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

>

六月十一,楊玄感的大軍水陸俱進,以擋者披靡之勢,直殺偃師。

河南令達奚善意奉東都命令,沿陸路向黑石關推進,得知楊玄感攻陷了洛口和黑石,正氣勢洶洶殺來,毫不猶豫,急速後撤,一直撤到了偃師西北方向大約二十里外的陽渠才停下了腳步。他不能再撤了,再撤三四十里就是東都城了。

裴弘策的撤退速度更快,一夜間就撤到了偃師西面的鴻池。鴻池在陽渠以西,與陽渠相連,距離偃師也有二十餘里。

午時過後,東都反攻黑石的命令送到了裴弘策和達奚善意的手上,兩人佯作遵從,回覆東都說馬上出發,但於打雷不下雨,磨磨蹭蹭拖到天黑還沒有出發,而這時偃師已被楊玄感包圍了,偃師都尉來淵據城堅守,與此同時一河之隔的柏谷塢方向,武賁郎將周仲亦率軍與叛軍激戰。

偃師被圍,周仲不能視而不見,必須渡河展開攻擊,以便與偃師形成夾擊之勢,與來淵齊心協力、不惜代價堅守偃師,但計劃趕不上變化,他被偃師都尉來淵毫不留情地“坑”了。

深夜,偃師城內的守軍舉旗響應楊玄感,打開了城門,偃師失陷。偃師都尉來淵被擒,然後在楊玄感的脅迫下按了血手印簽了大名,雖然明知此舉會給父親來護兒和來氏家族帶來無窮災禍,但他沒有捨身求仁的勇氣,爲了一己之私,苟延殘喘,不管不顧地走上了叛逆之路。

楊玄感下令,誘敵深入,把周仲騙到偃師城下,圍而殲之。

周仲不知道偃師失陷了,看到叛軍大敗而走,當即揮師渡河,奮起直追,試圖一鼓作氣擊敗楊玄感,解偃師之圍,然後與裴弘策、達奚善意會合城下,再加上大和谷、首陽山方向的武賁郎將李公挺部的有力支援,諸軍齊心協力,當可在偃師一線建立起牢固防線。

然而,轉眼之間,周仲的想法就破滅了,他和四千餘鷹揚衛士被圍偃師城下。不過以東都衛戍軍的強悍實力,完全可以殺出一條血路,突圍而走,但最可怕的一幕出現了,他的部下毫不猶豫地投降了楊玄感,短短時間內就形成了雪崩之勢,全軍覆沒,就連他自己都稀裡糊塗的做了俘虜。

午夜之後,周仲,江左名將周羅喉之子,衛府少壯一輩中的傑出者,被聖主信任和器重的江左籍高級武將,突然舉旗響應楊玄感,被楊玄感任命爲行臺兵曹參軍事,做了楊玄感的盟友,公開背叛了聖主和江左集團。

六月十二,凌晨,東都皇城。

樊子蓋的臉色非常難看,眼神陰戾,殺氣外露,就像一頭待人而噬的猛獸,正陷入嗜血瘋狂的爆發邊緣。

顧覺響應支持楊玄感,那在情理之中,不以爲奇,但裴爽、來淵,還有周仲,還有他們身邊的親信僚佐,一大幫江左貴族,一羣聲名顯赫的“官二代”,也響應支持楊玄感,那就“反常”了,而這種“反常”所造成的影響很惡劣,不但會打擊東都的權威,更對東都的貴族官僚包括兩京衆多政治勢力形成心理上的衝擊,試想就連堅定不移地支持聖主的江左人,甚至還是那些深得聖主信任和恩寵的江左大權貴們,都積極響應楊玄感,那這場軍事政變的未來趨勢顯然不利於聖主和改革派,如此一來形勢愈發險惡,東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葬身風暴。

觀國公楊恭仁、秦王楊浩、崔賾、獨孤盛、元文都、韋雲起、韋霽等人神情嚴肅,看上去一個個心情都很沉重,實際上各懷心思,不以爲然的有之,心災樂禍的有之,冷眼旁觀的有之,總之無人聲援樊子蓋,此刻不落井下石,已經算顧全大局,顧及同僚情面了,否則一擁而上,對準樊子蓋劈頭蓋臉就是一頓“痛打”,樊子蓋這個東京留守就徹底變成鼻青臉腫的“傀儡”了。樊子蓋現在還有利用價值,這幫大佬們需要一個“唱白臉”的,一些越王楊侗不方便做的事,都可以⊥樊子蓋去做,這樣就方便他們在背後操控東都局勢了。

“偃師已失,東線已無險可守,叛軍馬上就要兵臨城下。”楊恭仁打破了沉默,低聲說道,“加快撤離速度,實在來不及撤離的就放棄,但人一定要撤進來,如果禍及無辜,屍橫遍野,我們就萬死莫贖其罪了。”

“觀公,南線戰況如何?”韋雲起問道,“東線已經守不住了,如果南線也守不住,楊玄感與韓相國夾擊東都,則東都危矣,尤其南郭,衛戍力量只有費曜的四千餘鷹揚衛,太過單薄。”韋雲起說到這裡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越王楊侗,又看了一眼處在暴怒邊緣的樊子蓋,果斷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是否考慮讓公(李渾)撤進南郭,以加強南郭衛戍力量,另外是否考慮向西京求援,以確保東都之安全。”

越王楊侗低頭不語。對李渾其人,這些日子楊侗瞭解得很多。正如楊恭仁所說,李渾不會進城,而他也不會讓李渾進城。李渾的位置就在城外,就在東都的西線和南線,防守範圍很大,既要防備西京大軍越過函谷關,又要阻御叛軍攻打東都,所以李渾在兵力部署上必然捉襟見肘,肯定要出問題,這就爲未來聖主和齊王之間的博弈留下了一筆很大的“籌碼”。至於韋雲起的建議,明顯就是居心叵測,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他這是唯恐東都不亂,唯恐東都不失啊。韋氏既然拋棄了齊王,它和李渾之間的關係豈能像表明看到的那般“親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韋雲起這是要成心要置李渾於死地。而向西京求援,對東都來說根本就不會考慮,這裡面牽扯到的政治鬥爭太激烈,利益博弈太複雜,除非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聖主親自下詔,親自向西京妥協讓步,否則誰也不敢代表東都向西京“低頭”,那純屬找死。

樊子蓋更不會上當了,他如今不是獨木難支,也稱不上是孤家寡人,而是被這幫大佬們聯手“坑”得太慘,就連他唯一可以依賴的武賁郎將周仲及其麾下大軍都被“坑”的全軍覆沒了,以致於現在他在皇城裡成了“笑柄”,飽受恥辱,但沒辦法,他現在除了東都留守這個身份外,一無所有,徹徹底底淪爲了傀儡,在這場風暴中成了看客,只能跟着越王楊侗亦步亦趨了。

楊恭仁沒有回答韋雲起,而是站了起來,走到了懸掛在一側的地圖前。

“公(李渾)已撤至西苑,背靠積翠池、芳華苑,沿洛水、谷水一線佈陣。”楊恭仁手指地圖上的西苑,由洛水到谷水,劃了一個圓弧,“這是第一道防禦線,重點在積翠池。若叛軍突破了這道防線,便會沿着積翠池的南、北兩道大堤,直殺皇城。”

楊恭仁的手指沿着地圖上的積翠池劃了一個圓,“這是公的第二道防線,其南端在南郭的建國門、白虎門,其北端在芳華苑與積翠池之間的柳堤,而防禦重點是月陂(積翠池的南堤)。若國公未能守住月陂,那他就只能撤到第三道防線。”

楊恭仁的手指劃過地圖上的黃道渠,停留在通濟渠上。

“黃道渠和渠上的黃道橋就是公的第三道防線。如果叛軍突破了第三道防線,就直接面對皇城的左右掖門和正中的端門。”

楊恭仁手指沒有停下,而是沿着南郭和北郭之間的通濟渠緩緩劃過,然後出了東都,停在了偃師城上。

“偃師失陷,楊玄感接下來就要沿着渠道水陸俱進,直接殺到皇城,兵臨東太陽門下。”

至此,軍政大佬們都聽懂了,由於東都特殊的佈局,使得楊玄感打東都,可以直搗皇城,直殺東都中樞,而從目前戰局來分析,楊玄感是兩路夾擊皇城,所以東都大戰實際上就是皇城保衛戰,皇城守住了,東都也就守住了。指望楊玄感出昏招,先打外郭再打皇城,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只要稍稍有些軍事常識的人,到了東都戰場上,都會集中全部力量打皇城,拿下皇城,東都唾手可得,根本就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去打什麼外郭。

“楊玄感打東都,是東西包抄,兩路夾擊,而我們的對策很簡單,在堅守皇城的同時,南北夾擊,以有效阻截和牽制叛軍。南邊的阻截由公負責,武賁郎將費曜配合,堅決把叛軍阻擋在黃道渠南岸,不讓叛軍越過黃道橋,不讓賊帥韓相國有攻打皇城的絲毫機會。北邊的牽制由高都公(李公挺)負責,由徽安門大街向楊玄感發動攻擊,讓楊玄感孤軍奮戰的同時,還不得不分兵與高都公作戰。”

楊恭仁說到這裡停了下來,目光緩緩掃過大堂上的軍政大佬們,最後停在了韋雲起的臉上,語含雙關地說道,“所以,公根本沒有必要進城,而皇城的衛戍也只需要紀侯(獨孤盛)的禁衛軍就綽綽有餘了。另外我們還有河南贊務裴弘策和河南令達奚善意的兩支軍隊,雖然都是地方上的鄉團宗團,但只要運用得當,完全可以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東都就是一個陷阱,只要楊玄感來了,必死無疑。”

大堂上鴉雀無聲。楊恭仁語氣堅定,信心十足,但在一幫軍政大佬的眼裡,則是色厲荏苒,純屬虛張聲勢。

堅守東都就是堅守皇城,這話不錯,但問題是,在東都目前這種波詭雲譎的政局下,皇城能否守住?皇城是一個堡壘,易守難攻,但如果堡壘從內部坍塌,楊恭仁是否還有迴天之術?

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七百零八章 同牀異夢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762章 上當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
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六百零六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六百九十二章 慎密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七百零八章 同牀異夢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四百三十九章 坑慘了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敵蹤現第762章 上當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六十四章 西進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四百三十七章 黎陽劇變第兩百九十八章 段姥第八十二章 山雨欲來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面授機宜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六百零二章 創造條件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七百三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土第一財政大臣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五百七十章 第三次東征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一千零十三章 留得青山在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四百三十一章 楊恭仁的目標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兩百三十二章 有心無力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