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

ads_wz_txt;

這位年輕人大約二十七八歲,身形高大,相貌俊偉,氣勢威猛,一看就是一員彪悍戰將。此人叫秦瓊,字叔寶,歷城人,出身官宦世家,早年從軍,曾鎮戍北疆,以越騎校尉職效力於時爲右御衛將軍的來護兒帳下,爲來護兒所器重。秦瓊母親去世時,來護兒還特意派人弔唁。依照丁憂之制,秦瓊去職,爲母守孝三年。三年未滿,家鄉卻遭到賊人的洗劫,秦瓊不得不組織鄉團以自守。恰在這時,郡丞張須陀徵調宗團鄉團組建地方軍,秦瓊遂率鄉團應徵。秦瓊的特殊身份當即引起了張須陀的重視,闢其爲郡府兵曹書佐,主掌兵事,引爲親信,並授其爲歷城團團主,統率一千精兵隨其剿賊。

“秦兵司,對魯郡局勢的變化,你有何見解?”張須陀忽然問道。

秦瓊神情凝重,沒有馬上回答。

楊潛英俊的面龐上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張須陀顯然看出了藏在徐州賊背後的一些秘密,但以張須陀的身份地位,不知道這些秘密,遠比知道這些秘密強,所以張須陀很有自知之明,他根本不去探究這些秘密,而是面對眼前的現實,既然徐州賊來了,魯郡陷入兩股賊軍的夾擊之中,那麼張須陀的剿賊之計就要做出調整,以免把魯郡推進“水深火熱”的困境。

秦瓊思索了片刻,略略遲疑後,開口說道,“明公,徐州賊劫了通濟渠上的重兵船隊,這一消息到底是真,還是假?”

張須陀的眉頭皺得更深了。上層的政治鬥爭向來血腥而殘忍,皇統之爭就是鮮活的例子,雖然今上最終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代價是兄弟鬩牆,而受其連累的權貴、鷹揚衛和普羅大衆更是高達幾十萬之多。張須陀不想牽涉到大權貴的“廝殺”中,但楊潛開了頭,秦瓊又緊隨其後,這說明事實很殘酷,他想躲都躲不掉。

“事關重大,段使君不會聽信謠言,以訛傳訛。”張須陀說道。

“賊人終究是烏合之衆,即便劫掠了重兵,也不會讓他們的武力瞬間暴漲。”秦瓊聲音渾厚低沉,透出一股剛毅和肅殺之氣,“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從通濟渠到蒙山,不但有數百里之遙,更要橫穿彭城郡,而左驍衛府董將軍乃中土名將,衛府名帥,豈能讓一支劫掠了重兵的賊軍逃出彭城,逃出他的手掌心?”

“還有一個重點。”楊潛忽然插話道,“徐州賊劫掠重兵後,最快捷最安全的逃竄路線是渡淮南下,而橫跨彭城北逃蒙山,則是最困難、最危險的選擇,但徐州賊偏偏選擇了最危險的逃亡線路,而且匪夷所思的是,他們竟然成功了。這是董將軍的恥辱,一世英名付諸流水。東都會追究他的罪責,董將軍這次肯定是在劫難逃了。只是,董將軍爲何會馬失前蹄?董將軍這一馬失前蹄,他個人的確受傷不小,但受傷害最大的卻是齊魯。齊魯受到了傷害,局勢不斷惡化,必然會影響到東征。”

“董將軍的事,就不要再說了。”張須陀斷然打斷了楊潛的話,“徐州賊已經上了蒙山,而琅琊郡本來就只有一個鷹揚府,主力又給徵調而走,可謂形勢險惡,危在旦夕。假若王薄、孟讓突圍南下,與徐州賊會師蒙山,那麼琅琊郡極有可能失陷。所以我們現在要商討的,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剿殺長白山諸賊。段使君來書,詳細告之徐州賊爲禍曲阜、威脅瑕丘一事,其目的正在如此。他的處境很不好,假若我們不能及時伸以援手,必定陷入腹背受敵之困境。”

楊潛神色如常,臉上始終掛着淡淡的淺笑,並沒有因爲張須陀不客氣地打斷他的話而不滿,“對段使君來說,蒙山上的徐州賊已經讓他手忙腳亂,假若再讓王薄、孟讓也上了蒙山,恐怕他的日子也不比琅琊郡的竇使君好過。”

張須陀馬上聽出了楊潛話中的意思。段文操不會讓王薄、孟讓突破巨平、樑父一線殺上蒙山,而做爲齊魯貴族集團的大佬,段文操並不只有武力阻截一個辦法,所以,王薄和孟讓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有可能調轉馬頭,重新殺回齊郡。換句話說,段文操把徐州賊上蒙山一事詳細告之,實際上是在轉移張須陀的注意力,麻痹張須陀,混淆視聽,從而給王薄、孟讓“殺個回馬槍”創造機會。

張須陀那張削瘦而威嚴的面龐露出深思之色。

他已年僅五十,常年的戎馬生涯讓他保持了矯健的身形和健康的體魄,但兩鬢上早生的華髮,額頭上深深的皺紋,還有那雙隱含着憂鬱的眼睛,卻透露出其身心的疲憊。軍隊裡的事複雜,地方上的事就更復雜,而他做爲一個衛府老軍,打了一輩子仗,都快老了,卻被“趕”出了軍隊,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掙扎着,這對他而言是一種痛苦,一種煎熬,一種變相的懲罰。他看不到希望,但他又不甘心,他深藏於內心的抱負就像風雨中不滅的火苗,頑強地燃燒着,支撐着他堅持下去。他感覺很累,他在疲憊中尋找着那一絲可能存在的渺茫希望,爲了這渺茫的希望,他不得不舉起刀,不得不去殺人,但血腥卻讓他愈發的絕望,讓他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罪惡感。

張須陀沉思良久,然後緩緩轉目望向秦瓊。

他喜歡秦瓊,器重秦瓊,他從這位年輕的將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過去,看到了自己努力拼搏的身影,但自己在門閥士族政治的樊籠裡已經陷入絕望,依靠軍功上位成爲新貴族的時代已經成爲歷史,統一後的中土由老貴族和新貴族把持着權柄,共同瓜分了中土的權力和財富,同時也牢牢堵絕了其他階層的希望之路。好在皇帝在改革,在努力推行中央集權制,在遏制和削弱門閥士族政治對中土權力和財富肆無忌憚的擄掠,這給了張須陀以希望。但改革的推進太過艱難,張須陀認爲自己不可能看到改革的成功、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不過他希望秦瓊不要再重蹈自己的覆轍,希望秦瓊在有生之年能實現個人的理想和抱負。

秦瓊依舊是遲疑了片刻,這才慢慢開口,“明公,我們必須考慮到東征,東萊水師能否如期渡海作戰,直接關係到東征的成敗,所以,齊魯局勢的穩定乃重中之重。”

張須陀擅自組建地方軍剿賊,之所以能夠贏得皇帝和中樞的諒解,並授予其統兵權,正是從東征的立場出發,假若沒有東征,張須陀即便有天大的靠山,即便有充足的理由,他的頭顱也未必保得住。從這一事實出發,張須陀甚至可以把膽子放得更大一點,把手中的軍權發揮到極致,甚至可以架空右候衛府和周法尚,在齊魯全境進行戡亂剿賊,但前提是,他必須確保齊魯地區的穩定,確保東萊水師能夠在預定時間內渡海作戰,否則,皇帝和中樞肯定要拿他的頭顱殺一儆百。

張須陀微微頷首,同意秦瓊所說。

“明公把長白山諸賊逼出齊郡,趕進魯郡,其目的是想利用魯郡諸鷹揚的強悍實力,對賊軍實施前後夾擊,但如今徐州賊突然殺進魯郡,佔據蒙山,並沿着泗水一線對魯郡腹地展開攻擊,導致魯郡局勢突生劇變。段使君腹背受敵,岌岌可危,必然把一腔怒氣發泄在彭城董將軍和明公身上。以段使君的背景,假若他上奏彈劾,恐怕對明公不利,畢竟明公未能把長白山諸賊圍剿在齊郡,算是授人以柄了。”

“以你所說,計將何出?”張須陀問道。

“從段使君的立場出發,他在措手不及之下,爲確保魯郡穩定,只能集中力量先行對付佔據蒙山的徐州賊,如此一來,他當然不希望明公把王薄、孟讓諸賊趕進蒙山,從而把麻煩統統扔給他,所以,在某看來,明公還是妥協一下爲好,以退爲進,亦是上策。”

“何謂以退爲進?”張須陀手撫長髯,面露笑意,已經聽懂了秦瓊話中的意思,但他似乎想應證一下,遂繼續追問道。

“明公與段使君在汶水兩岸擺出前後夾擊之勢,王薄、孟讓進退失據,不得不逃竄嬴縣山區,就此形成僵局。徐州賊佔據蒙山,攻陷泗水,擄掠曲阜,威脅瑕丘,迫使段使君不得不回兵救援,這恰好打破了僵局。段使君撤回泗水一線,則給了王薄、孟讓南下之機會,而明公假若不給段使君以支援,任由王薄、孟讓南下進入蒙山,讓兩股賊軍會師,嚴重危及到齊魯局勢的穩定,則段使君必然與明公反目,而明公亦陷自己於被動,對皇帝和中樞亦難以交待。”

秦瓊說到這裡停住了,目光炯炯地望着張須陀。他已經把利害關係分析清楚了,假若張須陀拒不接受,或者不屑一顧,那下面的應對之策,他也就沒必要說了。

張須陀用力點了點頭,“正如你所說,某不能與段使君反目。齊魯局勢本來就複雜,右候衛府的譙公(周法尚)又極其強勢,對齊魯諸郡頤指氣使。如果某與段使君反目,則正中譙公之下懷,從此齊魯只能對他惟命是從了。”

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十八章 瓦亭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十八章 瓦亭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九十二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801章 錯亂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
第六百六十四章 唯一條件第四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最高機密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十八章 瓦亭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五百二十四章 悲觀的救火員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一百四十七章 瞬間逆轉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九百五十九章 看透迷霧第四百一十二章 危機四伏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土豪的短板第兩百七十九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八十八章 取捨之道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兩百三十四章 爲何不退?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三百五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六十二章 崔孝仁第八十五章 歷城秦叔寶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九百八十五章 詔令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一百六十二章 造反不是目的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八百四十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三百六十五章 劉炫的軟硬兼施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六百五十二章 運籌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五章 黃曹主做東第四章 東郡翟氏第六十八章 致命的誤會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九百十八章 “綁架”第九百七十一章 最後一個疑問第十八章 瓦亭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三百六十七章 說服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六百零三章 宇文述的“聲音”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八百八十六章 愚不可及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兩百九十二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801章 錯亂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