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但是

ads_wz_txt;

“但是……”

李風雲一說“但是”,杜、輔兩人的心便驟然一沉,緊張地望着李風雲,不知道他會提出何等苛刻的條件,是否會超出孟讓所規定的底線。

“你們兄弟從某這裡借到了錢糧武器,讓缺衣少糧飢寒交迫的義軍將士不但吃飽了穿暖了,還恢復了戰鬥力,這件事功勞的確很大,但在孟讓的眼裡,在義軍將領們的眼裡,或者說,在齊人的眼裡,你們兄弟的身上從此就打上了某的烙印,你們在齊人的陣營裡很難贏得信任,你們會逐漸被孤立起來,你們的日子會比你們想像得更難過。反之,你們在某的部下眼裡,在蒼頭軍的眼裡,不僅僅是齊人,還是被某所格外厚待器重之人,你們同樣得不到他們的信任,同樣會被孤立,甚至會被羣起而攻之,他們不會容納你,這也是某始終不敢招攬你們兄弟的原因。”

杜、輔二人聽明白了,他們的心智遠比同齡人成熟,當然知道李風雲說得都是事實,雖然他們的人生經歷還不足以讓他們想到這一點,但經李風雲的鄭重告誡後,他們豁然頓悟,對殘酷的人生有了更高更深更透徹的理解,隨之而來的是心情的異常沉重。本以爲做了件好事,做了一件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事,有功勞,有榮耀,孰料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維,結果卻是截然相反,好事是做了,結果卻是大相徑庭。今天李風雲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但他們獲得的,與他們所期望的,完全不同。

“所以,從此刻起。”李風雲大手一揮,豪邁說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你們要做陳勝吳廣,要做項羽劉邦,你們要把心胸敞開,要把天下裝進你們的心裡,或許有一天,這天下便有你們的一席之地,甚至,這天下就是你們的天下。”

杜、輔二人躬身拜謝,同時他們的心態也悄然發生了變化。不論李風雲所說是否誇大其詞,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兩個籍籍無名的小卒,憑什麼贏得李風雲的信任和賞識?李風雲又憑什麼在蒼頭軍岌岌可危的情形下,賣給他們面子,借給長白山義軍錢糧武器?這種種玄妙,匪夷所思,而越是匪夷所思,就越是讓人猜忌,而越是猜忌,他們也就越孤立。未來對於他們來說,必定十分艱辛,他們唯有奮發圖強,才能活下去,才能活得更好。

李風雲把私人之間的話都說完了,接下來就是公事公辦了。

你開口向我借糧食借武器,我急人所急,理所當然要借,但我的困難是有目共睹的,我手下有幾千兄弟,幾千老弱婦孺,我佔據了蒙山後,還要把蒙山的山民都給養活了,另外我千里躍進蒙山,又把魯郡鬧得天翻地覆,徐州和齊魯兩地的衛府鷹揚肯定要聯手圍剿,以便確保這兩地的穩定,確保東征能如期進行,所以我所面臨的危機是巨大的,我對糧食武器的需求遠遠要比你們大。因此目前我能借給你們的數量十分有限。

你們有兩千多人,軍隊數量和我們相差無幾,每日僅糧食消耗就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我可以救你們一時之急,卻救不了你們整個冬天。可以想像,一旦你們陷入絕境,而我們又無力相助之時,你我雙方必然會爆發衝突。我不想做了好事後,還與你們反目成仇,更不想看到義軍之間自相殘殺,所以,我借給你糧食武器的前提是,你必須拿出一個自救的策略來,你必須告訴我,你們如何度過整個冬天,又如何度過這場生死危機。

此事關係重大,你拿出的策略不僅是救你長白山義軍,也是救我徐州義軍。

杜、輔二人喏喏連聲,匆忙告辭,連夜離開了顓臾城。

孟讓聽到李風雲所提的條件後,當即就明白了,李風雲向自己發出了警告,其威脅之意不言自明。你要麼歸附我,服從我,唯我馬首是瞻,要麼你離開蒙山,自己找活路,否則我就要動手了。李風雲對未來形勢的發展看得很清楚,當長白山義軍陷入絕境,必然狗急跳牆,就近攻打蒙山,而不是去魯郡攻城拔寨,如此一來,李風雲現在借給孟讓糧食武器,就是養虎爲患,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孟讓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他也不想撕破臉自相殘殺,但魯郡的段文操實力強大,而且還是齊魯貴族的領袖級人物,他根本惹不起,所以思來想去,也只有去琅琊郡了。

琅琊郡大部分地區都是崇山峻嶺,唯有沿海一帶適合居住,地廣人稀,所以只有一個鷹揚府,官軍兵力有限。同時,它又是連接齊魯和江淮的沿海通道的樞紐,尤其東征期間,江淮、江左大量的戰爭物資都要經琅琊郡運往東萊,以節省時間和運力。長白山義軍若能進入琅琊郡,背靠大山,面對大海,在交通幹線上討生活,便能暫時解決生存問題。

但從長遠來看,琅琊郡過於貧瘠,不適合義軍的發展。另外一山不容二虎,琅琊郡還有徐州義軍,他們也要生存發展。一個冬天過後,徐州義軍養得膘肥體壯,必定要下山,其首要目標便是奪取琅琊郡,以贏得一塊更好的立足之地,而長白山義軍經過漫長冬天的煎熬,廋得皮包骨頭了,根本不是徐州義軍的對手,肯定要離開琅琊郡。

長白山義軍去哪?孟讓早已想好,那便是越過黃草關,跨過齊長城,進入高密郡。高密郡的東面是東萊,北面是北海,而北海郡的西面便是齊郡。他要重回齊郡,重回長白山,在家鄉父老的支持下,東山再起。

當長白山義軍進入魯東地區,活躍於高密、東萊和北海三郡,便等同於幫助徐州義軍牽制住了魯東地區的官軍,給徐州義軍攻佔琅琊郡贏得了更多時間。

在孟讓看來,自己的這一計策完全符合李風雲的要求,既可以拯救長白山義軍,也可以報答徐州義軍所給予的幫助和支持。

第二天黃昏時分,杜、輔二人又匆匆趕到了顓臾城。

此刻李風雲已經說服了長史韓曜、司馬陳瑞和錄事袁安,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盤托出。

他認定孟讓不會歸附,齊人有齊人的驕傲,你讓一個齊人在自己的地盤上屈從於一個楚人,向楚人叩頭跪拜,難度太大,所以孟讓爲了生存,必然要借道蒙山,進入琅琊郡攻城拔寨、燒殺擄掠。

這正是李風雲和徐州義軍所需要的。近期內徐州義軍要養精蓄銳,要低調,要韜光養晦,要把“內功”練好,然後待時機合適,再下山發展,但前期徐州義軍把動靜鬧得太大了,齊魯和徐州兩地的官軍必然要四面圍剿,而此刻孟讓和長白山義軍進入琅琊郡,攻城拔寨,劫掠運輸通道,嚴重影響到了東萊水師的備戰,影響到了東征大計。齊魯官軍迫於無奈,只好暫時捨棄攻擊蒙山,把圍剿目標對準孟讓和長白山義軍,而徐州官軍在失去齊魯官軍的配合後,亦無法獨自圍剿,只能停下攻擊之腳步。如此一來,徐州義軍便贏得了充足的修整時間。

然而,韓曜、陳瑞和袁安卻罕見的同時質疑李風雲。

度過這個冬天後,徐州義軍向哪個方向發展?蒙山的北面是數百里範圍的崇山峻嶺,無處發展;西面是魯郡,魯郡的太守是段文操,以段氏在齊魯的實力和東都的權勢,以及魯郡在齊魯地區的核心地位,官軍很快便會雲集於泗水兩岸,義軍打不過他們,只能消極防守;南面是徐州實力最強的彭城郡,兵肥馬壯,糧草充足,義軍同樣打不過他們,唯有據險死守;東面是琅琊郡的首府臨沂和琅琊郡的第二大城池莒城,分別位於琅琊郡的南北兩端,控制着橫穿琅琊郡的運輸通道,同時也是琅琊郡人口集中、經濟富足之地,但琅琊郡只有一個鷹揚府,鎮戍兵力少,義軍完全有能力擊敗官軍,攻陷臨沂和莒城,佔據整個琅琊郡,然後以琅琊郡爲根據地,圖謀發展壯大。

韓曜三人因此質疑李風雲,孟讓和長白山義軍一旦搶在徐州義軍前面,佔據了臨沂和莒城,徐州義軍將來如何發展?退一步說,就算孟讓和長白山義軍未能攻陷城池,但必然會禍亂琅琊,切斷連接東萊和江淮的運輸通道,結果便是齊魯乃至徐州官軍紛紛進入琅琊郡戡亂,以確保琅琊郡之穩定,東征備戰之需要,如此一來,孟讓和長白山義軍固然有敗亡之危,但同時也把徐州義軍推上了覆滅之路。

李風雲連連頷首,同意三人的分析,然後悠然問了一句,“誰說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佔據整個琅琊郡?”

三人愣然,面面相覷。的確,自始至終,李風雲都沒有說,義軍下一步的目標是佔據整個琅琊郡,以琅琊郡爲根據地發展壯大,但仔細分析和推衍當前局勢,以義軍之實力,除了攻打實力較弱的琅琊郡外,還能打哪一個?難道去和段文操正面交鋒?抑或,南下徐州,與最爲強大的敵人硬碰硬?

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崗困境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六百零一章 宇文述的妥協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六百零一章 宇文述的妥協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恨入骨髓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願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三百七十章 要不得的固執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
第五百九十六章 你還能再敗家一些嗎?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崗困境第六百一十六章 避重就輕第一百八十九章 百團大戰第兩百七十五章 《天命論》背後的秘密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806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百七十八章 你要出塞?第四百零八章 對症下藥第六百一十一章 封德彝的智慧第兩百八十八章 聖主的報復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兄弟合兵第五十章 再燒一把火第六百六十六章 原來玄妙在這裡第九十一章 陽關要隘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八百四十三章 蓄勢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渾的人品第九百零九章 突變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六百零一章 宇文述的妥協第五十一章 瘋狂的車伕第六百五十一章 或許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六百九十九章 無心插刺第五百七十二章 唯一選擇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兩百八十三章 齊王“上門”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將出馬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六百零一章 宇文述的妥協第兩百二十八章 擊敗元文都第四百二十二章 各執一詞第七百八十章 以身涉險第八十七章 知世郎王薄第六百六十七章 你也敢與虎謀皮第四百二十章 唱了一出雙簧第四百六十章 劍指中樞第四百四十章 放手一搏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誤會了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臉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恨入骨髓第一百三十七章 憤怒的張須陀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九百八十六章 底線第800章 奇兵突出第七十五章 討價還價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六百五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四百八十一章 青澀的桃子也丟了第六百四十三章 如你所願第八百五十一章 治標不治本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暴走中的李子雄第三百二十九章 張須陀要一吃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一百三十章 這一仗一定要打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語出驚人的觀國公第八百五十五章 受阻第803章 第一個條件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局之策第三百九十六章 李密的轉變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五百四十章 人心散了第八十三章 琅琊竇太守第八百一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七十六章 振聾發聵第一百三十八章 馳援寧陽第六百六十三章 李金才的重要性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六十三章 誰可爲帥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三百一十二章 捨身赴死第三百七十章 要不得的固執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五百六十八章 有利就有弊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見李密第兩百四十四章 獻計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九百三十八章 巡察特使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一千零十六章 警醒第八百七十(一)章 兩難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