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

ads_wz_txt;

韋福嗣悄然而來,悄然而去,依舊沒有對李風雲做出任何承諾。

齊王楊喃、韋雲起、韋保巒,還有李善衡,都在焦急等待韋福嗣談判歸來。齊王決定在外發展,決定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這可不是他個人的事,而是以他爲核心的、以關隴本土貴族爲支撐力量的政治集團的大事,這一策略不僅關係到齊王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還直接影響到了關隴本土貴族集團的政治利益,所以這一大策略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決定下來,可以說是匪夷所思,某種意義上也說明了齊王和關隴本土勢力目前處境艱難,他們在無法預測未來的情況下,唯有以最壞最惡劣的設想去推演本集團的政治走勢,於是得出最爲可怕的結論,迫不得已之下,也只有讓齊王逃離東都這座牢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死裡求生了。

但齊王很清醒,韋氏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出這等重大決策,實際上對他的未來十分悲觀。他們從本集團自身利益考慮,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若齊王扶不起來,便丟車保帥,以捨棄齊王來保全本集團利益,以扶植新的皇子皇孫來繼續爭奪皇統;反之,若齊王在外面一切順利,迅速發展壯大,則繼續支持齊王,與齊王內外呼應,裡應外合,聯手抗衡聖主和中央。

爲此齊王沒有選擇,他輸不起,他唯有實現這一策略的最終目標才能絕處逢生,而韋氏和關隴本土集團亦是投入了最大力量,畢竟齊王“基礎”好,是合法的唯一的第一皇統繼承人,扶齊王上位可以⊥韋氏和關隴本土集團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利益,反之,若扶植其他皇子或者皇孫角逐皇統,則於情不許、於理不合、於法不容,其中難度之大難以想象,韋氏和關隴本土集團必將爲此付出難以估量的代價。

然而,這一大策略源自李風雲,出自一個“外人”之手,而這個“外人”經過韋氏的接觸和調查後,發現非同尋常。目前這個“外人”在齊王和韋氏的眼裡擁有巨大能量,他的背後不但有實力雄厚的山東人,還有高居中樞宰執之位的裴世矩,他的一舉一動莫不蘊含深意,因此齊王和韋氏在具體實施這一策略的時候,必須先聽聽李風雲的意見,然後由此做出各種分析和推演,剝繭抽絲,把對自己不利的統統摒棄,把對自己有利的則謹慎採納,如此一來即便李風雲所獻之策是個驚天陰謀,齊王和韋氏也有信心將計就計,從中牟利。

韋福嗣轉眼就回來了,其速度之快,不禁讓齊王和韋雲起等人暗自忐忑,難道雙方談崩了?或者出了意外?

韋福嗣詳細述說了與李風雲二次見面所談的全部內容。說完之後,帳內陷入寂靜,齊王和韋雲起等人無不震驚,不但對李風雲此人有了嶄新的認識,對他背後勢力尤其是裴世矩的前瞻性佈局更是充滿了敬畏。

帳內諸人或位居高層,或與高層聯繫密切,對啓明可汗死後南北關係急驟惡化的事實均一清二楚,而這種惡化不可挽救,除了南北雙方世代血仇肯定要清算外,還有南北雙方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如今突厥人再次崛起,始畢可汗和支持他的牙帳激進勢力野心膨脹,已經不甘心臣服於中土,南北大戰的烏雲正漸漸籠罩長城上空。聖主和中樞之所以急於東征,之所以傾盡國力征伐高句麗,與日益惡化的南北關係有着直接關係。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南北大戰會來得如此之早,如此之快。當然,這是李風雲的推測,而推測的基礎是東征失敗,中土不但沒有徵服高句麗,威懾北虜諸虜,反而極大的消耗了國力和軍力,導致南北雙方在軍事力量的的對比上發生了巨大變化,於是南北大戰不期而至。

李風雲基於對未來的這種惡劣預測,推斷東征要連續三年,聖主和中樞爲此都把精力放在了國防和外交事務上,導致東都政局持續動盪,國內局勢日益惡化,而這種局面下,聖主和中樞顯然已經顧及不到以戡亂剿賊之名在外發展壯大的齊王,齊王將因此獲得充分的發展空間和時間。

但齊王的最終目標是皇統,擁兵自重不過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如果齊王實現了擁兵自重這一階段性目標,那麼接下來怎麼辦?當真要重蹈漢王楊諒之覆轍,以武力抗衡聖主和中央,以暴力手段來搶奪皇統,以挑起內戰來重演父子相殘兄弟鬩牆之悲劇?

李風雲給齊王指引了一條路,在南北大戰中建下蓋世功勳,然後齊王的實力有了,名聲有了,武功有了,入主東宮問鼎儲君不過是順理成章的事。

當然了,因爲齊王的執政理念與聖主的改革思路相背離,聖主和改革派還是有可能繼續阻止齊王贏得皇統,但那時聖主和改革派因爲東征失利搞得天怒人怨,權威已經大損,民心亦已失去,改革也難以爲繼,他們在政治上的全面失敗已不可挽救,而齊王和保守勢力則在政治上贏得了絕對優勢,所以皇統的更迭不過是時間和時機問題,即便有內戰,也是一邊倒的內戰,那一刻的聖主和改革派必將被中土所拋棄,必將成爲歷史的塵埃。

至此,所有人都認定,這是一個好計策,但實施的前提是東征失敗,南北關係在未來極短時間內徹底破裂,南北大戰爆發,因此,假若東征沒有失敗,南北關係也沒有在短時間內破裂,這個計策也就是紙上談兵,毫無意義。

齊王的目光在韋雲起、韋福嗣兩位老臣的臉上來回梭巡,似乎想看穿他們的心思,但又似乎擔心被他們欺騙,被他們肆意利用而變成一具任由擺佈的傀儡。他沒有見到白髮賊,韋氏也不可能給他機會見到白髮賊,所以他不知道這一切是真實的,還是韋氏故意給他設下的圈套?但他決意逃離東都,他必須掌控自己的命運。

良久,齊王終於打破了沉默,“能否肯定,白髮賊是聞喜公(裴世矩)暗中部署的棋子?能否確定,白髮賊所獻居外之策,是聞喜公的驚天手筆?假若白髮賊和居外之策均爲聞喜公所設,那麼,聞喜公的最終目的是什麼?”

齊王有自知之明,韋氏也罷,聞喜公也罷,自己這個皇子在他們眼裡不過是個政治博弈的工具而已,雖然他們或許的確有幫助自己贏得皇統的想法,但最終目的卻是爲他們自己謀利益,一旦皇統之爭危及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自己會被他們毫不猶豫的拋棄,“失德”一案就是典型事例。

而正是“失德”一案,讓齊王看清了自己,看清了自己的父親,看清了圍繞在自己身邊形形色色的各式人物的真實嘴臉。今日的他,與往昔的他,早已不是同一個人。

自哥哥元德太子死後,齊王很不幸的掉進了政治漩渦的中心,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隨時有覆滅之危,有性命之憂,而幕後的推手中,既有他的父親,也有大大小小的政治勢力。“失德”一案爆發前,齊王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以爲自己鐵定是未來的中土皇帝,以爲自己可以掌控這個世界,但“失德”一案爆發後,他心愛的女人和女兒都死了,他才發現自己實際上手無縛雞之力,是一隻被關在牢籠裡的傀儡,自己始終生活在自我欺騙的夢幻之中。夢醒了,但除了一具尚能呼吸的軀殼外,已一無所有。在他最絕望最無助最悲憤的時候,他曾想消滅自己的軀殼,永久逃離命運的樊籠,他想有尊嚴的活着,即便變成孤魂野鬼,他也要自由地活着,然而,他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尊嚴和自由對他來說不過是另一個夢幻而已。

如今的他徘徊在地獄門口,跟隨在他身邊的只有關中韋氏和隴西李氏,此時此刻,不論韋氏和李氏抱着怎樣的目的,能在他危難時刻追隨左右,不離不棄,已經讓他感激涕零了,但他需要尊言,需要自由,哪怕僅僅擁有片刻,哪怕轉眼間就墜入地獄,他也無怨無悔,再無遺憾,所以他要走,要逃離,他再也不想被人關在牢籠裡肆意凌辱,再也不想被父親囚禁在皇宮裡像行屍走肉般暗無天日的活着,他想對韋氏兄弟大喊一聲:給我自由,讓我像人一樣的活着

韋福嗣稍加遲疑後,鄭重說道,“一個來自大漠的反賊,或許知道南北關係緊張,預測到南北大戰可能爆發,或許會高尚到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去抵禦外寇,但絕無可能異想天開到以自己弱小的力量去改變東都政局,去改變中土命運,以此來創造一個擊敗北虜贏得南北大戰的機會。不過,如果把這個反賊換成聞喜公(裴世矩),那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所有人都同意韋福嗣的推斷,能設計如此佈局者,唯有裴世矩。

裴世矩自開皇后期開始,與長孫晟等功勳老臣共同負責國防和外交事務,成功將突厥人分裂爲東西兩部,突厥人內戰不斷,實力大損,極大緩解了中土國防重壓。聖主登基後,裴世矩依據南北關係的新變化,調整了國防和外交戰略。先是分裂西突厥,將西突厥勢力趕出了西域,接着在經略西域的同時,西征滅亡了吐谷渾,大大拓展了中土疆域。西北疆穩定後,國防和外交戰略的重點隨即轉向了廣袤的北疆,而首要目標便是遠東霸主高句麗,然後便是集中力量與重新崛起的東。突厥開始新一輪的南北大戰。

東。突厥崛起之勢不可阻止,而統一了大漠,建立了北虜大聯盟的突厥牙帳,必將對中土展開攻擊。這是兩個民族的宿命,亦是歷史的鐵律,更是生存和發展的必然。

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736章 變故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
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七百三十七章 甕中捉鱉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一百七十章 現實很骨感第九百三十四章 惡化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五十六章 活路第805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736章 變故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四百二十八章 接上頭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五百三十章 子夜之後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兩百零九章 誰做出頭鳥第六百九十五章 不作爲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須陀的憂鬱第一百二十一章 爭執第八百三十九章 天大的坑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聲痛哭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九百九十四章 害怕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兩百一十章 不樂觀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一百五十七章 西征之策第一百三十一章 陷阱在哪第九百九十章 兩個老帥第七百四十九章 兄弟的質疑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八百七十六章 去死吧!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一百二十章 求助張須陀第八百零八章 如簧之舌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潰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四百八十二章 取捨第九百二十七章 兒要北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六百三十九章 各達目的第九百四十二章 不給自己退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六百二十一章 裴世矩的悲觀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兩百七十二章 如此嚴重?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四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