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

事實上由於華夏學宮的重要性,這個地方並不是由邯鄲城守來負責,而是由中央軍和監察衛這一明一暗兩大勢力負責保衛安全的。

於是很快的,毛遂就將這份急報送到了趙丹的案頭。

“士子幫助楚國太子請願?”趙丹看到了這份急報,整個人的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有意思。

非常的有意思。

雖然不知道這位楚國太子是怎麼樣獲得這些士子們的支持,但有一點非常明顯的是,這位一直並沒有得到趙丹召見的楚國太子已經學會利用學宮的輿論對趙丹進行施壓了。

趙丹閉上了眼睛,沉吟片刻之後緩緩的對着面前的毛遂說道:“現在的情況是怎麼樣,參與到請願之中的士子一共有多少人?”

毛遂道:“回大王,如今士子們羣情激奮,就在華夏學宮的大門口處靜坐請願,而且都還喊着口號,粗略看來人數應當已經在兩千人以上。”

“兩千人嗎?”趙丹聽到這句話之後,臉色神色有些複雜。

要知道,如今的華夏學宮之中也不過僅僅只有三千出頭的學生,這意味着,幾乎大半個華夏學宮的學生都參與到了這一場請願之中。

這意味着一件事情,那就是華夏學宮之中一定有着某些力量在暗中操控着這一切,否則的話這種活動絕對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如此浩大的聲勢。

趙丹沉吟了一會,突然開口說道:“這些日子以來那位楚國太子可去見過了什麼人?”

像楚國太子這種質子,通常來說趙國都會派監察衛暗中對他們進行盯梢,一方面是爲了保證他們不會在趙國內部胡搞瞎搞,另外一方面則是爲了保證這些質子們的安全。

如果這些質子們死在了邯鄲之中,對於趙國的外交聲望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打擊,甚至可能會引發戰爭,就好像前些年當時的秦國太子死在了大梁城那樣。

毛遂想了想,對着趙丹說道:“回大王,根據監察衛的資料來看,這位楚國太子昨天晚上應該是去拜會了荀況大祭酒,並且在荀況大祭酒的門外苦候良久之後,方纔得到了荀況大祭酒的召見。”

“荀況?”趙丹聞言先是一愣,隨後整個人露出瞭然的表情:“原來如此,寡人明白了。”

事情到現在就已經非常的明顯了,這一次的請願活動之中,肯定有着儒家在暗中的推波助瀾。

儒家想要幹些什麼呢?

趙丹僅僅是考了幾秒鐘就作出了結論:“看來儒家這是對於寡人前陣子將他們的死敵墨家引入華夏學宮而感到不滿,現在準備兩頭下注了。”

自從華夏學宮建立之後,在荀況的奔走召集之下,原先位於齊國和魯國的大部分儒家學者都已經來到了華夏學宮之中,成爲了趙國客卿。

但是從現在這個情況來看,很顯然儒家已經並不滿足於僅僅立足在趙國和華夏學宮之中,而是想要走出去,想要獲得在更多國家的執政和發言權。

想明白了事情的經過之後,趙丹整個人就開始變得放鬆了起來。

這其實只是一次有預謀的行動,而並非是突然爆發的學子們自發所形成的行動。

要知道如今在華夏學宮之中的學子大部分是趙國人,而趙丹也準備在這些學子們學業有成之後,將他們逐步的安排到趙國的各地之中去,慢慢的從基層的小吏做起,一步步的成爲未來趙國基層官員的代表。

換句話說,這些華夏學宮之中的學子未來很有可能會成爲趙國官場之中的中堅力量。

如果這些人突然同時覺得一件事情是必須要去做的話,那麼就會形成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甚至讓君王都慎重對待。

想這樣的一股力量,只能掌握在君王的手中,絕對不能掌握在除了君王之外任何一股勢力的手中,否則的話就會對趙國的王權形成一次巨大的挑戰。

“儒家呀儒家,好一個儒家!”趙丹輕輕地哼了一聲,隨後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對着毛遂說道:“汝馬上去安排車駕,寡人這就前往華夏學宮,和這些學子們見上一見。”

毛遂吃了一驚,忙對着趙丹說道:“大王,這學子請願龍蛇混雜,大王是否應該慎重考慮?”

趙丹搖了搖頭,道:“汝先去找許歷,讓他出動羽林軍清場就是。”

不管怎麼說,見面是必須的事情。既然學子們已經提出了請求,那麼趙國官方還是必須要回應一下的。

其實也未必就一定要趙丹出面,但是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趙丹覺得除了自己之外恐怕是沒有人能夠應付好這樣的局面。

如今的華夏學宮雖然說還只是一個偏學術性的地方,但是正是因爲它的這種偏向學術,而對於政治並沒有多少干涉的地位,才讓華夏學宮變得更加的超然。

如果趙丹拒絕作出迴應的話,那麼對於趙丹本人以及趙國的名聲來說,其實也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最重要的是,如果趙丹真的拒絕出面的話,那麼豈不是就等於將這些學子真的推到那些暗中搞風搞雨的人那邊去了嗎?

在這個時代,每一個會讀書寫字的傢伙都可以稱得上是人才,更別提是華夏學宮之中這幾千名天天讀書的士子們了。

想到這裡,趙丹又對着面前的毛遂說:“毛遂,寡人給汝一個任務。汝立刻去調查一下,剛剛在最開始的時候是哪些傢伙率先加入到這位楚國太子一邊的,然後將這些傢伙之中的領頭人物弄一個名單送到寡人的面前。這件事情要儘快去做,明白了嗎?”

毛遂恭聲應諾。

“好了。”趙丹用力的伸了個懶腰,笑道:“本以爲停戰之後能夠好好的過一陣子悠閒些的生活,但是某些人還真是不願意讓寡人閒下來呢……也好,就讓寡人去看看這些傢伙到底想要幹些什麼事情好了。”

一刻鐘之後,趙丹的王駕儀仗浩浩蕩蕩的擺開,前呼後擁的駛出了宮城,朝着位於趙國宮城和郭城之間的華夏學宮駛去。

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六章 微操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八十章 馮亭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三章 爭論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
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六章 微操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刺殺案的真相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二百零三章 趙丹喊出來的響亮口號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蘇代終於見到了魏王圉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完全被套路了的休利單于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九百六十三章 抉擇和驚變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八十章 馮亭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三章 爭論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六百一十九章 匈奴內部的爭執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