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夜奔芒碭山

ads_wz_txt;

李風雲站在運河河堤上,白髮飄飄,白氅翻飛,氣宇軒昂。

船上,翟讓、王儒信和徐世勣站在甲板上,望着李風雲高大挺拔的背影,心情複雜。此一去十有八九便是永別,活着再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想想這些時日的相處,想想這些日子裡所發生的事,不免感慨萬分,有輕鬆,有敬佩,有愧疚,亦有惆悵和擔憂。

李風雲神秘的出現在瓦崗人的生活裡,又神秘的離去,留給瓦崗人的除了烙刻在心裡難以磨滅的印象,便是如迷霧般的神秘。他來自何處?又將去往何方?

李風雲衝着大船抱拳爲禮,心裡也是感慨。現實和想象之間的距離如此之大,讓他始料不及。翟讓和瓦崗人不敢爲天下先第一個舉旗造反,和他們最後的失敗是不是存在着某種必然的聯繫?如今自己義無反顧地去造反,是不是就是中土舉旗的第一人,青史留名?至於成功還是失敗,毋須去想,自己所追求的只是過程,需要的只是一個熱血沸騰的人生,無論生命短暫或是長久,自己都不在乎,在乎的只是爲所欲爲、酣暢淋漓的走到生命的盡頭。

李風雲轉身而去。

十八個死士跟在他的身後,追隨其走進了黑暗,走進了一個既沒有希望也看不到陽光的殺戮世界。

走下河堤,轉入一條鄉間小道,李風雲停下了腳步。

十八名黑衣死士左右分列,井然有序,顯得訓練有素。

李風雲神情漠然,解下白色大氅,將其慢條斯理地裹於長刀刀柄之上。長刀刀鋒已套上皮囊,現刀柄又被白氅包裹,從外形上已很難看出那是一件重兵。大氅解下後,一個脹鼓鼓的大革囊出現在李風雲的背後。十八死士亦是揹着同樣的革囊,裡面裝着乾糧、衣物、資裝等物件,以備行路所需。

“此去芒碭山多少路?”

李風雲手拿長刀,望着站在身邊的一位中年人,低聲問道。

中年人大約三十多歲,身形矯健,氣質沉穩,一張棱角分明極富個性的臉龐,一雙冷漠冰封卻隱含憂鬱的眼晴。此人來自離狐徐氏,以徐爲姓,以十三爲名,顯然是個隱姓埋名的傢伙,爲徐氏所豢養的死士。徐世績將其介紹給李風雲的時候,沒有透漏此人的任何隱秘,不過口氣頗爲敬重,並指定其爲十八死士之首,從此就是李風雲的人了。

“大約八十里。”徐十三語氣冷淡,言簡意賅。

李風雲微微頜首,轉目緩緩打量了一下衆死士。這裡有十二個人來自離狐徐氏,有六個人來自東郡翟氏,從此刻起,他們便效命於李風雲,誓死追隨李風雲。這是他們對故主之恩的報答,亦是對故主的承諾,同時也是贏得自由身的條件。

李風雲對翟讓和徐世勣的“安排”自始至終都沒有提出任何異議。這是翟、徐兩人與韓相國商定好的條件,李風雲作爲翟讓的勢力參與加造反,單槍匹馬肯定不行,翟讓肯定要給他一些人手,只是這人給了,是否絕對忠誠於李風雲,是否會始終遵從諾言不離不棄地追隨李風雲,那就不受他們控制了,只有靠李風雲自己了。

李風雲擡頭看了看繁星點點的夜空,又問道,“黎明前能否趕到?”

徐十三沒有說話,但那眼神很明確的給出了不可能的答案。揹負幾十斤重的東西狂奔八十餘里不休息,除了衛府軍裡那些被尊稱爲銳士的最強悍的士卒外,普通人不可能做到。

“黎明前我們一定能到。”李風雲卻是自信滿滿,語氣堅定,“走!”

李風雲再不說話,拿着長刀,揹着沉重的革囊,率先向前方奔跑而去。

死士們互相看看,神色各異,但目光中都帶有懷疑之色。對於這位長着一頭白髮的異鄉刑徒,不少人最早看到他是在白馬大獄中,那夜越獄之戰,白髮刑徒之強悍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後此人再入白馬城,於光天化日之下劫持綁架了監察御史,成功救出單氏一百餘口性命,更是匪夷所思,堪比傳奇故事了。這一次他帶着十八死士連夜趕赴芒碭山,所爲何事?從故主鄭重其事的讓他們發誓效忠白髮刑徒,並還了他們自由身,便可推測出此行任務之艱辛,或許就是有死無生之局。生死無所謂,只要痛快就行。

徐十三衝着衆人揮了揮手,緊隨李風雲之後放步狂奔。

衆人亦步亦趨,在黑夜中急速奔行。

這裡是樑郡和譙郡的交界處,也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朦朧月光下,一行人向着東方奮力奔跑。很快,李風雲的“強悍”就表現出來了。他手上有一柄長刀,負重比十八死士都要大,卻遙遙領先於衆人。漸漸的,十九個人分成了三撥。李風雲一馬當先,初始領先於衆人數百步,接着便消失在夜色裡,若不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傳來角號之聲以指引方向,衆人恐怕都要與其失散了。徐十三和六個死士居中而行,因爲負重較大,一個個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雖勉強支撐,但均有難以爲繼之感。餘下十一個人拖在最後,腳步蹣跚,兩腿重若千鈞,跑跑停停,不過擔心落下太多,一個個還是咬牙堅持,不敢就此放棄。

李風雲一口氣跑到了睢水河邊這才停下腳步,就地休息,不時吹號以做指引。

良久,徐十三和六個死士趕到了河邊。負重狂奔三十餘里後,七個人幾乎累癱了。這一刻,李風雲在他們的心裡絕對是強者,而強者代表着權威,弱者對強者的尊崇實際上便是對權威的服從。

又過了很久,餘下十一個死士互相扶持着也趕到了河邊,他們更爲不堪,到了河堤就倒下了,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了。

李風雲卻不再休息,從幾個死士的革囊裡拿出渾脫開始充氣。徐十三帶着兩個人過來幫忙。之後將充好氣的渾脫捆在了一起,便是一個簡易皮筏。然後與過索相連,推入水中。李風雲在衆人注視之下,率先泅水渡河。很快,李風雲和皮筏便消失在衆人的視線裡,除了不斷向河中延伸的過索外,什麼也看不到。然而,十八個死士卻能清晰感受到正在河中劈波斬浪的李風雲,他太強悍了,如此非常之人又豈是池中之物?追隨這樣的強者,是否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或許,從這一刻開始,心中那久已泯滅的希望會重新燃起點點火花。

沒有人說話,大家都在深邃的黑夜中沉思,都在朦朧的月光下產生了一絲對未來的期待。

忽然,角號聲隨着夜風傳來。李風雲抵達了對岸。徐十三一聲令下,幾個死士匆忙拉拽過索,把皮筏拉了回來。四個早已準備好的死士把各自的革囊捆在了皮筏上,然後抓住皮筏一角,橫渡睢水。

過河後稍事休息,一行人繼續上路。李風雲的“強悍”讓死士們心悅誠服,他在短短時間內便建立了自己的權威,贏得了死士們的尊崇,接着他便開始“展示”自己的親和力,不再一馬當先,而是與大家走在一起,一邊親熱交談,介紹彼此,一邊向疲憊者伸以援手,以期贏得對方好感。雙方實際上都有急於瞭解對方的想法,因此非常默契,迅速擺脫了彼此間的生疏和隔閡,逐漸熟絡起來。

黎明前夕,芒碭山依稀可見。

芒碭山是通濟渠兩岸千里大平原上的唯一山羣,平地突起,逶迤起伏,如蛟龍騰躍,雖不高峻,卻孤峰鶴立,尤顯峭拔,其中有錯落突兀的十三座山頭,從古至今便有十三“仙女峰”之美稱。

芒碭山亦是由江淮進入中原的天然屏障,自古便爲兵家必爭之地,其歷史悠久,遺蹟彼豐。春秋時孔子周遊列國曾避雨於芒碭山,留下了夫子崖古蹟。漢高祖劉邦曾隱匿於紫氣巖,在芒碭山斬白蛇起義。陳勝王起義失敗,死後便被埋葬在芒碭山主峰的南山腳下。東漢末年,曹操曾設摸金校尉和發丘將軍,挖掘了西漢樑王墓羣,共盜得七十二船寶物。桃園三義劉備、關羽和張飛兄弟曾與曹操爭奪徐州失敗,其後張飛便逃亡芒碭山,築寨稱王,落草爲寇,其山寨至今猶存。

當黑幕散去,光明降臨大地之時,李風雲和十八死士走進了芒碭山。

晨曦掩映下的芒碭山鬱鬱蔥蔥,美麗如畫。一位白袍高冠、飄逸若仙的中年儒士悄然出現在“畫”中,出現在衆人的視線裡。

徐十三向李風雲介紹,這位中年儒士姓陳,來歷不詳,人皆呼之爲三先生。

“韓相國的人?”李風雲問道。

徐十三搖頭,“據說此人曾是一名刑徒,亡命於芒碭山,因爲頗有才智,贏得了芒碭山中盜賊的擁戴,常常率衆劫掠水道,劫富濟貧,逐漸闖出了聲名。”

李風雲當即明白了,這位是芒碭山的賊頭子,地頭蛇。韓相國把造反地點選擇在芒碭山,足以證明韓相國與這位陳三先生交情匪淺,而此次造反的策劃者和主導者十有八九就是這位陳三先生,而不是那個惡名昭彰的呂明星。

李風雲示意徐十三與衆死士就地休息,他一個人舉步走向半山亭拜會陳三先生。

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七百一十四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801章 錯亂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九百章 到位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
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五百零四章 乘傳發兵第五百一十三章 水師來了第十六章 擋者披靡第二十三章 長街襲殺第五百四十九章 雞飛蛋打第一百零七章 徐大郎的密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靜觀其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八百六十九章 事在人爲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兩百章 蒲山公別來無恙第兩百八十六章 配合第三百九十章 這事有難度第三百零三章 齊王打頭陣第三百八十三章 劍出鞘第五百一十七章 消極怠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宇文述的艱鉅使命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三百九十三章 太早?太遲?第三百五十二章 陷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一起去發財第九百十二章 圍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光腳不怕穿鞋的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韋福嗣來訪第七百二十六章 刀回來了第四十八章 陶驛第七百一十四章 倒打一耙第兩百零五章 李密決定留下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封德彝的選擇第六百九十三章 韓世諤的猜測第一百一十四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城了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一百九十七章 如此默契第三百一十五章 約定韋福嗣第九百六十七章 裴世矩的意圖第一章 要殺頭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郕國公的默契第八百五十九章 壞消息第四百九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拒絕第八百二十九章 志得意滿第七百一十七章 虎有傷人意第八百四十六章 奇兵突出第七百六十七 兩不耽誤第兩百八十一章 孤落魄如斯第十五章 奪命狂奔第八百五十六章 紛至第801章 錯亂第九百五十五章 威脅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第五百七十九章 實不相瞞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速撤離第一百六十章 大總管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九百十七章 放飛心魔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一十五章 正相反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叛國者必殺第一百一十九章 驅狼吞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威脅第八百七十八章 誘餌第七百一十五章 與虎謀皮第兩百一十九章 瓦崗決策第兩百五十一章 欠了一個人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裴世矩的無奈第三百三十一章 避之不及第三百六十九章 聯盟重組第一千零十五章 羅藝的優點第九百章 到位第兩百九十三章 意欲何爲?第九百九十九章 變計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鄙無恥第九百六十九章 徐圖後計第兩百八十九章 分裂了第一千零三章 日暮途窮第三百六十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九百八十七章 有便宜就佔第八百三十一章 代價第六百二十九章 見好不收第八百二十三章 我是慕容氏第九百九十二章 吃掉它第一千零四章 爾虞我詐第五百一十九章 謠言太多第五百四十八章 奇妙夜第四百四十七章 東都的疑惑第七百八十二章 結盟第一百七十六章 濟陰豪望第80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五百二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809章 無所適從第一百五十章 吃虧不是壞事第三百二十七章 左帥的憤怒第三百九十二章 與虎謀皮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分兩路第四百五十章 齊王的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