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0章 鋼鐵行業要兩化和五定

章丘縣繼續加大勞力投入到修建小高爐、冶煉鐵水之中。整個全縣都轟動了起來,麥子、高粱、地瓜,已經沒人顧得上了,冶煉鋼鐵纔是正經事情,也划算得多。

隨着鐵水的不斷出產,陳萬新等人更是勢若瘋狂。相繼的,章丘縣又投入6萬來人,建造了兩千多個小高爐。

但好景不長,等這麼多的小高爐建立起來之後,章丘縣長陳萬新等人猛地接報,因爲小高爐太多,原先四處收集的鐵礦等鍊鐵的原材料嚴重不足了!

無奈之下,陳萬新只能調動全縣數萬人四處尋找礦產,所有人白天黑夜發瘋一般地找礦、找煤,也發現了許多新礦源,但更多的是不能使用的劣質鐵礦。眼見數千座已經建設起來的小高爐無法運轉,陳萬新只得發動更多的百姓四處道曠野中尋找礦源,同時緊急向濟南知府求援,要求調運鐵礦石以便繼續維持鍊鐵。

他以要鐵不要命的精神向百姓提出了一些超越現實的口號和做法,寧可不睡覺、不吃飯,完不成鋼鐵生產任務、找不到礦石原材料不罷休。如今的他,不得不這樣做,他發現他沒有退路了。

因爲奮戰鍊鐵之事,加上要四處修建高爐,一時之間沒有那麼多的水泥,便用泥土代替,他們將已經快要開花的麥苗直接給踏平了,將這些地方讓出來用來修建小高爐,而麥苗則用來和泥築牆。而就算有部分麥苗沒有被踐踏,也因爲無人照看打理而雜草叢生,更是有不少地瓜因爲被四處尋找棲身之地的百姓用來臨時充飢。更多的田地被荒蕪,因爲沒人去打理照料,幾乎能勞作的人都被抽調集中去大鍊鋼鐵了。

章丘縣除了小麥和地瓜之外,還有不少的棉田,這個時候正是將棉花苗種植到田間的時候,但因爲大部分的精壯勞動力都進了鋼鐵團,家中留下了些老弱病殘支撐着,自然無法顧及,這便一下形成了章丘的棉田地裡無人刨、棉苗無人種的情況,棉苗一天天長大,已經錯過了移植的最好時節,註定今年章丘的棉花是近乎絕收了。

而除了尋找鐵礦之外,有些鍊鐵兵團過於激進,認爲部分人全家都來鍊鐵,由兵團提供吃住,已經用不着家裡開火或者做其他營生了,便將凡是“姓”鐵的東西,幾乎都專門收集起來,包括百姓家中的廢鐵鍋、鏟子還有鐵鎖等認爲不要的鐵器,都被拉至小高爐融成鐵水,以便增加產量。

而在四處尋找礦源的同時,各鍊鐵軍團也出現很多拼命的人物來,有些苦戰4晝夜沒一刻閤眼的,有備小高爐的鐵水傷到的,還有尋找礦源摔進山溝內重傷的。

不過,也就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一個多月之後,突然有一天,章丘縣長陳萬新接到濟南知府的緊急通知,命令在大鍊鋼鐵的同時,要實行“兩化”和“五定”。

“兩化”,也就是所有大鍊鐵運動都必須工廠化和基地化。“五定”,是指所有鍊鐵運動都必須從規模、資金、設備、人員、數量上進行規範,不能一哄而上地搞集中運動,不能將全體百姓都壓上,撤軍團建工廠,以現有能蒐集到的鐵礦數量爲根據,覈定鍊鐵規模,不能不顧實際地盲目興建小高爐,浪費人力物力而實際無法生產。

於是,章丘縣很快便撤銷原有6個鋼鐵團,並在此基礎上,在明水鎮建立“章丘縣第一鍊鐵廠”,在普集縣建立了“章丘第二鍊鐵廠”,而在兩者之間的胡山張家莊建立了“章丘鐵礦”,縣城城北建立了“章丘煤礦”,以此相互配合,正好實現原材料的供應。

只不過,留下的小高爐總共只有30座,並且,兩個鍊鐵廠還準備整合各自的小高爐變成稍大一些的高爐,同時還準備建立一個鍊鋼的小型平爐,以達到節約燃料和鐵礦石消耗的目的。

儘管從數據算賬上,章丘縣的鐵產量,從原本期望的年產10萬噸,降低到只有年產1000噸的水平,等於是縮小了一百倍,但卻能煉出300噸鋼材了,比原本全是生鐵要合理不少。而且,原本期望的10萬噸是建立在沒有鐵礦石不限量供應的情況,而實際上,章丘縣鐵礦石很是缺少,若從遙遠的地方運輸過來,倒還不如不要在這裡鍊鐵,直接在鐵礦石產地呢。

不過,就此以後,章丘參與大鍊鋼鐵的二十萬百姓,也紛紛回到了老家,搶着補種農作物,總算挽回些損失。章丘的大鍊鋼鐵運動,也就此告一個段落。

而引起這一切改變的,其實是五天前,山東巡撫衙門接到來自聖京電報局發來的一份緊急電報,正是皇帝馮雲山的一道緊急手諭。

.........

當天,聖京皇宮內西北角的一處佔地二十多畝的皇家科學院內,原本有些安靜,忽地一聲轟鳴聲傳開,將科學院內的樹林上方大片鳥兒驚走。緊跟着,一片歡呼聲傳來:“成功了!”

馮雲山正在隔壁閒坐,同交通部副部長程恆生在商議鐵路之事,忽聽一片喧譁,正納悶呢,忽地見科技部副部長徐壽興沖沖地跑了過來,向他稟報道:“大喜啊,陛下,大喜啊!”

“科學院內的那批技師們,還有那幾名洋工程師一道奮戰幾月,終於將陛下說的那個像永動機一樣的內燃機給造出來了!剛纔測試過了,機器的引擎轉速能超過200轉!”

馮雲山雖然很是喜悅,不過卻沒有太過意外。事實上,他心中早有預料了。

半年前,他突發奇想,便在皇宮的西北角,將二十多畝的園林單獨劃了出來,與皇宮和京城獨立隔離開來,造了幾座閣樓和作坊,全封閉砌上圍牆,建立了一座所謂的皇家科學院。又從西歐和整個中華帝國收集了他所能知道的一些這個時代的科技人才,全部請了過來,安排吃住生活都在科學院中,羅列出一些課題項目,讓這個時代的一些科學發明家們在其中進行研究。

當然,其實最大的依仗,還是他自己腦袋中所知道的超乎這個時代的知識,所謂的科學院,一方面可以藉助的力量,另一方面,只不過是他的一個幌子而已。否則的話,他一個皇帝,整天發明研究東西,豈不是要被人注意?

而科學院的建立之後,倒也不算丟臉,在他的“不經意”地提點啓發之下,接連發明數項超出這個時代的技術和設備,讓馮雲山驚喜不斷。馮雲山也因此幾乎不怎麼理會帝國的政務,一直沉心在科學院之中。而這個讓徐壽興奮之極前來稟報的內燃機的發明,便是最近馮雲山讓人攻克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且,馮雲山早已經料定這個內燃機近期內便能成功。

想想也是,若是再不成功,馮雲山只怕直接自己交親自上陣指點了。原來的基本原理和要點,馮雲山都已經通過詢問請教的方式“透露”給了那幾名洋人,而這幾名洋人之中,就有歷史上曾經發明過四衝程內燃機的普魯士人奧托,再經過指點,還不能造出來,那才奇怪呢。

951章 各取所需第1036章 宣戰佈告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859章 進軍浩罕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859章 進軍浩罕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607章 登基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883章 學堂第652章 定都天京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第354章 鑄幣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927章 威遠炮臺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606章 答應稱帝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916章 憋屈的何伯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328章 正式修建鐵路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169章 試驗洋槍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六十二章 人財兩得(求推票!)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三十六章 收服鄉紳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642章 天京城破752章 電報總局878章 馬路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1145章 兄弟相煎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541章 醫護兵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154章 招標(中)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773章 日本風雲(一)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
951章 各取所需第1036章 宣戰佈告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859章 進軍浩罕843章 哥又來魔都了(下)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859章 進軍浩罕998章 聯邦政局動盪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607章 登基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883章 學堂第652章 定都天京969章 佈局美國內戰的新墨西哥省第354章 鑄幣第102章 勢如破竹(上)第622 章 捻軍的處境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927章 威遠炮臺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606章 答應稱帝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916章 憋屈的何伯795章 我是來表達法蘭西皇帝的問候與友誼的第1146章 沙俄大公被刺殺第328章 正式修建鐵路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五十五章 長沙的消息(求推薦收藏!)第169章 試驗洋槍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六十二章 人財兩得(求推票!)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1004章 借債打仗的南北兩方(不求月票求訂閱)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三十六章 收服鄉紳第1034章 它要戰,朕便戰(求不養,會養死)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642章 天京城破752章 電報總局878章 馬路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319章 秦日綱封王第1154章 重大消息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1145章 兄弟相煎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541章 醫護兵第598章 載垣改名“那奴兒”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423章 進軍江南第154章 招標(中)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第706 章 白馬戰兵的覆滅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773章 日本風雲(一)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