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

李風雲嗤之以鼻,反問道,“某死了又如何?某在塞外全軍沒,又會損害到誰的利益?”

崔鈺啞口無言。(800)百度或者好搜“”

現在聖主和中樞急切需要北疆的穩定,不能容忍李風雲的存在,所以裴世矩逼迫李風雲出塞,段達也逼迫李風雲出塞,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同樣逼迫李風雲出塞,這種局面下李風雲如果困守飛狐頑抗到底,最終結果就是兩敗俱傷,直接損害了中土利益,白白便宜了大漠北虜。

兩害相權取其輕,李風雲最好的選擇就是出塞作戰,失敗了,臨死也要咬北虜一口,要便宜也便宜中土,反之,如果僥天之倖打贏了,收穫就大了,回報極其豐厚。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李風雲失敗了,但也沒有全軍覆沒,而是打回了原形,繼續做他的東北悍匪,這個結果對中土同樣有利,畢竟李風雲與塞外諸虜打個兩敗俱傷,漁翁得利的唯有中土南天封仙最新章節。

從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的角度來說,此計在實施初期,與他們沒有關係,不會給他們帶來直接損失,只有等到李風雲橫掃了安州故地,兵臨古北口長城,他們纔會介入其中,給李風雲提供糧草武器的支援,幫助李風雲擊敗塞外諸虜的反擊,鞏固和加強戰果,以求在安州站穩腳跟。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聖主和中樞已經看到了逆轉北疆鎮戍困局的絕佳機會,他們肯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而抓住這個機會有兩個辦法,一個是暗中給李風雲以支援,借李風雲之手收復安州,一個是以剿賊名義出兵,趁火打劫,直接奪取安州。而這兩個辦法相比較而言,中土直接出兵有提前引爆南北戰爭的風險,考慮到中土需要更長的戰爭準備時間,聖主和中樞極有可能採取第一個辦法,借李風雲這把“刀”來惡化塞外局勢,牽制塞外諸虜。

李風雲一旦贏得了聖主和中樞的支援,此計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而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亦能從中大獲其利,輕而易舉就能賺個盆滿盂滿。所以此計對冀北豪門和幽燕豪門來說是個難以拒絕的“誘惑”,失敗了,沒有直接損害,成功了,則功勞唾手可得,如此好事,焉能不幹?

崔鈺急切間難以作出決斷,轉目望向崔九,徵詢崔九的意見。

崔九已經權衡清楚了利弊,考慮到李風雲既然敢於背後捅冀北豪門一刀,就應該有穩妥的善後之策,否則雙方結下深仇大恨,反目成仇,還談什麼合作?雖然被李風雲卡着脖子要挾實在是奇恥大辱,但李風雲如果當真送上一份大禮做賠罪,這個“恥辱”也就不算什麼,利益至上嘛,不過在做出決斷之前,崔九尚需確認一些關鍵問題。

“冬天很快就要到了,你的時間非常緊張,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你若想達成目標,需要兵貴神速,需要出敵不意攻敵不備,需要打塞外諸虜一個措手不及,稍有遲滯,給塞外諸虜贏得了準備時間,則後果不堪設想,但是……”崔九望着李風雲,神情凝重地問道,“你出了燕北,面對的就是突厥人,在突厥人的圍追堵截下,你如何突破重圍,以最快速度渡過閃電河?過了閃電河就是松漠,如果磧南的突厥人窮追不捨,而弱洛水兩岸的突厥人又迎頭阻擊,你就被困在了平地松林中進退兩難,如此橫掃安州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李風雲微微頷首,“此策某已告之齊王,某需要齊王的支持和幫助,只要齊王拋棄一切顧慮,決心北上,率軍緊隨聯盟之後抵達懷荒,則諸多難題迎刃而解。”

崔九一聽就明白了,齊王突然兵臨懷荒,對突厥人來說威脅太大,南北關係驟然緊張,突厥人無奈之下只能暫時放棄圍剿李風雲這支流竄軍隊,而以重兵阻御齊王大軍,於是李風雲便能風馳電摯、有驚無險地渡過閃電河,穿越松漠,直殺安州。

但是,齊王在未經聖主和中樞同意的情況下,率軍北上長城,兵臨懷荒重鎮,導致南北關係迅速惡化,這個後果就嚴重了。齊王哪來的膽子鋌而走險?他憑什麼認定李風雲就能成功?如果李風雲失敗了,他又如何最大程度保全自身利益?

崔九馬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此次出塞,兵貴神速,所以某隻帶精銳,其餘人馬全部留守飛狐。”李風雲解釋道,“如此某即便在塞外全軍覆沒,齊王亦有機會招撫留守軍隊壯大他的實力,但齊王擔心他控制不了這支軍隊,擔心這支軍隊最終都變成了你們的工具,他作繭自縛反而被你們所控制,因此齊王提出了一個條件。”

李風雲也不隱瞞,直言不諱。齊王爲確保自身利益,需要與冀北豪門、幽燕豪門以及李風雲的聯盟大軍結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攜手合作,共謀未來。

齊王知道自己目前政治處境十分窘迫,再加上其他方方面面的原因,冀北和幽燕豪門世家絕無可能與其政治結盟,不可能在政治上給他以支持,所以退而求其次,先以利益訴求爲基礎,結成利益共同體,齊心協力爭取實現東進出塞的預定目標,謀求收復安州故地,一旦成功,大家都獲利,也就建立了最基本的信任。接着就是南北戰爭,大家還是有共同利益存在,還是要攜手合作,一旦戰爭打贏了,中外大勢劇變,接下來的事就難說了,利益聯盟也有可能變成政治聯盟弒天封神。

“某已經建議齊王進入博陵郡剿賊。”李風雲看了神情冷肅的崔鈺一眼,不動聲色地說道,“宋子賢陰謀藉助無遮大會刺殺聖主一事,某並不是無中生有。站在突厥人的立場來說,此時此刻突然在冀北掀起一場風暴,挑起你們和聖主之間的廝殺,對他們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你們仔細查一查,某可以保證這件事的背後就是突厥人。此事由你們主動發現,又有齊王給予正面支援,聖主和中樞必然會妥協讓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你們的損失微乎其微。而你們若能借助此事與齊王形成利益共同體,大家齊心協力一致謀求收復安州故地,則某可以做出承諾,某一定會給你們豐厚的回報,某一定會能收復安州故地。”

崔鈺忍不住了,質問道,“兒憑什麼相信你的承諾?”

李風雲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還記得一個月前,某在趙王陵曾經告訴你,大漠牙帳內部也有主戰和主和之爭嗎?”

崔九霎那間就豁然大悟。

崔鈺臉色微變,心念電閃之間便從記憶中找到了李風雲曾經說過的一段話。

始畢可汗的四弟叱吉設阿史那咄捺的牙旗位於閃電河的七水泊,與燕北鎮戍軍正面對峙;而其同母異父的弟弟步利設阿史那咄爾的牙旗則位於弱落水,主要負責征伐和結盟遠東諸虜。叱吉設和步利設都忠誠於可賀敦義成公主,他們與已故啓民可汗的忠實部下們在牙帳屬於親中土一系,政治立場保守,在南北關係上持主和態度,竭力維持穩定的南北關係。

叱吉設和步利設之所以被牙帳安排在磧南的東部地區,負責征服和結盟遠東諸虜以拓展實力,其原因正在於他們所持的保守理念和對待中土的親和態度,與牙帳的激進主戰實權派們格格不入。同樣因爲叱吉設和步利設是牙帳保守主和派,與中土關係較爲親密,聖主和中樞纔有信心確保幽燕地區的安全,纔敢於一次次發動東征。

李風雲當時曾言之鑿鑿地告訴崔鈺,他之所以決心進入燕北發展,正是利用聖主和中樞爲了贏得東征最後勝利不惜破釜沉舟的心理,利用南北雙方都有維持幽燕地區穩定的意願,要利用牙帳內部主戰派和主和派之間的激烈矛盾,在夾縫中求得生存,在腹背受敵的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崔九對李風雲的這番話還曾有過質疑,認爲決定燕北形勢的並不僅僅只有南北關係,即便南北雙方都保持極大剋制以維持一個穩定的南北局面,這也並不能保證李風雲可以在燕北生存下去。

而李風雲的回答是,“燕北能否保持穩定,其真正的核心因素是利益,某能否利用各方勢力對燕北穩定的迫切需要而贏得生存機會,則取決於某能否滿足各方勢力對燕北利益的過度需求。”

現在真相大白了,李風雲肯定早就知道這個收復安州的謀劃,或者他說服齊王拉着隊伍轉戰北上的目的就是要東進出塞,所以他才說要利用牙帳內部的矛盾,說叱吉設和步利設都是親中土派,說他的生存機會在於能否滿足各方勢力對燕北利益的過度需求,而所謂的過度需求,就是收復安州所帶來的難以估量的巨大利益,只不過當時崔鈺和崔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李風雲北上轉戰的真正目標竟然是收復安州。

東進出塞收復安州的謀劃,不但把長城內部的矛盾轉嫁到了塞外,混亂了塞外形勢,還給聖主和中樞、齊王、冀北和幽燕豪門,甚至乃至牙帳內部的主和派,都帶來了可觀的迫切需要的現實利益,於是長城內外各方勢力理所當然會在某個特定時期達成某種特殊默契,以各取其利。

崔鈺心動,再次望着崔九。

崔九鄭重點頭,此事可爲。

=百度一下或者好搜一下‘’即可找到本站!

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804章 交易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
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五百四十四章 自作孽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804章 交易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一百二十七章 戰秦瓊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六十二章 圍追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七百八十六章 蟠龍堡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四百六十四章 序幕拉開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一百一十七章 成立瓦崗軍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八百六十章 不知彼第三百一十四章 憤怒的孟海公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