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章 克里米亞戰爭結束

進入春季的克里米亞半島,連續二十多天的戰火紛飛。

英法土撒四國聯軍在攻佔了塞瓦斯波托爾要塞之後,在英軍的一力堅持下,近十萬聯軍先鋒在艾馬布勒.讓.雅克.佩利西耶作爲指揮官的率領下出動,往北進攻克裡米亞中部重鎮辛菲羅波爾。

辛菲羅波爾是後世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的首都,乃是整個克里米亞半島的中心城市。俄羅斯再次組織兵力在此佈防。

從半個多月前開始,遭遇戰便開始了。行軍過程中的英法聯軍遭遇半路堵截的俄羅斯軍隊,俄軍指揮官米哈伊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戈爾恰科夫發動了超過十二萬的俄軍,在數十里戰線上向聯軍發動攻擊。

雙方在辛菲羅波爾東南面的五十多裡地方發生激烈的遭遇戰。火炮紛飛,火槍對射,無數人死亡在曠野之中。

近十萬聯軍,出動800餘門大炮,對準俄軍堵截的戰線連續不間斷地發射大炮超過半個月,發射了超過25萬發炮彈,作爲迴應,俄軍組織一千餘門大炮發射了16萬發炮彈。炮擊的半個月後,傷亡結果出來,衆人都嚇呆了:戰爭的結果,完全是相互消耗。法軍戰死八千餘人,受傷二萬人;英軍戰死五千人,受傷一萬二千餘人;而俄軍更是戰死二萬八千人,受傷難以統計,超過三萬。這場激烈的野外對戰之後,雙方都陷入絕境。

這是,奧地利帝國派出埃斯特哈茲伯爵前往聖彼得堡,要求俄國接受停戰。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拒絕接受奧地利停戰的調停。

正當埃斯特哈茲伯爵還想逼亞歷山大二世就範之際,一個猛烈的消息傳來:

英國爆發了大規模的工人暴亂。超過二十萬的紡織工人和碼頭工人在倫敦遊行示威,搶劫槍支並於軍警憲兵對攻,整個倫敦差點癱瘓。而英國其他城市,曼徹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各種行業的工人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超過五十萬名的工人衝擊市政廳、警察局等處,與聞訊而來的憲兵對攻。

沙皇得知此消息後,哈哈大笑:想不到,遙遠的東方人竟然有此見識,按照他的做法,果然能反敗爲勝!這就是俄羅斯的轉機!

他連忙組織奸細前往停戰的辛菲羅波爾城外和塞瓦斯波托爾要塞等地四處散播英國本土發生暴亂的消息,讓克里米亞半島上的英軍人心惶惶。同時,下令整軍重新開戰,發動新一輪攻勢。

頓時,七萬俄軍佈下半圓形戰線,向克里米亞半島上的英軍發起猛攻,卻同時朝法軍發出停戰要求。

而這時,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也得知英國國內的變故,面對俄軍傳來的善意,一時間猶豫不決。

英軍總司令辛普森爵士大驚失色,他沒想到正在這關鍵的時候,竟然會發生工人騷亂。他又仔細看了一遍傳來消息的電報,這才確認整個消息是真的。

電報上說,原本的左翼憲章工人領袖歐內斯特?查爾斯?瓊斯和喬治˙朱利安˙哈尼兩人,不知何故,同流亡英國的歐洲民主派代表一起創建了“國際委員會”,並創立了《人民報》,在《人民報》的報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說是英國在入侵克里米亞,號召要把推翻帝國主力和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工人階級奪取政權,以實現勞動者的社會解放作爲國際委員會的主要奮鬥目標,呼籲全英國的工人團結起來。

電報發的非常緊急,要求辛普森爵士趕緊停止克里米亞戰爭,撤兵回國,守衛本土。

辛普森爵士傻眼了。

他當即與法國司令官佩利西耶商議撤兵之事,正在這時,手下來報,原本已經停戰一段時間,準備投降的俄羅斯軍隊又組織新一輪進攻了。無奈之下,辛普森爵士只得當做沒收到倫敦方面的電報,並全力說服了法軍司令官佩利西耶,合力對進攻的俄羅斯軍隊全力一擊。

於是,戰爭再次打響。

英法聯軍故意假裝接到電報,慌不擇路地撤退,而實際上卻一主力悄悄埋伏在半路之上。俄軍收到沙皇發來的消息,知道英國本土發生暴動,認爲英國人已經無心再戰,全力追擊。結果,英法聯軍抓住機會,集中優勢兵力利用地形,打了場伏擊戰。這一戰,英法聯軍以折損一萬多兵力的代價,殲滅俄軍3萬餘人。

俄軍徹底潰敗。英法聯軍乘機發起攻擊,一舉佔領辛菲羅波爾。

沙皇沒想到俄軍在勝利有望的時候竟然遭受慘敗,再也經受不住,終於答應還在周旋的埃斯特哈茲伯爵,雙方停戰。而英國方面,更是讓步,不再提任何要求。法國要求以歐洲大陸事務仲裁者的身份,召開巴黎和會。

奇怪的是,雙方停戰的消息傳出之後,英國倫敦和其他城市的工人暴動便一下緩和下來。那些遊行示威的工人在漲了點工資之後,便安心進入工廠繼續工作。讓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和首相巴麥尊對於沙皇十分氣憤,顯然,這是俄羅斯搞的鬼。

於是,二十天之後,巴黎和會召開。

英、法、土、撒丁和俄國參加,奧地利因爲提出“維也納四點”方案也參加了和會。沙皇希望普魯士也參加巴黎和會,以得到它的支持,但英國以普魯士沒有參戰的理由進行反對,理由是。

和會上,各方爭吵不停。英國在國內本土的工人暴亂緩和之後,態度又開始強硬起來,要求俄羅斯將侵佔的土耳其領土全部歸還,並將黑海中立化,禁止俄羅斯在黑海沿岸駐紮重兵或是興建兵工廠。

而俄國也積極活動,向破侖三世秘密賣好,支持法國成爲歐洲事務仲裁者。拿破崙三世本身也不希望俄國遭到過分削弱而英國在近東一家獨大,另外,法國想讓俄國更加記恨奧地利而感激自己,便答應偏袒俄羅斯。

而奧地利企圖霸佔已經佔領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但遭到法俄的強烈反對。

最後,俄國在法國的支持下,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巴黎和約》得以簽字。

列強共同保證奧斯曼土耳其的“獨立與完整”;土耳其保證不分種族與信仰改善境內人民的狀況;俄國收復克里米亞半島被佔領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薩拉比亞南部割讓給摩爾達維亞,高加索的卡爾斯歸還給土耳其,並放棄對土耳其境內的東正教的保護權;塞爾維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的宗主權仍歸土耳其,由列強共同保證;黑海爲禁兵區,禁止各國軍艦通過兩海峽,禁止俄國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廠;多瑙河航行自由;禁止煽動工人暴亂。

最後一點,是英國要求追加的,他們始終認爲,最近的英國本土工人暴亂,是沙皇派來的奸細策劃煽動的結果,也不知道,沙皇出資多少收買那些當初的憲章運動的餘黨,纔會如此配合,趁機爆發遊行示威,讓英國本土不安,吸引兵力前往彈壓。

持續三年的克里米亞戰爭終於結束了。不過,整個參戰國,幾乎沒有贏家,而唯一的贏家,恰恰是誰也想不到的遙遠的中華帝國。

ps:感謝無敵大燈泡、緣分xx兩位大大的打賞!

第1284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來人了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337章 歐洲變局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958章 孟買完了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1049章 亂戰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292章 兵工廠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181章 差點酒後亂性(求支持,求訂閱打賞)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909章 條件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752章 電報總局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430章 幕府紛爭891章 出兵東洋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752章 電報總局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803章 繳獲與追擊728 章 英法插手第1304章 興業銀行的股東大會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856章 援兵趕到第153章 招標(上)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第1156章 各打算盤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第438章 海灣激戰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1222章 內閣定製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743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
第1284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來人了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1337章 歐洲變局第1311章 經濟繁榮(感謝諸神大大打賞)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第476章 擬建煉油廠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241章 親自練兵(上)791章 法國要找事第1178章 沙皇遇刺肯定是東方人乾的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958章 孟買完了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221章 南澳海戰打響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1049章 亂戰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三十二章 傷亡撫卹制度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783章 人均糧食還不如康乾第538章 曾國藩之死第431章 強大的佩裡艦隊(致謝同樣強大的諸神)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292章 兵工廠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181章 差點酒後亂性(求支持,求訂閱打賞)第216章 洪秀全進城第1268章 馮雲山的性格缺陷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909章 條件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752章 電報總局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1130章 帝國交通的大發展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430章 幕府紛爭891章 出兵東洋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504章成爲導火索的徐氏兄弟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752章 電報總局814章 佔領巴達維亞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第197章 聖軍改制(下)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573章 一路西進第1344章 帝國的城市化803章 繳獲與追擊728 章 英法插手第1304章 興業銀行的股東大會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856章 援兵趕到第153章 招標(上)第212章 開科取士(中)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894章 幕府的大手筆(限免後居然沒人訂閱,悲催)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1285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請求第1156章 各打算盤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第438章 海灣激戰第1032章 此仇不報,誓不爲人第554章 滿清軍機廷會(感謝征程老大的打賞!)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923章 遠離這些東方魔鬼第1269章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991章 密蘇里州的愛爾蘭事變第1222章 內閣定製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743章 聲東擊西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