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後勝想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其實這一次力主開戰的並不是田炎,而是齊王建的母親君王后。

能夠影響到齊王建改變決策的人並不多,其中最有影響力的無疑便是秦王稷的親生母親、後勝的姐姐君王后。

後勝之所以會忽略君王后這個自家姐姐,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君王后病了。

什麼病?

風寒。

別看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風寒,但是在古代這病可不太好治。

君王后因此臥牀足足有一個月之久,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出現過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後勝並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出使邯鄲之後,君王后的風寒終於慢慢的好起來了。

如果僅僅是如此的話,那麼這位齊國的太后顯然應該也只會在深宮之中安心靜養。

畢竟君王后本身就不是一個戀棧權位的人,該交的權力早就已經統統交還給了齊王建,也不會去打聽什麼齊國朝堂之事。

而在另外一邊,作爲一名孝子,齊王建自然也不會將這些不好的消息告訴君王后。

畢竟自家母后剛剛從鬼門關上回來,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情給母后顯然就太那啥了。

當然這裡面也有着齊王建的一些私心,畢竟齊王建可是非常清楚自家母后歷來都是力主對趙國開戰的,如今齊王建這個對趙國謀和的方針要是被自家母后給知道了,那麼便少不得一番波瀾。

但很顯然,那些齊國朝堂之中的主戰派大臣們對此也同樣是十分清楚。

因此在打探到君王后已經醒來之後,這些齊國的主戰派大臣們自然是立刻就想盡渾身解數,最終將該傳遞的信息傳遞到了病榻上的君王后面前。

於是該發生的事情便自然而然的發生了,君王后得知戰事情況之後勃然大怒,直接將齊王建召到牀前大罵一頓,然後就有了齊王建那第二封讓後勝鬱悶不已的信。

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這句話其實對於咸陽宮中的趙柱來說也是十分適用的。

“義渠人又開始暴亂了?”趙柱一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情不自禁的揉了揉太陽穴,顯然有些頭疼。

由於服喪期還沒有結束,所以如今的趙柱依舊是以秦國太子的身份“攝政”。

但無論是趙柱自己還是在場的其他秦國大臣們,顯然都已經將趙柱當成了未來的秦國國君來對待。

只要再過一兩個月的時間,等到諡號爲“秦昭襄王”的秦王稷殯天一週年後,趙柱就可以正式通過一場典禮繼位,成爲秦國的新任國君——秦王柱。

這位秦王柱所要面對的事情,顯然要比當年剛剛繼位時候的秦王稷要麻煩上不少。

當年的秦王稷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外有舅舅魏冉,內有母親宣太后羋八子,而且當時的秦國也仍舊處於一個國家的上升通道之中。

困難雖然是有的,但前途也的確是樂觀而光明的。

可現在趙柱從秦王稷手中所接過的這個秦國,那就完全不同了。

秦國在過去的幾年裡不但接連吃到了敗仗,損失了大批青壯和土地,導致整個國家之中民心浮動,秦國王室的權威和統治開始隱約出現了動搖的跡象。

щщщ● ttkan● ¢Ο

這從原本已經安分了好些年的義渠人又開始暴亂就能夠看得出來。

義渠,或者說義渠戎,原本和林胡、樓煩一樣也屬於北方遊牧民族的一支,並建立起過自己的國家——義渠國。

在歷史上,義渠國和秦國之間的糾葛十分的複雜,雙方打了幾百年,都有佔據過上風的時候,最終是秦國後來居上,攻佔義渠大片領土,逼迫義渠國臣服於秦國。

到了後來,秦王稷的母親宣太后羋八子和當時的義渠王私通並且生下了兩個孩子,一國太后和他國國君私通生子,可以說是相當的有意思了。..

最終在公元前272年,義渠王和兩個孩子被他們的妻子、母親宣太后羋八子聯合秦王稷謀殺,秦國趁機徹底的吞併了義渠國。

從那個時候到現在,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六年的時間了。

雖然秦國對於義渠故地實行了十分嚴厲的統治,但是義渠人立國近千年,早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文化和傳統,又豈是這短短十五年就能夠被同化的?

義渠人的反抗是必然的事情。

只不過一開始的時候秦國國力強大,縱有幾次義渠人的叛亂也輕易被撲滅,所以義渠人倒也安分了幾年。

但是等到這幾年秦國面對趙國連戰連敗,尤其是去年一戰之中李牧率領着大量趙國騎兵從義渠故地南下進攻關中一事給了義渠人極大的觸動。

從那個時候開始,義渠人就再一次有了復國的念頭,並且最終在今年的這個時候選擇了悍然發動。

趙柱緩緩的翻閱着面前的情報,看着看着嘴角忍不住浮現出了一絲冷笑:“足夠的兵器,被淘汰下來的甲冑,甚至還有一些勁弩?嘿,誰來和吾說說義渠人究竟是從哪裡搞到這些東西,難道說我大秦之中竟然還有如此玩忽職守之徒不成?”

說到最後,素來溫和的趙柱已經是整個人聲色俱厲,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砍人的態勢。

倒也怪不得趙柱失態,義渠人在一起事之後就立刻組成了一支擁有武器、盔甲甚至是勁弩的千人部隊,短短几天之內就連續攻下秦國兩座縣城,如今秦國大半個上郡都已經陷入了義渠人的起義烽煙之中,這讓趙柱如何不怒?

如果沒有這些盔甲武器和勁弩,義渠人的叛亂規模肯定不會擴大到現在這個地步。

一旁的陽泉君羋宸道:“安國君,如今已經查明,這些兵器皆是由定西城和鎮北城之中流出的。”

趙柱臉色微微一僵,半晌之後露出了一絲苦笑:“趙國河套兩郡嗎……嘿,這個趙王丹,果然還是選的好時機啊!來人啊,傳寡人命令,立刻讓司馬靳率領五千兵馬赴上郡平亂,凡有隨義渠叛逆造反者,一律格殺勿論!”

對於這些亂臣賊子,趙柱可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客氣,想要復國?汝等義渠人可不是中山人,大秦也不是魏國!

趙柱的決定理所當然的沒有遭到任何的反對就通過了。

但還有另外一個議題要解決,那就是如今趙國已經正式和齊、魏兩國開戰了,秦國該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趙柱沒好氣的揮了揮手:“就按之前的說法,命王陵率兵一萬屯兵於蒲津渡對面,牽制一下趙國人即可!只要趙國人不傻,那麼便不會認爲吾會以這區區一萬人的兵力去攻打河東郡!好了,吾累了,今日便到此爲止!”

趙柱甩下了這句話之後就站了起來,腳步有些搖晃的朝着殿後走去。

不知爲何,趙柱最近發現自己的身體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之前從來都沒有發生過的問題,比如說頭暈眼花,比如說莫名摔倒。

或許只是因爲老了。這位尚未正式繼位的秦國太子在心中這麼安慰自己。

一定是這樣的。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十六章 兒子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三十章 白起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九十章 韓王然
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五百六十章 四打一你告訴寡人怎麼輸?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這是一個不推書,關於劇情的單章第五百五十六章 趙丹的煩心事有點多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十六章 兒子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九百一十一章 慘就一個字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三十章 白起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趙丹小兒去得,寡人亦去得!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九十章 韓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