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有何妙計?

八月十六,凌晨,封德彝在館驛中被近侍喊醒,看到了段達的急報。

談判結果比封德彝預料的要好,這說明李子雄因爲在利益訴求上與白髮賊有所不同,導致雙方在未來決策上有較大分歧,目下如果能滿足李子雄的條件,誘使李子雄出塞,再通過齊王和冀北、幽燕豪門世家向白髮賊施壓,脅迫白髮賊也出塞,這事就成了,即便時間上有所延誤,聖主和中樞也能接受。

如此一來,齊王北上就成了關鍵,齊王必須在未來一個月內抵達長城,而這對封德彝來說難於登天,有心無力。

齊王地位超然,除了聖主,餘者都要俯首稱臣,除了中樞核心層的決策,餘者亦不能限制和束縛他,所以封德彝若想調動或利用齊王這股勢力,只能呈奏聖主和中樞,然後由聖主和中樞做出決策,命令齊王執行全能戰神。但現在的問題是,齊王北上戍邊關係重大,牽一髮而動全身,不但對國內政局產生影響,對南北關係的影響就更大,尤其就目前內憂外患的中外大勢來說,國內政局和南北關係的穩定乃重中之重,切切不可再施以任何“刺激”性舉措以進一步惡化當前危機重重的政治環境,這就導致齊王即便有北上戍邊的機會,聖主和中樞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即便有所鬆動,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中外形勢和恰當時機的緊密配合,不存在一拍腦袋,一蹴而就之可能。

封德彝一籌莫展。用什麼辦法才能讓齊王於一個月內北上長城?

雖然封德彝之前就已經大膽進諫,以創造發動第三次東征條件爲前提,以“任用賢才”爲名義,勸說聖主儘快詔令齊王戍邊,當時聖主並沒有反對,其後裴世矩公開舉薦齊王戍邊,中樞也沒有反對,這足以說明聖主和中樞已經在齊王戍邊一事上達成了一致意向,但在未來一個月內絕無可能形成決策,因爲聖主和中樞已經決定暫不返京,而在兩京政局尚未穩定的情況下,聖主和中樞不會以齊王戍邊來“刺激”北虜,以免進一步惡化南北關係。換句話說,就算封德彝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奏請聖主和中樞儘快在齊王戍邊一事上做出決策,也不會得到任何迴應。熱門小說

既然在“上層”無計可施,只有在“下層”想辦法了,而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說服齊王,讓齊王相信聖主和中樞已經同意他北上戍邊,也默許他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擅自率軍北上,以聯合段達一起實施借刀殺人計,驅趕白髮賊出塞作戰以報復突厥人,混亂塞外局勢以緩解邊陲鎮戍危機,但是,齊王有沒有決心和勇氣行險一搏?

此舉嚴重違律,授人以柄,日後若被聖主和中樞秋後算帳,百口莫辯。另外此番北上長城,與突厥人正面對峙,稍有不慎就會破壞南北關係,引發南北衝突,甚至提前引爆南北大戰,而這些嚴重後果與之前齊王擅自返京平叛、擅自控制黎陽、擅自在永濟渠一線剿賊所導致的後果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語,一旦時運不濟,連遭重挫,齊王就完了,而他個人政治生命的結束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危及到了國祚安全,如果中土利益損失太大,齊王萬死莫贖其罪。

由此可見此事的風險和收益完全不成比例,懸殊太大,任憑封德彝口若懸河,舌燦蓮花,也休想說服齊王分毫。

封德彝殫精竭慮,苦思無策,無奈之下回書段達,繼續約談,持續向李子雄施加壓力,明確告訴對方,當前國內外局勢根本不允許聖主和中樞做出齊王北上戍邊之決策,除非他們先出塞,先主動改變塞外局勢,給齊王創造北上戍邊之機會,否則齊王寸步難進,一旦局勢向不利於齊王的方向發展,則李子雄等人也就錯失了最佳機會,將來悔之莫及。

另外,他也給段達提了一個建議,一個新的談判思路。如果齊王火速北上,配合李子雄、白髮賊出塞作戰,便能將計就計,藉此機會迅速發展壯大,而發展壯大正是這三人當前最爲迫切的目標。如果把這個目標做爲“誘餌”,把這個“誘餌”拋出去,或許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李子雄和白髮賊或許會主動催促齊王火速北上,而齊王?許也有主動北上的意願和動力。

站在封德彝和段達的角度來說,這也是將計就計,至於如何善後,如何摧毀齊王的壯大美夢,聖主和中樞的手段太多,根本不足爲慮。

八月十六,上午,段達接到封德彝的回信,亦是彷徨無措,愁眉不展。

封德彝不敢也不能向聖主和中樞“求助”,而事實上聖主和中樞也的確不會給予他們更多支持,目前局面下,封德彝和段達也只能在權限範圍內竭盡所能去創造奇蹟,完成這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時間緊張,一個人苦思冥想毫無意義,於是段達火速致書李子雄,相約再談。

李子雄正要返回飛狐,接到段達書信看都沒看,隨手就扔了。

現在雙方沒有繼續談判的必要,李子雄已經妥協讓步了,但段達不讓步,實際上段達權力有限,他也沒辦法讓步,所以再怎麼談也談不出名堂,只能依靠局勢的變化來迫使雙方中的某一方主動讓步,比如齊王豁出去了,不惜代價,不計後果,不經聖主和中樞同意,就擅自率軍北上長城;或者聖主和中樞被突厥人激怒了,決心報復,要還以顏色,毅然決定齊王北上戍邊,如此則難題也就迎刃而解大鑒定師全文閱讀。說到底,真正能夠左右這個局面的,也就是聖主和中樞,還有齊王,餘者再怎麼努力都無濟於事。

李風雲撿起書信打開看了一下,想了片刻,慎重問道,“你決定不談了?”

“現在不談了,最近都不談了,把他撂在一邊不理會,讓他着急去。”李子雄笑道,“等到我們做好了出塞準備,萬事俱備了,要北上長城了,再找他談,狠狠敲詐他一下。”

李風雲當即意識到李子雄已經正視現實,不再對齊王火速北上抱有太大期望,於是退而求其次,把希望寄託在了段達身上,指望段達在長城一線給予牽制。實際上因爲李風雲在塞外備有諸多“後手”,再加上奚人和契丹人又打起來了,塞外形勢已對聯盟有利,此次出塞作戰的勝算也略有增加,所以長城一線的牽制雖然不可或缺,但重要性已經降低。而段達爲了達到既定目標,不但要把“刀”磨得鋒利,還要讓“刀”堅持更長時間,爲此他必然要在長城一線給予適當而必要的牽制,而這種牽制對聯盟來說已經足夠了。

“你對齊王信心不足?”李風雲故意問道。

“你對齊王有信心?”李子雄撫須而笑,反問道。

李風雲搖搖頭,“某和你的想法一樣,指望齊王不顧一切北上長城實在過於一廂情願了。高處不勝寒,齊王有齊王的難處,優柔寡斷、瞻前顧後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都像我們這樣殊死搏殺,他早就完了。”

李子雄從中聽出了一絲異常,試探着問道,“你有什麼辦法堅定齊王的決心?”

“某當然沒有辦法堅定齊王的決心。”李風雲笑道,“不過若想讓齊王火速北上長城,倒也不是難事。”

李子雄驚訝了,“有何妙計?”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很簡單的一件事,但你卻有意識忽略了。”李風雲搖頭嘆道,“你之所以忽略,是因爲你對齊王始終沒有信心,始終不願意設身處地的爲他考慮,你和韋福嗣他們一樣,事事都站在自己的立場,首先考慮如何利用齊王來謀取自身利益,而不是站在齊王的立場,首先考慮如何強大齊王的實力。”

這話說得有些“重”了,但李子雄不以爲意。李風雲如此直白,說明雙方之間的信任越來越多,這是好事。

站在齊王的立場爲齊王謀取利益,這話說起來很簡單,道理也很淺白,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李子雄捫心自問,自己做不到,原因很簡單,齊王本身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既然如此,當然是謀取現實利益,而不是籌劃未來大計,因爲根本就沒有未來啊。

八月十六,夜,段達與李子雄第四次秘密會晤。

“此次襄垣公依舊抱着誠意而來?”李子雄見面就調侃。

段達苦笑,“某的確有誠意。”

“你借刀殺人,借我們的刀殺突厥人,借突厥人的刀殺我們,這也叫誠意?”李子雄大笑,連連搖手,“算了,不說了,老夫也不難爲你,還是那個條件,齊王北上長城。”

“你這也叫誠意?”段達反脣相譏,“某一個小小的涿郡留守,邊陲長官,能夠決定齊王的去向?能夠說服聖主和中樞做出齊王戍邊的決策?你是不是老糊塗了?”

“齊王難道只有戍邊才能北上?”李子雄嗤之以鼻,指着段達的鼻子罵道,“豎子無謀,你有沒有腦子?”

段達不怒反喜,急切問道,“計將何出?”

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十八章 瓦亭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估的秘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兩百零六章 郇王之憂第九百章 到位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804章 交易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766章 “脅迫”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一百一十章 神棍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十二章 突變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
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四百一十三章 退而求其次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十八章 瓦亭第九百八十一章 豈會騙你?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六百四十五章 低估的秘密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有對策?第六百七十二章 盡在此中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八百四十五章 軍情有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山雨已來第九百九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三十五章 芒碭山聚義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吃虧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口拒絕第九百二十九章 難看的吃相第兩百零六章 郇王之憂第九百章 到位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風雲的決斷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要抱有幻想第804章 交易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絲暖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三百七十六章 通濟渠告急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五章 你這是訛詐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三百零九章 給齊王挖坑第一千零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十章 你還有什麼第四百六十二章 楊恭仁的對策第765章 此城名鬼方第三十章 誰要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五百四十一章 剛愎自用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九百四十八章 加快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二十一章 故技重施第七百二十一章 投桃報李第八百七十二章 出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誤會第九百零二章 狂放一筆第一百七十五章 衝突第四百四十四章 觀公挖坑了第八百七十三章 落馬城第八百一十六章 實話實說第四百八十三章 寸步不讓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兩百六十章 政客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六百六十章 裴宣機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六十六章 中計了第766章 “脅迫”第五百五十六章 諱莫如深第一百一十章 神棍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四十七章 唯有造反第七百九十章 慕容正則的“正”第三百零七章 東阿程咬金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三百五十章 逃之夭夭第三十一章 某去造反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是底線第七百二十三章 臨時抱佛腳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日東進第一千零十章 一唱一和第五百一十六章 穩中求利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掉進陷阱了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知死活的封德彝第三百零二章 給我挖坑?第八百三十二章 自作孽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五十九章 陷阱第八百八十一章 混亂第五百二十七章 吃胡餅的老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彪悍的樊子蓋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四百三十八章 終釀大禍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四百六十三章 不要低估聖主第十二章 突變第八十一章 玉未琢第九百零八章 杳無音訊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老奸巨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