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

九月初一,燕北長城一線。

李風雲督軍急進,三軍將士奮勇向前,越過小寧城,直撲野狐嶺,懷荒重鎮已近在咫尺。

面對呼嘯而來的叛軍,長城戍軍十分緊張,諸鷹揚閉關堅守,刀出鞘箭上弦,蓄勢待發。

邊鎮形勢驟然惡化,關門緊閉,南北斷絕,首要遭到衝擊的就是往來於南北兩邊的漢胡商賈,塞外的進不來,長城裡面的出不去,驚慌失措,一片混亂。

九月初一,武賁郎將趙十住率軍趕至大寧城,而在其身後,聯盟總管夏侯哲帶着聯盟第一、第二和第五軍,正尾隨而至,步步緊逼。

趙十住緊急下令,諸鷹揚務必以堅守長城爲第一要務,不論邊鎮局勢如何變化,都不要主動出擊,既不要主動出城攻擊長城內的叛軍,也不要主動出塞剿殺長城外的盜賊,若有違令者,嚴懲不貸。

趙十住又命令野狐嶺戍軍,若叛軍攻打隘口,要殺出重圍,則全力堅守,若損失太大,難以阻御,則擇機打開關門,任由叛軍逃之夭夭,而由此所導致的全部後果,都由自己承當。

九月初一,塞外,閃電河七水泊,東

。突厥汗國叱吉設阿史那咄捺的牙旗所在。

自中土皇帝突然結束二次東征,從遼東匆匆返回國內,但車駕卻滯留於涿郡遲遲不回東都後,塞外的氣氛就迅速緊張起來。

叱吉設阿史那咄捺爲探明中土皇帝滯留涿郡不去的原因,已兩次派出信使趕赴臨朔宮覲見中土皇帝,並派出大量暗探和利用衆多秘密渠道打探幽燕動靜,同時向閃電河一帶的所有諸種部落發出了警告,做出了召集之令,要求他們做好臨戰準備,一旦南北形勢惡化,則迅速集結,確保磧東南之安全。

當然,這是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以免事故突發,措手不及。目前南北關係雖然每況愈下,雙方之間的信任越來越少,矛盾和衝突越來越多,但名義上牙帳還是尊奉中土爲宗主,該有的禮節一個不少,該朝貢的還是朝貢,雙方都努力維持雙邊楸系的穩定,尤其中土第一次東征大敗,第二次東征又無功而返,勞師遠征國力損耗,再加上國內政局又動盪不安,內憂外患之下,更爲需要一個穩定的南北關係,所以出兵北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不是因爲中土皇帝滯留幽燕不去,局勢不明,變數太大,叱吉設甚至都不會向旗下部落發出警告和召集。

幽燕局勢突變也就是近期的事,做爲主掌磧東南諸軍事的牙旗這邊肯定是高度關注,而對於東。突厥汗國權力中樞的牙帳來說,因爲距離過遠,信息傳遞不便,尚沒有做出積極迴應,不過有一點牙帳還是頗爲擔憂,那就是擔心幽燕局勢突變會影響到南北走私。現在南北官方貿易並不能滿足突厥汗國高速發展的需要,因此南北走私隨即成爲牙帳進行戰略物資儲備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不可或缺。

然而,突厥人的擔心很快變成現實,南北走私量最大的燕北渠道“應聲而斷”,其中燕北走私的主幹道靈丘道和飛狐陘更是直接落入了“敵手”,而若想重新打通這條重要的走私渠道,可不僅僅就是剿殺“敵人”這麼簡單了。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條走私渠道牽扯的利益太大,甚至牽扯到了南北對抗,影響到了中外大勢的未來走向,所以在“一鍋水”已經被徹底攪渾的情況下,再想“清澈見底”,短期內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必然另謀他策。

於是叱吉設和牙旗裡的核心成員馬上就把“目光”轉移到了松漠以東的東北地區。

東北地區的諸種部落以霫、奚和契丹三族爲主,他們尊奉突厥人爲宗主,而中土則是突厥人和他們的“共主”。“共主”十分忌憚和防備突厥人,因此對東北諸族恩威並施,遏制和打擊他們的同時又拉攏和收買他們,但效果不理想,其中契丹人與高句麗、靺鞨等遠東諸虜結盟合作,而霫人和奚人則與突厥人走得近。如今高句麗被中土打得奄奄一息,而中土也連戰不利損失巨大,這就給了突厥人機會,蓄意挑起東北諸虜之間的廝殺,混亂東北乃楸遼東局勢,以削弱和吞併東北諸虜來達到威脅中土之目的,繼而間接幫助高句麗贏得喘息時間,一旦高句麗堅持下來了,東北諸虜又給突厥人吞併了,中土耗盡力氣卻白白爲突厥人做了嫁衣,在北疆鎮戍上陷入更爲深重的危機,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向突厥人妥協以換取南北關係之穩定,如此則突厥人不費一兵一卒就大獲全勝,獲得了難以估量的豐厚利益。

叱吉設和牙旗貴族們的如意算盤打得非常好,但可惜的是,就在他們幻想着“不勞而獲”的時候,從幽燕不斷傳來的最新消息卻讓他們嗅到了一絲危險,形勢的發展正在偏離他們預計的方向,並且偏離的速度越來越快。

第一個引起突厥人警覺的消息就是齊王可能要北上邊陲。這個消息最早由幽燕豪門傳出,後來在幽燕貴族圈子裡悄悄傳開,其真實性有多大無從知曉,不過無風不起浪,既然有這樣的傳言出來,可能性就事實存在。

突厥高層對中土兩京政局的內幕還是有所瞭解,對齊王“失德”一案也是略有耳聞,畢竟齊王是中土皇帝唯一的嫡皇子,從繼承法上來說他就是中土的儲君,是中土未來的皇帝,爆發奪儲大戰的可能性太小,所以突厥人當然會高度關注,密切觀察,但結果讓他們難以置信

。第一次東征期間齊王並沒有坐鎮京都代理國事,而是出京剿賊去了,一個儲君在皇帝遠征期間不代理國事,這說明什麼?第二次東征期間坐鎮兩京的還不是齊王,而是兩個皇孫,齊王依舊在外剿賊,這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了,不能再用常理去解釋了,某種意義上這代表齊王距離儲君的位置應該是越來越遠,而不是唾手可得。

突厥人立即意識到,中土皇帝和他唯一的嫡皇子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矛盾和衝突,中土政局的核心也就是皇統繼承問題爆發了嚴重危機,這對突厥人來說是一件好事,可資利用。然而,形勢變化太快,還不等突厥人對這件事進行覈實確認並有所行動,中土皇帝父子就同時出現在幽燕,並且傳出了齊王北上戍邊之言論。這一傳言若是真實的,若變成了現實,其對南北關係的影響就太大了。

從突厥人的立場來說,必須未雨綢繆,必須早作預防,以免猝不及防之下做出錯誤判斷,拿出錯誤決策,以致於嚴重危及南北關係。而對於叱吉設阿史那咄捺和磧東南牙旗的貴族們來說,首要預防之策就是統一認識,必須正確而清醒地認識到齊王戍邊對南北關係所產生的一系列重大影響,其中負面影響極大,齊王對塞外諸虜的威懾是顯著的,所以必須想方設法消除這些負面影響,爲此牙旗必須儘快拿出預防措施,以防萬一。

緊接着,白髮賊和他所統率的反叛大軍就進入了突厥人的“視線”。

衆多消息證實,白髮賊就是齊王養的“寇”,是齊王的鷹犬,爲齊王衝鋒陷陣。白髮賊一直活躍在齊魯,但不久前,白髮賊竟然帶着叛軍千里迢迢殺到了幽燕,殺進了燕北,攻佔了靈丘道和飛狐陘。這就蹊蹺了,這明顯就有陰謀,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麼,白髮賊北上邊陲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齊王戍邊是真實可信的,那麼白髮賊進入燕北的目的就是爲齊王攻城拔寨。由此引出一個問題,齊王爲何要戍邊?爲何要驅使白髮賊在邊陲攻城拔寨?

於是南北戰爭呼之欲出。

齊王做爲中土皇帝唯一的嫡皇子,做爲唯一符合繼承法的中土未來儲君和未來皇帝,絕無可能放棄自己的輝煌前途,但現在父子矛盾激烈,怎麼辦?最好的辦法莫過於迎來一場戰爭,父子兩人齊心協力並肩作戰,如此既能化解矛盾,又能建功立業,還能如願以償地繼承皇統,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爲?

換句話說,齊王戍邊的真實目的,可能是要引爆南北戰爭。那麼,如何引爆戰爭?

最新消息告訴叱吉設和牙旗貴族們,白髮賊已經渡過桑乾水,正在向東北方向攻擊前進,而燕北鎮戍軍主力都在長城一線,燕北腹地的桑乾水一線並無太多戍軍,短期內根本擋不住白髮賊前進的腳步。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形勢會如何發展?

既然要引爆戰爭,當然要越過長城,深入塞外,燒殺擄掠,於是一個清晰可見的計策便出現在了叱吉設和牙旗貴族們的眼前,那便是驅虎吞狼,借刀殺人。

這就是危機,這就是突厥人嗅到的危險,雖然這僅僅是根據所知消息進行的分析和推演,其正確性尚需斟酌,其準確性尚待驗證,但不能忽視懈怠,不能不早作預防。

如何預防?如果中土人要驅虎吞狼,要借刀殺人,要挑起南北戰爭,僅靠叱吉設和磧東南牙旗的力量,是否可以阻止?

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四百八十五章 喜形於色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三百章 轉嫁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798章 又驚又喜第七百一十四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801章 錯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
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四百八十五章 喜形於色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五百二十章 強勢的樵公第一百零六章 崔氏家主第一千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六百零九章 聖主的任性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見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八百五十四章 離間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九百十六章 凌亂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赤膊上陣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第兩百九十五章 豪帥王安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兩百八十五章 互幫互助第一百一十五章 某比天道更狠第七十章 巧遇杜伏威第九百七十九章 真實的騙局第九百五十章 所謂變通第四百四十三章 實力至上第九百零七章 鷂鷹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第四百五十三章 被關在牢籠裡的楊玄感第三百章 轉嫁第三百零一章 誰敢謀反?第五百七十四章 渡河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兩百七十六章 都有難處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八百八十五章 離間第六百八十四章 以死明志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九百三十六章 誰去古北口?第六百五十四章 二次密談第兩百八十四章 有何玄機?第兩百九十六章 段達的困境第二十五章 終於進了崔氏的門第九百六十五章 師徒相見第五百三十四章 澠池城外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一百九十三章 蒲山公第六百四十二章 觀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山了第八百七十九章 自救第九百零六章 好運第一百四十四章 反間第六百三十四章 變化莫測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四十四章 半渡擊殺第兩百七十三章 計將何出?第798章 又驚又喜第七百一十四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零八章 公爵之子第七百七十章 劣勢第八百三十八章 這太瘋狂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七百零六章 你不能死第四百一十章 到處都是坑第六百九十八章 受驚的兔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寶貝”的作用第九百四十六章 一些靈感第五百零五章 你不要陷害我第八百六十八章 兄弟聚首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兩百四十九章 給我自由第五百二十三章 警示第六百四十九章 兩大阻力第八十六章 一夜變局第三百七十九章 惶恐的蒲山公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兩百二十二章 憤懣第三百六十四章 對徐世勣的警告第兩百零三章 殊途同歸第六百八十三章 陷阱無處不在第八百一十七章 捨本求末第兩百六十九章 尋找兵源第801章 錯亂第五百九十五章 飛狐陘第七百七十六章 晝伏夜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夜會趙王陵第一千三十一章 這是我的錯第九百七十五章 上天的恩賜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零二章 治書侍御史游元第七百一十章 打你的臉第四百三十二章 魔高一丈第八百九十六章 貪婪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三百四十章 齊聚章 丘第八百八十七章 說來聽聽第八百四十二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