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

ads_wz_txt;

李百藥和崔鈺在博陵做出決策的時候,對魯西南局勢知之甚少,對李風雲和義軍聯盟的處境亦是一無所知,雖然李百藥知道李風雲南下徐州了,但李風雲能否在徐州戰場上殺出官軍的包圍,他無從估測,所以他在口信中僅傳遞了崔鈺的意向,並沒有明確表露趙郡李氏的意見。

李風雲將此理解爲,李百藥希望他量力而行,趙郡李氏更注重自身利益,在拯救崔弘升這件事上,能幫忙就幫忙,實在幫不了也就算了,千萬不要勉強爲之,把自己搭進去了。

然而,有一個事實卻已存在,且不可改變,那就是趙郡李氏不會向河北豪雄施壓了,也不會勸說他們在今年年底渡河南下攜手齊魯義軍攻打張須陀了,畢竟博陵崔氏已經在積極謀劃拯救崔弘升,正在調用河北各方力量以加劇河北危機,這時趙郡李氏必須積極配合博陵崔氏。退一步說,就算趙郡李氏不願配合,也難以如願以償了,因爲博陵崔氏肯定向清河崔氏求援,而河北豪雄基本上聚集在清河及其周邊地區,相比較而言,清河崔氏與他們之間的利益更爲緊密,對他們的影響力也更大,可以預見,只要清河崔氏暗中操縱局勢,則河北豪雄們必定禍亂永濟渠,而不會置河北局勢於不顧,幫助王薄南下打齊魯。

李風雲苦笑無語。人算不如天算,他好不容易促成了三路義軍夾擊齊魯之佈局,如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哪料想東風沒有來,卻刮來了西風,讓他的如意算盤徹底落了空。

王薄如果沒有河北豪雄們的幫助,即便渡河南下了也不過是張須陀的“虎口之食”,而僅靠魯西南和魯東北兩路義軍的力量,又沒有擊敗張須陀的把握,如此一來,此事只能暫時擱置,先把河北的事解決了,然後再拉着河北人一起打齊魯,但最佳的攻擊時機卻錯過了。春天來了,不僅大河解封,南來北往困難重重,而且隨着二次東征開始,東都政治風暴結束,政局漸趨穩定,大河南北的地方局勢也會迅速好轉,一股強大的戡亂風暴會席捲齊魯,這就更加不利於義軍聯手夾擊張須陀了。

難道歷史要重演?我在齊魯“折騰”出如此大的動靜,都無法改變歷史前進的軌跡?李風雲心不甘情不願,十分鬱悶。

如果歷史重演,崔弘升必死無疑,誰也救不了他,但問題的關鍵是,此時此刻,河北人集中力量對付段達,對付戡亂官軍,有意加劇河北危機,以河北危機來脅迫東都和聖主在政治上向山東人做出讓步,到底是自救,還是拯救崔弘升?如果這是河北人的自救之舉,而拯救崔弘升不過是把河北各方力量集中到一起的藉口,那麼自救纔是最終目的,拯救崔弘升不過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也就是說,能否救出崔弘升實際上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救助河北義軍的力量,爲河北豪門贏得政治利益。

河北豪門到底需要贏得什麼樣的政治利益?很顯然,博陵崔氏要做最壞的打算,如果崔弘升死了,崔氏必須最大程度維護和挽救自己的政治利益,爲此不但要做好佈局,還需要充足的操作時間。在目前中土政治格局下,關隴人和山東人的矛盾最爲激烈,所以對河北豪門來說,大家的利益捆在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趙郡李氏已經衰落了,如果博陵崔氏再步其後塵急劇衰落,那麼清河崔氏和河北其他高等貴族的利益必然受其連累而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李風雲反覆分析和權衡後,不得不屈從於河北人的整體利益,唯有如此,才能繼續贏得與河北豪門的合作,才能在雙方之間建立更多的信任,才能在未來得到他們更多的幫助,但聯盟渡河北上進入河北作戰,由此帶來的直接後果非常嚴重,不但會激化聯盟內部的矛盾,也會惡化與齊王楊喃之間的“默契”,而更爲嚴重的是,李風雲將失信於王薄、孟讓和左君行等齊魯豪雄,爲未來雙方之間的合作埋下隱患,影響甚至阻礙到聯盟的發展壯大。

李風雲做出決策後,心中的負面情緒迅速化解,雖然麻煩會接踵而至,但他已別無選擇。

“某想知道,博陵那邊有多大把握拯救黃臺公(崔弘升)?”李風雲鄭重詢問李思行。

李思行英氣勃勃,一雙神采奕奕的眼睛裡充滿了自信,而這種與生俱來的自信配上他豪門世家的尊貴身份,使得他看上去就如一柄出鞘利劍,鋒芒畢露,但面對白髮飄散、神鬼莫測的李風雲,面對李風雲背後那強大的力量,李思行感覺對方就是一個來自黑暗世界的不可戰勝的妖孽,其詭異之氣令人驚悸,讓人畏懼,不知不覺中就喪失了爭鋒的勇氣,竭盡所能把自己保護了起來。

李風雲的詢問“驚醒”了忐忑不安的李思行,他稍稍遲疑了一下,說道,“聽安平公(李百藥)的口氣,似乎並不樂觀。”

“安平公還說了甚?”李風雲追問道。

李思行看了他一眼,目露疑惑之色,不知道李風雲到底想知道什麼。

李風雲看出來李思行的疑惑,當即加了一句,“安平公是否知道,黃臺公在平壤戰場上,是否有所建樹?”

這是李風雲一直想知道的事。他曾向十二娘子推演了東征戰局,對平壤一戰推演的更爲詳細,而其中的關鍵就是薩水,崔弘升能否自救,就在於能否在薩水一戰中拯救遠征軍。十二娘子因爲李風雲的推演而遠赴東征戰場,試圖說服崔弘升以自救,但從目前已知的結果來看,崔弘升顯然未能拯救遠征軍,這其中到底是十二娘子未能說服崔弘升,還是崔弘升的自救之策未能奏效,就不得而知了。

假如是第二個原因,那麼崔弘升在假設遠征軍大敗於薩水的情形下,必然會積極的做出一些預防措施,而這些措施在關鍵時刻應該能發揮一些作用,救出一些遠征軍將士,這就是崔弘升的功勞。只要崔弘升有功勞,那麼在政治層面的配合下,山東人的確有救出崔弘升的把握,反之,若崔弘升在東征戰場上全軍覆沒而歸,罪無可恕,那山東人利用河北危機來脅迫聖主,則有可能適得其反,不但會加速崔弘升的死亡,還會進一步激化關隴人和山東人之間的矛盾

而這一答案對李風雲的北上決策非常重要,若河北人有把握拯救崔弘升,李風雲便率軍殺進河北,反之,李風雲最多也就是做出北上攻擊態勢,完全沒必要拿聯盟將士做無謂犧牲。

李思行不假思索的點了點頭,這讓李風雲高懸的心頓時放了下來,一股喜悅涌上心頭,難道十二娘子當真成功了?難道崔弘升拯救了大量的遠征軍將士

“據安平公說,崔家從中樞得到消息,聖主曾說,此次遠征平壤最終能安全撤回四個軍,黃臺公居功至偉。”

李風雲又驚又喜,難以置信。四個軍?竟然有四個軍安全撤回遼東?崔弘升竟然拯救了四個軍十幾萬將士的性命,這份功勞太大了,聖主和中樞豈能視而不見?軍方又豈能集體失聲?決無可能,軍方肯定要利用這份戰績,來挽救衛府的尊嚴,只是關隴人和山東人的矛盾太深了,大肆宣揚崔弘升的戰績,雖然能挽救一點衛府的尊嚴,卻進一步打擊了關隴人,而當前東都的軍政兩界都爲關隴人所把持,所以崔弘升的功勞理所當然被埋沒了。

然而,聖主不甘心,山東人也不甘心,他們都想宣言崔弘升的戰績,畢竟這是東征大敗中的唯一“亮點”,聖主需要它來鼓舞軍心士氣,山東人需要它來贏得政治利益,但目前他們缺少一個“契機”,一個迫使關隴人讓步的“契機”,而這個“契機”只能靠山東人自己來創造。

“某將在近期率軍北渡大河。”李風雲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承諾,“考慮到此行需要密切配合河北方面展開攻擊,所以某非常需要一位河北人的輔佐。”李風雲停頓了片刻,又補了一句,“此事十萬火急,切切不可耽擱。”

李安期從李風雲的表情和語氣上敏銳地發現了一絲異常。從時間上推算,此事肯定來不及,因爲不論是趙郡李氏和博陵崔氏,若想滿足李風雲的條件都需要時間,而現在缺少的就是時間。李安期稍稍猶豫一下,主動問道,“將軍是否已有合適人選?”

“劉炫。”李風雲微笑說道。

李安期和李思行四目相對,面面相覷。劉炫是什麼人?山東第一鴻儒,儒林泰斗,中土最爲著名的經文學家,誰能請得動?

然而,劉炫生不逢時,尤其中土一統,關隴人掌握天憲之後,關隴人對以中土正朔自居的山東和江左儒林文人施以“蘿蔔加大棒”的政策,聽話的就用,不聽話的就往死裡整,而文人自有其節操,山東和江左文人更是視關隴爲蠻夷,結果可想而知。劉炫做爲山東的儒林泰斗,自然瞧不起如蠻夷一般愚昧無知的關隴人,理所當然成爲關隴人打擊的對象,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飽受屈辱,晚年更是悽慘,顛沛流離,孤苦無依,衣履襤褸,食不果腹,就在他大命將近,溘死朝露之際,他的那些參加了義軍的學生聞訊而來,將其裹挾到了義軍隊伍裡。

當初李風雲之所以向李百藥推薦劉炫爲說客,正是因爲他知道劉炫就在豆子崗,而李百藥之所以也想到了劉炫,同樣是知道劉炫的淒涼處境。現在李風雲改變了想法,決定把劉炫請到自己身邊來,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劉炫的顯赫聲名,如此既有利於自己與河北人的合作,又有利於後期繼續說服河北人南下攻打齊魯,可謂一舉多得。

“你去一趟豆子崗。”李風雲目視李安期,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見到老先生後,你實話實說,然後代表你家大人,懇請安平公出手相助。”

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估的秘密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
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六百五十七章 老奸巨滑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一百五十八章 解惑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六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蜂擁而至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一刀致命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簡單粗暴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兩百四十章 走進誤區的李密第八百一十章 望梅止渴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三百三十六章 頑固的老軍第九百四十六章 自作孽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破平衡第兩百四十二章 憂鬱的韋福嗣第九百三十七章 某的底線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兩百九十一章 西風颳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第六百七十三章 討價還價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四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誘惑第一百八十六章 翟讓來訪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闕口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九百六十一章 李平原已死第一百零一章 誰利用誰第兩百六十一章 沒有奇蹟第兩百五十九章 移花接木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兩百三十八章 打破默契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兩百六十八章 唯有權威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九百五十六章 兩害相權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五百八十三章 吃驚的來護兒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五百四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估的秘密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盲目擴張的惡果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四百四十六章 樊子蓋的堅持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一百六十一章 蠅頭小利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零二章 攘外的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