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

李善蘭臉上一怔,他一直在教育業內,對地方官員的俸祿還真不清楚,也就回答不出來。身後的內務部副部長謝享才連忙出列回答道:“回陛下,江寧縣乃是特等縣,又是首都,縣長級別堪比知府,與其他的縣不同,俸祿是每月35聖元。其他的一等縣縣長,月俸是30聖元,普通二等縣長,月俸是25聖元,三等以下縣長每月皆爲20聖元。”

馮雲山頻頻點頭,這些地方官員的薪水不低了,他爲了減少官吏的貪污腐敗,有意識地提高了官員的俸祿,加上朝廷財政國庫充裕,也就沒有吝嗇,普通官員,養活一個數口人的家庭綽綽有餘。

他之所以問縣長的俸祿,爲的自然是引出下面的話:“教育部的李愛卿、程愛卿,你們高等學堂的教授和普通教員薪水幾何?中等學堂和初等學堂的薪水又分別是多少?”

李善蘭作爲教育部的部長,對此自然清楚,他有數位以前的至交好友都在如今的中華帝國大學和國立帝國國學學院內任教授,自己也曾在黃埔軍校任過校長。

連忙回答道:“回陛下,高等學堂教員的月薪,教授爲40至60聖元,副教授爲25至40聖元,普通教師20至25聖元,助教爲15至20聖元。高等學堂的教員薪水平均較高,比縣長和知府還高。而中等學堂的教員,按級別月俸分別爲15至25聖元不等;初等學堂的教員,月俸在12至20聖元不等。總體算起來,學堂教員的薪水並不比當地的地方官吏低,普通警務所的所長也就月俸10聖元,微臣收到的信息是衆位教員對朝廷和陛下的關愛很是滿意。”

程煥採也附和道:“陛下,李大人說的是。這個薪水,能讓衆位學堂的教員衣食無憂,他們都很是滿意。”

馮雲山卻思索片刻,沉聲道:“這個薪水太低了。”

見朝堂下的衆位大臣面面相覷,馮雲山陷入了沉思。

他想的是既然將全國的教育主要機構——高、中、初級學堂參照民國時期,那作爲教育實施的最主體,也是最基本的單元——教員,他們的薪水也必須參照民國時期的來實行。馮雲山對民國初期的歷史還算了解,民國就算在後世被評價有千般不是,但罪不可否認的是他的教育體系和對教師這一職業的重視,是任何時期都難以企及,達到無與倫比的高度。

爲何那般亂世的短暫的民國時期,能出那麼多的天縱英才,諸多文豪和國學大師,還有衆多的思想家、學者甚至後來的華裔諾貝爾獎獲得者,他們都是民國時期出現或因爲在此時期接受教育才有後來的成就。歸根到底,就是那個時期的教育真正的做到了人才的發掘和培養,整個教育體系相當先進。而這些,自然離不開作爲主體的教師的努力,無論是具體教學的實施、還是辦學理念的執行,以及塑造學生的觀念、培養和發掘人才,都是靠教師來進行的,這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讓教師能心無旁騖地教書育人,避免外來的尤其是生活壓力的干擾。

馮雲山可是知道,當初文學大師樹人的工資,直接從教育部列支月薪300大洋,而當初他還只是副教授而已。這是何等之高!要知道,那是民國初期,一個縣長也就月俸20大洋而已。而那時候的一個國小老師,卻能拿到月薪40大洋的報酬,比縣長要高出一倍!試問,這老師能不努力用心地教書麼,能不竭盡全力地育人麼?

而且,民國的《教育憲法》直接規定:“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15%,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25%,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35%,其依法設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保障。”“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並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

民國當初的財政是多麼的困難,還能如此重視教育,並大放異彩,如今國庫還算充盈,也算是頗有財力,難道還不能做到麼?

想到這裡,馮雲山直接斬釘截鐵地開口道:“你們教育部要全部提高三級學堂的教師薪水,確保教師比大多數人要過得更好,受人尊敬。這樣,初等學堂的教員,從每月12至20聖元提高到平均40聖元,最低不能低於30聖元;中等學堂的教員,月俸從原來的15至25聖元,提高到平均75聖元,最低不能低於50聖元;而高等學堂的教員,平均每月提高到200聖元,好的教授,直接可以400聖元甚至500聖元,最低的助教,也不能低於100聖元。將學堂教師的俸祿重製定出來,提交財稅部下個月便照此發放!”

馮雲山的這番話一宣佈,朝堂下的衆位大臣紛紛倒吸一口涼氣,都震撼無比。

他們先前聽到皇帝說的教員的薪水太低了,知道皇帝要爲學堂的教員增加薪水,但怎麼也沒想到,會增加如此之多。這個月俸,真的太讓人震撼了!要知道,朝堂之上的,幾乎都是副部長以上的大臣,但他們中間,除去信王羅大綱不算,級別最高的內閣副總理曾觀瀾和總參謀部長左宗棠兩人,也就是月俸300聖元而已。其餘的部長巡撫副部長布政使們,也就是250聖元或200聖元的月俸。這豈不是說,高等學堂裡面的教授副教授,300聖元400聖元甚至500聖元的薪水,居然要遠遠超過這些部長副部長這樣的一省大員?

想想看,一個教授,拿400聖元的月俸,那可以養活多少人,都可以隨隨便便養活一個上百人的大家族了。

朝堂下的財稅部副部長閻敬銘更是目瞪口呆,好半響才反應過來,連忙諫言道:“陛下,這,教員的這俸祿未免也太高了吧?這樣一來,豈不是很多人才都紛紛去當學堂的教員了?而且,對於朝廷財政也是極大的負擔。”

曾觀瀾是內閣副總理,見閻敬銘這樣說,也出聲勸道:“是啊,陛下。學堂的教員原本的俸祿就不低,已經能很好的生活了,陛下恩寵他們,大不了給他們再每月提高5聖元10聖元的也就是了,可用不着直接翻一倍、翻幾倍吧?如今教員人數還不多,等日後人數一多起來,得花朝廷多少錢財?”

馮雲山一拍龍椅,道:“怎麼?國庫的錢,難道不是朕的了?還是說朕說的話,不算數了?”

曾觀瀾和閻敬銘聞言色變,兩人連忙雙雙跪地請罪:“陛下恕罪,陛下金口一開,便是聖旨,臣等自當謹遵聖命。”

其他大臣也紛紛跪地,高聲道“謹遵聖命”。

馮雲山意識到自己有些過激了,擺擺手,語氣輕緩地道:“衆愛卿幹什麼?都起來吧。不要動不動便如此,傳到外面,讓百姓還以爲朕是暴君呢!”

一番話,讓朝堂氣氛輕鬆起來,馮雲山繼續語重心長地說道:“不單學堂教員的俸祿要加上去,底層官吏的俸祿也要稍微漲漲。只不過,朕最爲看重教師而已。何況如今教師不足,朕就是要提升他們的俸祿,讓大家眼紅,吸引全國的優秀人才都去當教師才最好,這樣才能迅速將明智提升上來,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兒童和少年們。要知道,學堂雖然開設了不少,但教師實在是太過缺少了,不下重本,怎麼有有收穫........”

一番話,讓衆大臣紛紛點頭。

馮雲山這才面露微笑:“朕也知道兩位愛卿也是爲朝廷着想,可有些開支,不可節省,正所謂百年大計,教育爲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待教師,就是要重金扶持。你們誰要是眼紅,也可以辭官不做,去學堂當教師去。”

朝堂下的衆大臣均笑了起來,馮雲山卻假裝一本正經地道:“可別真的辭官不做。你們想當教師,還不夠格呢!別把朕的子民都給教壞了。”

說完,馮雲山又語重心長地對曾觀瀾和閻敬銘道:“內閣各部要全力支持教育部扶持教師隊伍的發展。財稅部更是要全力以赴,不拖欠和剋扣學堂教師的俸祿,若是有懈怠,朕定會嚴懲!另外,窮苦地區的教育經費,全部由財稅部列支,今後每年投入在教育方面的經費,財稅部記住撥款不得少於年度總預算的10%,各省所撥款要佔到預算的20%,州府縣鄉等一級不得少於其預算的30%。若是物價或國家經濟發展,教員的俸祿要及時跟着提高。”

“當然,教員的選擇標準也必須要嚴格統一起來,要優中擇優,公開選拔。教育部可以制訂一種規則,比如考試或試教等,將優秀的教師選拔出來。另外,對於那些師德敗壞,不學無術之流,要堅決清除出教師的隊伍。”

教育部部長李善蘭和副部長程煥採兩人一臉激動,大呼道:“皇恩浩蕩,微臣替全國數十萬教員,拜謝陛下恩德,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PS: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一葉知秋111大大打賞!好久未見了。

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918章 陷阱-伏擊第454章 蟬變黃雀811章 坤甸海戰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436章 擋路者死第438章 海灣激戰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958章 孟買完了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380章 首次見傅善祥第五十七章 擬建制硝工場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417章 大殺四方792章 炮臺羣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915章 檳城襲擾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132章 抄家與繳獲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354章 鑄幣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164章 刺殺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659章 魏源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154章 招標(中)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756章 貪官802章 佔領古晉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1172章 有演員天賦的威廉王子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308章 被蝗蟲打臉的咸豐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742章 緬甸出事了782章 國庫收支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六章 得李開芳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
第845章 禁菸和興煙不矛盾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918章 陷阱-伏擊第454章 蟬變黃雀811章 坤甸海戰第508章 治理常州與攻破湖州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436章 擋路者死第438章 海灣激戰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958章 孟買完了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337章 佔領琉球第1296章 巴拉圭總統洛佩斯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380章 首次見傅善祥第五十七章 擬建制硝工場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八十三章 正和鋼鐵廠(上)第358章 意見分歧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417章 大殺四方792章 炮臺羣第275章 新式練兵有了成效第1310章 輕工業的發展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915章 檳城襲擾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338章 設立琉球府三縣第1227章 聖京的人口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第132章 抄家與繳獲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354章 鑄幣第1270章 皇家科學院第262章 腳下踩的真的是巨大的圓球?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1112章 世界上最大戰艦勇士號的悲劇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205章 湘南來的報喜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1070章 南北談判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第1249章 煤鐵小能手譚廷襄(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164章 刺殺第547章 吃敗仗的欽差和總督狗咬狗第659章 魏源836章 沈葆楨和沈桂芬第1305章 帝國民間財團的形成第154章 招標(中)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756章 貪官802章 佔領古晉第530章 北伐前夕的調兵遣將第1048章 成爲廢墟的加爾各答威廉城堡第1172章 有演員天賦的威廉王子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第1216章 你去做印度國王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第308章 被蝗蟲打臉的咸豐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810章 與荷蘭開戰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581章 八里橋血戰(中)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742章 緬甸出事了782章 國庫收支第六十八章 硫酸工場(下)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681章 得天下民心第466章 昆明清軍全部歸降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六章 得李開芳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