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

咸鏡城措手不及,再加上衛戍力量十分薄弱,又對靺鞨人防備不足,結果稍一大意就把城門丟了,城池遂告失陷。

兩萬餘控弦一擁而入,燒殺擄掠,大肆洗劫,一夜間咸鏡城就面目全非,幾成廢墟。

李風雲不加約束,縱兵擄掠,以便補充糧草提振士氣。四月二十四,選鋒馬軍沿着鴨綠水東岸繼續南下,一路風馳電摯,爬山涉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了雩水北岸,包圍了雩水下游城鎮隆林。

隆林亦是措手不及,而城內守軍不過數百人,面對從天而降、鋪天蓋地殺來的靺鞨人,根本沒抵禦之力。

靺鞨人背信棄義,倒戈一擊,這對高句麗來說是驚天噩耗,有滅頂之災,必須以最快速度報於平壤,所以隆林守將非常果斷,毅然棄守城池,兵分兩路撤退,一路乘船順水而下,由雩水轉鴨綠水,直奔烏骨城報訊,這是最快線路,一路則南渡雩水,沿江南山東麓撤離,一邊向途中城池村落報警,一邊經大定河到薩水,直接向平壤報警,但這條線路耗時較長,且隨時都有可能被靺鞨人追上。

四月二十六,下午,選鋒馬軍攻佔隆林,再一次燒殺擄掠。

李風雲站在雩水河畔,望着遠處濃煙滾滾的城池,臉色陰沉,心情惡劣。

爾朱天嘯站在李風雲的身後,神色緊張,忐忑不安。剛剛他接到急報,提前穿插到雩水南岸的三個團的雷霆騎士,雖然成功截殺了由陸路撤離的敵軍,卻從俘虜口中得知,另有一隊敵軍已從水路逃亡,也就是說,消息泄露了,安東的好運氣到頭了,很快平壤就會知道靺鞨人不但背信棄義,而且倒戈一擊,靺鞨諸部控弦正從江南山方向呼嘯殺來,高句麗人必將做好防備,傾力反擊,這對安東很不利,會大大增加安東軍攻打平壤的難度。

就在這時,一隊突厥騎士從城池方向風馳電摯而來,蹄聲如雷,由遠而近,轉眼即至。

李風雲緩緩轉身,看了一眼疾馳而來的突厥人,又看看爾朱天嘯,輕輕揮了一下手中馬鞭,“百密一疏,這事怨不得你,亦不能怪罪將士,大家都盡力了,無須自責。”

爾朱天嘯頓時吁了口氣,急忙躬身一禮,剛想開口自責幾句,卻被李風雲一眼瞪了回去。

“十二娘子是否已經派人順水而下,急赴烏骨、泊汋一帶尋找崔大將軍?”李風雲問道。

崔家十二娘子很謹慎,爲確保秘密和安全,她並沒有與李風雲同行,而是要求藏匿於雷霆軍,在爾朱天嘯的嚴密保護下衝在最前線。最危險的地方也最安全,對十二娘子的這一觀點,李風雲倒是非常認同,於是也就欣然接受,只是苦了爾朱天嘯,整日提心吊膽,唯恐出了差錯。

爾朱天嘯搖搖頭,“人生地不熟,不敢輕易派遣,需要靺鞨人同行,並且需要嚮導,以免耽擱行程或者出了意外,貽誤大事。”

李風雲微微點頭,“慎重一點好。現在局勢對我不利,若能迅速與崔大將軍取得聯繫,得到他的有力支援,則形勢必然改觀。此事你要親自過問,確保萬無一失。”

爾朱天嘯躬身應諾,猶豫片刻,問道,“明公,若與崔大將軍取得聯繫,且崔大將軍已經兵臨鴨綠水,是否擇機將其送至崔大將軍帳下?”

“這事由不得我們。”李風雲不假思索地說道,“她要恣意妄爲,我們又能如何?”

爾朱天嘯愣了一下,驚訝說道,“大戰在即,誰能保障她的安全?若出了意外,由誰承擔?”

李風雲知道爾朱天嘯急於甩包袱,但自己又的確說服不了崔鈺,這事很麻煩。若崔九還陪伴在崔鈺身邊,崔九可以做她的主,但如今崔九去安東大都護府任職了,崔弘升又自顧不暇難以兼顧,崔鈺當然天高任鳥飛了,只是“飛”到李風雲軍中,卻讓李風雲頭痛欲裂,倍感棘手。

蹄聲驟止,塵土飛揚,緊接着,阿史那咄爾的聲音遠遠傳來,“副大都護急召,有何要事?”

李風雲正不知道如何答覆爾朱天嘯,阿史那咄爾這一來恰好解了圍,於是衝着爾朱天嘯招招手,兩人一前一後迎了上去。

聽說消息泄露了,阿史那咄爾亦是一臉陰鬱。看形勢發展,終究還是要與高句麗人殊死一搏,但高句麗深陷絕境,走投無路,必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如此一來對安東軍就非常不利,一旦損失過大,傷筋動骨,不要說攻陷平壤,就連安東恐怕都回不去了。

很快,奚族酋帥辱紇王孟壩、契丹酋帥耶律鐵力,還有粟末靺鞨酋帥鐵驪,先後趕來,聽說戰局突變,接下來十有八九要與高句麗人決一死戰,興奮的情緒頓時有些低落。

“既然暴露了,敵人有準備了,我們南下的速度是否減緩?”阿史那咄爾首先提出建議,“如果我們繼續飛馳南下,迅速越過江南山,進入大定河、薩水一線,則孤軍深入,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難以久持,一旦遭遇高句麗主力大軍,也只能避而不戰,北撤而走,既然如此,我們倒不如緩緩南下,一邊向平壤施加威脅,牽制和分散高句麗兵力,一邊等待從懷遠方向殺來的主力大軍兵臨鴨綠水,繼而形成兩路夾擊之勢,迫使高句麗人不得不全線後撤,死守平壤。”

此言一出,酋帥們心領神會,知道阿史那咄爾和他們的想法一樣,都有心保存實力,無意與高句麗人決戰,於是紛紛表示支持。

此刻諸種部落必須支持阿史那咄爾,而這也是阿史那咄爾率先提議的目的所在。

實際上諸種部落都有同樣想法,只是他們實力小,勢弱,不敢得罪李風雲,藏在心裡不敢說,而阿史那咄爾就不一樣了,人家是中土皇帝欽封的可汗,實力不行地位高,只有實力足夠,就能憑藉可汗地位搶奪到一部分話語權。之前沒有恰當契機,諸種部落不好明目張膽地抱成一團,現在有了這樣的契機,當然不會錯過,所以阿史那咄爾“一招手”,諸種部落立即響應,局面馬上就不一樣了。

李風雲嗤之以鼻,目露鄙夷之色,冷聲說道,“現在我們有兩大劣勢,其一,糧草不繼,若要以戰養戰,就必須飛速越過江南山,突破大定河、薩水防線,殺進平壤腹地燒殺擄掠,否則就只能後撤,根本就不存在緩慢推進之可能;其二,我們在聖主眼裡都是隱患,都是打擊、遏制和誅殺的對象,因此一旦我們與東征主力會師於平壤城下,我們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只能任由聖主宰割,聖主要我們攻城,我們就得攻城,聖主要借高句麗人的刀殺了我們,我們也只能認命,任由宰殺。”

李風雲舉起馬鞭先指向阿史那咄爾,接着又挨個指向諸位酋帥,“如果你們想死,想死在平壤城下,那你們就緩慢推進,等待會合東征主力,如果不想死,那就老老實實跟着我殺向薩水,殺向平壤。至於你們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誰都想保存實力,我也想,但世上沒有不勞而獲之事,當前困境下,我們若想生存下去,若想活得更好,就必須從刀山火海中殺出一條血路,就必須踩着高句麗人的屍骨走向勝利,否則就只能像喪家犬般苟延殘喘,甚至,連狗都做不成,被聖主剝皮抽筋,連皮帶骨頭吃得乾乾淨淨。”

阿史那咄爾毫不示弱,針鋒相對,“目前我們只有劣勢,沒有優勢,若主動攻擊,與高句麗人決一死戰,便是兩虎相爭,兩敗俱傷,最後白白便宜了東征主力,中土皇帝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把我們誅殺一淨。”

“沒有優勢?”李風雲冷笑,“我們當然有優勢,而且還是相當大的優勢,足以決定東征勝負的巨大優勢,否則我安東軍焉敢取間道奔襲平壤,孤軍深入?”

阿史那咄爾當然知道李風雲所說的優勢是什麼,只是相比劣勢,這個優勢根本發揮不出來,如今更是成了累贅,而辱紇王孟壩、耶律鐵力也知道李風雲的倚仗是什麼,當初他們正是看中了這個優勢,才毫不猶豫地追隨李風雲遠征高句麗,唯有粟末靺鞨酋帥鐵驪不清楚,所以他看到阿史那咄爾等人遲疑不語,於是急切問道,“優勢何在?請明公指教。”

“安東有十萬大軍。”李風雲說道,“這就是我們最大優勢。”

鐵驪愈發疑惑。安東有十萬大軍,這他知道,這也是靺鞨諸部畏懼害怕,紛紛臣服的重要原因,只是安東糧草短缺,不要說支撐十萬大軍長途遠征了,就連養活他們都困難重重,所以這雖然是安東的優勢,但就目前狀況來說,卻是安東最大劣勢。

“你們知道安東有十萬大軍,正分批東進,很快就會陸續渡過鴨綠水,向平壤逼近。”李風雲看了衆人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這對你們來說不是秘密,但對平壤來說卻是秘密,並且到目前爲止,我安東大軍還沒有暴露,暴露的僅僅是靺鞨諸部。”

李風雲舉起馬鞭指向鐵驪,語含雙關地問道,“現在,莫弗知道我優勢何在了?”

鐵驪略略皺眉,沉思少許,有所估猜,遂試探問道,“明公莫非示敵以弱?”

李風雲微微頷首,“既然形跡暴露了,再想悄悄殺進平壤腹地已無可能,至於你當初所獻反間之計更無實施之條件,所以理所當然即刻變計,而最好辦法莫過於示敵以弱,以靺鞨控弦爲誘餌,誘敵出擊,引蛇出洞,把高句麗人誘到野外決戰。我們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畢其功於一役,一旦成功,則平壤唾手可得。”

鐵驪猶豫不決,難做決斷。阿史那咄爾、辱紇王孟壩和耶律鐵力則面面相覷,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重要問題,李風雲是不是過於自信、過於樂觀了?

此計雖妙,李風雲的陷阱雖挖得好,但此計的關鍵是速戰速決,如果安東主力大軍不能及時趕到戰場,或及時趕到戰場了,卻遲遲不能決戰,優勢轉眼就化爲劣勢,數萬將士、數萬匹戰馬飢腸轆轆,大軍深陷困境進退兩難,後果不堪設想。而更重要的是,高句麗有乙支文德、姜以微、高建武這些足智多謀的統帥,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誰敢說他們就會判斷失誤、上當中計?一旦他們識破了陷阱,或者另有對策,一門心思據險而守,重兵防禦平壤,就是不出城,更不到野外與敵決戰,李風雲便無計可施,安東遠征軍將何去何從?

爭論由此開始。

阿史那咄爾、辱紇王孟壩、耶律鐵力和鐵驪等諸種酋帥,站在高句麗人的角度,以高句麗人目前所處困境出發,推斷高句麗人不可能兩線作戰,不可能在抵禦中土人攻擊的同時,還積極與靺鞨人決戰,這分明就是主次不分、本末倒置,一旦因小失大,高句麗必亡,高句麗的統帥們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級錯誤。

由此質疑李風雲的計策,如果誘敵失敗,高句麗人據險而守,閉門不出,十萬安東大軍雲集鴨綠水以東,內無糧草,外無援兵,怎麼辦?

所以他們謹慎保守,不到迫不得已不願行險一搏,畢竟此次東征,中土勝券在握,安東大軍只要突破側翼,有效牽制和分散高句麗兵力,幫助東征主力迅速渡過鴨綠水,接下來兩路大軍會合,幾十萬大軍攻打一座搖搖欲墜的平壤,輕而易舉,然後大家坐在一起興高采烈地分發戰利品,多好。

至於李風雲說什麼中土皇帝要剷除他們,這個可信,雙方本來就是仇敵,敵對是長期的,臣服是暫時的,中土皇帝有機會當然要殺他們,但正因爲如此,安東這邊纔要保存實力,不能因爲一時衝動就與高句麗人打個兩敗俱傷,白白讓中土皇帝撿個便宜“一鍋端”了。

李風雲做出妥協,做兩手準備,選鋒馬軍還是風馳電摯南下,先殺到大定河、薩水一線燒殺擄掠,同時命令安東步軍團主力迅速由國內城方向渡河東進,大踏步南下會合。在此期間,若高句麗人上當中計,主動出擊,主動尋找靺鞨人決戰,則在時機合適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己方兵力上的優勢,以多擊寡,予敵重創,反之,若高句麗人據城堅守,拒不出戰,根本不給對手機會,則安東軍就主動暴露,集中優勢兵力橫掃薩水兩岸,大肆燒殺擄掠,以戰養戰,在牽制和打擊高句麗人的同時,給東征主力在最短時間內強渡遼水創造機會。

總而言之一句話,李風雲要向平壤挺進,安東大軍亦不會在前進的道路上停滯或倒退。

決策形成後,李風雲命令,十萬火急傳訊留守國內城的龍騎軍總管高虎,只待步軍團主力抵達國內城,移交防務後,便渡過鴨綠水,南下江南山會合。又十萬火急敦促李子雄,戰局有變,請他克服一切困難,率步軍團主力日夜兼程東進,力爭在最短時間內趕赴江南山會合,以便贏得兵力上的優勢,竭盡所能控制戰局發展。

李風雲又書告李渾,進入晦發川后,儘快兵臨國內城,做好渡河準備,只待戰局對我有利,則迅速渡河東進,會師平壤,洗劫高句麗。

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
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知彼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九百十三章 一劍封喉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千零十七章 暴露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六百七十章 暗示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六章 大盜刀兄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九百八十二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來護兒的建議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五百六十九章 步步緊逼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三十六章 殺人立威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九百四十三章 許公巡邊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一千零五章 多說無益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一千零六章 豈能兒戲?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六十七章 你敢打我的臉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險的假設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六百八十八章 野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六百九十七章 懊悔不迭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一百九十三章 李密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一百三十三章 寧陽城下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六十四章 疲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