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

當趙丹收到李牧的這份奏章之時,他的心中多少有幾分驚訝。

以及反思。

“這麼說來,是寡人太過樂觀了一些嗎?”

對於現在的趙國來說,滅齊之戰無疑是最爲關鍵的,所以趙丹在沉吟半晌之後,便命人召集諸位龍臺重臣,召開了一場軍事會議。

在這次會議之上,趙丹傳閱了這份奏章,然後問道:“以諸卿之見,此事應當如何決定?”

衆臣在得知了李牧的這份奏章之後,表情各異。

趙勝沉吟片刻,隨後開口說道:“大王,臣以爲大都督向來不會無的放矢,既然其提出了這樣的請求,那麼想必在高宛城的戰局之中或許遇到了一些麻煩。若是能夠出一支偏師相助的話,確實是能夠對我軍主力起到很大的作用。”

趙勝的想法其實很簡單,現在的趙國說真的不缺這一支偏師的兵馬,無論是五萬還是十萬,趙國都能夠在半個月之內迅速的徵集起來並且調往前線。

只要能夠安安穩穩的拿下齊國,那麼多調動一些兵力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更何況李牧現在風頭正勁,趙勝也不想因爲這樣的事情去得罪李牧。

但有人的想法和趙勝並不一樣。

只見廉頗大將軍聲若洪鐘的開口說道:“大王,老臣以爲李牧大都督此言,未免有些言過其實。齊國人老臣可是很清楚的,其戰鬥力看似強大,其實相當一般!如今這高宛城拿不下來,也未必就真的是什麼將士們過於驕傲自滿,或許另有原因!若是大王願意給老臣機會,那麼老臣必定能夠攻破高宛拿下臨淄,擒齊王建奉於大王的面前!”

廉頗的這番話一說出來,就連趙丹都忍不住驚訝了一下。

看得出來,這位大將軍的求戰慾望還真的是非常旺盛啊。

想想的話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廉頗想來就是以暴打齊國而著稱,這一次出征不讓廉頗作爲主將,顯然這位老將嘴裡不說,心中還是有意見的。

鑑於趙丹一直以來的威信,如果不出這回事的話,那麼估計廉頗也不會多說什麼,但是現在既然有機會能夠爭取一下,廉頗自然也就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不過這樣一來,廉頗顯然就要得罪李牧了。

但老將軍其實並不在意這一點。

因爲李牧成長得實在是太快了。

八年前,廉頗覺得李牧應該會是下一代的趙國名將。

五年前,廉頗覺得李牧可能很快就能夠出頭,成爲自己的得力助手。

三年前,廉頗已經將李牧看做是和自己一個等級的名將了。

到了現在,廉頗覺得李牧甚至都能夠挑戰自己的地位了!

廉頗其實並不擔心龐煖和劇辛,因爲這兩人的年紀都比廉頗要大,但是戰功卻並沒有廉頗這麼顯赫。

可李牧不同。

隨着李牧的一次又一次勝利,現在趙國的國內爲李牧封君的呼籲也是漸漸的高漲了起來。

一旦李牧封君,那麼無論是爵位還是戰功,那都完全和廉頗一般無二。

到那個時候,李牧取代廉頗就完全具備了可能性。

這樣的情況,最快可能會在李牧滅掉齊國之後發生!

廉頗是一個很要強的人,當年被趙奢壓制就已經讓他十分不滿,所以才和藺相如聯手組成同盟,形成了趙國如今兩大派之中的布衣派。

現在眼看臨到老了竟然又要被李牧壓過一頭?這種結果廉頗可接受不了。

而且廉頗自認爲自己的資歷放在這裡,就算是最終失敗了,趙丹也不可能會因此把自己怎麼樣,所以這一次可以說是贏了大賺,輸了不賠,完全值得一試。

在場之中的人個個都是人精,所以在短暫的沉默思考之後,自然就已經是將廉頗的想法給猜得八九不離十。

劇辛和趙勝交換了一個眼神,隨後開口道:“大將軍此言差矣,想當年在長平之戰時,坊間也曾有要換將的說法,所幸大王英明最終並沒有換下大將軍,這纔有了之後長平之戰的勝利。如今齊國戰局的形勢可是遠勝於當年之長平,又怎可在此時輕易換將,亂了前線軍心?”

“不錯。”趙勝也立刻就說道:“須知當年燕國之所以滅齊失敗,正是因爲燕惠王輕信小人,命騎劫替代了樂毅,這纔有了安平君在即墨之勝。大王如此英明,想來是不會重蹈燕惠王覆轍的。”

頓了一頓之後,趙勝又繼續說道:“大王,臣以爲劇卿領兵有方,又爲大王和趙國屢立戰功,大王不如命劇辛統領這支偏師進攻齊國,正好和大都督南北兩相呼應,如此滅齊不難矣!”

在廉頗率先發難之後,趙勝和劇辛也立刻就展開了反擊。

因爲這兩個人突然意識到了,這正是將李牧拉攏到自己這一邊的好機會,而且順便還能夠將劇辛推到偏師主將之位上,何樂而不爲?

像廉頗這樣的大將軍是絕對不可能給去率領一支偏師給李牧打下手的,但劇辛就可以。

畢竟劇辛這麼多年來在諸多戰爭之中都是出任副將一職,所以劇辛去帶這支偏師完全沒問題,而且還能夠順便撈一些戰功,簡直是再好不過了。

對於趙勝兩人的好算盤,虞信自然也是洞若觀火,當即說道:“大王,臣覺得這大軍調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況且偏師原本就不在計劃之中,若是臨時調動的話還要徵集諸多民夫青壯隨軍,各地的生產也要受到影響,還請大王慎重纔是啊。”

虞信當然是站在廉頗一邊的,不過虞信並沒有廉頗這麼直接,而是通過否定掉出偏師的主意來否定李牧,從而達到曲線救國的目標。

雙方展開了十分激烈的爭論。

趙丹敲了敲桌子,沉聲道:“好了,平原君、武信君,汝等也不要吵下去了。這樣吧,諸卿都表個態給寡人看看。”

衆位大臣顯然對於早就已經習以爲常,紛紛表明了態度。

希望廉頗取代李牧,反對出一支偏師的有廉頗本人、虞信、李伯。

反對廉頗取代李牧,支持出一支偏師的有趙勝、劇辛。

涇渭分明,完全沒有出乎衆人的意料之外。

除去缺席的李牧和龐煖,還剩下鄭朱和李斯沒有表態。

依照常理來說,應該是鄭朱先開口,但是這一次李斯卻搶先說道:“大王,吾以爲如今戰事順利,若是私自更換前線主將確實不妥,不如還是依照大都督的提議,出一支偏師輔助進攻爲好。”

李斯這麼一開口,衆位大臣的心中都不約而同的浮現起了一個念頭:“據說大都督在邯鄲之時常常邀請李斯一同飲宴遊獵,看來這兩人的關係果然是非同一般哪。”

票數變成了三比三,所有人的目光轉向了最後一個沒有表態的趙國大臣鄭朱。

鄭朱在趙國之中是比較特殊的一個人,以他的出身來說他似乎應該是公族派的天然支持者,但是一直以來鄭朱都遊離在兩派之間,有時候支持這邊有時候支持那邊,倒是讓人捉摸不透。

鄭朱思考了半晌,看了趙丹一眼,然後緩緩的說道:“大王,臣以爲大都督多年以來都在草原征戰,麾下多爲騎兵。如今初次統帥步兵大軍作戰,有些不適應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鄭朱說到這裡,趙勝和劇辛的臉色就不免有些難看,而廉頗和虞信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喜色。

難道鄭朱要支持換掉李牧?

只見鄭朱接下來說道:“但大都督的指揮才能這麼多年來可是久經考驗,被世人所認同和讚譽的。既然如此,那麼如今在大都督佔據優勢的情況下貿然換將,顯然就頗爲不妥。所以臣覺得,還是應該支持大都督的提議,兩路夾攻齊國纔是。”

鄭朱的話音一落,大殿之中就是一靜。

趙勝和劇辛轉憂爲喜,而廉頗和虞信則臉色凝重。

但是他們還是有最後一絲希望,那就是看趙丹的意思。

只要趙丹一開口,那麼就算是衆人完全一致的意見,那也是可以被推翻的。

沒辦法,趙丹的威望太高,君權太盛,只要一開口,就算是衆臣再如何不滿和反對,也只能捏着鼻子同意。

但廉頗和虞信期待的那一幕並沒有發生。

趙丹環視在場諸臣一眼,隨後開口作出了最終的決定。

“既然如此,那麼就依照李牧大都督所請,由劇卿率領三萬中央軍南下,再徵發淮北、魏、魯故地各郡的郡兵組成一支八萬兵馬,從南方對齊國展開進攻!”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例行推書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十七章 馬具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
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例行推書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十七章 馬具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王,你就從了那趙丹小兒吧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失勢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八百七十四章 最終決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四十三章 毛遂說楚王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六百三十五章 夜襲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線暗線,一團亂麻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