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

ads_wz_txt;

齊王急召韋福嗣、李善衡商議,接下來大軍是繼續趕赴下邳城與樑德重會合,還是直接奔赴下邳郡首府宿豫?

“以某看,樑德重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他之所以把擊敗白髮賊的消息傳給我們,就是暗示我們不要再去下邳了,也不要再去下邳郡與其搶功了。”李善衡站在懸掛于帥帳一側的巨幅地圖前,抱着雙臂,面露鄙夷之色,“既然樑德重信心十足,又擺出一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臭面孔,我們又何必自找沒趣?

李善衡的意思很直白,大軍止步於此,不去下邳城,亦不去宿豫城,遂樑德重所願,於脆連下邳郡都不去了,你一個人去剿賊吧。

這就有點賭氣了,但齊王與李善衡一樣,也是憋了一肚子火。之前齊王很客氣地書告樑德重,孤要南下徐州追殺白髮賊,意思就是向他示好,我們可以合作,但樑德重不予理睬,仿若沒有接到齊王的書信,帶着軍隊飛奔下邳而去,如同逃避瘟神一般。齊王感覺自己被侮辱了,面子丟了,但很快崔德本又毫不客氣地甩了他一個“大巴掌”,把他的臉打得火辣辣得痛。是可忍孰不可忍,徐州軍政長官竟然與自己對着於,幫着東都一起對付自己,那就不要怪自己出手無情了。

“孤來徐州,是戡亂剿賊,無須看任何人的臉色。如果因爲徐州人給孤臉色看,孤就消極怠戰,豈不顯得孤毫無肚量?”齊王看了李善衡一眼,冷笑道,“一切以戡亂爲重,以大局爲重,所以接下來的仗我們不但要打,還要好好打,要打贏。”

李善衡心領神會,笑而不語。

齊王轉目看向韋福嗣。韋福嗣神色平靜,撫須說道,“現在的關鍵是,白髮賊的目的是什麼?他爲什麼要棄守嶧山,敗走下邳?他沿着泗水河直殺宿豫,到底是要攻城擄掠,還是要渡淮南下?一旦其兵臨淮河,做出渡淮之態,必然驚動江都,江都大軍極有可能乘勢北上,入徐剿賊。”

齊王的表情頓時凝重起來,李善衡也皺起來了眉頭,兩人均被韋福嗣這番話所提醒,突然意識到李風雲南下宿豫恐怕大有深意,遠非看上去的那般簡單

“如果白髮賊兵臨淮河,王世充有多大的可能渡淮入徐?”齊王目視韋福嗣,鄭重問道。

韋福嗣稍加沉吟後,說道,“王世充之所以能夠贏得聖主的信任,一方面是因爲其才華出衆,通曉律法,擅長利用律法漏洞爲聖主的變革措施巧言詭辯,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他在關鍵時刻給了南陽公致命一擊,從而幫助聖主在皇統之爭中剷除了一個最爲強勁的對手。”

南陽公就是前御史大夫張衡。張衡是河洛貴族,曾輔佐聖主贏得了皇統,深爲聖主所信任,但可惜的是,成也皇統,敗也皇統,他在這一代的皇統之爭中支持齊王楊喃,而他之所以支持齊王楊喃,是因爲他在大一統改革上持保守立場,其執政思路與聖主背道而馳,結果遭到了聖主的連番打擊,被趕出了中樞,但以齊王爲核心的政治集團實力龐大,張衡依舊在中土政壇上發揮着他的影響力。齊王“失德”一案爆發後,以韋氏爲首的關隴本土貴族集團節節敗退,不得已之下“壯士斷臂”,韋福嗣遂成爲最大的政治犧牲品,而另一個犧牲品便是時爲江都宮監的張衡,他被王世充所陷害,王世充蒐羅了一大堆罪名彈劾他,聖主乘機落井下石,將其除名爲民。

韋福嗣的答覆很委婉,很含蓄,但話裡話外都清晰地透露出一個意思,王世充既然是聖主的親信近臣,既然與齊王有很深的仇怨,那麼很明顯,王世充肯定會揣摩上意,肯定會幫助聖主遏制和打擊齊王。現在齊王進入了徐州,試圖控制徐州壯大實力,而徐州距離江都只有一河之隔,一旦齊王渡淮南下控制了江都,那麼江南甚至整個江左都將成爲齊王的囊中之物,這是聖主絕對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王世充要未雨綢繆,要防患於未然,要堅決阻止齊王渡淮南下,如此一來,他當然要找個藉口渡淮北上,利用戡亂剿賊之便利,把齊王趕出徐州,不給齊王任何發展壯大之機會。

齊王聽懂了,只要白髮賊兵臨淮河,江都郡丞王世充就一定會渡淮北上。

東征之前,聖主曾因爲不同的原因,公開授予兩位地方行政長官以糹統兵權,一個是齊郡郡丞張須陀,另一個便是江都郡丞王世充。

江都在中土的地位非常特殊,不但是江左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中土的第二陪都,所以江都郡守的品秩雖然比河南尹、京兆尹要低一級,但均爲地位尊崇的王公所兼任,實際掌握最高行政權的都是郡丞。而在軍事鎮戍上,江都與東都、西京基本上差不多,屯有大量衛府軍,其地方鄉團宗團也始終處於預備役狀態,定期進行軍事訓練,以加強戍衛能力。這些預備役地方武裝一旦被徵調建軍,其最高軍事統帥就是郡丞。東征期間,江都部分鎮戍軍在來護兒的統率下去了遼東戰場,鎮戍力量有所不足,聖主遂決定徵調江都的地方鄉團宗團,以確保江左地區的穩定和大運河運輸通道的安全。江都郡丞王世充就是在這種情形下被授予統兵權,在掌控了江都軍政大權的同時,也承擔了維護整個江左地區穩定之重任。

當然了,依照律法,如果沒有聖主詔令和東都授權,王世充既沒有權力渡淮北上,亦不敢擅自渡江南下,否則他就是謀反。但是,目前東都政局動盪不安,而深陷皇統爭鬥中的齊王楊喃領軍在外,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東都政局的變數,所以誰也不敢保證,聖主是否會授予王世充在特定情況下渡淮剿賊的權力。再退一步說,即便聖主沒有授予王世充此等權力,但王世充如果接到了聖主要求他密切關注齊王楊喃的密詔,賜予他與齊王楊喃相關的臨機處置之大權,則王世充依舊可以做出渡淮入徐的決策。

王世充一旦藉着戡亂剿賊之名渡淮北上,齊王楊喃控制徐州的圖謀必然失敗。王世充就是聖主在江淮地區的代言人,就是聖主手裡的“刀”,王世充渡淮北上,公然違法“越界”,實際上就等於告訴徐州人,聖主要打擊齊王,要把齊王趕出徐州,那麼徐州人如何選擇?徐州人根本就沒有選擇,肯定會趨利避害,堅決配合王世充,堅決把齊王楊喃趕出徐州。

“一定要阻止白髮賊兵臨淮河。”齊王果斷決策,接着直接徵詢韋福嗣,“計將何出?”

韋福嗣凝神思索。現在大家都到了徐州戰場,四面都是敵人,彼此之間高度戒備,毫無信任可言,但之前的約定事實存在,李風雲要錢糧,齊王要徐州,雙方的共同目標是樑德重,只是若想實現這一目標,就只能靠雙方之間的“默契”,玩的就是心跳,就是智慧。

李風雲兵臨淮河的目的是什麼?這很關鍵,是破開迷局的“鑰匙”。

韋福嗣認爲,李風雲不信任齊王,擔心聯盟軍隊會在徐州戰場上遭到官軍的圍殺,爲此,他必須卡住齊王的“咽喉”,迫使齊王不得不信守承諾,不得不在徐州戰場上與其默契配合,而齊王的“咽喉”就是齊王南下的目的,就是控制徐州,所以,他只要兵臨淮河,做出渡淮態勢,做出把江都軍隊誘進徐州的假象,就必然能威脅到齊王,就能卡住齊王的“咽喉”。

如果韋福嗣的推斷是正確的,那麼齊王只要給予李風雲以默契配合,幫助李風雲以最快速度擊敗樑德重,李風雲就不會兵臨淮河了,而江都的王世充肯定也來不及渡淮北上阻止齊王控制徐州了。

那麼,李風雲將以何種計策擊敗樑德重?唯有知道李風雲的攻敵之策,齊王才能善加配合。

李善衡也在思考,他緊緊盯着地圖,忽然一擡手,指向了睢水北岸的磐石

齊王楊喃疑惑不解,韋福嗣卻是眼前一亮,若有所悟。

齊王的軍隊現在在泗水北岸,尚沒有進入下邳郡境內。由此渡河南下幾十裡便是睢水,磐石山就在睢水北岸,彭城郡和下邳郡的交界位置,距離下邳郡首府宿豫大約有兩百餘里。李風雲知道齊王的軍隊進入徐州了,也知道齊王將以最快速度趕赴戰場,而確定齊王是否會信守諾言默契配合,則要視齊王的動向而定,也就是說,齊王不能逼得太近,逼得太近就有與樑德重前後夾擊之可能,也不能離得太遠,離得太遠鞭長莫及,談何“配合”?

磐石山的位置,正好與下邳城、宿豫城形成了鋒矢對峙之勢,接下來只要齊王按兵不動,則必然給李風雲以明確暗示,我給你足夠空間攻打樑德重,而你也不要以兵臨淮河威脅我。

李善衡詳細解說了自己的想法,齊王楊喃和韋福嗣一致認可,大軍隨即調轉方向,南下磐石山。

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801章 錯亂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735章 四大寇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喜形於色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製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章 但是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
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二十二章 傲慢的韓世諤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四百四十五章 背道而馳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四百一十五章 風已起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兩百三十一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九百六十章 一直在努力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九百五十四章 兩全其美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735章 四大寇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二十九章 重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五百四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兩百八十章 杜伏威來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801章 錯亂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735章 四大寇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喜形於色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四百九十七章 一個流氓對一羣流氓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個條件第四百零四章 鷸蚌相爭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五十三章 會師小龍岡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六百九十一章 野心很大第三十二章 合作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殺人好難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五百三十八章 如法炮製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章 但是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