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

軍方的態度非常強硬,強烈要求公開介入東北戰場,利用白髮賊和李子雄拿下安州、北征弱洛水、東北大亂的有利時機,以剿賊爲藉口,從遼東方向迅速進入東北,與叛軍形成南北呼應之勢,給叛軍以有力支援,幫助叛軍擊敗突厥人和東胡諸種,拿下東北全境。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後東北戰果必將全部落入衛府手中,爲軍方贏得榮譽,一掃兩年來衛府軍在遠東戰場上連番失利的頹喪局面。

而軍方強勢介入東北戰場,從政治上來說代表了中土在南北對峙中的強硬態度,表面了中土這位霸主對突厥人的遏制立場和對南北戰爭的強大信心,這完全符合聖主和改革派的政治訴求。

同時拿下東北可以推動南北局勢向有利於中土的方向發展,有助於中土實現聯合西突厥夾擊大漠之目標,而南北戰爭一旦以中土和西突厥人夾擊大漠的方式出現,則中土必勝無疑,這完全符合中土之大利益,中樞保守派亦持贊成態度。

統一和強盛是統治者的共同追求,是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共同利益所在。現在雙方爲了爭奪“鍋”裡的食物雖然大打出手,但誰都不敢把“鍋”打破。“鍋”破了,食物沒了,雙方都餓死了,這肯定違背了爭奪食物的初衷,所以當“鍋”出現危機的時候,改革派和保守派還是能擱置矛盾一致維護。

楊玄感兵變,遲遲不敢自立爲帝,不敢打開分裂這個“魔盒”,就是因爲如此,因爲他也是既得利益者,他也在這個“鍋”裡吃飯,只不過吃得沒有過去多了,憤怒之下便對分配食物的“家長”飽以老拳。當然,某些失去理智的激進者,不在此列,他們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偏激瘋狂,是非不分,比如圖謀復國的前朝遺臣,比如被貪婪矇蔽了心智的野心家,他們視統一爲最大敵人,他們********就想打破“鍋”,爲一己私利置中土千千萬萬無辜生靈於不顧,是顛覆中土統一大業的最可怕的敵人。

這個結果出乎虞世基和封德彝的預料,之前兩人爲了加大支持安州的力度還四處奔走遊說,忽略了第三次東征的決策在重重阻力下“難做寸進”後,聖主、中樞裡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以及軍方,都急切需要一個“突破口”,一個“緩衝地帶”,一個打破僵局的機會,而這個機會就落在了東北戰場上,落在了白髮賊和李子雄所領的叛軍身上。

第三次東征已經不是爲了實現國防戰略上的目標,而是聖主、改革派和軍方爲了扳回顏面、挽回威權的一種政治手段,是把政治集團利益凌駕於中土和國祚利益之上的不當決策,所以保守派堅決反對,絕不退讓,而聖主、改革派和軍方因爲“心虛”,面對保守派的“凌厲反擊”,也是理虧辭窮,一籌莫展。

這種僵局下,如果中土在東北戰場上連戰連捷,甚至拿下東北全境,不但可以迅速逆轉中土在南北對峙中的劣勢,還能開疆拓土,而這就是武功,甚至超過滅亡高句麗的武功,這個武功同樣可以幫助聖主、改革派和軍方扳回顏面、挽回威權,同時其所需要的投入也遠遠少於第三次東征,而所獲得的利益卻大大超出了想像,典型的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利益,所以保守派也沒有反對理由。

東方不亮西方亮,無心插柳柳成蔭,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換一種思路,調整一個角度,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於是聖主、中樞裡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以及軍方,便暫時擱置了爭論,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了東北戰場上,決心利用眼前的大好機會拿下東北。

但是,東北戰場上有個關鍵,那就是拿下東北的同時,不能提前引爆南北大戰。中土還沒有做好南北戰爭的準備,如果中土因爲貪圖東北之利而破壞了南北關係,徹底激怒了突厥人,南北大戰轟然爆發,那麼中土倉促之下即便守住了長城,也是損失慘重,如此就得不償失了。

南北大戰沒有爆發前,南北關係就必須維持,兩者互爲因果,這就是中土明知滅亡東胡諸種拿下東北,就可以從根本上逆轉中土在南北對峙中的劣勢,卻遲遲不能動手的原因所在。於是退而求其次,先東征滅亡高句麗,先把突厥人伸向遠東的手斬斷了,這樣南北戰爭爆發時,中土的敵人就少了一個,免得當中土與大漠正面廝殺時,左右側翼的雜胡諸種蜂擁而出,搞得中土手忙腳亂、顧此失彼。

所以打東北是一個無解之局,打東北就必然損害突厥人利益,突厥人迫不得已就只能與中土撕破臉,雙方大打出手,南北大戰就要爆發,但這個無解之局,卻在不經意間被一支出塞作戰的叛軍給破了。

因爲白髮賊和李子雄的叛亂隊伍北上幽燕,迫使段達不得不驅虎吞狼、借刀殺人,驅趕白髮賊和李子雄出塞作戰,本意是想坐山觀虎鬥撿個便宜,哪料到白髮賊和李子雄竟然從突厥人的圍追堵截中殺出一條血路,衝到東北攻陷安州,創造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奇蹟,但這個奇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白髮賊和李子雄竟然把東北這局死棋盤活了,給中土打破南北對峙的僵持之局創造了一個天大的好機會。接下來中土只要牢牢抓住這個機會,乘勢擴大戰果攻佔東北全境,對大漠側翼造成實質性威脅,則南北僵持之局也就轟然破裂,中土將在南北大戰中搶佔先機,取得明顯優勢,大大增加戰爭勝算。而這一有利局面又將影響整個天下大勢,必然推動西突厥做出更有利於其自身的選擇,一旦西土與中土聯手夾擊大漠,則南北大戰的最後贏家肯定是中土。

那麼,中土如何抓住這個天賜良機?

很簡單,誰把東北這局死棋盤活了,誰創造了這個天賜良機,誰就是東北形勢的掌控者,而中土只要控制這個人,幫助他拿下東北全境,則武功唾手可得,而且還是以最小代價、不費吹灰之力、輕輕鬆鬆就拿到了武功。

當然,天上掉餡餅這種好事,想想也就罷了,事實是不存在的,不勞而獲只是夢想,有付出纔有收穫。

白髮賊和李子雄之所以能破開東北死局,關鍵就在於他們的叛逆身份。他們是中土叛逆,他們的部下都是中土叛賊,他們是中土的敵人,他們出塞後就成了一股獨立的新興勢力,就像一支從深山老林裡走出來的部落,爲生存而戰,爲活着而廝殺。

突厥人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明明就是一支中土軍隊,但因爲戴着中土叛逆這頂“帽子”,就與中土沒有任何關係,不論這支叛軍在塞外殺了多少人做了多少惡,中土都不承擔任何責任,甚至公開宣揚,你可以殺了他,我也可以出塞與你一起聯手殺了他,但他在塞外的滔天罪行,他給你所造成的損失,與我都沒有任何關係。

所以,安州北征弱洛水,事實上就是塞外諸虜之間的廝殺,符合以夷制夷的對外原則,且對中土有百利而無一害,聖主、中樞和軍方當然異口同聲,絕對支持,並且爲了幫助安州實現這一目標,遼東鎮戍軍將以剿賊之名,公開介入東北戰場,以配合安州方面橫掃東胡諸種。至於軍事層面的困難,不在討論之列,爲了實現中土的政治目標,任何困難都必須克服,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然後,就涉及到核心問題,安州何去何從?在南北大戰沒有爆發前,中土與安州是什麼關係?

安州是中土爲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而存在,它在中土不遺餘力的支持下必然會迅速發展壯大,而壯大後的安州,是否會失控?一旦恩將仇報,挾安州以脅中土,或者乾脆倒戈一擊,聯合突厥一起對付中土,那中土豈不是養虎爲患,自取其禍?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政治的本質就是利益之爭,白髮賊和李子雄舉兵叛亂也是爲了利益,所謂大義,不過是爭權奪利的遮羞布而已,所以控制安州、駕馭白髮賊和李子雄的有效手段,就是利益,就是滿足白髮賊和李子雄的利益訴求,那麼白髮賊和李子雄的“胃口”有多大?什麼樣的條件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

然而,在這個核心要害問題上,聖主和中樞不屑一顧,不予考慮,軍方亦是嗤之以鼻,因爲現在白髮賊和李子雄的“命脈”就控制在中土手上,只要長城內不予糧草武器的支援,他們馬上敗亡,而這一狀況隨着安州的壯大,隨着白髮賊和李子雄橫掃東北,隨着突厥人和東胡諸種的全面反撲,他們對中土的依賴就更大,甚至可以說根本就離不開長城內的支援,而中土僅憑這一點,就卡住了安州的“咽喉”,生殺予奪,要你死就死,要你活就活,你敢不聽話,分分秒秒宰了你。

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五百三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
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六百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二章 單雄信和徐世勣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要與我一戰?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三百四十五章 狗屁不通的理由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七百五十五章 什麼都不幹?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線生機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六百四十四章 失控的雙刃刀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九百二十一章 盲目自大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調轉方向第九百零一章 問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兩百五十五章 憂鬱的李密第七百六十八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六十五章 再攻永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兩百五十二章 不真實的未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九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五百五十三章 穿華服的死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八百二十七章 一根稻草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九百七十八章 各得其利第五百三十二章 優柔寡斷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一百四十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兩百零七章 獨孤氏的威脅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四百七十六章 凌厲一擊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四百六十八章 強臣欺主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九百九十一章 餓了就殺馬第九百一十章 不需要理由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九百八十四章 赤峰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第三百三十二章 齊王還有希望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山頭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七百零三章 意外驚喜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七十二章 一世兄弟第六百九十章 鴉雀無聲第一百八十四章 表決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肥羊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