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借糧

在提到了糧草之後,不僅是公族派,就連布衣派的兩位大臣藺相如和虞信都將目光看向了趙丹。

本來廉頗的戰敗和糧草的不足就是公族派的兩大王牌,布衣派正是因爲沒有辦法應對這兩大王牌,這才無可奈何的讓出了長平前線總指揮官的位置。

趙丹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道:“糧草之事,諸卿不必擔心。”

“哦?”這時候已經緩過氣來的平原君趙勝不免好奇道:“敢問大王欲從何處借糧?”

現在的事情很明顯,趙國是絕對沒糧了,那麼要想得到糧草,那就肯定得向其他的國家去借。

除去正在交戰的秦國,趙國想要借糧,只能從其他五國着手。

首先是和趙國同爲三晉之一的韓國。

長平之戰就是因爲秦國想要奪取韓國上黨郡而爆發的,韓國在秦國兵鋒的逼迫之下甚至被迫做出了禍水東引,獻上黨於趙的舉動,這是一個被秦國打怕了的國家,所以不管它有沒有糧,那都是不可能、也不敢借的。

然後是三晉中的另外一個國家魏國。

魏國這個時候是趙國的盟友,又曾經被秦國奪取了大片土地,和趙國可以說是同仇敵愾。如果不是還沒有穿越之前的那個趙丹愚蠢的派出使節去秦國求和的話,魏國恐怕早就出兵助趙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這事的緣故,總之前陣子趙丹派人去借糧的時候,魏國國君一口拒絕了借糧的要求。

然後是趙國北邊的燕國。

雖然說燕國的在任國君燕武成王是趙丹的妹夫,但是燕國卻是秦國的鐵桿盟友,而且在歷史上燕國還趁着趙國長平大戰失敗之後趁機進攻過趙國,所以向燕國借糧那也是活在夢裡。

接下來再說說此時趙國的另外一個盟友楚國。

歷史上趙國長平之戰失敗之後就是楚國和魏國同時發兵來救,纔有了邯鄲之戰的大敗秦軍,所以找楚國可能是有戲的。

只不過楚國問題在於——它是其他六國之中唯一一個和趙國不接壤的國家。

所以趙國所能夠借糧的對象,當然就只有最後一個、也是唯一的那一個國家了。

趙丹咳嗽一聲,開口道:“寡人慾遣使往齊國一行。”

“齊國?”諸大臣聞言面面相覷,最後是樓昌忍不住開口道:“啓稟大王,那齊王建素來不喜我國,此事恐難爲之。”

說是不喜,其實還是輕的。

齊趙之間其實還真不是齊王建的個人喜好問題,而是屬於國家恩怨問題。

要知道近幾十年來,趙國除了打敗了林胡、樓煩,吞併了中山國之外,最主要的擴張方向就是東邊的齊國。

在趙丹老爹趙惠文王時代的趙國將相之中,趙奢征討過齊國,並且佔領了一些土地;廉頗這貨的前半生簡直就是“吃飯睡覺打齊國”,一共攻佔了齊國七十多座城邑;甚至就連藺相如都率軍攻伐過齊國,也打下了三四座城。

如果不是前幾年趙惠文王將死之前用高唐、令廬和平原三座大城以及這三座城下屬的五十七座城邑把齊國的名將安平君田單換過來的話,齊國在黃河以北的土地,真的已經是寥寥無幾,全被趙國佔去了。

而且齊國現在的國君田建,也就是齊王建這傢伙似乎是從他爹田法章遭遇了五國伐齊,差點被樂毅滅國的經歷上吸取了教訓。

自從齊王建登基之後,齊國就秉持着“你們其他人自己打自己的,我特麼啥也不管就打醬油看熱鬧”的外交孤立政策,基本上不參與戰爭。

這導致了一個什麼現象呢,這導致了從齊王建登基開始一直到秦始皇派兵滅了齊國爲止,這幾十年裡齊國真的就一場真刀真槍的戰爭都沒打過,就是眼睜睜的看着其他五國被打殘,被滅,然後再輪到自己被滅。

所以這位齊國的亡國之君齊王建,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總而言之,現在這齊趙之間既有歷史恩怨、滅國奪土之仇,現在的齊王建又遵從的是外交上的孤立政策,兩種原因結合之下趙國想要從齊國借糧,那難度其實是非常大的。

這從歷史上也能看得出來,史書上的那個趙丹是找齊王建借過糧的,然後就被齊王建無情的拒絕了。

此刻趙王宮龍臺殿裡的大臣們每一個都是趙國的核心人物,自然對於這些情況心中有數,所以纔會顯得如此的驚訝和不解。

趙丹見狀又是一笑,道:“諸卿不必擔心,此事寡人已有計較,糧草之事當不足爲慮。”

趙丹的心中當然是有自信的,以前的那個趙孝成王趙丹不行,可不代表着我這個穿越者不行啊。

其實趙丹沒有告訴這些大臣的是,他心中連出使齊國的使者人選都想好了。

趙丹咳嗽一聲,緩緩道:“寡人慾將麥丘等地割於齊國,以換取半年之糧。”

“什麼?”趙丹此言一出,在座五名趙國大臣同時色變。

藺相如第一個開口:“大王,此舉萬萬不可!”

就連平原君趙勝也道:“大王三思!”

爲什麼趙丹這個提議會同時遭到藺相如和趙勝這兩派大臣頭頭的反對呢?這就要說到此時齊趙兩國的邊界了。

在用高唐三城五十七城邑換了田單回來之後,趙國在黃河南道以南的山東境內就只有麥丘這一塊土地了。

從地圖上看,麥丘之地是一塊趙國深深插入齊國國境之中的突出部,從麥丘出發,往北可以攻擊齊國的饒安,往南可以進攻齊國重鎮高唐,往東只需要幾天的路程就能夠兵臨齊國的都城臨淄城下。

對北宋有所瞭解的人都不會不知道“幽雲十六州”這個地名,麥丘之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起到了相當於幽雲十六州的效果。趙國擁有了麥丘,就相當於遼國擁有了幽雲十六州。

這也是趙丹老爹趙惠文王用高唐等地換田單一人的心機所在,就算把高唐還給你齊國又如何?只要麥丘之地還在,你齊國又沒了田單,那高唐我隨時都能打回來,你齊王在臨淄怎麼都睡不安穩。

可以這麼說,麥丘之地就是趙國對齊國的一個戰略威懾,一把掛在齊國都城臨淄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所以藺相如和趙勝纔會不顧派別之分同時出言反對,畢竟這年代的大臣們雖然政見不同,但是也遠沒有到後世那種你死我活的地步,還是會站在國家大局上去思考問題的。

而藺相如之所以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是因爲布衣派最主要的戰功就是從齊國方向取得的,齊國的地有三分之二是被布衣派的廉頗一手打下來,現在還地給齊國這顯然就不符合布衣派的利益。

然而那並沒有什麼卵用。

趙丹擺了擺手,沉聲道:“我意已決,藺卿、平原君不必多言。長平之戰,乃我趙國國運之戰也!長平若敗,則我趙國時日無多,若長平能勝,區區麥丘之地,又何足道哉。”

衆大臣面面相覷,這大王都把問題扯到國運上了,這麼大一個帽子扣下來,誰要再想反對就要三思而後行了。

最後是虞信率先打破了沉默:“臣認爲,割麥丘以借糧,也屬可行之策。”

平陽君趙豹也道:“臣附議。”

在一番糾結之後,藺相如也只能無奈的捏着鼻子同意了這個意見,畢竟大王(趙丹)纔剛剛賣了布衣派的好,這割地借糧本身也是在替布衣派的廉頗在長平失敗而擦屁股的行爲,藺相如的反對看似堅決,其實也就表明一個態度罷了,該同意還是得同意的。

這個割地借糧的提議最終得到了通過。

和大臣們的勉強答應不同,在趙丹看來,如果能用這麥丘之地換來半年的糧草,那簡直太值了。

沒錯,這確實是割地,但別忘了這本來就是齊國的地,是被趙國打下來的,現在也就是歸還回去給齊國而已。

再說了,趙丹非常明白長平之戰失敗的後果是什麼。

長平一敗,趙國和其他東方五國基本上就註定了完蛋的命運,到時候別說是一個麥丘了,你就是割十個麥丘都擺脫不了被秦國滅國的命運!

斷臂求生,不得不爲啊。

一想到這裡,趙丹又忍不住看了上大夫樓昌一眼。

如果不是這貨出的餿主意讓鄭朱出使秦國,導致了趙國外交如此被動的話,現在趙丹也不至於要到割地求糧的地步了。

樓昌你這個蠢貨,等長平事了,寡人第一個就收拾你!

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十章 邯鄲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七十章 危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十三章 鄭朱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八章 蘇代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
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十章 邯鄲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七百六十六章 趙丹也別想得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爲何是野王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九百三十章 蔡澤的機會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七十章 危機第二百四十七章 原來這破秦之策,一直就在寡人的眼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武安君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就是劇本有點不對第四百九十九章 氣急攻心的後勝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十三章 鄭朱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四百一十三章 秦國人要圍殲李牧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六百五十一章 心態轉變的韓王然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八章 蘇代第二百二十四章 後勝的心理博弈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