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攻略韶州府(一)

感謝愛看喜歡的書,滅澂瘸驢,浸信會三位大大的打賞!非常謝謝!

………………

就在譚紹光與尹尚英等人,在連江上乘坐竹排前往陽山之時,隔着嶺南叢山,二百餘里外的武江上,同樣有一隊人馬,乘坐一樣的竹排,順流而下,前往韶州府樂昌縣境。正是太平聖軍攻取兩廣的東路軍主力,羅大綱爲主將,陳玉成爲副將,聖一軍和聖四軍兩部兵馬,近二萬名聖軍將士,艱難地行軍。

韶州府可不比湘南和廣@西等地偏遠州縣,乃是廣@東的北大門,是北方和長江流域與嶺南沿海之間最爲重要的陸路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險要。因此,隨軍參畫的左宗棠早就跟聖王馮雲山提出,清軍在韶州府駐有重兵,且關隘城防險固,建議多攜帶火炮等重型火器,方可攻克。

左宗棠主動提出隨軍參贊,馮雲山知道他擅於戰場臨時的軍事謀劃,便同意下來,交代羅大綱和陳玉成兩人多聽取他的意見。至於對左宗棠個人,馮雲山知道,左宗棠最是顧家之人,妻妾兒女皆在太平聖軍之中,絕不可能做出有損聖軍之事,倒是可以放心。

羅大綱和陳玉成見聖王平素便重視這位左先生,加之這左先生雖平時性子孤傲冷漠,但確實是有才之人,便都敬讓幾分,悉心聽從其意見。

這便苦了一萬五千名聖軍將士和隨行的五千輔助牌尾。上千輛輜重車,載重的四百餘門大小火炮,五千擔稻米,還有火藥、軍器、炮子彈丸等數不勝數。嶺南一帶崇山峻嶺,最是難行,左宗棠和羅大綱都傾向走水路。

宜章南邊的坪石,雖已是樂昌境內,但距離宜章很近。坪石本駐紮有幾十名滿清地方汛兵,早在宜章城被太平聖軍攻下後,這些汛兵便早已逃散。太平聖軍便不費力氣地佔了坪石汛。

在坪石搜尋製作竹排花了一天半,爾後,光是從木輪車上卸下輜重,搬到竹排上捆綁固定,便又花了二天時間。

即便如此,在這武水上游,水面窄淺之地,竹排亦承載不了太多重物,且遇到礁石淺灘,便擱淺堵塞,羅大綱命三千聖兵成立應急隊,沿江巡迴奔走,哪裡竹排擱淺,便至哪裡,用人力擡拉的手段,好不容易過了數十里。

這天,太平聖軍剛過武水的長灘渡,水流開始更加湍急起來。水面只能並排放兩隻竹排,導致竹排擠滿水面,延綿八九里長。

左宗棠忽道:“羅檢點,眼下這水面狹窄,水流又急,我聖軍行軍隊伍越拉越長,已綿延十餘里,乃是行軍大忌!且左某查了下地圖,再往下七八里便是有名的樂昌峽,此地乃異常險要之處,左某擔心清軍在此處設伏,待我軍過了一半再行攻擊,必會讓聖軍損失慘重。我建議暫停水路進軍,派數百兵士沿河段山林前行,先行攻佔此處,再放竹排行軍。”

羅大綱深以爲然,他其實也覺這樣講隊伍拉得太長,首尾不能兼顧,便道:“虧得左先生提醒。羅某這就按你說的去下達命令。”說完命令聖一軍軍帥陳天仕率一千五百聖一軍將士沿河兩岸搜尋,搶佔險要的樂昌峽,再派數百將士往前開路,避免大部隊被伏擊。其餘將士就地休息,等候消息。

武水上游的兩岸,灌木荊條叢生,無路可走,陳天仕命令二百將士輪流手持砍刀斬除雜樹,劈開一條一人寬的小路。

四個多時辰後,陳天仕等人來到一處河道急轉之處,這裡水流異常的湍急,河邊兩岸逐漸高了起來,慢慢地已是懸崖峭壁。

想必這便是樂昌峽了,真是險峻之地!陳天仕正感嘆着,突然,幾聲炮響,河岸峽谷之上,大隊人馬殺出,正是一羣清兵。當時居高臨下,土炮、鳥槍、滾石、弓箭齊發。

陳天仕連忙大喊:“小心躲避!有清妖埋伏,往後撤!”帶領衆人連忙沿河往後撤退。

但清妖在河岸的兩邊高地上,朝峽谷中河道的太平聖軍射擊最是容易不過,佔據如此有利地形,豈會輕易放過,便急忙射殺,帶陳天仕等人退回武水上游,也不追趕,仍埋伏在懸崖上,竟是要死守峽谷的模樣。。

陳天仕所部傷亡慘重,半個時辰便傷亡二百餘人。幸好,剛進入峽谷,清軍便馬上開火,否則,若是等他們都進入後,再行攔截,高處射殺,估計陳天仕他們會全軍覆沒。

這也是清軍各部之間不擅配合,埋伏的清兵心裡緊張便提前開火,也並未安排兵力進行堵截,所以才讓聖軍大部得以退回。

陳天仕心中大悔!檢點大人和左先生都已經說了,清軍很有可能會在樂昌峽埋伏,自己還傻乎乎的往河道水邊走,就因爲山間比河邊難走,自己便想當然認爲不會有埋伏,選擇容易走的河邊探路。不行,損失這麼多兄弟,還沒完成檢點大人的任務,不能就此退回去。

陳天仕眼珠一轉,命令剩餘的一千三百聖軍將士跟隨他後退三裡,再折回河岸,朝着清軍埋伏之處包操過去。他剛纔感覺到,此處埋伏的清兵數量並不多,也就一千餘人,若是正面作戰,聖軍將士怕過誰?

不過,陳天仕不是和清軍正面拼殺的。他是去放火的。

陳天仕觀察了下清軍埋伏之處的地形,乃是朝河邊突出的半圓弧形懸崖。對於陳天仕這樣的獵戶出身之人,樹林中最是熟悉。悄悄摸掉二個清兵的暗哨後,他便讓千餘名聖軍將士,朝着清軍埋伏之處,圍成一個更大的半圓形,在二三裡外便同時收集枯枝落葉,劃出隔火帶。

陳天仕讓衆人用隔火帶區域的枯枝落葉,點燃樹叢。時值盛夏,又半月未下過雨,山林中的灌木長得茂密,地面又堆着尺需厚的枯枝敗葉,加上衆人將隔火帶的柴葉全部扔入裡面,火借風勢,一時間火光滾滾,沖天火勢朝清軍埋伏處蔓延。

不等清軍反應過來,陳天仕便帶領數百聖軍將士尋找一火勢小的部位,在旁邊埋伏下來。

不一會,幾聲轟天的爆炸,卻原來是懸崖邊的清軍火藥被點燃,估計炸死不少清兵。這時,近千清兵用衣服或手,捂住口鼻,跌跌撞撞地從火勢小處跑了出來。

陳天仕見時機已到,怒吼一聲,“殺!”

衆聖兵帶着滿腔怒火,一陣鳥槍連放,百餘名清兵痛呼着倒地。陳天仕手持長刀,第一個率先殺出,衆聖兵緊隨其後,紛紛殺出,排山倒海般的殺喊聲,衝擊着早就被鳥槍射傻的清軍。後面還是一片火海,前面又不知道埋伏多少敵軍,正氣勢洶洶地殺來,從火中逃出來又未帶兵器,無奈,一部分清兵拼死想衝出埋伏,另一部分清軍則跪地求饒。

陳天仕心中念着峽谷中死去的兄弟,早已紅眼,他亦沒看清兵是逃跑還是投降,只要是清兵,便是一刀砍去,不一會,清兵的血跡濺得他渾身都是,長刀刀刃亦卷口,他便改刺。

也不知道殺了多少清兵,最後刺進一名清兵胸膛,竟將他長刀折斷,他纔回過神來,擡頭一看,周圍到處是清軍屍體,還有二百餘名被嚇破膽的清兵癱軟在地上一直求饒,便命令衆聖軍收了兵器,將那二百餘名清軍俘虜扣押起來。

陳天仕命人向羅大綱報信,自己便癱坐在地。衆人休息一會,懸崖邊火勢變小,進去一看,一路有不少清兵被毒煙燻死在地,燒焦一團,最要命的是,還散發着一股烤好的肉香。

陳天仕強忍着自己,捂住鼻孔,領衆人來到懸崖邊,卻看見數門小型火炮和子母炮,還有些鳥槍射弓,好好地在那,並未被火燒燬。陳天仕讓衆人用樹枝編成擔架,將武器全部擡走。

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807章 坤甸要塞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55章 招標(下)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930章 取地圖來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1170章 不歡而散的密晤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691 章 問策(二)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1129章 帝國瑣事770章征討朝鮮(五)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687 章 另類科舉883章 學堂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908章 芬尼亞社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757章 茶葉事件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505章 獻城蘇州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701 章 繅絲廠開工(下)769章征討朝鮮(四)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734 章 緬甸戰略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
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第1191章 自污就是要讓陛下知道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807章 坤甸要塞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55章 招標(下)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930章 取地圖來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1232章 鐵礦專運鐵路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1170章 不歡而散的密晤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第691 章 問策(二)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1129章 帝國瑣事770章征討朝鮮(五)第416章 不留活路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111章 孟加拉海戰(下)第687 章 另類科舉883章 學堂第192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下)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908章 芬尼亞社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757章 茶葉事件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505章 獻城蘇州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701 章 繅絲廠開工(下)769章征討朝鮮(四)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060章 對印政策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250章 6萬噸的年生鐵產量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198章 揪出奸細第1177章 流言的威力734 章 緬甸戰略第253章 佔領苔灣府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