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

ads_wz_txt;

李風雲一言九鼎,袁安當然不敢勸阻,只是他實在無法理解李風雲的想法,另外便是嫉妒羨慕恨了。

李風雲出身顯赫在聯盟高層中已是公開秘密,雖然大家都沒有確切證據證明這一點,但李風雲所創造的奇蹟後面都有着豪門世家的身影,試想假如李風雲僅僅是一個普通悍賊,齊王楊喃會與其達成“默契”?想都不要想的事,而聯盟高層之所以對李風雲日漸擁戴,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有鑑於此,杜伏威和輔公怙這對名不見經傳的少年,一旦與李風雲義結金蘭,做了李風雲的結拜兄弟,必定聲名鵲起,這對他們的發展壯大顯然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杜伏威和輔公怙被這個從天而降的驚喜所震撼,暈乎乎的,不知東南西北了。

李風雲對他們瞠目結舌的表情一律無視,衝着袁安揮揮手說道,“你以某特使身份,即刻趕赴雞山拜會孟讓和左氏兄弟,邀請他們來聯盟總營共商攻敵大計。”

接着又對杜伏威和輔公怙說道,“某有一位生死兄弟單雄信,乃河南豪雄,就在此處,某帶你們認識一下,然後尋個良辰吉日,我們一起結拜。”

說完也不管杜、輔二人是什麼表情,起身出帳。杜、輔二人急忙跟上,心情複雜,忐忑、喜悅、似夢似幻,很不真實,但李風雲是什麼人物?彼此之間懸殊巨大,一旦結拜,對他們有百利而無一害,如此好事,就如幸福從天而降,當然要緊緊抓住。

一路敘話,李風雲談笑甚歡,對杜、輔二人的疑惑也坦誠相告,他堅信二人有能力闖出一片天下,他現在的所作所爲,不過是在二人起步之初給予適當幫助,讓他們在未來最艱苦的時刻有信心、勇氣和有實力堅持下去。

李風雲是實話實說,今日舉手之勞的“投資”,會在未來給他帶來難以估量的回報,但這些話落在杜伏威和輔公怙的心裡,感受就完全不一樣了,士爲知己者死,今日李風雲當他們是兄弟,給予兄弟般的幫助,明日他們將以生命和熱血來回報李風雲。有了這樣的誓言,杜伏威和輔公怙的心態也漸漸發生了變化,漸漸接受了這匪夷所思的現實。

走近單雄信的營寨,遠遠便看到一羣人站在轅門外相迎。李風雲率先上前,與單雄信、王要漢、王當仁、李公逸親熱寒暄,然後便把杜伏威和輔公怙叫到身邊,直接介紹,這是我兩個小兄弟,章丘人杜伏威和輔公怙,以後兄弟們要多多關照。

瓦崗諸雄不以爲然,名不見經傳的兩個小人物,估計是從長白山來的義軍使者,李風雲這是“客套”,大家給個面子虛應一番也就行了。

進了大帳,王要漢、王當仁、李公逸很識趣,知道李風雲和單雄信關係密切,必有私事要談,陪坐閒聊了幾句,便尋個藉口告辭離去。

李風雲待三人離開後,正想對單雄信說明來意,不料單雄信比他更急切,先開口了,邀李風雲到偏帳說話。李風雲看他神神秘秘的樣子,有些詫異,“有話就說,這裡又沒有外人,都是自家兄弟。”

單雄信詫異了,這纔對兩個少年郎注意起來。從面相和服飾上看,這兩人都還沒有行“冠禮”,都還是“孺子”,且都出身貧寒,雖然在這個特殊年代,英雄不問出身,各地都有出身貧寒的義軍將領,但這兩人默默無名,年紀又小,應該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旋即想到李風雲神秘的出身以及籠罩在他身上的重重迷霧,這兩個人既然被李風雲稱之爲“自家兄弟”,那就非同一般了。

單雄信上上下下打量的目光讓杜伏威和輔公怙有些侷促不安,但很快,單雄信眼裡的疑惑盡去,換之以k重之色,顯然在心中重新定位了杜伏威和輔公怙的份量。

“徐大郎來了。”單雄信不再避諱,當着杜、輔二人的面直接說了出來。

李風雲頓時喜笑顏開,“某正想着大郎,不料他就來了,哈哈,天意,天意啊。”

自去年濟陽城下,翟讓、單雄信、徐世鼽聯袂拜訪李風雲,勸阻李風雲不要攻打河南被拒後,雙方不歡而散,李風雲就再也沒有見到過徐世鼽,雖然在此後的通濟渠危機中,翟讓和單雄信最終還是選擇了舉旗起義,並在李風雲撤離中原的最後一刻選擇了加盟,成爲聯盟中的一員,並在隨後的反圍剿中瓦崗人再度與徐世鼽取得了聯繫,而李風雲亦數次通過翟讓邀約徐世鼽商談合作事宜,但徐世鼽始終沒有迴應,這讓李風雲非常失望。

不過,李風雲堅信,徐世鼽肯定有出現的一天,離狐徐氏做爲河南航運巨頭,山東巨賈之一,其利益與山東豪門世家的利益緊密相聯,而今日大河南北風雲變幻,離狐徐氏豈有獨善其身之可能?

單雄信驚訝地望着喜形於色的李風雲,不解地問道,“你算到大郎要來?

“某估計他快要來了。”

單雄信對徐世鼽瞭解甚多,大約知道他爲何而來,而李風雲亦能估算到這一點,只能證明李風雲的確與山東豪門之間有着不爲人知的秘密。以單雄信對李風雲的瞭解,已是見怪不怪,他正準備繼續說下去,李風雲卻先開了口,“大郎爲何不去總營見某?”

單雄信笑了起來,“當初他對局勢的看法頗爲偏執,對你有很多誤解,不但在定陶和濟陽與你不歡而散,還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次次拒絕你的邀約,所以……”言下之意,現在徐世鼽對局勢的看法改變了,對李風雲的誤解也消除了,但因此造成的矛盾和隔閡卻事實存在,徐世鼽擔心李風雲對其有意見,所以不敢直接去見他,而是通過單雄信從中斡旋。

李風雲笑着搖搖頭,欲言又止。

單雄信以爲李風雲心裡有“疙瘩”,遂誠心誠意的勸說道,“大郎畢竟年輕,心性看似沉穩,實則衝動,有時候甚至意氣用事,一怒拔劍。某也是如此,年紀雖然比大郎癡長几歲,但很多時候做人做事還不如大郎。這都是因爲磨礪不夠,閱歷不深,當初在濟陽,某對你不也是誤解很深嗎?”

單雄信這是藉着爲徐世鼽斡旋之便利,主動向李風雲道歉了。

從通濟渠危機的最終結果來看,正是李風雲攻打河南,挾百萬災民劫掠通濟渠,才贏得了把河南災民送進穎汝地區的機會,否則,就算李風雲不打河南,河南災民也會餓殍遍野,不計其數的無辜生靈將被飢餓和瘟疫活活吞噬。所以從這一結果來說,李風雲當初的決策是正確的,對局勢的分析和推演也是正確的,相反,徐世鼽和瓦崗諸雄因爲受自身利益所侷限,因爲所處位置不同對局勢的解讀和展望不同,他們當初的保守策略是錯誤的,寄希望於東都、地方官府和地方貴族官僚賑災救人,純粹是自欺欺人,結果只能是生靈塗炭。

李風雲坦然接受了單雄信的道歉。有了這個道歉,兄弟之間的誤會和隔閡消除了,關係恢復正常,彼此才能重新建立真正的信任。

“過去的事就過去了。”李風雲笑道,“我們是從白馬大獄一起殺出來的兄弟,有生死情誼,是一生一世的兄弟,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你們都是某的兄弟,只要你們需要某,某義無反顧,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

李風雲這番話擲地有聲,慷慨激昂,聽在單雄信的耳中,暖在單雄信的心裡,那僅有的一點點隔閡就此煙消雲散。

一直在偏帳中側耳傾聽的徐世鼽羞愧難當,當即走了出來,一聲“阿兄……”之後,便要拜倒致歉。李風雲急忙攔住,“某說了,我們是一生一世的兄弟,既然如此,我們便義結金蘭,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從此以後,兄弟同心,禍福同當,生死與共。”

李風雲看看單雄信,又看看徐世鼽,然後又看看杜伏威和輔公怙,“你們可願意?”

單雄信當然願意,自李風雲不顧生死,帶着他和徐世鼽在白馬城中,當街劫持監察御史,拯救了他單氏一族的性命之後,他就有了這樣的心思,但當時官府四處追殺,人人自危,根本就顧不上這事。等到風平浪靜了,李風雲卻走了,到芒碭山舉旗造反去了。再等到雙方見面之時,李風雲已是魯西南義軍聯盟的最高統帥,帳下有數萬大軍實力強大的義軍豪帥,雙方已不是一個等級的人物,已無結拜之可能。哪料到世事莫測,如今已是中土第一豪帥的李風雲,竟然主動提出來義結金蘭,此等好事,單雄信豈能肯錯過?

徐世鼽亦是驚喜不已,眼裡更是掠過一絲激動和興奮。

之前他拒絕與李風雲見面,不僅是因爲當初誤解了李風雲,還因爲他對東征始終有信心,對李風雲的預測始終持懷疑態度,對義軍的未來也並不看好,擔心受到義軍的連累以致於整個家族灰飛煙滅,所以他不但與瓦崗人若即若離,與李風雲這個天下第一豪帥更要保持距離。然而,東征當真失敗,但形勢也更惡劣了,在徐世鼽看來,聖主回東都後,必然要把一腔怒火發泄到義軍身上,傾盡全力戡亂剿賊。

但是,他對局勢的預測再一次錯誤。新年之後,他與父親一起去邯鄲,給崔氏家主崔弘升拜年,正好見到了崔家十二娘子。崔鈺向他透露了幾個重要訊息,一是東征大敗後的政局變化,二是聖主要發動二次東征,三是崔氏再一次被捲進了皇統之爭,四是李風雲的身份秘密,而由這個秘密所衍生出來的事情太多太複雜了,但有一點很清晰,李風雲舉旗造反的目的一目瞭然,這使得李風雲理所當然的成了山東貴族集團最爲犀利的政治武器。

山東人要大於一場了,一旦局勢明朗了,對山東人有利了,那麼李風雲必然會得到山東貴族集團的鼎力支持,所以此時此刻,與李風雲保持密切關係,給李風雲以支持,雖然是一個風險投資,但回報驚人,其中所蘊含的價值之大難以估算。

徐世鼽來了,而且還是帶着崔氏豪門的使命來的,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風雲不但根本不介意他們之間的那點芥蒂,還送給他一份“大禮”,要與他義結金蘭,做結拜兄弟。

這是真的嗎?一箇中土超級豪門的世家子,與一個還算有錢的河南商賈之子,義結金蘭做兄弟?這到底是李風雲瘋了,還是這個世界亂了?

還有一個更大的疑惑,那兩個站在李風雲身後的少年郎是什麼人?爲什麼李風雲也要與他們結拜爲兄弟?

然而,不待徐世鼽解惑,李風雲就一錘定音了,“既然你們都願意,那擇日不如撞日,我們兄弟今日就結拜,桃園五結義,從此同心協力,共創偉業。

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十三章 挾持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
第七百四十七章 劫獄營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八十四章 齊郡張須陀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六百四十章 謹小慎微的段達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四十六章 你以爲你是誰?第八百三十五章 我就幫他一把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九百十五章 甘之如飴第五百八十五章 使命何在?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四十九章 詐城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六百四十一章 包圍驍果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十三章 挾持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俠隱秘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不管第四百六十一章 崔氏兩家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