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理由呢?

十二月十六,古北口。

涿郡留守段達,左武衛將軍、檢校上谷太守崔弘升,右驍衛將軍、檢校安東副都尉李渾,古北口鎮將、檢校安樂太守郭絢,以及古北口副鎮慕容正則,出關趕赴邊市,依約與安州展開招撫談判。

安州的李子雄、袁安、楊恭道、阿史那翰海和辱紇王雲先行趕到邊市,熱情相迎,雖然歡迎儀式簡樸而低調,但充分表達了安州的迴歸誠意。

李子雄、楊恭道與段達、崔弘升、李渾、郭絢本同殿爲臣,如今卻勢不兩立,殊死博弈,人生之無常,讓人憂懼悽惶,唏噓不已。

段達表現得很矜傲,我來招撫你是天大恩賜,而李子雄也表現得很漠然,談得攏就談,談不攏一拍兩散,大家各玩各的。雙方的“帶頭大哥”過去就是對頭,互爲政敵,積怨甚深,雖然在聯盟北上出塞這件事上有過合作,但段達的目的是借刀殺人,是剷除禍患,是有心殺人,而李子雄窮途末路,只能將計就計,行險一搏,對段達的陰狠手段記在心裡,逮到機會就報復,所以此次談判,雙方都想“狠宰”對方一刀,決不讓對方如願以償。

歡迎儀式結束後,談判並沒有立即開始,而是短暫休息,雙方成員藉此機會或互相熟悉,或互述舊誼,彼此看上去相談甚歡,實際上目的都是一個,最後一次摸摸對方的底。

李子雄與李渾走到一起。李渾直言相告,通過他在古北口的試探,基本摸清了聖主和中樞在此次招撫談判中的目標,那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完成招撫,拿下安州和東北,以開疆拓土之武功來緩解兩京日益嚴重的政治危機,竭盡全力穩定國內局勢。

“聖主和中樞能夠給出的最高條件是什麼?”李子雄問道。

李渾搖搖頭,“許公(宇文述)隻字不透,諱莫如深,而襄垣公(段達)和黃臺公(崔弘升)亦不知情,兩人都是在接到聖主詔令後,於許公北上經過上谷和涿郡時與其會合,並依照聖主詔令,一切遵從宇文述的命令,不可擅權自作主張。”

李子雄眉頭緊皺,稍作遲疑後,問道,“恕某直言,段達和崔弘升到底是不知情,還是不相信你,故意隱瞞?”

李渾的表情頓時凝滯,目露不善之色。

李子雄大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這兩者之間差別很大,如果他們不相信你,故意隱瞞,問題就嚴重了,形勢不但對我們不利,對齊王和你更爲不利。”

李渾思索了片刻,搖搖頭,“某可以肯定,段達和崔弘升確實不知道聖主和中樞的招撫底線,而不是對某蓄意隱瞞。”

“何解?”李子雄追問道。

李渾警覺地看看四周,確定帳內沒有第三者之後,這才俯身湊近李子雄,壓低聲音說道,“某從行宮內得到最新消息,十一月十八,扶風僧人向海明聚衆叛亂,並開國稱帝,一時間震動三輔,西京轟然大亂。如此大事,關係到社稷安危,國祚存亡,聖主理應火速返回東都主持大局,但出乎預料的是,聖主沒有絲毫回京的跡象,除了在第一時間詔令太僕卿楊義臣十萬火急趕赴西京戡亂平叛外,並無其他動作,相反,如此緊要關頭,聖主卻請民部尚書、東都留守樊子蓋和刑部尚書、西京留守衛文升火速趕赴行宮述職,並派遣宇文述、崔弘升和段達聯袂北上巡視幽燕邊塞,其中隱含之深意,值得斟酌啊。”

李子雄吃驚了。西京亂了,兩京政治危機狂飆突進,國內政局急驟惡化,這種嚴峻局面下,聖主不但不回京,反而把留守兩京的重臣都召至行宮述職,明顯就是輕重不分,本末倒置嗎?是聖主和中樞嚴重低估了西京危機的危害性,還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寧願西京混亂,關中沒落,兩京走向決裂,也要利用當前北疆的有利形勢,在拿下開疆安東的武功後,完成東征高句麗的最後勝利,以對外征伐的輝煌勝利來建立無上威權,有力鞏固和加強東都的絕對地位,就此給西京致命一擊,釜底抽薪,徹底摧毀西京的政治地位,一勞永逸地解決兩京政治衝突?

但這些都是次要的,都不是李子雄急需考慮的,重要的是西京大亂將給這場招撫談判帶來何種影響,這纔是李子雄必須考慮清楚的,由此可以判斷出聖主和中樞的招撫底線是什麼。

李子雄躬身致謝,感謝李渾在關鍵時刻提供瞭如此重要訊息。

李渾不以爲然,不動聲色地繼續說道,“距離年底還有半個月,半個月後就是新年大祭,而開疆拓土的武功一旦在新年傳遍京師,必將給聖主和中樞帶來無上榮耀,再建無上威權。”

李子雄心領神會,微笑頷首。

袁安主動拜會崔弘升。

雙方心照不宣,說話暗藏玄機。

袁安用隱晦之言,再次闡明,李風雲的底線是安東必須擁有完整的自治權,並告訴崔弘升,大漠使者已抵達安州,現正在松山北麓與李風雲談判,也就是說,目前安州掌握一定的主動權,如果聖主和中樞在安東自治上一步不讓,結果必定兩敗俱傷,對雙方都不利。

崔弘升直截了當,直指“要害”,“你這番話,某能否理解爲,迫不得已之下,安東會棄中土而投大漠?”

“不會。”袁安毫不猶豫地一口否認,“安東還有第三個選擇,割據稱藩,遊走於中土和大漠之間,左右逢源,雖然風險非常大,但相比束手就縛,任由宰割,好歹還有一線生機。”

崔弘升想了一下,謹慎問道,“某有個疑慮,不知你能否如實回答?”

袁安微笑點頭,伸手相請。

“阿史那咄爾背叛大漠,與白髮結盟合作的背後,必有秘密,而這個秘密某並不奢望得到真相,某隻想知道,在受撫這件事上,白髮與阿史那咄爾是否有約定?”

袁安再次點頭,承認有這麼回事。

“這個約定,是否關係到你們的受撫底線?”崔弘升追問道。

袁安繼續點頭。

“那麼,在最終決策上,白髮是否會受到阿史那咄爾的制約?”崔弘升目光炯炯,步步緊逼。

袁安嚴肅搖頭,“某可以如實告訴明公,阿史那咄爾參與機要,有一定的決策權,但沒有最終決策權。”說到這裡,袁安意味深長地笑了,語含雙關,“在安東,只有大總管擁有最終決策權。某的回答,明公是否滿意。”

崔弘升若有所悟,之前諸多疑惑盡數釋去。事實上袁安說得很清楚了,在安東,不論是李子雄還是阿史那咄爾,都沒有最終決策權,李風雲雖然遠在赤峰,但帳下甲士如雲,猛將如林,軍權獨攬,即便他不參加招撫談判,亦無人可以拒絕他的命令,公開與其對抗。

由此推及,如果李風雲決心以參加第三次東征來換取安東的自治權,安東各方勢力根本無力阻擋,只能被動接受。

“如此甚好。”崔弘升暗自鬆了一口氣。

他最擔心的就是李風雲控制不了局面,安東內部混亂,一盤散沙,那就麻煩了,意味着招撫談判即便成功也沒有絲毫保障,隨時都有可能前功盡棄,如此一來聖主和中樞固然顏面盡失,權威大損,負責招撫的宇文述、段達、崔弘升三人亦要遭受相應懲罰,只是宇文述、段達都是聖主的心腹,最後背黑鍋做替罪羊的肯定是崔弘升。

“距離年底只剩下半個月了。”崔弘升看了袁安一眼,慢條斯理地說道,“某鄭重告訴你,安東年底前回歸中土,與新年後迴歸中土,其價值和意義迥然不同,這一點請你們務必保持冷靜和理智,千萬不要因爲一時衝動和貪婪而錯失良機。”

袁安想了片刻,說道,“時間太短,要談判的內容太多,事實上這絕無可能。”

“安東若想利益最大化,就必須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崔弘升搖搖手,徐徐說道,“談判內容雖然很多,但爲了利益最大化,就必須變通,比如先在一些原則問題上達成一致,先把最大利益拿到手,然後再談具體的細節性的內容,新年後雙方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慢慢地談,豈不兩全其美?”

袁安笑了,“依明公之計,先在原則問題上達成一致,拿到最大利益的肯定是你們,而不是我們,之後我們會陷入被動,會變成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宰割。”

崔弘升撫髯而嘆,“某說了,不要衝動,不要貪婪,你與虎謀皮,適可而止方能安然無恙,反之,你付出的就是生命。當然,把突厥人引進這場談判,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策略是對的,只是,中土和大漠不是鷸蚌,而是虎狼。虎狼相爭,避之唯恐不及,你卻站在旁邊妄圖漁利,豈不是自尋死路?”

袁安也是苦笑嘆息,“正因爲如此,生存纔是我們的第一要務,如果迴歸危及到了我們的生存,迴歸還有價值和意義嗎?”

崔弘升沉吟良久,毅然決斷,語氣堅定,不容置疑,“你們必須讓步,你我雙方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在原則上達成一致。”

袁安望着崔弘升,質疑道,“理由呢?明公能否給某一個信服的理由?”

崔弘升環視四周,確定帳內無人後,低聲說道,“你們主動參加第三次東征,與你們被迫參加第三次東征,所獲利益完全不同,後期談判亦能掌握更多主動。”

袁安心領神會,躬身致謝。

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十二章 突變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十三章 挾持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801章 錯亂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兩百零六章 郇王之憂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
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鼓擂第四百四十一章 翻臉了第六十一章 誰想捅破天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五十二章 收之桑榆第九十三章 樑父城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王說對了第一千零一章 致命一刀第八百八十二章 下策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十二章 突變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三百五十三章 董純的選擇第一千零十八章 爭先恐後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個期待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三百一十八章 婉拒第八百九十二章 火線救急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一百零三章 找到徐大郎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百七十一章 齊王楊暕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俠宋金剛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一百零二章 琅琊危機第六百九十四章 你這也叫兄弟?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八百四十九章 “添足”之憂第五百九十九章 你們是否信任某?第四百五十六章 到了洛口倉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一個誘餌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渾的選擇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十七章 破空而去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六百七十五章 此事可爲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兩百二十五章 瓦崗人賺了第六百零七章 自己挖坑自己埋第一百八十七章 京畿之下有陷阱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十九章 某要殺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八百八十九章 有沒有勇氣?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四百八十八章 咄咄逼人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十三章 挾持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801章 錯亂第兩百二十七章 齊王憤怒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不是一場勝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767章 計是好計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兩百零六章 郇王之憂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