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

ads_wz_txt;

李風雲陷入沉思。

實力至上,若想在這個時代實現自己的夢想,拯救千千萬萬無辜生靈,首先需要強大的實力,實力發展得越快,距離自己的夢想也就越近,所以,絕不能錯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的發展機遇。

正如李安期所說,如果楊玄感發動的這場兵變並沒有像記憶中的歷史那樣轉瞬即滅,而是因爲東都的失陷,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內戰,那對聯盟來說的確是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不能錯過這樣的機遇,不論是即將爆發的南北大戰,還是數年後的逐鹿大戰,都需要一個強大的聯盟隊伍,而依照目前聯盟的發展速度,無論是抵禦北虜,還是逐鹿稱霸,都太慢太慢了,遠遠達不到要求,因爲目前聯盟連塊立足的地盤都沒有,連自己的溫飽都沒有解決,何談發展壯大?

如何抓住這個機遇?李安期已經給出了答案,幫助越國公楊玄感攻陷東都。但是,曠日持久的內戰,雖然有助於聯盟的發展,卻極大地損耗了中土的國力,加速了國祚的崩潰,這顯然不利於即將爆發的南北大戰。

如果歷史改變了,卻與自己的願望背道而馳,卻不利於南北戰爭,卻給中土帶來了更爲深重的災難,那就是不可饒恕的罪孽,自己是罪魁禍首,所以決不能因爲一己之私慾而盲目改變歷史。

李風雲在記憶中努力挖掘塵封的歷史遺蹟。

今年是二次東征和楊玄感兵變,明年是三次東征,後年是南北大戰,再後年聖主下江都,軍事政治上的連番失敗徹底擊敗了改革派,摧毀了大一統改革事業,同年李密崛起於河南,竇建德崛起於河北,杜伏威崛起於江淮,羅藝崛起於北平,羣雄並起,天下大亂。也就是說,李風雲若想在未來的逐鹿戰場上爭得一席之地,滿打滿算只有三年的發展時間。

李風雲一直都有危機感,因爲他若想實現自己的夢想,拯救千千萬萬無辜生靈,尤其是拯救在戰亂中死傷殆盡的大河南北的平民百姓,就必須在羣雄並起之前,擁有強大的無可匹敵的實力,即便不能控制整個山東地區,也要控制大河南北,最不濟也要佔據河北和幽燕做爲自己爭霸的根據地,否則他的夢想就絕無實現之可能。

正因爲這股強烈的危機感,李風雲才一次次行險搏殺,一次次豪賭,西進中原劫掠通濟渠如此,與齊王達成政治默契如此,今日集三路義軍夾擊齊郡亦是如此,都是爲了加快發展速度,但看看未來的需要,再看看現在的實力,目前這個發展速度實在太慢了,距離李風雲的目標太遠了,距離李風雲的夢想更是遙不可及。

如何加快發展速度?如何讓自己的實力有個質的飛躍?目前看來唯有利用楊玄感的東都兵變,唯有在兵變中獲取最大利益,舍此以外別無捷徑,而若想最大程度的利用這場兵變,就必須加入這場兵變。

在這之前,李風雲一直拒絕參加這次兵變,因爲這次兵變敗得太快了,快得讓李風雲根本找不到獲利的機會,所以他最終選擇了趁火打劫,乘着官軍圍殺楊玄感,無暇他顧之際,渡河北上,順便在永濟渠一線大肆劫掠一番,接着就上太行山,說白了還是被動,一直在被動中求發展,其發展速度可想而知。

現在李安期一句話“驚醒”了李風雲,讓他豁然頓悟,讓他突然間看到了蘊含在這場兵變中的巨大機遇,讓他有了積極參加這場兵變的動力和慾望,但是,歷史因此而改變,是否會加重中土的災難?

推演一下,若楊玄感攻陷東都,據險關要隘而戰,內戰曠日持久,直接影響到的就是第三次東征,也就是說,因時間、財力、政治因素等等相關原因,已經不具備發動第三次東征的條件,而沒有第三次東征,東都就能進行更爲充分的南北大戰的前期準備,北疆鎮戍軍亦能得到出充分的休整,從而有效提高防禦能力,這都有助於中土人在這場南北大戰中贏得更多優勢。

歷史上的這場南北大戰,中土人敗得很慘,這成了壓垮聖主和改革派的最後一根“政治稻草”,直接加速了國祚的崩潰。正因爲如此,李風雲非常擔心歷史改變後,影響到南北大戰,致使北虜直接殺進中土腹地,大大加快國祚崩潰速度,以致中土災難更爲深重,但從目前的推演來看,如果歷史如李風雲所預料的那般改變,應該對南北大戰是積極的影響,不但有助於中土人抵禦北虜入侵,還有助於減緩國祚崩潰速度,而這一速度的放緩,會給李風雲贏得更多的發展時間,這顯然對李風雲有利。

一方面是歷史車輪在飛速轉動,留給李風雲發展的時間越來越少,一方面正好有個機會可以加快李風雲的發展速度,那麼李風雲還有什麼選擇?他沒有選擇,唯有傾盡全力、不惜代價去抓住這個發展機遇。

李風雲接受了李安期的建議,接下來兩個人圍在地圖前,反覆推演東都兵變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可以利用的變數。實際上這個機遇稍縱即逝,很難抓住,即便抓住了還附帶有很大的危險,因爲在幫助楊玄感攻陷東都的同時,齊王楊喃、代王楊侑,還有從涿郡南下的衛府軍,已經從三面包圍而來,李風雲必須在官軍的包圍圈形成之前衝出去,否則他就要給楊玄感陪葬了。

好在李風雲還有齊王楊喃這個默契對手,關鍵時刻還有一線生機,當然,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理想與現實總是很懸殊,能否實現預期戰果,只有天知道。

李安期看到自己說服了李風雲,很有成就感,情緒很高昂,與李風雲理出了一個參加東都兵變的大概脈絡後,這纔想到了還要兼顧崔氏利益。

“東都失陷,越王楊侗就危險了,而越王楊侗一旦出事,崔氏就麻煩了。”李安期眉頭緊皺,擔心地說道,“如果越國公妥協讓步,把越王楊侗推上皇帝寶座,崔氏不是同謀也是同謀,那等於把崔氏直接推進了萬丈深淵。”

李風雲冷笑,“某說了,這是某的推演,某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東都一定會爆發兵變,而兵變者就一定是越國公,所以某無法滿足崔氏的要求,只能讓她敗興而去。”

李安期稍加躊躇後,忽然問道,“如果她相信你的推演呢?”

李風雲沒有說話。

李安期又說道,“去年因爲你的推演,她竟然不顧一切趕赴東征戰場,陪伴在黃臺公(崔弘升)的身邊直到大戰結束,而事實證明,你的推演是正確的。試想,有了這個極具說服力的先例,她豈能輕視你對未來幾個月東都局勢的推演?”

“相信又如何?她又能改變什麼?”李風雲目露不屑之色,語含嘲諷,“她不顧一切趕赴東征戰場,可曾改變敗局?可曾拯救她的父親?”

“不錯,最終還是你拯救了黃臺公。”李安期說道,“所以,於情於理,她對你都更爲期待,更加信任,所以,她纔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韙,親自趕到歷城城下,走進了你這座叛軍大營,出現在你這個中土第一賊面前。”

李風雲的神情嚴肅了,目露寒光。李安期纔給了崔鈺凌厲一擊,打得崔鈺暈頭轉向,一轉眼,李安期的態度又變了,又開始維護起崔氏利益了。這變化是不是太快了一點?

“小叔,你不要生氣,某就事論事。”李安期預感到李風雲要憤怒了,急忙解釋,“之前崔氏損害我李氏利益,某當然要予以還擊,而就東都兵變這件事而言,某必須兼顧到河北人的整體利益,必須兼顧崔氏的利益,若崔氏因爲這場兵變而飽受打擊,對我整個河北而言肯定是極度不利。”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李風雲冷笑道,“若攻陷不了東都,某不能獲利,反之,若東都失陷,越王楊侗罪無可恕,輔佐他的長史崔賾亦難辭其咎,崔氏利益受損,這是必然。這世上,本就罕見兩全其美之事。”

“我們沒有辦法兩全其美,不代表崔氏就沒有辦法。”李安期正色說道,“小叔,從河北人的整體利益來說,李氏與崔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單從你的利益來說,你北上發展也需要崔氏的支持,一旦你大業有成,能否贏得崔氏的傾力支持就更爲至關重要,所以不論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離不開崔氏。在某看來,雙方只要平等合作,不要以強權欺人,那該坦誠的還是坦誠,畢竟合作兩利分則兩傷嘛。”

李風雲沉吟不語。

“小叔,越國公若在東都城內,拿下東都易如反掌,反之,若在東都城外,以東都之堅固,要麼有數倍於城內禁衛軍的精兵,要麼有確實可靠的內應,否則絕無可能攻陷東都。”

李安期這句話說到李風雲心坎上了,之前他之所以缺乏參加東都兵變的動力,原因正在如此。

“你的意思是……”

李風雲正猶豫如何措辭,李安期已告訴了他答案,“就算你參加東都兵變,就算越國公有十幾萬甚至更多軍隊,短期內亦無可能攻陷東都,而時間一長,各地救援之師紛至沓來,越國公就完了,所以越國公若想在最短時間內拿下東都,就必須要內應。”

李風雲聽懂了,若越國公在內應的幫助下攻陷東都,越王楊侗棄城而走便有了推卸責任的藉口,就能減輕自己的罪責,如此崔氏就能最大程度的保全自身利益。

李風雲疑惑了。依照記憶中的歷史,越國公未能攻陷東都難道是因爲沒有內應?或者內應未能幫助他打開城門?如果事實當真如此,自己就算參加東都兵變,也依舊沒有攻陷東都的把握。

難道,李安期有藉助崔氏之力,幫助越國公打開東都城門的辦法?

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735章 四大寇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六百八十四章 一個好消息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八百三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兩百二十章 做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七十三章 挺進蒙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八百九十五章 契機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五百五十九章 謀動思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五百九十二章 會師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一百七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六百六十一章 相見不相識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一百二十三章 我要決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從善如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如你所願第兩百七十一章 一代名士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六百二十四章 不加掩飾第七百八十九章 言之尚早第六百三十三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735章 四大寇第六百八十九章 野望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六百零五章 志在必得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刀殺人的刀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四十章 夜襲夏亭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四百七十二章 只有一條路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兩百三十章 段文振遺策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密重返聯盟第四百三十四章 楊玄感的諱莫如深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義當前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四百三十章 奪權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