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

二月十四,夜,聯盟大總管府軍議。

此刻參加軍議者,都是堅持留守安東的豪帥們,還有就是突厥松漠牙旗、奚族五部、契丹八部以及霫族六部派駐於安州的特使,而其他人因爲都要參加東征,已經在過去的十天內陸續北上赤峰總營集結。

李風雲高踞上座,舉目看看大堂上的豪帥們,頗爲感慨。隨着自己在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實力越來越強,追隨者也越來越多,但有些人,甚至是早年就追隨自己的人,卻因爲自私和短視,距離自己越來越遠了。不過無可厚非,人各有志,當初他們追隨自己就是因爲看到了希望,如今安東迴歸中土,希望變成了現實,眼前利益唾手可得,“飢不擇食”也在情理之中,要求他們跟着自己繼續走下去,去追求更大的利益、去實現更大的理想,的確強人所難。

李風雲開門見山,直接把聖主詔令的內容說了一遍。

豪帥們聽說安東大都護府“落地”,豐厚利益到手,頓時喜笑顏開,氣氛異常熱烈。

安東大都護裴世矩,衆望所歸,而安東有了這棵參天大樹做靠山,未來利益可期。

安東副大都護李平原。李平原何許人也,在聯盟高層已是公開秘密,而李平原出任安東副大都護,主掌安東軍事,這也在大家的預料當中,畢竟東都無論怎麼妥協,也不會允許白髮賊李風雲高居廟堂,更不會開一個壞頭讓天下叛賊競相模仿以致於天下大亂。只是,李風雲何去何從?遠征高句麗,是不是就是李風雲的最後一戰?

至於大都護府其他官員,不論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大家關注有限,對豪帥們來說,當前最關切的是軍隊整編,這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東都給了我們四個軍的建制。”李風雲終於說到了“要害”,而大堂上亦是一片肅靜,豪帥們目光熱烈,翹首以待。

聯盟前後左右四路總管府及下轄諸軍都不願參加第三次東征,雖然給出的理由都是疲憊不堪、難以爲繼,但真正的原因就是捨不得眼前利益,就是要保存實力。再說他們本來就不是李風雲的嫡系,一直都是李風雲的盟友,與李風雲並肩作戰,之前都是有難同當,現在有利益了,有福同享了,當然不會錯過,當然不想再與李風雲一起同甘共苦了。而更重要的是,東都以安東大軍參加第三次東征做爲招撫前提條件,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藉助第三次東征打擊、削弱乃至消滅安東軍隊,東征戰場實際上就是個陷阱,掉進去的後果十有八九就是全軍覆沒,如此九死一生的危險與眼前現實利益沒有任何可比性,豪帥們的選擇不問可知。

李風雲然諾仗義,好人做到底,直接把豐厚利益送給了豪帥們。

左路總管府(總管霍小漢)及其下轄的帥仁泰部、石長河部、韓進洛部、裴長子部,也就是原魯西南的義軍隊伍,整編爲長漢軍,負責鎮戍饒樂都督府,屯駐於託紇臣水以東。

右路總管府(總管王薄)及其下轄的郭方預部、秦君弘部、左君行部、左君衡部和王薄的本部軍隊,也就是原魯西北和魯東的義軍隊伍,整編爲赤峰軍,負責鎮戍松山都督府,屯駐於赤峰。

前路總管府(總管郝孝德)及其下轄的劉黑闥部、劉十善部、杜彥冰部、王潤部和郝孝德的本部軍隊,也就是原冀南義軍隊伍,整編爲鬼方軍,負責鎮戍安州,屯駐於鬼方和平地松林一線。

後路總管府(總管孫宣雅)及其下轄的李德逸部、石秪闍和孫宣雅本部軍隊,也就是原河北豆子崗的義軍隊伍,整編爲黑狼軍,負責鎮戍松漠都督府,屯駐於少郎河以北、弱洛水以南的黑土原。

李風雲的慷慨大度,遠遠超出了豪帥們的預料,大堂上一片死寂,氣氛十分詭異。

豪帥們難以置信,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他們從未想過這種事,卻這樣突兀出現,幸福來得太突然。

聯盟五路總管府,二十三個軍,還有直屬大總管府的四個精銳之師,再加上韓世諤的豹騎軍、周仲和來淵的羽騎軍,還有出塞後組建的雷霆馬軍五個軍,扣除掉這大半年來因作戰、傷病、逃亡等各種原因造成的損失,總兵力大約有十萬人左右,但東都只給了四個軍兩萬人的建制,現實與理想差距太大,利益爭奪當然也就非常激烈。

前後左右四路總管府做爲李風雲的非嫡系人馬,又因留守飛狐而沒有出塞作戰,在攻佔安東的過程中寸功未立,所獲利益當然較少。這是可以預見的結果,也是正常結果,但利益當前,又有幾人能夠保持“平常心”?他們拒絕參加第三次東征,實際上與他們對此次利益分配的不滿有直接關係,既然你不能與我有福同享,我爲何要與你有難同當?

然而,事實卻給了他們“當頭一棒”,李風雲不但信守承諾,有福同享,而且還給了他們最大利益。

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豪帥們不是歡呼雀躍,而是忐忑不安,甚至心驚膽顫。事出反常即爲妖,此事太過詭異,迫使他們不得不以最大惡意去揣測李風雲的真實意圖。

有福同享不是這麼“同享”,這裡面肯定有玄機,要麼這個“福”不是“福”,而是禍,禍福相依嘛,要麼就是眼前之“福”不過是蠅頭小利,李風雲根本看不上眼,於是就做個順水人情,以便將來他“發達”了,獨吞利益的時候,可以堵住這些盟友們的“嘴”。

到底是哪一種?如果是前者,禍福相依,豪帥們的敵人或者是突厥人,或者是裴世矩,但問題是,突厥人如果攻打安東,南北戰爭就爆發了,突厥人有這樣的膽子?至於裴世矩,因爲第三次東征期間北疆安全至關重要,而安東的穩定以及對大漠突厥人的有力牽制,是確保北疆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裴世矩絕無可能斬殺豪帥混亂安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即便他有殺人的想法,也要等到第三次東征結束後再行實施,否則就是自取其禍了。

反之,如果是後者,豪帥們對安東大軍參加第三次東征的結果實在不敢樂觀,遠征戰場上的敵人太多,其中明面上的敵人高句麗反而不可怕,最可怕的暗地裡的敵人,是聖主,只要聖主決心置安東軍隊於死地,命令遠征軍在關鍵時刻發動致命一擊,李風雲就算有通天徹地的本事也無法逆轉覆滅之厄運。

另外還有一點,李風雲把安東四個軍的建制都給了他們,李風雲的嫡系人馬怎麼辦?李風雲拿什麼利益來獎賞和籠絡他自己的親信?

豪帥們想不明白,猜不透李風雲葫蘆裡賣什麼藥,於是沉默不語,一言不發,完全沒有利益到手的興奮和激動。

李風雲肯定要給個解釋,大家都是兄弟,藏着掖着甚至有心算計只會加深隔閡和矛盾,無助於內部團結。

“東都給了每個軍五千人的編制,但這對你們來說數量還是太少,遠遠不夠,所以你們自己必須想辦法。”李風雲笑道,“某對你們的智慧充滿信心。”

“當然,你們對某的決定肯定心存疑慮,只是你們把事情想複雜了,實際上原因很簡單,還是那句話,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

“我們聯盟有十萬大軍,東都擔心養虎爲患,勢必要打擊和削弱,而東都以安東必須參加第三次東征做爲招撫前提條件,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所以遠征戰場就是個陷阱,我們還不得不跳。”李風雲搖搖頭,不屑說道,“東都狂妄自大,自以爲是,以爲某跳進陷阱就一定會死,不知所謂。某如果這麼容易死,還能活到今天?還能拿安東與東都討價還價?某要用事實告訴東都,他們不但錯了,還掉進了某的陷阱,最終不得不承認安東有十萬大軍,不得不給予安東更多軍隊建制。”

李風雲衝着豪帥們揮揮手,“這四個軍的建制先給你們,幾個月後安東會有更多軍隊建制,到那時你們可不要眼饞,更不要埋怨某偏袒不公。”

豪帥們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雖然依舊將信將疑,但既然李風雲解釋了,把話說清楚了,那不管真假,先把眼前利益拿到手再說,難不成還堅拒不要?於是豪帥們歡呼雀躍,心花怒放,大堂上的氣氛隨即再度熱烈起來。

“不過有一點某必須鄭重說明。”李風雲看到豪帥們總算“放心大膽”地接受了自己的“大禮”,繼續說道,“在某與主力遠征期間,你們務必遵從裴世矩的命令,盡心盡力輔佐裴世矩堅守安東。如果突厥人展開攻擊,你們務必浴血奮戰,不惜代價守住安東。守住了安東,也就守住了你們自己的利益,這個道理很簡單,相信諸公也是瞭然於胸。”

“另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之處,那就是我們的未來不在安東。安東僅僅是我們走向未來的起點,而一年後的南北大戰則是我們走向未來的第一道生死關,如果我們逾越不了這道生死關,我們也就沒有未來,甚至連安東這個立足之地都難以保全,所以,某鄭重告誡你們,抓住一切機會發展壯大。我們現在的實力還是太弱,保存微弱實力毫無意義,我們唯有不斷髮展壯大才能走得更快更遠。”

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八百六十一章 雙刃刀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八百六十一章 雙刃刀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八百七十一章 突然發現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
第七百五十章 必有一失第五百五十五章 周法尚的猜測第八百六十一章 雙刃刀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七百零一章 陰世師的“陰”第五百零八章 哪個更重要?第807章 遙無歸期第三百五十四章 皇族異類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七百四十八章 醒悟太遲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796章 響鼓也要重敲第九百七十四章 內外夾攻第四百一十四章 保護秦王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王可有決斷?第兩百四十一章 在推演中迷失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五百四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七百五十二章 白費心機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七百三十九章 言無不盡第兩百三十七章 如此大義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三十八章 自以爲是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爲所動第四百八十七章 越王的決策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六百七十七章 密謀第三百四十四章 一鬨而散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第兩百七十四章 你竟然還活着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一百五十九章 目標第八百五十七章 變計第九十五章 十一刀第三百一十七章 桃園五結義第八百三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關中韋氏第七百二十九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八十八章 慕容將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爭執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九百八十九章 打臉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隻蝴蝶第一百一十三章 難做決斷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四百六十五章 楊玄感的謀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知道磧南嗎?第一百八十章 問計第十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十一章 意圖何在?第兩百九十四章 低調第七百六十四章 誰是敵人?第八百七十五章 怒了第九十章 無恥也有境界第三百三十七章 如此悲觀!?第四十五章 撐死膽大的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八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七章 意外選擇第一百六十七章 艱難的改革第一百六十九章 趕走樑德重第五百五十二章 小伎倆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七百八十七章 稍安躁第四百六十六章 李風雲要去哪?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七百五十四章 渡河攻擊第八百三十三章 分裂第八百六十一章 雙刃刀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六百二十三章 借刀殺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一百七十三章 韋使君的困境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一百四十六章 瞞天過海第八十章 拿下蒙山第九百六十六章 伶牙俐齒第九百二十六章 父子密談第八百二十章 不滿第八百七十一章 突然發現第七百零七章 一棵大樹第七百四十六章 我是流氓我怕誰第一百三十五章 搶糧第四百零七章 主動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