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

十一月十七,古北口。

古北口鎮將、檢校安樂太守郭絢,緊急約見楊恭道。

自長城內明確支持安州北征弱洛水以來,楊恭道與長城內負責支援事宜的古北口鎮副慕容正則就來往密切,雙方頻繁見面磋商,但今天主動邀約的卻是古北口鎮將、檢校安來太守郭絢,這就顯得不同尋常了。

楊恭道十分疑惑,擔心長城內出了什麼變故,暗自忐忑,匆忙赴約。

見面後,楊恭道看到郭絢神情嚴肅,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愈發肯定自己的猜測,隱約便有不祥之感,於是率先試探道,“使君邀約,不知有何要事?”

郭絢明白楊恭道的心思,直言不諱,“此次密談,既然由某出面,當然與援助無關。”

楊恭道頓時鬆了口氣,怕就怕長城內突然翻臉,斷絕支援,那對安州的打擊就太大了。楊恭道緊張的心情隨即舒緩,既然此次見面與援助無關,他也就不着急了,相反倒是有所期待,耐心等待郭絢說明來意。

“某邀你密談,是因爲行宮傳來一個重大消息。”郭絢鄭重其事地說道,“聖主詔令,建安東都尉府,經略東北,並任命李平原爲首任安東都尉。”

安東都尉府?李平原?楊恭道的心中驟起波瀾,表情瞬間凝滯。

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白髮的真實身份暴露了。

白髮身份複雜,牽扯到多方勢力,其中不論是齊王、裴世矩還是趙郡李氏、博陵崔氏等河北豪門,均實力強勁,若聖主和以宇文述爲首的激進改革派,決心與這些勢力爲敵,要重創乃至打倒這些勢力,則一場巨大的席捲整個中土的政治風暴將呼嘯而起,其危害之大,甚至會超過楊玄感兵變所造成的惡果。

心念電閃間,第二個念頭掠過腦海,形勢尚未惡化到不可挽救之地步。

聖主和中樞建立安東都尉府,其目的明確,在官方層面上公開謀奪東北,就如當初建立西域都尉府,經略西域一樣,都是爲了開疆拓土,爲了贏得顯赫武功,而這個武功可以加強聖主和中央的威權,可以進一步穩固改革派對朝政的控制,可以迅速逆轉聖主和中樞當前所面臨的政治危機,所以任命李平原爲首任安東都尉,實際上就是聖主和改革派對以齊王爲首、以裴世矩爲首、以河北豪門爲核心的三股龐大政治勢力的妥協和退讓。值此爲難關頭,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對聖主和改革派來說,多一個政治盟友,遠比多一個政治敵人要強。

當然,合作的前提是互利互惠,聖主和改革派設置了安東都尉府,任命李平原爲首任安東都尉,拿出了足夠的誠意,那麼齊王、裴世矩和河北豪門僅僅口頭上支持聖主是不行的,必須拿出切實利益來,而這個切實利益就是開疆東北的武功,就是李平原和安東都尉府必須拿下安州和東北,安州、東北及其上的所有勢力,包括以白髮、李子雄爲首的叛軍以及奚、契丹、霫等東胡諸種,統統都要歸附於中土。

換句話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聖主和改革派就是這隻“黃雀”,而白髮、李子雄和聯盟大軍,以及在背後支持他們的齊王、河北豪門等各大勢力,用盡全部力氣卻一無所獲,最終都白白爲他人做了嫁衣,所有戰果都被聖主和中樞以微薄的政治利益交換去了。但是,如果不交換,後果是什麼?魚死網破,兩敗俱傷,這對雙方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所以在這場政治交易中,實力強橫的聖主和中樞佔據了絕對優勢,弱肉強食,對手不得不低頭。

形勢發展到這一步,聖主和中樞掌控了先機,佔盡了便宜,不論是齊王、裴世矩、河北豪門這三大勢力,還是正在塞外浴血廝殺的白髮和李子雄,都十分被動,而之所以陷入被動,關鍵就在白髮的真實身份。

原以爲秘密刀已湮滅於歷史,知情者已寥寥無幾,哪料人算不天算,秘兵刀這個致命破綻,終究還是暴露了,一擊致命。

第三個念頭掠過楊恭道的腦海,是誰找到了這個破綻,捅開了這個秘密?

楊恭道的耳畔傳來郭絢的聲音,“你是否聽說過李平原其人?”

楊恭道故作茫然,搖搖頭。

郭絢皺皺眉,又問道,“秘兵刀,你可曾聽聞?”

“秘兵?”楊恭道繼續搖頭,“秘兵的秘密,這個世上知者寥寥,某對此一無所知。”

郭絢的眉頭皺得更深了,眼神有些陰冷,“對李平原其人,詔令中有詳細介紹,說他是安平公李德林之子,渤海公高熲之門生,聞喜公裴世矩之弟子,齊國公長孫晟之部下,少時從軍,以秘兵刀的身份征戰大漠,並在保護啓民可汗南下入朝的過程中血戰千里,一戰成名,其後出任西域都尉府參軍事,追隨聞喜公經略西域,屢建奇功。西征勝利結束後,秘兵刀遂奉旨轉赴遠東蠻荒執行秘密任務,而今東北局勢之劇變,皆出自秘兵刀之手,故任命其爲安東都尉府首任都尉,全權負責經略安州及東北之重任。”

“原來如此,李平原竟有如此顯赫身份,竟有如此顯赫戰功。”楊恭道佯作驚訝,“只是令人不解的是,聖主爲何要在詔令中詳細說明李平原就是秘兵刀?這豈不暴露了秘軍機密?這對李平原經略東北又有何幫助?”

郭絢大有深意地看了楊恭道一眼,不緊不慢地說道,“據傳,行宮有謠言,說白髮賊就是秘兵刀。”

這大大出乎楊恭道的預料,忍不住脫口驚呼,“謠言?這怎麼可能?白髮賊怎麼可能是秘兵刀?這不是把矛頭直接對準了聞喜公(裴世矩)嗎?”旋即恍然大悟,“某知道了,離間計,這肯定是離間計,是要挑起中樞內訌,而秘兵刀因此暴露,聖主無奈之下,只好公開李平原就是秘兵刀這一事實,以此來保護聞喜公,破壞對手的陰謀。”

郭絢望着楊恭道,眼神異常銳利,仿若要穿過楊恭道的眼睛看透他的靈魂。

楊恭道十分坦然,撫須嘆道,“某知道你有所懷疑。行宮裡傳出的謠言,與裡坊街巷的謠言,可信度的確不一樣,但白髮賊肯定不是秘兵刀,如果白髮賊是秘兵刀,白髮賊在芒碭山舉兵叛亂又作何解釋?”

郭絢笑了,語含雙關地說道,“秘兵刀其人,你是否聽說過,某不敢肯定,但某卻是有所耳聞。”

楊恭道面色如常,心裡卻是苦嘆。

這個謠言對大多數貴族官僚來說都會忽略其本身,而把目光放到裴世矩身上,但對少數知情者而言,他們關注的卻是謠言本身,因爲他們知道秘兵刀其人,知道秘兵刀正是當年掀起榆林風暴的始作俑者,知道秘兵刀與聖主、宇文述、裴世矩之間的恩恩怨怨。而在這些知情者中,極有可能包括郭絢,因爲郭絢的兄長真定襄侯、左武衛大將軍郭衍,當年正是聖主最爲信任和倚重的股肱大臣之一,正如楊恭道的父親觀德王楊雄一樣,都是當年榆林風暴中的核心人物,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秘兵刀在那場風暴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郭絢繼續說道,“所以,某相信這個謠言,白髮賊就是秘兵刀,秘兵刀就是李平原。”

楊恭道想了一下,有所決斷,“那麼,今天你獨自前來,意圖何在?”

郭絢微微一笑,“安東都尉府的成立,意味着中土要公開奪取安州和東北,而此舉有與突厥人反目成仇之風險,有提前引發南北大戰之可能。就目前局勢而言,這一舉措弊大於利,但聖主和中樞卻毅然決策,原因何在?”

這也是楊恭道疑惑之處,此策風險太大,如果安州北征失敗,或者李風雲及其支持者拒絕迴歸,或者突厥人不惜代價傾力反攻,聖主和中樞就非常被動,政治軍事上的危機可能愈發嚴重,所以從當前內憂外患的國內外形勢來說,中樞決策應該穩健,甚至保守一些,而不應該鋒芒畢露,咄咄逼人,一旦把突厥人逼急了,魚死網破,對中土必然不利。

“願聞其詳。”楊恭道說道。

“某得到消息,本月初九,右驍衛將軍馮孝慈在剿殺河北賊張金稱的戰鬥中不幸陣亡。”

右驍衛將軍馮孝慈?陣亡?楊恭道難以置信。

一位衛府高級統帥,聖主的親信股肱,剛剛在平定楊玄感的叛亂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前西北軍副帥,竟然馬失前蹄,死在了河北剿賊戰場上,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而馮孝慈的死不論是運氣太差還是別有內情,其造成的政治後果都非常嚴重,尤其對聖主和改革派來說,更是迎頭悶棍,打得頭昏目眩。

“前有馮孝慈離奇陣亡,後有李平原橫空出世,這中間必有玄機。”郭絢淡然說道,“所以某認爲,安東都尉府是個契機,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改變命運的機會。”

楊恭道心領神會,對郭絢的意圖一目瞭然,但茲事重大,他必須十萬火急報於李子雄,告知北征戰場上的李風雲,速速拿出對策,於是他拱手對郭絢說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請使君耐心等待。”

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十三章 挾持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
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個理由第六百八十七章 叮囑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唯有一戰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九百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761章 驚天巨箭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四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兩百七十七章 段文操的條件第七百零二章 這算什麼秘密?第兩百五十四章 李氏叔侄第三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的李珉第兩百零四章 混淆視聽第733章 各懷心思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起第五十二章 定陶擴軍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一百八十八章 給你信心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七百二十八章 我爲魚肉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八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五百零九章 齊王秘使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三百五十八章 誰來做皇帝?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十三章 挾持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三百五十七章 上了賊船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慮第三百八十七章 黎陽密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戰鼓擂動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你還活着?第737章 深夜突變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四百六十七章 打算用陽謀?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樊子蓋的以退爲進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一百一十五章 主動出擊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