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燕後的幫忙是有條件的

“王后?”燕王聞言就是一怔。

沒有任何國王會遺忘自己的王后,不過燕王對於燕後的冷落,這倒是燕國上下人所共知的事情。

燕王皺了皺眉頭,過了好幾秒才道:“昌國君的意思是,讓寡人通過王后而安撫趙國?”

“正是。”樂乘朝着燕王拱手道:“大王后宮之事,臣本不該多嘴。然燕後爲趙王丹同母姊妹,燕後若是肯書信一封寄於邯鄲,趙王丹念此情分,想來當不攻燕矣。”

剛剛在嘴炮上輸了一陣,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榮蚠這時候又忍不住了:“樂間,吾還當汝有何妙計,不過令大王屈尊求一女子爾。”

燕王一聽這話,臉色不免就有些難看。

其實依照燕王之前的意思,只要等榮蚠、慄腹凱旋歸來,然後燕王就要把這個趙丹的姊妹給廢了,改立他人。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燕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燕軍居然吃到了一場慘敗,而且趙國也並沒像燕王想象之中的那樣在長平落敗,反正擊退了不可一世的秦軍。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向趙國議和的燕王,當然就不可能再把這廢后之事給繼續下去了。

畢竟你這一邊想要議和一邊卻把別人的姊妹給廢了,這和還怎麼議?

但其實燕王只是暫時的放棄了廢后的主意,在燕王看來,這廢后之事總有一天是要繼續進行的。

所以在聽到樂間提出這個通過討好燕後來和緩燕趙兩國之間的關係,讓局勢暫時平穩下來的建議之後,燕王的心中不由的就有些膈應。

尤其是等到榮蚠開口反駁之後,這種膈應的感覺就更加的嚴重了。

樂間看了榮蚠一眼,哼了一聲:“王后乃大王之王后,亦是燕國之王后!既爲燕國之後,那麼又如何不能爲燕國求和?”

榮蚠和樂間再次爭吵了起來。

燕王看着自己面前的這副景象,心中的煩悶之意更加強烈,終於忍不住拍案而起:“莫要在寡人面前如此吵嚷,都給寡人閉嘴!汝等眼裡到底還有沒有寡人這大王的存在了!”

燕王一番破口大罵,總算是發泄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然後憤憤的宣佈散會,離開了這座讓他心煩意亂的武陽臺大殿。

在離開了武陽臺之後,燕王猶豫了一會,朝着面前的馭手說道:“去望景臺。”

望景臺是燕後所居住的地方。

片刻之後,燕王來到了望景臺之中,見到了年輕的燕後。

燕後顯然對於燕王的到來有些意外,但這種驚訝和意外很快就從燕後的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本不該出現在她這個年紀的沉靜:“小童見過大王。”

燕王應了一聲,打量着面前比自己要整整年輕了二十歲的燕後。

必須要說的是,這名燕後無論是在容貌氣質還是衣着談吐上都顯得無可挑剔,的確是經過了出色的宮廷教育,也的確擁有成爲一個燕國賢王后的潛質。

只可惜···如果她要不是趙國人,那該多好。

惋惜的神情在燕王的臉上一閃而過。

燕後看上去似乎並沒有發現燕王的異樣,十分平靜的注視着燕王:“大王前來,可是有事吩咐於小童?”

燕王十分勉強的笑了一笑,道:“王后誤會了,寡人乃是許久不見王后,有些、有些···”

燕王有些語塞。

不知爲何,明明“思念”這兩個字就在嘴邊,卻是如何也說不出去。

直到聽到來自燕後的一聲幾乎輕不可聞的嘆息之後,燕王又驀然驚覺,似乎說出這句話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了。

燕後道:“大王有事,便請吩咐吧。”

燕王在心中也是一聲嘆息,隨後緩緩開口說道:“寡人今日前來,乃是希望燕後修書一封於那趙王丹,令燕趙兩國得享和平。”

“和平?”燕後秀眉一皺,臉上露出了一絲奇異的神情:“燕王不是已向趙國求和?”

燕王有些無奈的搖頭,道:“前日一支趙軍進入武垣城地界,或是趙國欲要再開戰之兆。”

“武垣城?”燕後的言語之中帶着幾絲驚訝的意味:“大王竟未將武垣城歸還趙國?”

由於久居深宮,燕後雖然聽說了燕趙言和,但是對於其中的詳情並不瞭解。

或許是被燕後的質疑給弄得有些惱怒,燕王的語氣也開始帶上了幾分火氣:“王后,武垣城乃是寡人好不容易方纔拿下來的,怎可輕易歸還!”

燕後的表情看上去似乎顯得有些無語,過了半晌之後才道:“若大王不歸還武垣城,則趙國伐燕乃遲早之事,大王怎可爲一城之地致使燕國遭此兵災之禍?”

燕王閉嘴不言,大殿之中陷入了一陣沉默。

燕後定定的看着燕王,鳳目之中神色難言。

對於這位夫君,燕後雖然很少接觸,但是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這是一位有野心更有強烈自尊心的男人,而這樣的一個男人卻已經在趙國的手下吃了兩次大虧,可以說是丟盡了臉。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明燕王已經打算向趙國服軟,但是他卻顧忌自己的臉面而不肯向趙國派去使者,只想要通過王后來求和,以保留幾分顏面。

燕後又一次的嘆了一口氣。

明明不過二十來歲,正是人生之中最美麗的年華,但是這位燕後每天嘆氣的次數,卻比那些韶華逝去、孤苦伶仃的老婆婆都要更多。

片刻之後,燕後開口打破了沉默:“大王之意,小童明矣。小童這便動筆去信於趙王。”

燕王身體一震,十分驚喜的擡起了頭,道:“如此便多謝王后矣。”

燕後頓了一頓,道:“不過小童有一事相求。”

燕王聞言一愣,隨後笑道:“王后請說。”

燕後道:“小童欲以公子軻爲子,還請大王允之。”

公子軻,也就是燕王最小的兒子姬軻,今年剛剛兩歲。其母名爲朝鮮姬,是箕子朝鮮的公主,並不如何受寵。

很顯然,這就是燕後提出來的條件交換了。

燕王聞言心中就有些猶豫。

燕後是沒有孩子的,突然想要過繼一個孩子,這是要幹嘛?

但燕王轉念一想,一個兩歲的孩子,又能做得出什麼事情?

於是燕王不再猶豫,十分肯定的點頭:“此事,寡人準了!”

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例行推書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例行推書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
第四百零一章 櫟陽城外的心機第七百八十八章 勝利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五百零七章 破趙良機?魏無忌的猶豫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一百四十五章 齊、魏、楚、韓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八百六十五章 李園進宮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例行推書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四百七十八章 月氏人要東進?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例行推書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蔡澤使燕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六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