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

齊國,高唐城。

這座城市位於黃河南道東岸,和趙國靈丘城隔河相望,乃是齊國的五都之一。

城外是一片一眼望不到頭的大營,二十萬趙軍將這座城市包圍得水泄不通。

齊國大將匡樑坐鎮高唐城城守府大廳之中,鐵青着臉聽着一個又一個傳來的壞消息。

“陽晉被趙軍圍攻三晝夜,不敵,守將獻城而降!”

“平原守將見趙軍至,獻城而降!”

“聊城被趙軍圍攻兩晝夜,城破!”

“東阿已被包圍,趙軍如今正在圍攻,東阿守將請求支援!”

匡樑終於聽不下去了,用力的一拍面前的桌子,怒道:“支援支援,吾現在麾下不過十二萬兵馬,趙軍卻有足足二十萬之多!如此數量對比,卻要吾如何去支援東阿?”

匡樑的話語之中充滿着濃濃的怨氣和憤怒之意。

大廳之中雖然坐滿了齊國官員和將軍,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人開口說話,甚至連一個敢於直視匡樑目光的人都沒有。

從十天前廉頗率領趙軍正式渡過黃河,正式打響伐齊戰爭開始到現在,齊國已經失去了濟水以西幾乎所有的據點,只有一個東阿還在手中。

而從如今的局面來看,東阿的失陷也不過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一旦東阿陷落,那麼整個濟水以西就只有高唐還在齊國的手中了。

換句話說,現在的高唐基本上已經是一座孤城了!

孤城難守啊,更何況攻城的還是如今被公認爲是天下最強的趙國中央軍!

匡樑好像一隻憤怒的野獸一般來回在大廳之中走了幾步,每一步都沉重無比,重重的踏在大廳之中每一個人的心上,讓所有人都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緊張感。

突然間匡樑停下了腳步,問道:“平陸城那邊可有回報?”

平陸和高唐同樣爲齊國五都之一,同時也是距離高唐最近的一座城市。

在平陸城之中駐紮着三萬齊國技擊之士,如果得到這三萬技擊之士的支援,那麼高唐城的壓力就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

有一名幕僚答道:“回將軍,平陸方面已經傳來情報,最多五日便可到達東阿。”

“五日?”匡樑忍不住張嘴怒吼了起來:“汝覺得如今東阿還能夠堅守五日?速去傳本將軍之命令,若是三日內東阿等不到援軍,那麼本將軍便上奏大王,讓大王斬了他的首級!”

幕僚得了命令,急匆匆的走了出去。

看着面前這一羣噤若寒蟬的齊國官員和將軍,匡樑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或許是因爲高唐被趙國人攻佔過一次,直到幾年前才因爲交換田單而歸還給齊國的原因,匡樑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高唐城之中的人們似乎並不是很反感趙國的統治,甚至還隱約有種雀躍的感覺……

對,這些該死的高唐人,竟然有不少人迫不及待的想要成爲趙國的子民,只因爲趙國比現在的齊國要更加的強大!

這可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要知道匡樑手中不過只有十二萬兵馬,再加上平陸城的三萬兵馬一共十五萬,這十五萬技擊之士基本上就已經是齊國所能夠動用的最大數量的常備軍了。

但是如今僅僅憑藉着這十五萬人,那根本就不夠趙國人打的!

對於這一點,曾經圍攻過邯鄲的匡樑自然是心中雪亮。

所以早在半個月前,來到高唐並且已經基本掌握了情況的匡樑就火速上書臨淄方面,希望齊王建能夠立刻徵發預備役軍隊,並將這些預備役軍隊增援到高唐方向。

在匡樑看來,至少要擴軍到三十萬,這樣才能夠應對趙國的威脅。

但是讓匡樑無比失望的是,自己的上書猶如泥牛入海一去便是無影無蹤,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答覆。

匡樑也從自己的渠道探聽得知過一些原因,據說是因爲齊王建已經派出使者前往邯鄲求和,爲了避免觸怒趙國,所以齊王建並不希望搞出一個傾國之力和趙國對抗的局面。

但這樣一來的話,高唐城還怎麼守?

“愚、愚不可及啊!!!”匡樑心急如焚,忍不住重重的罵了一句。

好在他並沒有指名道姓,因此即便在場之人不少,但卻並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匡樑所指究竟是誰。

就在這個時候,一名匡樑的幕僚突然急匆匆的衝進了的大廳之中,說話的時候語氣之中都帶着幾分激動的意味。

“將軍,好消息,好消息!”

匡樑精神一振,忙問道:“莫非是臨淄援兵已至?”

“不是!”

“……”

“將軍,是魏軍,魏軍來支援了!”

“哈?”匡樑的嘴巴張得大大的,一臉的意外神情。

要知道在前不久的邯鄲之戰中,匡樑可是一聽到大梁城被淹的消息就直接無情的拋棄了魏無忌,直接撤兵回國,可以說是賣隊友賣得非常乾脆了。

但是魏國人不但不計前嫌,反而還派來了援兵。

……

魏國人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寬宏大量了?

一臉興奮的幕僚還在繼續說話:“將軍,魏國相邦信陵君魏無忌率領着十萬魏軍自陶邑出發,如今已經從乘丘乘船東進,不日便可抵達東阿,馳援高唐!”

匡樑輕輕的出了一口氣,臉上原本十分沉重的神情多少放鬆了一些。

魏無忌啊魏無忌,想不到汝竟然是這麼一個識大體之人嗎?

……

就在匡樑對魏無忌心存感激的時候,魏無忌的心情卻並不算太好。

此時此刻的魏無忌正位於一艘大船的甲板之上,船首的桅杆上高高掛着一面魏國旗幟,紅色的旗幟在陽光下頗爲顯眼,散發着奪目光芒。

在大船的身前身後,幾千艘魏國的大小船隻遍佈大野澤的水面,一眼望去浩浩蕩蕩沒有盡頭,場面頗爲震撼。

已經是春末時節,放眼望去滿眼都是一片綠意盎然,無數蘆葦鬱鬱蔥蔥的在大野澤的湖岸邊生長着,不少水鳥被浩浩蕩蕩經過的船隊驚起,或直接展翅高飛,或撲棱棱的扇動着翅膀躲入了蘆葦之中。

一陣腳步聲從魏無忌的身後響起,正是鍾成來到了魏無忌的面前。

和幾個月前邯鄲保衛戰之時的鐘成相比,如今的鐘成看上去顯然成熟了不少,臉上還多了幾道疤痕,看上去有些猙獰。

這是段乾子在收回兵權的過程之中,給鍾成的一些小小“紀念”。

如果不是魏無忌一力擔保的話,那麼恐怕如今的鐘成早就已經被段乾子給整死了。

畢竟鍾成背叛了晉鄙,而晉鄙正是段乾子當年最大的政治盟友。

鍾成一臉的憂心忡忡,對着魏無忌說道:“上將軍,屬下覺得這一次的出征必定有詐啊!”

魏無忌頭也不回,語氣平和的問道:“鍾成,吾如今已經不是魏國之上將軍矣。”

鍾成搖了搖頭,道:“……信陵君,大王如今命將軍率兵援助齊國,對將軍而言絕非好事啊。一旦君離開陶邑,那麼大王和段乾子便可以動手清除君在陶邑之中的人手,而且……”

鍾成欲言又止。

雖然鍾成說的都是喪氣話,但是魏無忌看上去卻並沒有多少生氣的意思,而是轉過頭來對着鍾成十分溫和的一笑:“而且吾就算是趕到了高唐,也未必能夠抵擋得住那廉頗,對吧?”

鍾成默然點頭。

魏無忌笑了笑,突然開口道:“那麼以汝之見,若是吾留在陶邑之中,又如何應對大王和段乾子咄咄逼人之勢呢?”

鍾成啞然。

魏無忌拍了拍鍾成的肩膀,嘆道:“那中山夫人之事,汝相信是吾做的嗎?”

鍾成搖了搖頭,十分堅定的說道:“不信!”

魏無忌深深的看了鍾成一眼,眼睛之中似乎有着某些欣慰的光芒在閃動,半晌之後才嘆道:“汝雖然不信,但是這魏國上下,乃至這天下之人卻是信的。”

鍾成憤憤的說道:“信陵君之賢名著稱於天下,這世人如此庸碌,竟然將君看成好色之徒,何其荒謬也!信陵君何不找出證據,證明清白給天下人看看!”

鍾成似乎是想起了這陣子自己在段乾子手下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說話的時候咬牙切齒,再配上臉上的幾道傷疤,看上去神情頗爲猙獰。

魏無忌哈哈笑道:“這世間,本就是愚者爲多啊!中山夫人一事,吾雖知背後必定是段乾子乃至趙國人推波助瀾,但如今已經是死無對證,再多糾纏亦是毫無意義。”

魏無忌頓了一頓,道:“而且——即便段乾子想要通過此事詆譭於吾,但此事亦並不是毫無辦法。”

鍾成大喜,忙追問道:“難道信陵君還有辦法令這奸臣段乾子失勢?”

魏無忌微笑道:“這是自然。只需吾此戰擊敗廉頗,那麼無論吾先前有多少污名,皆可一戰而洗刷。因爲到時候大王需要吾,魏國的子民需要吾,既然他們都有求於吾,那麼爲吾洗刷罪名又有何不可呢?”

鍾成似乎聽明白了什麼,臉上很快就露出了雀躍的神情,但僅僅片刻之後,這份雀躍又開始換成了絲絲的憂慮。

雖然鍾成對於信陵君有着十足的信心,但是——

但是那畢竟可是廉頗啊!

信陵君真的能夠擊敗那位素來所向無敵,出道至今未逢一敗,被稱爲當世第一戰神的廉頗嗎?

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
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八百六十六章 李夫人獻藥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九十九章 廉頗克曲沃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七百八十二章 猝不及防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二百六十二章 魏無忌的奇兵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六百一十五章 趙丹的決定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八百三十一章 靳黈的建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