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

ads_wz_txt;

當李風雲指揮聯盟大軍劫掠通濟渠,樑郡豪望韓相國緊鑼密鼓準備舉旗,通濟渠兩岸的氣氛幾欲窒息之時,遠在千里之外的東都亦是暗流涌動,給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感。

通濟渠局勢給東都的直觀印象是,政治訛詐,而訛詐者正是齊王楊喃。

去年賊帥李風雲製造了通濟渠危機,結果齊王楊喃乘機逃出了政治牢籠,雖然這場危機並沒有真正影響到第一次東征,第一次東征失敗與這場危機亦沒有絲毫關係,但在政治上慘遭敗績的聖主和改革派卻因此付出了更大的代價,他們陷入了保守勢力的“反攻”和新一輪皇統之爭的夾擊中,危機四伏,步履艱難。

今年賊帥李風雲再一次製造了通濟渠危機,目的是什麼?結果又會怎樣?很明顯,東征至上,通濟渠暢通是聖主和東都的底線,以李風雲之狡詐,他絕不會碰觸這條底線,所以無論通濟渠危機有多麼嚴重,東都都不會爲其表象所矇蔽,東都關注的始終是隱藏在危機背後的齊王楊喃。

東都首先要知道的是,齊王楊喃政治訛詐的目標是誰?是遠在東征戰場的聖主,還是留守東都的越王楊侗?東都唯有確定了齊王楊喃要訛詐的目標,才能推測出他訛詐的目的,纔能有的放矢,拿出正確的對策。

“齊王到底想獲得什麼?”這是東都高層所有人的疑問。

越王楊侗今年九歲,年幼,因爲所處環境的原因他比同齡孩子要早熟,知書識禮,但這並不能改變他“政治傀儡”的事實,他就是一個權力符號,一個權力道具,代替他行使權力的是越王府長史崔賾,是東都留守、民部尚書樊子

崔賾出自博陵崔氏,六十四歲。樊子蓋出自江淮世家,六十八歲。兩位重量級老臣輔佐一位親王留守東都,看上去很不錯,實際上很不好。

崔賾的官職雖然沒有樊子蓋高,權力沒有樊子蓋大,但出身顯赫,貴族等級高,在儒林的名氣大,在京爲官時間長,深得兩代皇帝賞識,曾輔佐元德太子很多年,現在又輔佐元德太子的兒子,而這層淵源至關重要,越王楊侗因此對他非常信賴。

樊子蓋位高權重,但在這個拼爹拼門第的時代,在豪門世家遍地走的東都,他就吃大虧了,再加上他長期在地方上任職,在京在中樞的時間都很短,資歷聲望都不夠,人脈資源就更不足了,於是他在東都的大權貴們的眼裡十分不堪,無非就是一個政治暴發戶,一個撞了大運的小土豪而已,權貴們根本瞧不起他。樊子蓋心知肚明,低調做人,聖主在的時候,他尚可狐假虎威,他的話還有些作用,如今聖主不在東都了,他最大的靠山沒了,狐假虎威不成了,他的話就沒人聽了。

越王楊侗人小鬼精,雖然對兩位輔弼大臣都表達出了足夠的尊重,但他知道真正能發揮作用的只有崔賾,至於樊子蓋,不過是扯着虎皮做大旗的主兒,中看不中用,關鍵時刻肯定指望不上。

樊子蓋很識事務,一切以大局爲重,個人榮辱無關緊要,所以這段時間他對崔賾很尊重,大小事務均當着楊侗的面與崔賾商量着辦,給足了楊侗和崔賾這對君臣的臉面,不過今天他不給面子了,事關通濟渠安全、東征的勝利以及聖主和改革派的政治利益,他堅決主張,馬上出兵戡亂通濟渠,剿殺白髮賊。

崔賾明確反對,據理力爭。

目前局勢下,從東都調兵去通濟渠戰場戡亂剿賊,必須謹慎,不到萬不得已,這個兵不能出。何謂萬不得已?就是通濟渠中斷了,確確實實中斷了,江南的糧食已經沒辦法由通濟渠北上了,已經肯定會危及到東征安全了,且東都已經用盡了所有可以解決危機的手段了,則東都出兵。

崔賾的理由是,京畿有洛口倉、含嘉倉,河北有黎陽倉和高陽倉,涿郡有臨朔宮倉儲,北平有臨渝宮倉儲,遼東有望海頓、懷遠鎮兩大糧草輜重囤積地,東征有這些大倉儲的保障,即便通濟渠斷了,依舊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但是,假如河北的永濟渠斷了,洛口倉、含嘉倉和黎陽倉裡的物資只能通過陸路運輸至涿郡,那問題就嚴重了,所以在崔賾看來,保障永濟渠的暢通,要遠遠重要於保障通濟渠的暢通,也就是說,如果永濟渠斷絕了,東都馬上就要做出反應,東都大軍馬上就要出動,反之,若通濟渠中斷了,東都完全沒必要驚慌失措,可以從容對付,想方設法以最小代價解決問題。

樊子蓋當即予以反駁。

永濟渠的安全的確重要,所以聖主才命令楊玄感坐鎮黎陽,確保永濟渠上游的安全,以崔弘升爲河北討捕大使,戍守永濟渠的中段,任命段達爲涿郡留守,確保永濟渠下游的安全,三位重臣,三路軍隊,由南而北,全線護衛,永濟渠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年初崔弘升剿賊得力,河北豆子崗、平原諸賊皆倉皇渡河南逃,河北形勢因此好轉,這顯然也有助於永濟渠的安全。當然了,河北賊還沒有剿殺於淨,一些膽大妄爲的餘孽依舊可能劫掠永濟渠,但他們都是烏合之衆,威脅不了永濟渠,因此,樊子蓋認爲,東都的注意力不應該放在河北永濟渠,而應該全神貫注於河南通濟渠。

另外,樊子蓋堅持認爲,東都應該馬上出兵通濟渠,以對優勢,給白髮賊以致命打擊。

白髮賊的隊伍越來越龐大,對錢糧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這也是他四處遊擊以戰養戰的原因所在。不久前他在齊郡戰場上遭遇重挫,本以爲他要逃回蒙山休整一段時間,哪料到他突然西進中原,再一次殺到了通濟渠。從表面上看,他的目的是劫掠通濟渠,但真相當真如此簡單?

樊子蓋點到即止,說到這裡就不說了,再說下去就觸及到了政治上的敏感處,可能會犯了越王楊侗的忌諱。皇統之爭的結局向來很殘酷很血腥,父子相殘兄弟鬩牆,人倫悲劇一次次上演,鮮血和眼淚淹沒了皇族,怎一個慘字了得,所以這是一個政治上的禁忌區,一個不慎就會帶來殺身之禍,樊子蓋可不想斷送了自己的大好頭顱。

實際上樊子蓋很想直言不諱地告訴越王楊侗,這次通濟渠危機的真相就是皇統之爭,就是你叔父齊王楊喃試圖以武力要挾聖主,重新奪回皇統繼承權,所以這次通濟渠危機非同小可,一旦處置失當,極有可能演變成兵變。如果齊王楊喃“瘋狂”了,聯合白髮賊攻打東都,那就不是通濟渠是否安全,東征能否能夠取勝的問題了,而是要爆發一場席捲整個中土的大風暴,後果不堪設想。

爲未雨綢繆,爲防患於未然,乘着事態尚未失控,乘着齊王楊喃尚在齊魯,乘着通濟渠危機尚未擴大蔓延之前,於淨利落的摧毀白髮賊,把一場可能會爆發的大風暴扼殺在萌芽狀態,肯定是正確的策略,退一步說,即便殺雞用牛刀,搞得太誇張了,讓政敵詬病,留下笑柄,但相比事態失控後可能會導致的恐怖後果,這個代價的付出完全值得。

樊子蓋的理由很充分,分析推演都有說服力,表現得非常自信,但崔賾一句話就把他的信心摧毀了。

“衛府直接聽命於聖主,不受越王的調遣,亦不受東都留守府的調遣。”

樊子蓋啞口無言。

從律法上來說,軍政分家,軍隊直接聽命於皇帝,皇帝掌握髮兵權,十二衛府只有統兵權,所以除了皇帝,沒人可以調遣十二衛府的軍隊,但特殊情況下,比如依據軍興之法(戰時制度),比如有皇帝的先期授權,大臣還是有特定的發兵權。現在聖主遠征去了,而通濟渠又爆發了危機,急需東都調兵遣將去剿賊,這就屬於特殊情況,做爲留守東都的越王有權實施軍興之法,但前提是,要徵得留守中樞大臣和衛戍東都的十二衛府將軍們的同意,因爲剿賊不僅需要軍隊的支持,還需要財政上的支持。

樊子蓋雖然是留守東都的第一大臣,但他的權力倍受掣肘和限制,他既代表不了留守中樞大臣們的意見,也無法直接指揮十二衛府,所以他只能寄希望于越王楊侗,由越王出面扛“大旗”,在前方衝鋒陷陣,搖旗吶喊,而他躲在幕後“遙控”,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聖主爲了防備權臣利用越王牟取不當利益甚至耍陰謀,當然要保護越王,而這正是越王府長史崔賾的責任。

崔賾一眼就看穿了樊子蓋的“陰謀”,毫不客氣地給了他“當頭一棒”,不到萬不得已,越王絕不會介入軍方事務,更不會向十二衛府發號施令。對於擁有皇統繼承權的親王來說,一言一行都要謹慎,尤其不要與軍方產生瓜葛。在皇統的爭奪中,軍隊的支持雖然不可或缺,但軍隊支持與否,與你和軍方保持密切關係,甚至直接介入軍方事務,完全是兩回事。

樊子蓋鬱憤不已,忍不住質問崔賾,“通濟渠危機日益嚴重,東都卻置若罔聞,任其惡化,若事態因此而失控,將來如何向聖主交代?”

“你是東都留守,不是河南留守,更不是通濟渠留守。”崔賾揶揄道,“通濟渠危機,與你何於?”

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十八章 瓦亭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798章 又驚又喜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
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六百章 投其所好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嗎?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一百三十六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不眷聖主第四百九十三章 楊玄感的退路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三百七十八章 算計李密第兩百六十七章 我一人承當第三百六十八章 瓦崗人要走了第十八章 瓦亭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七百七十九章 聯袂施壓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兩百二十四章 楊潛的無奈第兩百九十七章 螳螂失策第760章 大事不好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兩百六十五章 一夜白頭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798章 又驚又喜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六百二十二章 心急火燎第九百九十八章 摸摸底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一百二十四章 危如累卵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六百三十章 神秘現身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八百六十七章 要價第兩百五十章 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第二十四章 自救第一千零十九章 郭榮難做了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所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六百一十章 內史舍人封德彝第一千零九章 瞻前顧後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五百一十一章 讓人恐懼的猜測第兩百五十六章 齊王的情商有問題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一百三十四章 段使君的算計第兩百零一章 你認識蒲山公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一千零三十章 斬盡殺絕第六百三十八章 驚天炸雷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九百三十九章 機會在哪?第四百九十九章 元務本的小“算盤”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個理由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右驍衛將軍李渾第四百九十章 信任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三百四十三章 先生來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大一個人情第763章 都是兄弟第三百一十章 秦瓊被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六百零八章 危機重重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四百零三章 心態決定結果第兩百四十七章 口若懸河第五百九十八章 出人意料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