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

六月二十八,深夜,澠池城外連營數裡,燈火輝煌,如璀璨星海蔚爲壯觀。

京輔都尉獨孤武都率軍抵達澠池,同期抵達的還有負責押送大軍糧草輜重的京兆贊務韋福獎。兩人不待休息,聯袂進城拜會鄭元壽。鄭元壽今天忙得團團轉,疲憊不堪,爲了方便於脆把辦公地點設在東城樓上。

獨孤武都和韋福獎上了城樓,與鄭元壽把臂言歡。鄭元壽因陋就簡,在城牆上擺下露天宴席,三人在徐徐夜風中一邊欣賞滿天星光一邊飲酒聊天,不過話題都很沉重,心情都不好。實際上他們三個不是“一路人”,除了這場正在進行的戰鬥外基本上沒有共同話題,若不是又累又餓確實需要休息一下吃點東西,三人不可能坐在一起。

單純討論這場戰鬥,鄭元壽當然是權威,無論是他的衛府統帥身份,還是他對東都局勢的瞭解,獨孤武都和韋福獎都“甘拜下風”,只能洗耳恭聽、不恥下問,只是他們的“不恥下問”內含玄機,以k元壽的“老奸巨滑”亦要反覆思量,說出來的話更是慎又慎,就怕一不小心被他們“坑”了。

“同軌公(衛文升)急於東進,恨不得肋生雙翅飛進東都。”獨孤武都感慨說道,“只是將士疲憊,連日行軍,連夜作戰,恐難以持久,一旦受阻於函谷關下,錯過了戰機,再想搶在樵公(周法尚)前面進入東都戰場就難了。”說到這裡,獨孤武都看了鄭元壽一眼,語含雙關地問道,“莘公是否也急於殺進函谷關?”

這話明顯就有嘲諷之意。鄭元壽先是大敗於函谷關下,接着又被困於澠池城內,狼狽不堪,如今他帳下只有千餘衛士,難有作爲,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西京大軍攻城拔寨平叛建功,心裡當然不是滋味。鄭元壽漠然而視,慢吞吞地回道,“某當然急於拯救東都,只要同軌公一聲令下,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獨孤武都笑了起來,“看來莘公對谷伯壁一戰頗具信心,只是某有個疑惑,楊玄感爲何舍易求難,不在函谷關阻御我軍,卻在谷伯壁陳兵阻擊?”

“有兩種可能。”鄭元壽說道,“楊玄感急於報仇,於是主動殺出函谷關外,與同軌公決一死戰,谷伯壁可能就是決戰戰場,而楊玄感的主力大軍此刻正在越過函谷關,傾巢而來;另一種可能就是楊玄感在誘敵深入的同時,以重重阻擊來疲憊和消耗對手,這樣到了決戰之刻,楊玄感便會佔據一定優勢。”

韋福獎聽到這裡,馬上問道,“請問莘公,哪一種可能最大?”

獨孤武都也是好奇心大起,目露期待之色。

鄭元壽略略皺眉,欲言又止。他有自己的推斷,但他不想透露,如果推斷正確,當然“長臉”了,不過如果推測錯了,那就臉上無關,顏面大損了。鄭元壽決定閉緊嘴巴,他轉目望向城外,以此來暗示自己的拒絕之意,但就在他的目光看到城外如星海般璀璨奪目的燈火時,內心深處突然涌出一股冷徹入骨的寒意。城外有數萬工匠民夫,他們手無寸鐵,一旦陷入戰火必定屍橫遍野。鄭元壽驀然意識到,自己應該做些事,應該未雨綢繆、以防萬一,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保護無辜平民。

“某認爲,楊玄感主動出關決戰的可能最大。”

正當獨孤武都與韋福獎均以爲鄭元壽出於謹慎避而不談時,卻意外地聽到鄭元壽給出了答案。

“僅僅因爲報仇雪恨,楊玄感就要主動出關決戰?”韋福獎質疑道,“崤、澠一線地形險峻,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決戰,再說楊玄感即使要在函谷關以西決戰,也會提前做好準備,陳兵於澠池,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倉促應戰,更不會把決戰戰場選擇在崇山峻嶺中的谷伯壁。”

“在某看來,把決戰戰場放在東都城下,對楊玄感最爲有利。”獨孤武都也同樣提出了質疑,“某倒是認可第二種可能很大,楊玄感在行疲兵之計。同軌公不會中計,不出意外,午夜之前同軌公必然要鳴金收兵。”

鄭元壽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既然我們知道水師距離東都已近在咫尺,楊玄感當然也知道,或許他得到消息的時間比我們更早。”

此言一出,獨孤武都與韋福獎立即意識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些疏忽,對東都戰局做出了錯誤的判斷,而鄭元壽的適時提醒,讓他們不約而同地陷入深思。如果楊玄感得知水師增援而來,當然知道局勢正在向不利於他的方向發展,他必須馬上拿出對策,以搶在被圍之前衝出包圍圈,而最佳的突圍方向就是關中,只要他擊敗了西京大軍,他的西進之路也就基本上暢通無阻了。

“此處地形險峻,戰場狹窄,雖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的確不利於大規模的正面決戰。”韋福獎擡頭看看四周,崇山峻嶺均淹沒在黑暗之中,給人一種巨大的壓抑感,心中更是一股莫名畏懼,“莘公,楊玄感若在函谷關外攻擊受阻,而水師又乘機逼近東都城下,他豈不進退失據?”

鄭元壽搖搖手,“此處地形險峻,不利於用正,卻有利於用奇。如果楊玄感提前伏兵于山巒,把我們誘進他的伏擊圈,關鍵時刻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那局勢就不堪設想了。”

獨孤武都暗自吃驚,臉色頓時就變了。韋福獎也是暗自駭然,這話若從一個普通人的嘴裡說出來就是笑話,但從衛府高級統帥的嘴裡說出來份量就完全不一樣了。兩人面面相覷,越想越擔心,尤其從鄭元壽這一大膽的猜測結果去倒推今日戰局的發展過程,不難發現叛軍很多舉措都隱含玄機,或許叛軍正是要欺騙和麻痹西京大軍,以便把西京大軍誘進他們的伏擊圈。

“莘公是否有所發現?”良久,獨孤武都小心翼翼地試探道。

“沒有。”鄭元壽毫不猶豫,矢口否認,“這只是某的假設而已,到目前爲止,某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這一假設。”鄭元壽嘆了口氣,自嘲道,“或許是某老了,疑心太重,庸人自擾了。”

鄭元壽越是否認,獨孤武都和韋福獎就越是懷疑。鄭元壽是什麼人?就算他老了,也不過是體力不濟,智慧絕對沒有問題,尤其在這種特殊時期,他必定謹小慎微,三思而行,甚至每一句話都會反覆思量才說出來。今夜當着分屬不同政治集團的獨孤武都和韋福獎兩位權貴的面,鄭元壽怎麼可能會信口開河,胡說八道?既然鄭元壽說出了這一假設,那他肯定不是無的放矢,不是捕風捉影,必有依據,而且有明確目的。目的很簡單,鄭元壽不想也不能再打敗仗了,如果西京大軍大敗,東都局勢進一步惡化,對他本人的影響太大了,所以他有心說服獨孤武都和韋福獎,三方合作,即便是防患於未然,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對此獨孤武都和韋福獎可以接受,但關鍵是,鄭元壽做出這一推測的依據是什麼?

“莘公既然有所懷疑,應該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總不至於無中生有、無事生非。”韋福獎神情嚴肅,衝着鄭元壽拱手致禮,鄭重其事地說道,“還請莘公解惑。”

鄭元壽沉吟稍許,緩緩說道,“之前叛軍向澠池發動攻擊時,某一邊率軍撤離,一邊暗藏斥候於谷水兩岸刺探軍情。今日下午,這批斥候陸續回城,其中有幾個斥候稟報說,叛軍包圍澠池的軍隊多達數萬人之多,其中一部分渡過谷水殺向了崤城。”

“數萬叛軍?去了崤城?”獨孤武都吃驚地問道,“當真有數萬叛軍藏在崤城?消息是否準確?”

“莘公,事關重大,必須慎重,切切不可大意啊。”韋福獎也是十分吃驚。現在各種傳言滿天飛,造謠惑衆者數不勝數,這一消息極有可能是假的,這從鄭元壽吞吞吐吐搞了半天才把它當作“蛛絲馬跡”說出來,就足見其本人也是將信將疑,應該是沒有確切證據,否則他早就“大張旗鼓”的告之衛文升“邀功領賞”了。

“某已經派人去崤城打探軍情,也派斥候去谷水以南、崤城以北的崇山峻嶺間尋找叛軍蹤跡,但因爲天黑,山路難行,估計午夜前很難得到迴音。”鄭元壽焦慮不安地說道,“某相信斥候,只是事關重大,某在沒有確切證據之前,不敢告之同軌公,以免背上謊報軍情惑亂軍心之罪名。”

韋福獎馬上聽出了弦外之音,急切問道,“莘公確定午夜後,你的斥候能從谷水南岸安全返回?”

“某不能確定。”鄭元壽搖頭嘆道,“如果谷水南岸當真藏有數萬叛軍,斥候必定有去無回。”

“如此說來,假若天亮後,斥候都沒有回來,蹤跡全無,便可證明這個消息是真的?”韋福獎追問道。

鄭元壽苦笑,“等不到天亮了。如果數萬叛軍藏在谷水南岸的崇山峻嶺中,他們今夜就會突襲澠池,燒燬城外的大軍糧草,斷絕大軍的退路。”

獨孤武都和韋福獎相顧失色。此事重大,關係到西京大軍的存亡,出於謹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未雨綢繆早作防備也是一件好事。

“莘公,計將何出?”獨孤武都再不遲疑,果斷問道。

--3400+dbqgliuea+2624278-->

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五百八十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三百一十六章 與杜伏威結拜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801章 錯亂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
第四百三十三章 越國公的後手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五百八十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李渾的反擊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兩百二十九章 遼東城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三百二十五章 徐世勣的原則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七百二十七章 替罪羊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八百六十二章 狼帥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五百九十七章 滿座皆驚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一百九十六章 轉嫁危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變局第七百八十三章 你認識老夫?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八百零七章 奚王的對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五百零三章 成也楊氏,敗也楊氏第九百六十四章 誰騙誰?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一千章 有難同當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九百七十七章 鼠目寸光第三百一十六章 與杜伏威結拜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十四章 憤怒的崔九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七百六十四章 私心作祟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六百八十一章 輔車相依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一十二章 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五百九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八十章 十萬大軍第兩百一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六百一十八章 運籌帷幄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七百六十九章 質疑之聲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九百零三章 火中取栗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是大俠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選擇第一千零十一章 東進,東進!第801章 錯亂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七百三十八章 絕處逢生第九百九十三章 粟末靺鞨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五十八章 殺進大澤鄉第九百七十六章 從未背叛中土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四百五十五章 他們行嗎?第六百三十一章 陰謀論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驚天波瀾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四百一十九章 瞻前顧後的鄭元壽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九百二十三章 秘兵刀已死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三百九十四章 那隻蟬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六百二十五章 出賣第八百三十章 “打臉”第九百三十一章 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