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

聽到了趙丹這麼一說,在場衆人立刻就將目光投向了毛遂。

毛遂咳嗽了一聲,說道:“安國君,文信君,根據監察衛的調查,鄭卿在這段時間裡雖然也上繳也一些漏掉的稅錢,但是如果調查無誤的話,鄭卿現在上繳的稅錢恐怕只有他應該上繳稅錢的三成左右。”

雖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當虞信聽到了這句話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這個鄭卿,未免也太大膽了一些吧?”

坐在一旁的李斯和呂不韋同樣臉上也露出了驚訝的神情,隨後這兩名趙國大臣臉上開始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毛遂笑了笑,重新退回了趙丹的身後。

事實上毛遂還有更多的東西沒有說出來,比如說監察衛們知道這個鄭卿由於鄭夫人的緣故,其實一直都對於大王有所不滿。

也正是因爲這份不滿,所以鄭朱在這一次聲勢浩大的打擊偷稅行動之中竟然偷偷的勾結了自己的一小部分親信,暗中對抗這一次的行動。

除此之外,監察衛的細作們甚至還清楚無比的聽到了鄭朱在和親信們開會時候所說過的一句話:“吾鄭朱爲國數十年,乃勞苦功高者也。虞信不過區區一布衣,又何德何能居吾之上,得相邦之位?此非吾有負於大王,乃大王有負於吾也!”

很顯然,鄭朱整個人的怨氣很重。

“或許,這便是自作孽不可活吧。”毛遂在心中暗暗想道。

虞信沉默不語,這位趙國的相邦臉色變幻不定,似乎是在思考些什麼。

作爲百官之首,虞信思考的出發點其實是和趙丹不太一樣的。

過了片刻之後,虞信還是忍不住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道:“大王,原本處置這麼多人就已經是讓國中許多官員不安了,若是連鄭卿這樣的龍臺重臣也一併處置的話,會不會讓事情過於擴大了一些?”

虞信本身還是擔心這件事情對於趙國整個官員系統的衝擊。

畢竟說實話,趙國的法家制度其實是沒有秦國那麼嚴格的,這就導致了趙國官僚的作風相對來說也沒有秦國人那麼的清廉。

如果真的這麼持續的追究下去的話,那麼趙國的官員恐怕沒有幾個屁股是乾淨的。

到了那個時候,總不可能因爲這樣的事情,就把趙國一大半的官員統統下獄治罪吧?

作爲相邦,虞信覺得自己很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家大王這樣做的後果。

趙丹點了點頭,笑道:“安國君的擔憂,寡人自然是知道的。不過安國君放心吧,寡人也不是什麼殘暴嗜殺之人,此事就到鄭卿爲止,可否?”

作爲百官之首,虞信這個相邦的地位和尊嚴還是需要得到照顧的,趙丹不可能全盤駁回虞信的所有意見,因爲他不希望虞信這個相邦完全成爲一個空架子。

當相權被徹底架空的時候,皇權的確是會取得勝利,可是隨之而來的雙份工作壓力就是要弄死人的東西了。

從歷史上來說,勤政的皇帝往往都比較短命,這就證明了皇帝這份工作的壓力是有多大了,這時候還上趕着從相邦手裡搶事做,這不是嫌命長嗎?

虞信一聽到趙丹的這番話,整個人頓時就鬆了一口氣,道:“大王英明!”

既然趙丹都已經承諾了這件事情會適可而止,那麼虞信自然也就不會再多說什麼了。

畢竟本身來說,如果能夠空出大量職位的話,其實作爲相邦的虞信肯定也能夠從這些職位之中分到一杯羹,而且份額肯定還不小,這也是虞信樂見的事情。

趙丹點了點頭,道:“李斯,汝回去之後就全力配合安國君和定國君一定去將這件事情做好,沒問題吧?”

李斯感受着趙丹的目光,心中的念頭也是在不停的急轉。

說起來,李斯和鄭朱其實也算得上是一個盟友的關係,兩人都是通過在外征戰的李牧大都督作爲橋樑而連接上來的,算是趙國政壇之中的一股很強的勢力。

只不過由於一直以來李牧都是征戰在外,所以他們的這股勢力多少也有一種羣龍無首的感覺,大部分的時間都屬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那一種,並沒有主動的要找事。

然而你不找事並不代表着事情不會找你,而且更加讓李斯有些無奈的是,這一次主動上門找事的還不是其他的趙國政壇同僚,而是趙丹這個大王!

李斯突然想起了前陣子李牧率軍出征離開邯鄲之前,在臨別時和自己所說的一番話。

“李卿,吾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回返。吾不在邯鄲的時候,汝切記多多看着鄭卿,畢竟不管怎麼說鄭卿也還是我們這一邊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還是要保着他一些。”

事實上李斯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作爲趙國的司寇,很多的審訊其實都是由李斯的屬下們來完成的,所以李斯自然也掌控到了一些對於鄭朱不是很有利的情報,但是都被李斯悄悄的壓了下去。

但是從現在的這個情況來看,很顯然不管李斯願意還是不願意,鄭朱的出事似乎都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李斯沉默片刻,隨後說道:“還請大王放心,臣一定會按照大王所願,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

趙丹看着李斯的模樣,滿意的點了點頭。

說實話,動一個鄭朱,其實趙丹還真沒有必要這麼大張旗鼓。

趙丹所擔心的,只不過是鄭朱被搞倒之後,李牧和李斯這兩個原先的鄭朱盟友會不會有什麼意見。

但是從現在的情況和李斯的這種語氣來看的話,很顯然他們對於鄭朱的事情已經有了一些心理準備。

這就很好。

畢竟趙丹也不希望看到自家的大臣爲了保護盟友,反而跑來和自己的這個國君對抗。

趙丹清了清嗓子,道:“那麼三位卿家就好好的去做吧,放手幹,不要害怕任何的艱難險阻,寡人和趙國千萬軍民就是汝等最堅強的後盾!”

第二天,上百名趙國官員被捕入獄,在邯鄲之中的官邸被徹底查抄。

七天內,趙國各地總計有五百多名官員被捕。

經過漫長的審訊,在兩個月之後,包括四百多名官員和三千多從犯在內的罪犯因爲偷稅漏稅而被執行斬首。

三個月後,趙國龍臺重臣鄭朱宣告落馬,因偷稅漏稅而被免去所有職務,爵位降爲下大夫,終生被禁足。

憑藉着這一場震動天下的大案,虞信、李斯、呂不韋三名重臣聲名一時響徹華夏,呂不韋所主導的商部從此開始走入了世人的視線之中。

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六章 微操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
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五十六章 信陵君說魏王 2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五百四十八章 趙丹聽到的兩個“驚喜”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九百一十八章 趙國使團要來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六章 微操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十九章 蘇代使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