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

曾國荃陷入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胞兄曾國藩將嶽州交由自己看守,一戰不打便棄守,肯定說不過去,還會惹禍上身,讓朝廷官員潑髒水在自己兄長身上;另一方面,三四萬賊兵攻打過來,嶽州又是擋住賊兵進攻的重城要地,賊兵不攻下肯定不會罷休,可如今嶽州城內只有湘勇四千,其中還包括新招募的二千民壯,城外水師倒有五千,但這點兵力,嶽州城肯定是萬難守住。

等等!兄長明知道嶽州如此重要,還領了大半兵力離開嶽州,往北邊的糊北境內的小縣城發展,想必是早料到有此刻境況!?

一聽到有粵賊進攻嶽州的消息,曾國荃就派出急報,向曾國藩求援。

一天後,當粵賊前鋒甲四師抵達嶽州城南三十里外的新牆河時,信使終於傳回來曾國藩的命令:讓曾國荃率領城中的四千湘勇,只留一千新招募的湘勇守城,其餘的不管水師還是陸師,全部撤往嘉魚縣境內,再聽候曾國藩的統一調遣。

曾國荃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兄長早有打算,早做好退守糊北的計劃。只是,爲了封住朝廷的嘴巴,才留一千餘新招募的民壯充當湘勇,表明自己已經進行了抵抗,不損傷自己的勢力。

於是,當樑立泰率領甲四師到達嶽州城下時,奇怪地發現,城牆上旗幟林立,卻無甚動靜。剛想擺開陣勢安營紮寨,卻聽到探知軍情的探馬來報,嶽州城北十餘里,發現大隊人馬,往北撤去。

樑立泰有些愣了:莫非清妖知道守不住嶽州城,乾脆保存實力棄城了?

城頭上的旗幟是虛張聲勢?

於是,樑立泰嘗試性的派出二個主力團從兩個方向攻城,衝入城牆二里以內,城頭上才慌亂地開了幾炮,卻根本沒有準頭,不知道打在哪裡。二千多討虜軍再上前,進入城牆一里之地,城頭上的火槍就稀稀拉拉地響起來,這鳥槍哪裡能打那麼遠?都是放空槍,等於是迎接討虜軍來攻城一樣。

等甲四師的這兩個團衝到城下,城頭上的清軍卻彷彿啞火了似的,槍聲更加稀少起來。

樑立泰大喜,看來,這嶽州城裡的清妖完全沒有什麼火力。

本來按照計劃,他這甲四師只是前來安營紮寨,半夜襲擾下嶽州,讓城樓上的清軍不能安然休息,打草驚蛇一下。然後,等後面的討虜軍主力甲三師前來,再加上甲七師,連同水師一道,合力一道進攻嶽州城,爭取一舉攻克。

可如今,樑立泰意識到,嶽州城內的空虛,根本不用按計劃等所有的人一起了。

於是,樑立泰立即下令,甲四師全體將士一道進攻。

他帶頭衝在前面,身邊親衛緊緊跟隨着護衛他。在他的刺激下,甲四師將士手擡簡易雲梯,蜂擁向前、

城牆上,留守的一幫綠營兵和一千餘民壯,見城下殺聲如潮,蜂擁密集的討虜軍,完全沒有一點戰意。

嶽州知府早已經藉口巡視長江江堤防汛,跑到臨湘縣境的長江段去了,他早得知曾國藩已放棄了嶽州城,憑藉城內的二千綠營兵,哪裡能抵擋兇悍的討虜軍?不着藉口逃,難道被俘虜或者擊斃?

而嶽州協副將和遊擊,也不傻,在聽說知府跑路後,立刻不約而同率領着一幫親信手下,跑到了鄉下,也是最北邊的臨湘,說是徵收糧餉,實際是方便跑路。

就這樣,嶽州城內實際主事的,變成了一名主簿和二個千總,率領着二千不到的綠營兵,還有一千餘民壯,鳥槍都只有三百來杆,其餘的,都被曾國荃給搬走了。

主簿也不傻,千總也不蠢,他們守城的樣子還是要裝一下的,不能粵賊兵一到,便開門投降,那樣太掉價,而且會讓粵賊看輕。根據他們的打算,是抵抗二天,讓賊兵們吃點苦頭,他們再獻城投降,這樣粵賊便會明白他們的價值,他們得到的利益也更多。

但他們不知道,他們太高估了城內綠營兵的戰力了。

只見數千討虜軍將士將雲梯搭在城牆上,便猶如猴子一般,腰間別着長毛,口中咬住牌刀,便紛紛往上爬。

防守毫無章法的城頭綠營兵,本就無心作戰,只提前想好站位,以便跑路。見討虜軍將士衝上城頭,不但不上前圍攻,反而長舒了一口氣,扔了手中腰刀便跑。

所以,這嶽州攻城戰出現了非常奇葩的一幕,便是城下的討虜軍,只要爬上城頭,不但沒清兵上前阻止,反而往後退卻。

從發起進攻,一刻鐘不到,便有十餘處缺口打開,數百討虜軍將士爬上了城頭。

嶽州府主薄和兩個千總,一見討虜軍都已經站上了城樓,便知道大勢已去,連忙改變計劃,爭先恐後率領自己的親信衝上前,打開城門。再不開城門,可就直接變成俘虜了,想投降,都沒有意義了。

於是,就這樣,從攻城開始,二刻鐘不到,嶽州三扇城門,幾乎是同時吱吱呀呀地打開了,一幫綠營兵站在門口,迎接討虜軍進城。

要說,這二名千總和這名主簿都是效率很高,幾乎都是開城門最快的速度了。

這邊,城下的樑立泰還想着會犧牲多少兄弟,沒想到,除了因爲爬雲梯太急,摔死摔傷了幾人,另外被城頭上的清兵民壯胡亂開槍打死了十餘人外,其餘基本沒有傷亡,和清兵沒有發生任何接觸戰。

這已經是所有攻城中,傷亡最少的一次了。

樑立泰大喜,忙命甲四師將士進城,佔領全城。

有了帶路黨的配合,嶽州城接收非常順利。

嶽州主簿甚至早就命人將庫房的財物清點好,寫上了標籤。就是財物實在太少,值錢的本就不多,又都被曾國藩和曾國荃兩兄弟帶走,剩下的,樑立泰實在還有點看不上。

這嶽州城,雖然是他攻佔的最輕鬆的,也是繳獲少的了。

不管怎麼樣,嶽州城是州府治所,樑立泰還是第一次單獨攻佔這麼大的城池。他連忙派出幾匹信使,向長沙、廣州分頭報捷。

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958章 孟買完了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632 章 賊吃賊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53章 招標(上)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813章 巴達維亞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854章 宣戰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684章 佔領巴蜀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607章 登基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1049章 亂戰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861章 阿里瑪圖堡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750章 繳獲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605章 馮雲山進天安門771章 南北朝鮮省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
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739章 起義爆發(上)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1087章 又一個遇刺的倒黴總統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958章 孟買完了第1329章 法軍突圍遇阻742章 緬甸出事了第1115章 這場海戰註定載入史冊第180章 被迫投降 (上架求首訂、求打賞、求月票!)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七十二章 四路進軍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301章 景德鎮和德興銅礦第632 章 賊吃賊906章 倫敦站站長曾紀澤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53章 招標(上)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813章 巴達維亞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854章 宣戰第625 章 捻衆歸順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684章 佔領巴蜀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938章?香港駐軍指揮官逃離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710章 開發新疆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607章 登基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第412 章 甲十師出兵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348章 大清亂如麻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1020章 歐洲承認美利堅南部獨立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第566章 炮擊大沽口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1292章 賜你姓馮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186章 左宗棠的短處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159章 主教的“不請之情”第1049章 亂戰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二十二章擴軍招兵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861章 阿里瑪圖堡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750章 繳獲第321章 南記絲綢鋪第605章 馮雲山進天安門771章 南北朝鮮省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442章 洋人退步了第160章 柳暗花明(上)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第483章 天京變亂(中)楊秀清的後手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1275章 移民和發展問題第320章 出兵琉球第1164章 英國人也要插一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