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七十章 危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
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一百五十章 魏武卒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二百六十五章 不如率河東郡降趙!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七十章 危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七百二十三章 接見馮亭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