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如假包換

ads_wz_txt;

李風雲不相信,搖搖頭,一笑置之,權當蕭逸開了個玩笑。

蕭逸卻從李風雲的臉上看出了一些名堂,“你知道蒲山公?”

中土權貴太多,豪門世家子弟數量龐大,諸如遼東李氏這樣的大豪門,從老到小,從嫡出到庶出,從男到女,足有上百口人,而有爵位有官職的少說也有好幾十,即便與李家很親近的親戚,也未必能把李家所有兒孫認個全。當然了,像李密這樣既繼承了祖輩爵位又爲一房嫡長的子孫,在家族中擁有一定身份和地位,認識他的人自然要多一些,但李風雲不過是邊陲塞外的一個大盜賊,他怎會知道李密此人?

蕭逸知道李風雲的來歷很神秘,但從李風雲的年紀,還有他在遼東爲賊多年的經歷來看,他知道蒲山公李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老蒲山公李寬辭世十幾年了,而小蒲山公李密又一直被禁於仕途,整日讀書寫字做學問,深居簡出,知者寥寥,李風雲又怎會知道有這樣一個“中隱隱於市”幾乎被人遺忘的貴胄?蕭逸的好奇心因此而起,心中瞬間有了很多猜測,難道李風雲與遼東李氏有着什麼特殊的關係?

李風雲點了點頭,一臉的不以爲然。我怎麼不知道蒲山郡公?你這話問得也太瞧不起人了吧?李密我知道,倒是你這個蘭陵蕭氏的紈絝,我真的是一無所知。

“你怎會知道?”蕭逸脫口而出。

李風雲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某爲何不能知道?道聽途說不行嗎?”

“他在京城深居簡出,知者寥寥,你如何能知?”蕭逸有心試探,故作不屑地撇撇嘴,“難道你曾去過東都?就算你去過東都,但東都的王孫貴胄多如牛毛,聞名京城的多爲聲色犬馬之輩,比如許國公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就大大有名,而蒲山公李密則潛心修學,聲名只見於儒林,不顯於裡坊,根本就沒有道聽途說的可能。”蕭逸斜瞥了李風雲一眼,揶揄道,“難道你也是大儒包愷的弟子?你也精修《史記》、《漢書》?”

李風雲笑了起來,反問道,“你一個蘭陵紈絝,又如何認得李密?難道你也是大儒包愷的弟子?”

“某當然不認識他。”蕭逸倒是坦誠,直言不諱,“某這種身份,在江都混混還行,到東都不過就是個島夷南蠻而已,沒人瞧得起,所以某從小到大,也就去過五次東都。”蕭逸伸出右手,張開五指在李風雲面前揮舞了幾下,十分憤慨,顯然曾在東都受過侮辱,“不過某卻在東都兩次遇到蒲山公。一次是老越國公大喪,他幫助小越國公料理喪事,唱唸唁文,淚如雨下,泣不成聲,感覺比自己大人死了還痛苦,是以某對他敬佩不已,後來聽人呼其爲蒲山公,方知東都還有這麼一個世家貴胄。前年,某曾祖辭世,某曾祖是國子監博士,國子助教包愷帶着一幫弟子前來弔唁,蒲山公便在其中,代表其師誦讀唁文,又是淚如雨下,泣不成聲,所以某對他的印象非常深刻。”

老越國公就是楊素,小越國公就是楊玄感,這個李風雲清楚,只是他不清楚蕭逸的曾祖是誰。天下蕭氏出蘭陵,蘭陵蕭氏的分支房系太多,如果按輩分算,蕭逸稱之爲曾祖的人太多了。李風雲很好奇,順嘴問了一句。蕭逸馬上來了精神,把他這位國子博士的曾祖隆重做了一番介紹。他的這位曾祖叫蕭該,江左樑朝鄱陽王蕭恢的孫子,通五經,精《漢書》,乃中土大儒,名重一時。

李風雲一邊聽着蕭該的故事,一邊想着蒲山公李密。從蕭逸的這番話裡,可以推斷出他確實認識李密,熟悉李密的面孔,而且印象深刻。如果劉智遠就是李密,那事情的發展就有意思了。李風雲的心思活了起來,種種設想如潮水一般涌入他的腦海,讓他大爲興奮。

正如蕭逸所言,現在的李密就是一個隱士,刻意掩藏着自己的雄心壯志,冷眼旁觀着這個世界,就像一條蟄伏於深淵中的潛龍,只待一飛沖天的時機。當朝權貴幾乎遺忘了他,除了他的志同道合者,沒人知道他的野心,但巧合的是,李風雲偏偏知道他的野心,而且知道他未來的人生歷程,並從中窺探到了他在性格上的缺陷和謀略上的特點。有心算無心,李密自己送上門來,等於給李風雲拱手送來無數機會,而聯盟只要抓住這些機會,善加利用,必能在通濟渠戰場上全身而退,而且還能賺得盆滿盂滿,滿載而歸。

“明公,某可以斷定,某看到的那個人,十有**便是蒲山公李密。”蕭逸說完了蕭該的故事,馬上就重回正題,“明公,蒲山公李密捨身赴險,應該是受樑郡太守李丹所遣。據某所知,李丹是李密的叔父,他們是一家人。”

李風雲伸手打斷了蕭逸的話,“你當真確定那人便是蒲山公李密?”不待蕭逸回答,李風雲又加重了語氣,“事關重大,假若他當真是蒲山公李密,局勢就複雜了,不論他是受樑郡太守李丹所遣,還是受東都某個勢力所託,其背後都必然隱藏着重大機密,否則一個安心讀書做學問的爵公,又有什麼理由不顧生命危險趕來此地?如果事實的確如此,那麼他的出現,實際上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決策乃至聯盟的命運。”

李風雲說得鄭重其事,蕭逸也認同他的說法,既然如此,蕭逸就不得不慎重了。遲疑片刻後,蕭逸問道,“明公,今夜是否設宴款待王伯當一行?”

李風雲點頭,明瞭蕭逸的意圖,“你確信自己沒有與他照過面?也沒有說過話?確信他不會認出你?”

“東都有多大,王孫有多少,你知道嗎?”蕭逸對李風雲的警告不屑一顧,“今夜某去赴宴,再好好看看,某就不信,某這雙眼睛會看錯人。”

李風雲衝着他搖搖手,示意他不要再說了,免得被其他人聽到。如果信使劉智遠當真是蒲山公李密,那便是聯盟天大的機密,無論如何不能讓第三者知道。

兩人在一旁竊竊私語並沒有引起豪帥僚屬們的注意,大家還在面紅耳赤地爭論着,之後李風雲沒有給他們太多時間,以非常強硬的態度命令甄寶車馬上從選鋒軍裡調出十個團,從雍丘和襄邑兩城之間渡過通濟渠,直殺圉城,先幫助災民越過四條水道之阻礙,跨入樑郡、潁川和淮陽三郡的交界之地。至於接下來是否攻打扶樂,幫助災民渡過蔡水進入豫州境內,再看局勢發展而定。

晚宴氣氛非常好,李風雲有意在酒菜上安排得簡單樸素,畢竟是非常時期,過分奢侈不但長不了臉,反而是打了自己的臉,但氣氛要調節好,要讓兄弟們感受到自己的熱情和真誠。賓主盡歡,王伯當感謝李風雲的盛情款待,然後提出明日一早便告辭走人。他不過是個帶路的,嚮導而已,任務完成了,當然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裡,以免讓瓦崗兄弟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李風雲客套了一番,一邊挽留王伯當,一邊順勢挽留李密,讓他高興的是,李密竟然順水推舟答應了,並主動提出要與李風雲再深入探討一下當前局勢,隱晦暗示他此行還有其他重要目的。李風雲一口答應,承諾處理完公務之後,便邀其秉燭夜談。

李風雲先回帥帳,而蕭逸則把王伯當和李密等人安排妥當後,這才匆忙趕回。此刻還有公務要處理,袁安和幾位掾屬都在帳內,李風雲只能強自忍耐,不過心情有些激動,他從蕭逸的臉上已經看到了希望,驚天之喜就在眼前。

如果劉智遠就是李密,那麼李密捨身赴險而來的目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唯有知道了李密的目的,纔好討價還價,才能爭取利益最大化。

李密來此無非兩個目的,一個是爲了自己家族利益,一個是爲了楊玄感所在政治集團的利益。

李風雲強迫自己靜下心來,從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歷史迷霧中尋找答案。今日遼東李氏依舊是中土豪門,權勢依舊龐大,不過與其鼎盛時代相比,那懸殊就大了,與諸如山東五大豪門、關中韋氏、河東裴氏、虜姓元氏、獨孤氏等超級豪門相比,它的衰落亦是不爭的事實。此刻“李氏當興”的讖言已悄然流傳,天下李氏人人自危,尤以豪門爲甚,但李密的背叛並沒有給遼東李氏帶來滅頂之災,相反,倒是隴西成紀李氏遭到了滅門之禍。

因讖緯而滅門不過是歷史託詞,其真正原因都是政治博弈的結果。由此去溯本求源,不難發現隴西成紀李氏的覆滅與皇統之爭有直接關係,而遼東李氏即便有李密背叛了皇帝,卻因爲遠離皇統之爭而得以保全。也就是說,當前遼東李氏並沒有陷入政治危機,雖然樑郡太守李丹因通濟渠危機而導致頭上的官帽子岌岌可危,但從東都政局來分析,齊王言楊喃肯定要出兵戡亂,李丹的危機是暫時的,並不會危及到遼東李氏的根本利益。

可以肯定,李密此來,並不是爲了家族利益,而是爲了楊玄感所在政治集團的利益,而這個政治集團的終極目標便是維護貴族統治階級的權力和財富,爲此它要捍衛門閥士族政治,反對中央集權制,反對皇帝和改革派所推行的一系列改革。

中土統治階層內部的矛盾已經到了爆發邊緣,皇帝和改革派爲了轉嫁矛盾而發動了東征,保守派貴族則竭盡全力製造國內混亂,甚至已經開始謀劃以暴力推翻皇帝,以軍事政變來結束改革。

李風雲估猜到李密此行的目的了,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聯盟決不會錯過。

袁安和幾位掾屬先後離開,帳內只剩下了李風雲和蕭逸。李風雲向蕭逸投以詢問的目光。蕭逸微笑點頭,信心十足,“如假包換。”

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766章 “脅迫”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
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九百三十章 一隻黃雀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八百九十八章 倍感重壓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兩百五十七章 齊王要低調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四百二十七章 蠢蠢欲動的齊王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四百一十一章 波瀾已起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兩百六十二章 崔弘升的困境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聾發聵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四百零六章 誰打誰的臉?第八百九十一章 得寸進尺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764章 局面對我有利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十一章 戴帷帽的神秘女子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沙溝之爭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一百零八章 醉倒入夢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766章 “脅迫”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兩百八十二章 南下部署第九十二章 有真有假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七十七章 魯郡太守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734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九十一章 衛府主戰派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八百一十三章 榨乾吃盡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