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

原來真正的叛徒不是項城,而是這該死的徐陽和項仲!

下一刻,刑徒軍們的回答更是讓羋豹如墜深窟。

“吾等願反!”

“正是,反了這秦國!”

“反了,反了!”

“投趙,投趙!”

這些刑徒軍們原本便是秦國的罪人,是秦國法律懲罰的對象,一個個心中對於秦國早就是怨念滿滿,又怎麼可能在這種時候站在秦國一邊?

羋豹又驚又懼又怒,忍不住開口喝道:“徐陽、項城,大王和吾對汝等不薄,汝怎能夠……”

一把鋒利無比的青銅長劍準確的刺入了羋豹的胸膛,穿透了他的心臟,也將他口中所有的話統統都堵了回去。

砰的一聲,羋豹的屍體重重的砸在了地上,鮮血汨汨的從他的傷口之中流入,染紅了身下的地面。

徐陽緩緩的收回了腰間的長劍,和項仲相視一笑。

刑徒軍們看着地上的項城的頭顱和羋豹的屍體,頓時發出了一陣歡呼之聲。

在這兩個人死去之後,就再也不可能有人能夠阻擋他們的獻城投降大計了!

在這一片震天的歡呼聲中,項仲低聲對着徐陽道:“汝之前允諾之事可是當真?”

徐陽微微一笑,手一翻突然拿出了一枚令牌,對着項仲出示了下之後同樣低聲道:“胡衣衛之名汝難道還信不過?吾等可是趙王之鷹犬,所傳遞的皆是趙王之意志!放心罷,汝之妻小早在五日前便已被接出咸陽前往朔方郡,汝很快就能夠和她們團圓,在邯鄲還有一場榮華富貴在等着汝呢!”

項仲聽了這番話之後,整個人終於放心了,朝着徐陽拱了拱手,道:“如此,便是多謝了。”

徐陽哈哈大笑,用力的拍了拍項仲的肩膀:“現在,且讓吾等去歡迎李牧將軍入城罷!”

……

義渠勝目瞪口呆的站在那裡,看着數裡之外的櫟陽城門就這麼被緩緩的打開了,就好像一名熱情奔放的草原女子,面帶羞澀卻又堅定無比的向着情郎張開了雙腿。

有很長一段時間,義渠勝都沒有完全回過神來,直到李牧騎着馬帶領着大批趙國騎兵從他的身邊路過之時,才用一個印在義渠勝臉上的腳印讓他清醒過來。

醒過神來之後的義渠勝立刻就跳上了自己的馬,跟上了李牧。

“這不可能,秦國人一定有埋伏,這是在欺騙我們!”

李牧哈哈大笑,搖了搖頭道:“汝說對了,這的確不可能——不可能有埋伏。”

“怎麼不可能?”義渠勝憤怒的盯着李牧,那樣子就好像在看一個正在走向死亡的白癡:“你難道不知道兵不厭詐這句話?”

李牧湊過頭來,指着正站在城門外的數千名秦軍士兵低聲道:“汝見過想要在城外伏擊一支騎兵的步兵嗎?”

義渠勝想了想,道:“或許他們想要關門打狗!”

義渠勝將身子一讓,正好躲過了李牧又一次踹過來的腳。

“汝這個義渠人方纔是草原上的野狗,本將軍可不是!”

有些理虧的義渠勝嘿嘿的摸着鼻子,訕訕的跟了上去。

又過了半晌,眼見城門已經距離自己不到一里地的距離了,有着嚴重被害妄想症的義渠勝又開口了:“汝真的覺得這不是一次埋伏?”

李牧沒好氣的白了這個傢伙一眼,終於忍不住道:“簡直是個蠢貨!罷了罷了,就讓吾告訴汝罷,反正此事終究也是要說出去的……這獻城一事,乃是由胡衣衛主導並實施的計劃,汝可明白了?”

“胡衣衛?”義渠勝臉色震驚不已,過了良久才道:“原來……原來你們趙國在出兵之前就已經定下這個計劃了,所以你才直接帶着你的兵馬前來櫟陽?”

李牧聳了聳肩,並沒有繼續開口,而是徑直撥馬而去,帶着趙軍的兩萬鐵騎猶如一團滾滾洪流入城。

義渠勝呆呆的站在那裡,良久之後才嘆了一口氣:“看來這所謂的聰明才智似乎也是有些用處,如果不依靠打打殺殺就能夠奪下這麼一座城池,對於我義渠來說應該也是一件好事……”

“等等!”義渠勝突然幡然醒悟:“這櫟陽城可是秦國故都,城中高門貴族無數,只要從裡面搶個幾家,今年過年豈不是便有着落了?”

一想到這裡,義渠勝也顧不得思考到底是蠻幹還好是用腦子強,而是急急忙忙的就策馬帶着自己的部下們朝着櫟陽城的城門而去。

櫟陽城失陷的消息,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了咸陽城之中。

而當秦王柱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同樣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將所有的大臣們都給召集了起來,然後用最大的聲音罵起了娘。

“誰來告訴寡人,這櫟陽城之中明明有着六千守軍,卻竟然會向李牧的兩萬騎兵投降?”

六千對兩萬,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懸殊的數字。

但如果考慮到櫟陽城的城牆足夠的高大,考慮到李牧的兩萬騎兵絕大部分都是穿着輕便無比、防護力連普通步兵盔甲都比不上的皮甲以及趙國人根本沒有任何攻城重武器的實際情況,櫟陽城堅守一到兩個月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這段時間之中,咸陽之中的這些秦國君臣可一點都沒有閒着。

大量的巴蜀軍隊正在遠遠不斷的通過金牛道北上抵達關中,到現在整個咸陽城之中已經有了整整六萬軍隊。

只需要再等兩天,等到最後一批兩萬郡兵也抵達咸陽城之中,那麼咸陽城之中的大軍就有整整八萬人之多!

到那個時候,秦王柱就會立刻整軍出發在櫟陽城外好好的和趙國人幹上一仗,讓李牧這個該死的傢伙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但秦王柱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都還沒有出兵呢,櫟陽城竟然就失守了!

櫟陽城的失守,對於秦國人來說絕對是一個沉重無比的打擊。

這個打擊其實並不在於戰爭層面,而是更多的在於士氣方面。

既然李牧能夠奪下一座櫟陽城,那麼他自然也就能夠攻克其他城池。

從這一天起,關中大地沒有任何一座城池是安全的了,包括咸陽也是如此!

這是一次心理上的沉重打擊。

秦王柱咬牙切齒,臉上的表情猙獰得如同一匹擇人而噬的惡狼:“李牧啊李牧,寡人要汝的命!!!”

秦王柱真的是恨極了李牧,畢竟李牧也不是第一次“光臨”關中了。

禍害,禍害啊!

在狠狠的發泄了一通情緒之後,秦王柱喘着粗氣,對着面前的秦國大臣們說道:“寡人慾親自領兵出征櫟陽,不知諸卿以爲如何?”

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上架感言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例行推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七十章 危機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十一章 田單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
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上架感言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一百零七章 門客們的主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二百章 想要打勝仗,首先得有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三百七十七章 尉繚說魏王圉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八十章 馮亭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六十三章 魏國君臣之間的爭吵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例行推書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七十章 危機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十一章 田單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