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對印政策

馮雲山擺擺手,示意衆人平身:“衆愛卿平身!此次大捷,不過是因爲對方驕傲過頭,對我軍毫無防備,又缺少補給和歐洲的援助,加上帝國的武器的確比對方精良很多,又有孟加拉叛軍的緣故,纔有此次大捷。

衆卿切莫驕傲自大,論整體國力,我們與英國還有不小差距。你們可知道,以後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主要體現在該國的工業化水平上,城市化率上,而這些方面,中華帝國與英國還相差勢若鴻溝一般。如今彼方的本土人口城市化率已經超過50%,而我們中華帝國連7%尚未達到,工業化水平亦是如此。這一點,朕會同曾愛卿好好說說。”

毛奇點點頭,奏報道:“陛下所言極是!莫說與城市化水平最高的英國相比,我中華帝國便是與傳統的農業國普魯士王國和沙俄相比,也相差甚遠。不過陛下,我們也不必妄自菲薄!如今中華帝國在陛下的率領下,已經猛然崛起。工業化幾乎從零開始,到如今幾乎每縣都有工廠,以四大機器製造總局和四大船政局爲代表的軍事工業已經蓬勃發展,而另外還有帝國克虜伯鋼鐵公司這樣的超級軍火公司,還有朝廷控股以及民間資本的各大船廠、鋼鐵廠、紡織廠、化肥廠等各類輕重工業企業,都已經開始發展。不論平均普及率,單單以絕對數量和資本的雄厚程度來看,我中華帝國的各類工業,已經超出沙俄和普魯士王國這樣的歐洲國家,可能僅次於英國和法國。”

馮雲山聞言,點點頭,笑道:“毛愛卿對工業和經濟也有如此研究,莫非不想當將軍,而想成爲帝國內閣的工務部部長不成?好了,朕只是勉勵衆愛卿不要驕傲大意。如今既已基本平定印度,下一步對印度該如何處置,衆卿可有主意?”

羅大綱立刻接話稟報道:“陛下,海軍方面,由印度洋艦隊鎮守印度一帶海域,應當能保證印度洋的利益。只是微臣擔心,那英夷號稱世界第一強國,更是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此次我中華帝國對其宣戰,並且搶佔對方最爲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他們必定不會善罷甘休。一則可能會對我中華帝國威脅一番,通過談判的手段,付出一些代價,讓我中華帝國退兵,並再次佔領印度。而且,等其國力恢復,積蓄了足夠的海軍兵力便會報。二來,則會直接阻止兵力前來報復。

因此,微臣建議將印度洋艦隊的基地設立在加爾各答,而南洋艦隊的基地也從廣州移至星加坡,這樣印度洋一帶便有兩支艦隊南北相互呼應。”

馮雲山讚道:“信忠王所言有理!海軍部便下達命令,着印度洋艦隊韋俊、南洋艦隊譚體元照此辦理。不過,廣州和馬尼拉等港口仍需南洋艦隊的分艦隊駐守,以確保貿易安全。”

毛奇卻思索着皺眉道:“陛下,陸軍方面,對於印度的政策,微臣認爲最好不要像英國一樣直接強行佔領,而是挑選重點的地方和港口城市選擇性地佔據。”

左宗棠奇怪地看了眼毛奇,道:“陛下,微臣只能部分贊同毛大人的說法。微臣以爲,我中華帝國與英夷不同,英夷本土人口只有三千來萬,而我中華帝國卻有4億之衆。而英夷本土與印度相隔何止萬里之遙,而我中華帝國與印度卻相距不遠,海路從麻六甲海峽到印度洋的孟加拉灣不過二千公里,而陸路更爲相近,藏南甚至與其幾乎接壤,而其他的西疆、雲南距離印度西部和東部也僅僅分別只有個錫克王國和緬甸王國相隔,都在數百公里以內,又都是中華帝國的屬國,想要直接派兵控制,並不是不可能。雖然前期或許兵力有些捉襟見肘,但若是分些地區給錫克王國和緬甸王國,甚至還有尼泊爾王國和孟加拉蘇丹國以及衆多的印度王公,來佔領大部分的印度斯坦各地區,是可能的!”

毛奇卻有些反駁:“左大人,您說的這些的確是我中華帝國的優勢。但您想過沒有,印度人本身的人口衆多,而且大部分信仰的都是印度教,與我中華帝國完全不同,要想直接佔領他們的故土,勢必會得罪那些印度王公,他們就會煽動印度人起來反抗。根據初步估算,印度的人羣之中,信仰印度教的主要是印度斯坦族、達羅毗荼、泰盧固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坎納拉族等等,大概有一億一千萬人口,而信仰***教的主要是孟加拉族,大概有二千四百萬人口,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錫克族,也有四五百萬人口,其他還有零星一些勢力,但總的來說,除非將這些印度人斬殺一半以上,否則,如此多的人口,想要直接統治,千難萬難,搞不好,便會拖垮原本已經崛起的中華帝國。倒不如按照最當初的英國人的方式,只是將印度作爲任其自治的初始殖民地。”

馮雲山聽完兩人的建議,也開始糾結起來。說實話,他對印度人沒多少好感,但若按照左宗棠或者毛奇的說法,直接佔領印度,將印度各邦變成中華帝國的領地,則勢必要鎮壓不斷反抗的印度人,直接間接地少說也得斬殺數百萬人,這是他所不願意的。

稍稍思索了一下,馮雲山還是決定採納毛奇的建議,但也不僅僅限於毛奇這點,他覺得毛奇的想法太過保守,而左宗棠的又太過沖動,也不知道這次爲何左宗棠會如此。

在馮雲山看來,印度和其他的類似朝鮮、日本、琉球、越南、緬甸、呂宋甚至爪哇等不同,這些地方,總人口並不多,而且早有華人遍佈其中,就算是當地人,也歷來便接受中華文化的薰陶,對華人的統治並不會有太過強烈的反對,甚至像倭族人這樣,還想着以能加入華族爲榮。而其他的,沙俄的西伯利亞、俄美公司佔領的北美地區,墨西哥北部地區,婆羅洲島,甚至澳大利亞等地,這些都是地廣人稀之地,不存在當地土著的激烈反抗問題,佔了直接開發便是。

而印度完全不同,這塊地方雖然向來沒有統一,但人口衆多,中華帝國要想長久地佔據下來,只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將大部分的印度人都趕盡殺絕,再移民過來,這種一來難以做到,二來馮雲山本身也不願意;第二個辦法便是直接移民過來,慢慢將印度本地人都同化過來,就像後世慢慢同化其他的民族一樣,但馮雲山自覺難以做到,畢竟,這些印度人信仰與華夏的信仰完全不同,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想要同化,簡直被消滅他們更爲艱難。

馮雲山能想到的是,必須要藉助這次機會,從印度獲取巨大的財富和利益,否則,簡直對不住那些被擊敗的英國人。再次,則是絕不能像後世那種情況出現,讓印度變成一個統一的聯邦國家出現,甚至在局部地方威脅日後中華帝國的邊防。

這樣的話,不管如何,都要將後世的印度,分而治之。不過如今的印度本來就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數以百計的王公勢力縱橫交錯着,即便是英國經營了上百年,還是無法消除,即便是後世,其實仍舊是各自有王公勢力在,只不過慢慢被英國人消磨得沒了實權而已。

因此,馮雲山要做的,就是讓這些王公勢力繼續保持各自爲政,讓他們相互之間摩擦不斷,相互仇視,而對於其中一些勢力強悍者,則要逐步打壓,弱化其勢力,最終達到均衡。

想到這裡,馮雲山開口道:“對於印度,朕決定,採取以印治印,分而治之。”

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891章 出兵東洋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958章 孟買完了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370章 福州陷落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292章 兵工廠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915章 檳城襲擾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331章 法國政變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1315章 郭嵩燾帶回的消息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874章 巴拿馬運河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807章 坤甸要塞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250章 佔領廈門756章 貪官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
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891章 出兵東洋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第290章 建立標準度量衡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958章 孟買完了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370章 福州陷落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604章 北京城內兵荒馬亂(謝謝週五不喝酒的打賞!)953章 逃婚的公主第571章 汽油火燒滅敵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1050章 上帝啊他們都是魔鬼834章 電纜和油田第292章 兵工廠第三十八章 攻佔寧遠(中)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第1163章 不相信俾斯麥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220章 你們江蘇發展很不錯第1100章 範汝增與西華德的繼續合作915章 檳城襲擾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254章 攻佔衡陽城(上)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627 章 帝國的勸降方式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506章 石達開下常州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第1054章 掩體射擊與排隊槍斃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1331章 法國政變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580章 八里橋血戰(上)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第1330章 拿破崙三世投降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1315章 郭嵩燾帶回的消息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874章 巴拿馬運河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第259章 籌建黃埔軍校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211章 開科取士(上)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474章 李鴻章走黴運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807章 坤甸要塞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第422章 收回上嗨海關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二十六章 連克兩縣(下)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250章 佔領廈門756章 貪官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641章 洪秀全的頑固第八十九章 永州土改試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