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情不明

ads_wz_txt;

費曜是鮮卑人,出自鮮卑拓拔部費連氏族,費連氏漢化後改姓爲費氏。在關隴虜姓貴族集團中,原北魏皇族元氏和北魏勳臣八姓最爲尊貴,費氏只能算是二等貴族,權勢有限,實力也主要體現在軍方。費曜有武略,善騎射,少年從軍,從統一大戰一直打到塞外邊陲,戎馬三十餘年,功勳顯赫。本來他要去東征戰場,但舊疾復發,難以成行,遂被皇帝點名留守京畿,坐鎮黑石關,全權負責京畿東部防區的鎮戍重任。

京畿東部防區從偃師開始,經黑石、洛口倉、虎牢、滎陽一直到天塹關防東部重鎮浚儀,都屬於費曜的鎮戍轄區,而滎陽都尉崔寶德則專門負責鎮戍天塹關防的東部區域,所以從職權上來說,費曜的職權要大於崔寶德的職權,但正四品的武賁郎將直屬衛府,費曜的上司是衛府將軍和大將軍,而同爲正四品的滎陽都尉則直屬中央,崔寶德直接聽命於皇帝,也就是說,在同一個防區裡,有兩套互相沒有隸屬關係的軍事機構,其軍事長官的級別還完全一致。和平年代,這種做法自有它的好處,職權重疊,互相牽制,但到了戰時,這個弊端就會無限放大,後果非常嚴重。

崔寶德出自博陵崔氏,他的父親崔彭與崔弘度、崔弘升都是堂兄弟,深得先帝信任,先後出任監門郎將和備身將軍,統率禁衛軍,主掌宿衛。今上登基後,對崔彭同樣信任有加,授其左領軍大將軍,爲中央禁衛軍最高統帥。崔彭病逝後,長子崔寶德繼嗣襲爵,屢受今上重用。這次今上御駕東征,更是託之以衛戍京畿東大門之重任。

崔氏家主崔弘升北上涿郡參加東征之前,對崔氏如何應對未來政局的變化進行了佈局,其中崔寶德就承擔了一部分重要使命,所以他清楚地知道白髮賊李風雲是這個佈局中的一顆棋子,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顆棋子竟然如此重要,不但在短短時間內改變了齊魯和河南局勢,還迅速推動了東都政局的變化,而這個變化正是崔氏所樂於見到的。

費曜匆匆而來,其目的絕不僅僅是爲了與滎陽都尉府爭奪軍權,對此崔寶德心知肚明,考慮到崔氏之利益,崔寶德決定推波助瀾,把通濟渠一線的局勢向東都某些人所需要的方向發展。

於是,崔寶德放下了超級豪門的自尊和傲慢,主動出城迎接在品秩上與自己同級,但在貴族等級上卻與自己差距甚大的衛府武賁郎將費曜,以此來向東都的各政治勢力做出某種暗示。

費曜年近五十,身材健碩,氣勢威猛,渾身上下透出一股肅殺之氣,是個典型的老軍。他站在戰船的甲板上,第一眼便看到站在碼頭上迎接自己的崔寶德,眼裡頓時露出詫異之色。

崔寶德四十多歲,相貌英俊,氣宇軒昂,雖然穿着一身普通的黃色單薄戎裝,但與生俱來的那股卓然不羣的世家高貴氣質,還是讓他在人羣中顯得異常醒目。

費曜十分意外,之前他在船艙裡曾設想了很多種兩人相見的場面,但獨獨沒有想到崔寶德會紆尊降貴,親自到碼頭上迎接自己。這是一種態度,是崔氏對當前激流暗涌的東都政局的一種表態。

崔寶德是博陵崔氏的中堅力量,尤其自一門兩妃一死一廢,崔弘度、崔彭這對老兄弟又先後辭世,崔弘升不得不獨自支撐大局,崔氏就此陷入困境後,崔寶德在崔氏的話語權越來越重。現在崔氏家主崔弘升正在東征戰場上,留守京城的崔氏子弟及其門生故吏皆以崔寶德爲首,所以崔寶德對當前政局的態度至關重要,這也是費曜奉命從東都匆忙趕至浚儀的重要原因之一。

崔寶德的舉動非同尋常,而這一舉動所代表的積極的合作態度,對費曜所屬的政治集團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費曜下了船,與崔寶德寒暄見禮,十分恭敬。

當今中土的尊卑不論年齡,不論才智,也不論官職高低,而是以貴族等級來劃分。雖然先帝已經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度,但改革的只是選官制度,而沿襲傳承了幾百年的貴族等級劃分是門閥士族政治的基礎部分,根深蒂固,早已演化爲中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能因爲一個選官制度的改革而受到影響

崔寶德表現得很矜持。以崔氏在中土的傲然地位,到碼頭上迎接一位比自己等級低的貴族,只是表明一種態度,是政治上的需要,至於見面的禮節,還是要嚴守尊卑規則,不能失了禮而徒招恥笑。

費曜只是在崔寶德面前恭恭敬敬,在一羣出身較低的諸如鷹揚府軍官、浚儀縣府官吏面前,則是趾高氣揚,不假辭色。

酒筵過後,都尉府的司馬向費曜介紹了天塹關防以東的局勢。

旱災愈演愈烈,大河南北飽受煎熬,受災人口越來越多,舉旗造反的叛賊也越來越多,這是河南局勢迅速惡化的直接原因。以白髮賊李風雲爲首的魯西南諸賊率軍殺進中原,沿着濟、菏一線燒殺擄掠,

攻陷濟陰,開倉放糧,吸引了數以百萬計的災民,然後裹挾着這些災民直殺通濟渠,使得京畿局勢驟然緊張。現在魯西南諸賊已經全部開進到通濟渠一線,在浚儀城到樑郡首府宋城這段大約四百餘里的水道上展開了全面攻擊,通濟渠隨時有斷絕之危險,而通濟渠水道一旦中斷,首先受到影響到的就是東征,如果東征因此遭遇不測,通濟渠一線所有軍政官員都將爲此付出慘重代價。

都尉府的這位司馬說完之後,大堂上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氣氛沉悶而凝滯,空氣似乎因此變得更熱,全身甲冑的軍官們個個大汗淋漓,但誰也不敢擡手擦汗,連喘息聲都強行壓制了,唯恐驚擾了高踞上座的兩位長官。

“安陽公,可有滑國公的消息?”費曜忽然開口問道。

安陽公就是崔寶德,全稱是安陽縣公。這個爵位來自他的父親崔彭,崔寶德做爲嫡長子繼嗣,承襲了這個從一品的高等爵位。滑國公就是濟陰郡守韋保巒,他繼承的是其父親韋壽的爵位。

“聽說他在東郡的封丘。”崔寶德說道,“濟陰失陷,他難辭其咎,若逃回京畿,必有牢獄之災,所以他只能留在關防之外伺機反攻,以便將功折罪。

費曜想了片刻,又問道,“最近,滎陽鄭氏可曾派人出關?”

崔寶德意味深長地看了費曜一眼,沒有說話。

韋保巒的祖父是中土名將韋孝寬,有妻妾三人,其中一人便是出自滎陽鄭氏,生子韋總和韋壽,而韋保巒就是韋壽的兒子。豪門之間互相聯姻是常規結盟手段,關中韋氏和滎陽鄭氏雖然隸屬不同的政治集團,有着不同的利益訴求,但在利益一致的情況下,兩家的聯姻關係必然能促進雙方之間的合作。在當前這種局面下,兩家就有着共同利益,韋保巒需要保住濟陰以保住自己的仕途,而滎陽鄭氏需要河南的穩定以維持自身利益,所以兩家必然合作,韋保巒若想將功折罪,反攻濟陰,就必須得到滎陽鄭氏的幫助。

只是,費曜鄭重其事的這麼一問,其背後的含義就值得推敲了。

崔寶德搖了搖頭,“東郡災情嚴重,自顧不暇,樑郡烽煙四起,岌岌可危。滑國公孤立無援,有心無力,徒呼奈何。”

費曜面無表情,不過眼裡卻掠過一絲凝重之色。他本意是想借滎陽鄭氏與韋保巒之間的合作關係,試探一下崔寶德對目前危局的看法,而崔寶德雖然沒有直接給其答覆,但言辭之中,已經清晰透露出幫助韋保巒的意思。崔氏幫助韋保巒,實際上就是幫助滎陽鄭氏,而幫助滎陽鄭氏,則出自山東貴族集團整體利益的考慮,這符合崔氏的利益訴求。

“對衛府來說,確保通濟渠的安全,乃首要之務。”

費曜沒有猶豫,果斷表明了立場。我來浚儀,來到天塹關防,目標只有一個,就是確保通濟渠的暢通,至於戡亂剿賊,與我無關。

崔寶德再度搖頭,“叛賊裹挾着不計其數的災民,鋪天蓋地而來,以目前通濟渠一線的戍守力量,很難保障通濟渠的暢通。”

費曜聽出來了,崔寶德的意思是通濟渠要戍衛,戡亂剿賊也要進行,要雙管齊下,要兼顧到各方的利益,但這與自己此行的使命相沖突。

費曜稍加沉吟後,問道“安陽公,樑郡諸鷹揚可曾遣使求援?”

“尚未接到求援書信。”崔寶德微微皺了一下眉頭,大約估猜到費曜匆忙趕來的目的,這與他先前的推斷大致相同,東都涌動的暗流越來越多,高層的博弈逐漸明朗,各方都在有意或者無意地推動局勢向更爲險惡的方向發展,有人蓄意“養寇”,有人漠視賑災,大家似乎都忘記了日益嚴重的天災正在肆無忌憚地殺害無辜生命,而東征戰場上數以百萬計的遠征將士也因此陷入了危難之中。

“若叛賊斷絕了通濟渠,再想打通就要大費周折。”崔寶德試探道,“某認爲,雖然樑郡諸鷹揚尚未求援,但爲防患於未然,我們還是應該火速出兵。

費曜搖了搖手,“軍情不明,不可貿然行事。”

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三百零四章 崔弘升的擔憂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七章 自曝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兩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智慧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十二章 突變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
第七百一十六章 突厥人嗅可了危險第四百章 不作爲第五十七章 把無恥進行到底第四百七十一章 倉城到手第六百五十章 挖個坑,誰跳?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深沉第九百八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一百一十三章 某是賊第八百二十八章 困局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四十一章 沖天大火第795章 一波又起第八百八十章 敵人是誰?第六百八十六章 排兵佈陣第三百三十八章 決非易與之輩第一百九十章 搶權的來了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第四百四十九章 兩京恩怨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六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五十一章 李百藥的告誡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二十二章 你爲何畏懼第六百八十二章 不爲所動第九百四十一章 陰謀詭計第兩百六十四章 黑夜裡的洪水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參加兵變的動力第五百零一章 明公好計第三百零四章 崔弘升的擔憂第九百四十九章 郕公之憂第七百七十八章 快馬加鞭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七章 自曝第三百六十三章 去歷城第一百零九章 溫水煮青蛙第七百八十一章 你可以走了第九百六十八章 螳臂當車第六百一十二章 幽燕人的憤怒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山震虎了第八百九十四章 何許人也?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一千零二十章 有所取捨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六百三十七章 范陽盧氏的“善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一千零八章 困擾第三百三十章 張須陀的憤懣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六十九章 黯然嘆息第五十四章 打劫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八百七十四章 慄特商隊第五百五十四章 名將之子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七十八章 取信於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夫的保證夠不夠?第四百七十七章 用心險惡第五百二十一章 致命的一巴掌第一千零十二章 東渡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美人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人之所急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奈的樊子蓋第七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九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兩百三十九章 李密的智慧第兩百一十一章 繡衣直指第十二章 突變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六百二十章 荒謬的臆想第三百四十七章 劉黑闥的憤怒第七百七十四 大賀氏聯盟第六百一十九章 似曾相識第五百零七章 包圍東都第九十四章 驃悍羅士信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密的智慧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一種可能第五百五十章 屈突通的勸諫第五百六十章 你還能更流氓一點嗎?第三百八十章 與你何干?第三百零五章 新年選擇第六百九十六章 偷襲第七百章 利益驅動第六十章 全軍覆沒第兩百三十三章 要殺一個人第二十七章 何爲真相第三章 白髮刑徒第三十七章 白髮帥第三十四章 陳三先生第兩百四十六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你是誰第兩百五十八章 唱白臉的宇文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