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

那名體態稍顯肥胖的中年將領,卻是道州城內的遊擊將軍瞿我謙,聽說西城門守兵全被提督餘萬清調走,忙開城門想追回餘萬清,未料剛開城門,太平軍就衝到城下,殺了進來,一時措手不及,得以讓太平軍順利入城。

幸好瞿我謙熟悉城中地形,雖然肥胖,但逃命的緊急關頭,竟然身手敏捷尤勝青壯,鑽入城中小巷,幾個呼吸的時間,已消失無影蹤。

道州署知州王揆一,此時正好帶人巡城到東門。忽聞城西一陣哄亂,殺喊聲震天,城中百姓皆四處亂竄,頓時明白是太平賊軍入城了。

王揆一臉刷地白了,朝廷早有法令,地方官凡有守土之責,一旦有失土之罪皆禍及家人,不若一死。這也正是清朝地方文官比武將逃得慢的原因。

王揆一咬咬牙,左右都是一死,爲了自己名聲和不累及家人,他推開隨從親信,從東城樓縱身跳下,不料跌入城下的瀟水之中,他的一名長隨見狀,也慌忙跳下相救。

是時瀟水中間有座小島,名爲東洲島,島上有東門村的一漁船路過歇息,聽見有人落水,忙搭救上來。王揆一身經過縱身一跳,又膽戰心驚地不想死了,便在長隨的攙扶下,乘小漁船順水逃往永州府城。

卻說林鳳祥和樑立泰率太平軍攻入城中,因黑夜中,雖火把夠多,視線仍不大遠,四處搜查清軍,皆不見,至城中偏南的一處高坡,才發現州衙就建在高坡上,急忙將衙門內外圍困。

一千總官服的清軍將領率百餘人從衙內衝出,朝坡下竄向太平軍,準備突圍。樑立泰命軍中鳥槍手開槍射擊,兩輪齊射,清軍死傷大半,餘者皆跪地求饒。

獨那清軍將領身中數槍,仍竭力揮刀向前,未至太平軍陣前,已然摔倒在地,氣絕身亡。

林鳳祥和樑立泰見此清將勇猛無比,甚是欽佩,一問才知,此人乃是永州協千總唐得升,便命人收斂屍身,找地方好好安葬。

卻說體態肥胖的遊擊將軍瞿我謙,身手敏捷地逃入城中,又召集親信二十餘人,趁太平軍佔領北門之前,開了城門,趁夜幕衝出城外。

才行一里許,忽道路兩旁大隊人馬殺出,堵住前去道路,後方又有幾百人高舉火把,追殺過來,瞿我謙雖身手敏捷,也無法得脫,只好率手下就地棄刀而降。

卻是李開芳、羅大綱率領的後一軍等人,在城北路邊圍伏,沒想到俘獲一條大肥魚。

隨後太平軍對城內的清軍進行了圍剿。城內六百清軍,被當場擊斃擊傷二百餘人,俘虜三百餘人,剩餘的近百兵勇四散逃走,改換衣服,躲入城中潛藏起來。

由於城南門、東門和小西門被清軍用石塊壘積封堵,城西城北皆有太平軍封鎖,因此除跳水的知州王揆一外,並無人逃脫。

是夜道州城中百姓一夜未敢亮燈,家家戶戶門窗緊閉。林鳳翔、羅大綱率太平軍逐條街搜尋躲藏的清兵,更趁機將收留清兵的城中大戶、富商一併擒拿,炒沒家財。

反而城中工匠攤販家貧者,平日備受城中清軍和衙役盤剝,主動告知躲藏清兵行蹤,更有將清兵綁着押出交送太平軍者。又新俘獲清軍九十餘人,楊姓、張姓把總兩名。是以,未到天亮,城中逃脫清兵已全部被掃清。

農曆四月三十日,天亮時分,太平軍徹底佔領整個道州城。

馮雲山命胡大妹領後四軍女營在城內來回巡查,維持城中秩序,商家店鋪照常營業,太平軍中所有軍需物資如常市價購買採辦,不得搶掠,當然大戶地主或作惡鄉紳除外。

曾觀瀾和謝享才一道帶人封鎖州衙,並找來俘虜的州衙六房書吏、長隨和衙役,逐個盤問州衙庫房、常平倉和義倉。被俘虜的四十餘名書吏長隨本也是討口生活,哪會替清廷賣命,頓時一五一十將道州城內家底吐個裡外朝天,立即帶領太平軍徑直去各個倉庫,清點物資。

道州州衙建在一處名爲葫蘆頂的高坡上,大門正對南城門,站在葫蘆頂上,便能將整個道州城俯瞰眼下,馮雲山便將後軍大營設在州衙內,並將州衙改名爲雲道殿。

至中午,在南王親衛營幾十人和後二軍二百餘人的協助下,曾觀瀾和謝享才監督衆位書吏、長隨將道州城中的繳獲清單盤算了出來。

看着喜上眉梢、合不攏嘴的曾觀瀾,手持長單來找自己,馮雲山不禁玩笑道:“觀瀾,繳獲不少東西麼,瞧你歡喜的模樣。”

“南王聖明!觀瀾是嚇了一大跳啊!託天父洪福,這回,我後軍是真發了!南王您看。”曾觀瀾喜不自禁,揮揮手中的清單。

馮雲山接過單子,一看,也嚇了一跳:

繳獲白銀六千五百餘兩,布匹衣服七百餘套,稻穀八千石,鹽五百擔。另有城中部分鄉紳百姓,可能是畏懼太平軍,想掏錢買平安,主動捐獻,計有白銀七百餘兩,銅錢九萬,米八百石。

繳獲紅纓槍二千杆,長矛九百件,牛尾刀一千五百把,弓弩箭支二百餘件,鎧甲七十餘套;鳥槍七百多杆,擡槍七十杆,大小銅炮鐵炮四十多尊,城樓上15座炮臺上還有26尊固定火炮,炮子彈丸數百,鉛彈上萬,火藥五十餘擔。

發了發了,馮雲山也失去一貫的鎮靜,激動得手一抖,清單掉落在地,復又撿起,再看一遍,忍不住喜道:“好!有了這批繳獲,我們纔有壯大的物資基礎!”

馮雲山吩咐曾觀瀾派人嚴密看守各個庫房,令曾觀瀾組織人手將鳥槍擡槍等兵器,登記造冊,發放給後一軍、後二軍中可靠聖兵,提高戰力。

如今攻下道州城,第一步目的已達成,接下來,便是發佈檄文,聲討清廷,壯大自身聲勢,然後再豎營招募兵勇,組建自己的勢力。不過,壯大聲勢雖然有利於吸引附近天地會衆來投靠,但同時也會吸引清軍的注意,過早招致清軍主力前來圍剿。

“觀瀾,你天養伯那邊,還沒送消息過來嗎?”馮雲山皺眉問道。自己還是勢力太弱,沒建立一套特務系統,只靠幾十名細作在附近探查,無法得知有效情報,成了睜眼瞎。

現在只能猜測天國主力早趕到永州城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和城內清軍開戰,是攻佔永州城,還是直接從城外繞城而過,直接乘舟順水下衡州府,進軍長沙?

“回南王,並無消息。廟頭分兵臨走前,我私下秘密見了天養伯,這個重要時刻,一旦有機會,他必會遣人傳消息!”曾觀瀾見南王剛纔還一臉喜悅,現在似乎擔心什麼,便接着說道:“南王是不是擔心天王東王他們會在永州城受挫,轉走道州,又恰好跟我後軍相會?”

“是有這方面憂慮!永州城爲進入糊@南第一府城,廣@西、糊@南清妖皆聚集於此,欲阻截天國行軍。我是擔心天國主力強攻永州失利,退往道州這邊,屆時,陰差陽錯又聚集一起,不利我等。”馮雲山擔心的是如歷史上那樣,一旦天國主力真的折向道州這邊。

說不得爲了徹底掌控後軍,他會帶領後軍撤離道州,不與天國主力匯合。

“南王不必擔憂。前幾日,我軍行至鄭家瑤寨時,觀瀾遣可靠細作十數人,沿瀟水北上至永州府城探聽消息,並一路散佈上萬清軍聚集道州,準備北上剿滅太平軍的信息。相信天國主力打聽到我散佈的消息,自然不會選擇南下道州。”

“並且,憑我對天王東王的瞭解,必定會不顧後軍輜重的安危,儘快趕至長沙建立小天堂。”曾觀瀾道。

馮雲山又問了下原來親衛營中押送的俘虜和道州城中抓獲的俘虜,正盤算準備如何處置他們,謝享才急衝衝地跑過來,大聲道:“南王,出事了!剛纔城中有數十百姓圍攻後二軍一卒長,將卒長打傷,現在卒長回營帶了一百餘人殺死二名百姓,還打傷十多人。城中百姓聚集鬧事,後二軍樑軍帥已趕過去處理。”

馮雲山剛舒展的眉頭不由又皺起來。“到底怎麼回事?走,去外面看看!”

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916章 憋屈的何伯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43章 程嶺南下嶺南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701 章 繅絲廠開工(下)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129章 帝國瑣事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780章 孝明天皇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1350章 金融戰(上)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049章 亂戰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第1148章 亞丁港1244章 沙俄的恐慌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第227章 鄉紳土人的叛亂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758章 反腐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404 章 特別事務行動司
第三十三章 貴縣黃三935章 烈火照亮了夜空916章 憋屈的何伯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第235章 春夢耶?酒後洞房第1278章 土地流轉政策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459章 被五馬分屍的滿清間諜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43章 程嶺南下嶺南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708章 佔領陝甘(下)第679章 賑災安排與決口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263章 傅善祥進軍校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第1102章 帝國的殺手鐗803章 繳獲與追擊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701 章 繅絲廠開工(下)第306章 剷除蝗災(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129章 帝國瑣事第十五章 分兵、分別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507章 讓太平軍吃驚的討虜軍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780章 孝明天皇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893章 屈辱的高杉晉作(爲諸神打賞加更,哈,好吧,其實是限免爆肝)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1350章 金融戰(上)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1049章 亂戰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994章 馬納薩斯戰役(上)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八十章 攻略韶州府(五)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十八章 佔領道州(下)第1148章 亞丁港1244章 沙俄的恐慌996章 彭玉麟給南方聯盟國的建議第227章 鄉紳土人的叛亂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第497章 想招攬本王,做夢去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640章 兵圍天京第650章 陳桂堂被俘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758章 反腐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第199章 分配洋槍,準備出兵第671章 克里米亞戰爭形勢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四章 宿命之地第583章 咸豐吐血第404 章 特別事務行動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