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

對於談判,馮雲山自然是樂意的。

這次反擊英、荷、葡、土幾國的聯合遠征軍侵華,除了繳獲14艘軍艦(尤其是那兩艘戰列艦)、數十艘運兵船和500多萬英鎊的現金之外,還俘虜了8600多名俘虜。對於這些俘虜,馮雲山一直盼望着,能再次發筆財,畢竟,早在他還是太平聖國聖王的時候,就已經將俘虜的六百來名英軍以人均400銀元的價格弄來一筆贖金,如今雖然中華帝國早已經不像當初的太平聖國那般貧窮,但誰還嫌棄錢多呢?

不過,馮雲山卻也沒有吩咐手下對這幫侵華的俘虜給予特別優待,除了讓一些醫學院的學生抱着試驗小白鼠的態度對部分受傷的俘虜進行了人道主義地救治之外,其他的一概置之不理,於是乎,8600多名俘虜在經過將近三個月之後,少了一千來人。而當初負責俘虜事宜的副總參謀長毛奇認爲,適當的飢餓會讓這些俘虜更好地活下去,於是這些俘虜從一開始便一天吃一頓,隔天吃兩頓的,眼巴巴地盼望着大英帝國早日派人來將自己領回去。

得知英國方面提出要談判,馮雲山才意識到還關押着一批財富在廣州城郊,這才引起重視,派人去救治這些聖元——西洋俘虜。

半個月後。

聖京城的太平門城樓上,中華帝國的紅底黃星大旗獵獵飄揚。城門之下不遠處的玄武湖畔,更是一步三崗,密密麻麻地身着淺灰色軍服的討虜軍士兵整整齊齊地佔在道路兩邊,一路排開,足足有數千人。

一陣激昂的軍樂聲中,在兩個軍樂隊的前導下,中華帝國的2500名官兵,分成5個縱隊,每隊500人,浩浩蕩蕩地從太平門出來。出了城門,縱隊陣型一展,變爲整齊方陣,更添氣勢。

首先是500名皇家御林軍組成的方陣,由劉勝邦親自帶隊,邁着整齊的正步,走向城外玄武湖畔的閱武臺下的廣場。接下來的500名步兵組成的方陣,隨即是500名炮兵方陣和500名海軍方陣、200名黃浦軍校學員和200名各地船政局學員以及100名在役的軍官代表組成的500人方陣,五支士兵方陣的後面,則是數十名總參謀部參謀們以及各機器製造總局的員工代表。

最後則是中華帝國總參謀部總參謀長左宗棠,以及外務部部長吳如孝兩人,乘坐一駕無車廂的平板敞篷馬車,由四匹高大的西洋駿馬,加上四名分別是英國、葡萄牙、荷蘭、奧斯曼土耳其的俘虜作爲御者,緩緩出了太平城門,來到閱武檯面前。

而閱武臺下的兩邊,分別站着兩排人馬,均是各200人。每排的前面一列,均雙手被反綁着跪在地上,竟然是100名上次戰爭中的英荷葡土四國俘虜,均是骨瘦如柴一般,形同乞丐;而後面一列,卻是此次參戰立下大功的討虜軍士兵,手握清一色的帝國最爲先進的夏普斯M1859型步槍,威風凜凜。

閱武臺廣場的兩邊街巷裡,甚至旁邊一座叫九華山的土坡之上、街道的房頂上、四周的樹梢上,都爬滿了聞訊趕來圍觀的聖京城內百姓,想必是因爲閱武臺廣場四周已經站滿了討虜軍崗哨警戒,只得捨近求遠地看熱鬧。

他們都知道,今天是萬里之外的西洋英夷國前來中華帝國求和,承認戰敗並請求通過談判解決戰後問題。

三聲炮響之後,廣場一側的數百討虜軍士兵散開,露出一隊洋人出現在廣場的一角。這百餘名西洋士兵護衛着十餘人,慢慢走到廣場中央位置,正對於閱武臺下。

爲首的兩人,正是英國前任首相、第15任德比伯爵愛德華.亨利.斯坦利,以及再次就任英國駐華全權特使包令爵士,這兩人分別爲正副和談,兩人率領英國及其他三國的談判代表團,趁着印度洋的季風,乘坐速度最快的飛剪船,急匆匆地趕到東方,便提出談判。

英國的談判正使德比伯爵,臉色有些鐵青,很顯然,他對中華帝國搞出來的如此盛大而隆重的談判儀式很是不滿,嘴巴一直嘟噥着什麼,但無人理會他。因爲這個時候,一曲宏亮的討虜軍軍歌已經吹響:“......把我們的怒火,噴向滿清韃子敵人!漢家兒郎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德比伯爵很是惱火。他自然明白這是對方擺出陣勢向向自己爲首的談判代表團宣揚強大的軍力,展示他們的勝利,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嘲諷甚至羞辱大英帝國。他極度不滿,但又強自忍住,畢竟眼前的事實是,大英帝國遠征軍全軍覆沒了,並且,還有近萬名俘虜在對方手中,無論是英國各大城市的遊行示威的人羣,還是充斥歐洲的那些報紙的輿論壓力,都迫使英國女王和議會都紛紛表態要全力將這些可憐的俘虜接回本土。因此,他必須要剋制自己,哪怕是忍氣吞聲,也要和談成功,將那些俘虜接回。

德比伯爵還在惱火地胡思亂想着,軍歌已經停止了。

廣場兩邊,數名強壯的討虜軍士兵走過來,將德比伯爵和他的副手駐華全權特使包令爵士,“請”到了閱武臺上。

閱武臺上,左宗棠、吳如孝兩人當中而立,身後是數十名前來觀禮的中華帝國官員,特別是數名青藏、蒙古、朝鮮、安南等地的本土官員,以及日本、暹羅、緬甸、錫克的使者或是代表,臉上或是神情嚴肅,或是驕傲自豪,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還有數名洋人也坐在旁邊觀禮,卻是法蘭西帝國的外交大臣瓦勒夫斯及法國駐華公使布爾布隆、普魯士威廉王子及駐華公使卡倫威、美國駐華公使伯駕及前前任公使馬沙利等人,也一本正經地坐在那裡。

德比伯爵和包令爵士向對方行禮打招呼時,左宗棠將臉轉到一邊,裝作和旁邊的商務部副部長潘文濤談論着什麼,竟然沒有理會,等吳如孝拉了拉他的衣袖,左宗棠這纔好像剛發現英國使者來到了面前,只是態度冷淡地朝兩人點下頭,態度十分的冷淡。

這更是讓德比伯爵怒火中燒,但這還不止。德比伯爵剛開口介紹下自己時,包令爵士輕輕地提醒他,說是對面的那位華人談判主官,示意己方兩人朝他走近一些,對方說聽不到德比伯爵的話,聲音太小,膽子大一些,不要害怕。

這完全是赤裸裸的蔑視了!德比伯爵差點氣暈過去。他原本是反對對華出征的,但如今,他覺得巴麥尊是對的。

但談判還得繼續下去。廣場兩邊的兩排英軍俘虜還在跪着。德比伯爵壓抑住滿腔的怒火,大踏步走到那名可惡的華人官員面前,惡狠狠地看着他。

對方卻哈哈笑了。不過不是對他德比伯爵,而是對包令爵士。

左宗棠彷彿老朋友一般,和吳如孝兩人一人一隻手,一把拉過包令爵士,笑道:“包令爵士,我們是老朋友了,請坐吧。”說完,左宗棠看都沒看德比伯爵一眼,和吳如孝兩人便徑直走向臺裡方,在兩張寬大的桌子後方的太師椅上坐了下來。

閱武臺的後部中間,放了兩張桌子,桌上擺着待簽字的條約文本,兩側分別是給兩國全權使節簽字所用。

左宗棠徑直走到兩張談判桌的左邊,坐了下來。見其如此,吳如孝也跟着在他旁邊的左側另一個座位上,坐了下來。

德比伯爵和包令爵士於右側座位落座。之後,德比伯爵超包令點點頭,包令起身用中文說道:“左參謀長,吳大人,如今我們已經來到貴國進行和談,是不是將臺下的那些還在席地而跪的英國小夥子們,身體看起來非常虛弱,是不是都送回營休息?他們在這跪着,反而對談判有所影響。”

左宗棠倒也乾脆,直接伸手一揮,臺下廣場上兩列士兵當即便將那些跪地的英兵推推搡搡地帶出了廣場。

德比伯爵和包令爵士兩人都出了一口氣。

雙方確定停戰和談,而和談的條件其實早已經談好了,而在此之前,作爲談判主官的德比伯爵,竟然一直沒與中華帝國的官員見過面。原因就是從他一進入東印度羣島,法國駐華公使布爾布隆和美國駐華公使伯駕彷彿早就知道他會來一般,提前派人送來書信,將中華帝國的談判條件大致列了出來,讓德比伯爵提前有了個心理準備,當然,這個極度苛刻的條件,也是這一路上,德比伯爵怒火萬丈的原因。

但第一次覺得極度憤怒,無法接受的條件,在經過布爾布隆、伯駕等人的多次不斷勸說調解下,德比伯爵慢慢認清了形勢,形式不由人啊。他更痛恨的其實是國內的那幫議員們,都已經決定了和談將俘虜帶回英國的事情,這還讓自己如何談判?完全沒有籌碼,唯有陷入被動之中。

但打開桌上的《關於廣州之戰善後的協議》裡面的條件後,德比伯爵還是不由得被震驚得唰地站了起來:比原來調解的又多了兩個條件。

PS:感謝諸神大大的打賞!

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982章 就職典禮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976章 休斯頓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1094章 決定和談第269章 商議出兵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739章 起義爆發(上)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758章 反腐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606章 答應稱帝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870章 燃燒彈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370章 福州陷落769章征討朝鮮(四)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807章 坤甸要塞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352章 三路出兵909章 條件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928章 南山防線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693 章 議策(四)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1256章 人口紅利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076章 突圍第1070章 南北談判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687 章 另類科舉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
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982章 就職典禮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490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下)-曾水源歸順第243章 親自練兵 (下)976章 休斯頓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331章 陷入絕境的北伐軍823章 《星加坡條約》(上)第1066章 沙皇的決定第696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上)第144章 義軍和洋人火拼了(三江最後一天,求支持!)第1094章 決定和談第269章 商議出兵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739章 起義爆發(上)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277章 左宗棠的選擇758章 反腐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847章 拆城牆還是拆其他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117章 絕處逢生的林始發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606章 答應稱帝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870章 燃燒彈第1160章 貝奈德克元帥第150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上)第395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下)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113章 廣東天地會起義(一)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563章 肅順識破馮雲山的謀算第1128章 陰險的沙皇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912章 最危險的是東方第255章 攻佔衡陽城(中)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370章 福州陷落769章征討朝鮮(四)863章 西疆的治理第440章 聖王遇刺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807章 坤甸要塞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352章 三路出兵909章 條件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575章 劃江而治還是退出關外?第1153章 英國新首相應對沙皇之死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928章 南山防線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346章 南王的圈套勾出秦日綱的野心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第518章 天下大勢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693 章 議策(四)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495章 洪秀全的招攬(求全訂支持)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1256章 人口紅利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076章 突圍第1070章 南北談判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687 章 另類科舉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