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拒絕

十一月二十四,燕北,懷荒鎮,齊王行營。

飛狐秘使澹臺舞陽日夜兼程趕至懷荒,代表飛狐留守軍團覲見齊王,就目前瞬息萬變的形勢以及兩大勢力在目前形勢下如何發展壯大,具體徵詢齊王的意見,試探齊王是否有決心拿下燕北。

齊王沒有第一時間召見澹臺舞陽,這讓澹臺舞陽有了不祥之感,對此行結果亦不樂觀。

負責接待澹臺舞陽的是李百藥和李安期父子。

李百藥現在的身份已經不是魯郡的臨泗府步兵校尉,而是在齊王的運作下,調任懷荒鎮府參軍事,成了懷荒鎮將破六韓摩訶的部下。李安期現在亦不是白身,而是被齊王徵辟爲王府衛軍的行參軍,宿衛齊王左右,算是齊王的近侍。

齊王委託李百藥、李安期父子秘密會晤飛狐秘使,顯然不是出自謹慎小心,而是因爲“一家人”好說話,即便立場對策有所不同,雙方產生了利益衝突,也便於交流溝通,不至於反目成仇。而在澹臺舞陽的眼裡,“一家人”固然好說話,但齊王的這種“疏離”,實際上就是對飛狐的態度。不久之前,齊王還派人秘密趕赴飛狐,要求留守軍團堅守飛狐,但轉眼間,態度就迥然不同了,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雙方見面,“一家人”果然親近,寒暄之辭充滿了真誠,大冷天都讓人倍感溫暖。

坐定後,李百藥開門見山,直接表達了自己的疑惑?“爲何你親自趕赴懷荒?飛狐那邊是不是發生了重大變化?”

澹臺舞陽是聯盟大總管府右司馬,是聯盟文官中僅次於陳瑞、韓曜和袁安的第四號人物,長期主掌內政,坐鎮大後方,算是李風雲的股肱心腹了。之前李百藥、李安期父子對他久聞其名,卻從未謀面,這還是第一次見面,但李百藥並無太大顧忌,直接打探飛狐機密。

澹臺舞陽猶豫了一下,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委婉說道,“你也知道明公在安州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打得很順手,但國內形勢卻每況愈下,尤其江南劉元進據吳郡而稱帝,直接惡化了飛狐的生存環境,導致我們岌岌可危,迫使我們不得不竭盡全力尋找出路。”

李百藥表示理解,連連點頭,“之前就聽說飛狐那邊意見不一,爭論激烈,大王十分擔心,還特意派人傳達了堅守之意,不知你們後來可達成了一致意見,形成了堅守決策?”

“形勢惡化太快,我們從各個渠道接到的消息都十分不利。”澹臺舞陽說道,“直到明公從塞外傳來命令,我們才達成了一致,形成了最後決策。”

李安期適時插言道,“他的態度是什麼?是守還是撤?”

“明公希望我們堅守飛狐,但前提是,必然贏得齊王的支持,並與齊王聯手拿下燕北,否則飛狐困守一隅,必死無疑。”澹臺舞陽也不隱瞞,直接表明了來意,“如果齊王優柔寡斷,既不敢奪取燕北的控制權,又不敢與我們結盟合作,與塞外的明公形成三方呼應之勢,公開與聖主和中樞對抗,那麼爲了生存,明公也明確建議我們,果斷出關,撤進安州。”

“既然如此,飛狐的最後決策是什麼?”李安期追問道,“是守還是撤?”

“依明公建議,守是上策,撤則是下策。”澹臺舞陽撫須笑道,“所以某日夜兼程趕來懷荒覲見齊王,就是想知道齊王的態度,畢竟我們能否堅守到底,關鍵還在齊王。”

李百藥、李安期父子四目相顧,會心一笑。

李風雲及時妥協,同意飛狐留守軍團迫不得已之下撤出關外,而飛狐留守軍團亦做出不能守就果斷撤的決策,恰好解決了齊王的爲難之處。

“昨天晚上從行宮傳來一個最新消息。”李百藥說道,“十一月初九,右驍衛將軍馮孝慈在剿殺河北賊張金稱的戰鬥中不幸陣亡。”

此言一出,澹臺舞陽頓時瞭然,知道自己這趟路白跑了。

前有江南劉元進據吳郡而稱帝,後有河北張金稱殺死右驍衛將軍馮孝慈,可見各地賊勢之猖獗,國內形勢之惡化,由此不難看到飛狐叛軍理所當然成爲聖主、中樞和北疆軍政兩府的“眼中釘肉中刺”,勢必拔而除之,絕無任何姑息容忍之可能,而值此“波濤洶涌”之刻,處在“風口浪尖”上的齊王,亦是衆矢之的,無論如何也不敢做“出頭鳥”了。

澹臺舞陽的不祥之感應驗了,不過這對飛狐留守軍團來說不算壞消息,畢竟自李風雲攻佔安州,擊敗磧東南牙旗的突厥大軍,成功在塞外立足後,留守飛狐的各路豪帥們已經在出塞態度上一邊倒了,後來又加上王薄所描繪的割據東北疆而稱霸的美好前景,出關會合李風雲基本已成爲豪帥們的共識,這也是飛狐留守軍團派出李珉親赴安州說服李風雲的原因所在,只不過李風雲堅持認爲聯合齊王堅守燕北、以三方呼應之勢來奪取北疆霸權乃是上上之策,再加上不少豪帥對齊王亦抱有一絲幻想,這纔有了澹臺舞陽的秘密出使。

現在澹臺舞陽的使命結束了,已無必要覲見齊王弄得彼此尷尬,所以他也露出會心笑容,衝着李百藥、李安期父子拱手爲禮,打算說幾句客氣話,告辭走人了。

“稍安勿躁。”李百藥笑了起來,連連搖手,“某這裡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消息,也是昨夜從行宮一起送過來的,你且聽聽,保證不虛此行。”

“洗耳恭聽。”澹臺舞陽暗自驚凜,鄭重說道。

“十一月十二,聖主詔令,建安東都尉府,以李平原爲首任安東都尉,全權經略安州和東北。”李百藥看到澹臺舞陽目露疑惑之色,不動聲色地繼續說道,“李平原就是秘兵刀,而行宮最近有謠言甚囂塵上,說秘兵刀就是白髮賊。”

“李平原就是某家小叔。”李安期再次適時插了一句,“他是渤海公高熲的門生,聞喜公裴世矩的弟子,齊國公長孫晟的部下,少時從軍,征戰大漠,曾出任西域都尉府參軍事,追隨聞喜公經略西域,功勳卓著。”

澹臺舞陽面色頓變,豁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行宮竟然“波瀾突起”,發生了此等大事。這對聯盟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李風雲身具秘兵刀和白髮賊兩重身份,又該如何處置才能化險爲夷,才能利益最大化?

不待他有所思考,李百藥又拋出一個重磅消息,再度給他以強烈衝擊。

“十一月十八,聖主詔令,以右驍衛將軍、郕國公李渾爲安東都尉府副都尉,即刻趕赴涿郡籌建安東都尉府。”

李百藥意味深長地看了震驚不已的澹臺舞陽一眼,語含雙關地說道,“郕國公何許人也,你應該知道吧?”

郕國公李渾出自隴西成紀李氏。成紀李氏是關隴貴族集團以軍功崛起的新興豪門之一,權勢傾天,在十二衛府尤其是西北軍裡,勢力更爲強大,但這對澹臺舞陽來說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他知道當初李風雲參加楊玄感兵變,率軍征戰東都的時候,就與這位齊王的堅定支持者、郕國公李渾有過秘密來往,雙方配合默契,而李風雲正是得益於這份默契,成功攻克了東都外郭。

現在聖主詔令郕國公李渾爲安東副都尉,實際負責開疆安州和東北,其目的顯而易見,就是公開把齊王、隴西成紀李氏和以李風雲、李子雄爲首的反叛勢力“綁架”到一條船上,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生死與共的政治聯盟關係,爲遏制、打擊和消滅這個政治聯盟做好鋪墊。你服從我,對我言聽計從,我們還能好好相處,反之就對不起了,即便不是立即反目成仇,痛下殺手,將來也會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一鍋端了。

正因爲秘密公開化了,鬥爭關係明確了,其他政治勢力就必須做出選擇,是支持齊王,還是堅決追隨聖主,抑或靜觀其變、待價而沽,總之一句話,聖主公開警告其他政治勢力,不要成爲我的敵人,否則就爲齊王陪葬吧。

齊王怎麼辦?李風雲、李子雄和李渾怎麼辦?是乘機割據稱霸,與聖主大打出手,還是妥協忍讓,臥薪嚐膽,蓄積實力,等待時機?

如果是前一個選擇,以齊王和三李現在的實力,轉眼間灰飛煙滅,必定敗亡,並且禍及中土,所以只能是後一個選擇,齊王只能忍耐蟄伏,而三李也只能獻出開疆拓土的武功,以期贏得聖主的暫時合作,利用這個寶貴時間發展壯大。

看到澹臺舞陽連連點頭,李百藥嘆道,“現在,齊王不重要,齊王的態度更不重要,而飛狐那邊實際上沒有選擇,只能以最快速度出關,迅速與李風雲會合,在最短時間內讓聯盟實力再上一個臺階,幫助李風雲拿下安州和東北,唯有如此,齊王和三李才能爭取到聖主的合作,才能爭取到寶貴的發展時間。”

澹臺舞陽思考良久,問道,“我們走了,齊王在關內獨木難支,一旦聖主……”

“左驍衛將軍、順政公董純,已卸任彭城留守,轉任雁門太守,正在赴任途中。”李百藥眉頭緊皺,憂心忡忡地說道,“右驍衛將軍、郕國公李渾雖然出任安東副都尉,卻被變相剝奪軍權,這顯然是聖主對齊王的嚴厲警告。由此不難看出,短期內,尤其在安州和東北迴歸中土,南北關係空前緊張乃至瀕臨破裂,南北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不利局面下,聖主還需要齊王鎮戍長城、威懾北虜,暫時還不會對齊王痛下殺手。”

澹臺舞陽又問道,“出關是大事,即便明公已經給了明確指令,但未經他的首肯,安州亦沒有與長城內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我們貿然出關,是否有安全上的保障?”

實際上這一擔心不僅李百藥有,齊王亦有,只是聖主拿李渾來警告齊王,殺雞儆猴,把齊王嚇倒了,心驚膽戰不敢出手相助了,而澹臺舞陽親赴懷荒,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得到齊王的幫助,確保留守軍團轉戰出關的安全。

李安期第三次適時插話,“某將即刻趕赴安州,代表大王,勸說小叔同意你們撤進安州。”

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一百九十五章 你安排一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點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八百五十章 合謀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章 但是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國公到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九百章 到位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
第三百零六章 秦瓊要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二十二章 你詐屍?第八百零九章 漫天要價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三百六十一章 現在你知道答案了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七百一十二章 鬱悶的齊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七百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一百九十五章 你安排一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弱點第兩百二十三章 變局第七百四十一章 動搖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南下攻擊第七百一十八章 誰是借刀殺人的“刀”?第八百五十章 合謀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八百九十章 我有一計第四百三十五章 還不連夜逃離?第一千零十四章 你可有膽下令?第八百九十三章 眼見不實第一百四十八章 計中計第七十六章 如此剿賊第九百九十五章 孤想知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章 但是第一千三十二章 沒有選擇第六百三十二章 兄弟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安期來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802章 各謀其利第六百三十六章 殺氣騰騰第三百四十六章 秦瓊之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第三百三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一百六十六章 黑暗深淵第五百六十二章 若能北上殺虜第757章 給我武器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八百二十五章 攻擊第九十七章 誰反對東征第七百二十章 一石二鳥第五百六十三章 許國公到了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第四百零五章 伊闕丟了第九百七十二章 上了賊船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七百一十三章 厚顏無恥第一百二十九章 蕭郎高義第一百七十四章 悲天憫人的徐大郎第七百零九章 步步緊逼第八百六十五章 老奸巨滑第三百五十一章 行險一搏第一百五十二章 烽煙起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八十九章 濫殺無辜第七十八章 段氏叔侄第九百章 到位第一百四十九章 爭論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惡狼第一百五十四章 膠着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六百四十四章 此計非彼計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一百零五章 又見十二娘子第四百五十四章 來護兒的決斷第九百二十章 急切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四百八十四章 韓相國的怨憤第兩百六十三章 你還要不要臉了?第九百五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八十六章 回報第九百四十章 當斷不斷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五百五十七章 韓世諤憤怒了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這就是戰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危險不大?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三百一十三章 瞬息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