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9章 帝國瑣事

1862年10月25日。

有一個禮拜沒有公開露面的中華帝國皇帝馮雲山,終於在朝堂上出現,一上朝,便直接下旨宣佈商務部副部長潘文濤勾結西洋俄國進行謀逆的罪狀,將其當場斬立決,並判沒收所有潘家家族的一切財產,所有潘家族人全部流放。

同時,對舉薦潘文濤的原商務部部長、現任廣東巡撫伍崇耀下旨勒令反省,罰俸一年並重新調任商務部部長,廣東巡撫一職由已經升任爲廣州知府的洪仁玕接任。

而對於商務部下轄的數名與潘文濤關係密切的主事和執事,全部革職查辦,將整個商務部肅清整頓一番。除此之外,還讓監察部對內閣各部和各省進行了仔細篩查,剪除一切與西洋勾結、過往太密的官員。

在這個背景之下,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監察部啓動了“反貪污、反勾結洋人、反不忠帝國”的三反運動,準備肅清一幫動機不純、不忠於皇帝不忠於帝國的一幫官員。

幾天後,國丈兼監察部顧問程鷸採和教育部副部長程煥採兩兄弟經過朝廷批准,正式告老還鄉,皇帝封國丈程鷸採爲新建伯,賜聖元一萬,命其安享晚年。

其後不久,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在1862年11月18日,皇帝馮雲山正式宣佈,立二皇子馮癸世爲太子,同時封皇長子馮癸方爲仁王,三皇子馮癸漢爲禮王,正是昭告天下,告祭祖宗。

頓時,天下震動,各省巡撫、各邊疆和海外之地的總督以及附屬國紛紛上表朝賀,整個中華帝國陷入歡慶的海洋。

不得不說,華夏的這片土地上,百姓還是一股心思,就認這個國本之事,“建立儲嗣,崇嚴國本”,皇帝的詔令一下,頓時朝野轟動,整個中華帝國人心思安,百姓們都興高采烈,覺得皇帝后繼有人,自家如今的幸福生活頓時有了保障一樣。

而對於馮雲山來說,則是這次刺殺事件之後,爲他提了一個醒,他既然來到這個時代,就得按照這個時代百姓的心思來辦事,固定好國本,就算他再碰到刺殺之類的事件,也無法動搖中華帝國的最根基了。而且,最關鍵的是,沙俄方面想要打馮癸方的主意,就難了。還有一點的就是,朝廷中的大臣們,就不必要再勾心鬥角,或是想心思去扶持哪位皇子登上太子之位,徹底讓那些可能的野心家死心。

而就在立太子之事不久,中華帝國又發生了幾件大事。

首先便是仰光經緬甸至雲南昆明的電報線路開通,而昆明至貴陽轉重慶,再沿長江過荊州至嶽州、武昌、九江、安慶,最後抵達聖京的電報線路早就在一年前已經架設完成。這也就標誌着從仰光到聖京的電報正式開通。中華帝國的的觸角,徹底將南亞的仰光給覆蓋。而印度洋艦隊基地重新回到仰光,加上聖京的即時指揮,印度洋徹底被中華帝國的海軍勢力所佔據。

其次,中華帝國的內河運輸和鐵路迎來大發展。

內河方面,從北方的黑龍江流域,一路往南的海河、黃河、淮河和京杭大運河以及長江、珠江、紅河、湄公河等均成立了各自的內河運輸公司,數以千計的船隻每日在內河河面上往來,爲河流的上下游輸送物資流通。

而最讓人驚歎的是鐵路的發展。中華帝國原本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的鐵路修建任務,如今已全部完成。

由鐵道司出面修建的四條鐵路,第一條粵直鐵路早在三年前便全線修通,從最南端的廣州一路北上,跨國長江與黃河,直接抵達北京,這條相當於後世的京廣線,承擔着南北交通的重任,從一開始,便建設爲複線,每天數十輛火車南來北往,運送大批的乘客和物資,異常地繁忙。

第二條鐵路是蘇直鐵路,早就已經完成,不但如此,還前後延伸,北面從北京延伸到盛京城、再經哲裡木盟抵達呼倫貝爾,經滿洲里直達尼布楚城,再折往西,抵達貝加爾湖畔的北海城。這條鐵路,消耗了大量的人工和物力,但所獲得的成就也是驚人的。通過修築這條鐵路,安置了將近240萬的移民,一路往北修建,便一路在鐵道兩旁興起了不少的城鎮、村落等移民安置點。

第三條鐵路卻是上海至寧波的蘇浙鐵路,早在太聖五年下半年便已通車,這幾年,鐵路司又將此條鐵路進一步延伸,仿照後世的沿海高鐵,一路沿海而下,最終抵達福州,與五年計劃中的第四條作爲東西方向的大動脈的贛閩鐵路全部連接在一起,形成了環網。也就是說,贛閩鐵路的起點從景德鎮和德興銅礦修築客運複線,經過九江延伸到武昌城,與粵直鐵路匯合一起,將整個鐵路網完全連接在武昌、福州、上海、聖京和北京這幾座城市上。

而除了這四條第一個五年計劃規定的鐵路之外,後續的鐵路計劃也相繼建設、投運。

因爲之前的大部分是南北方向的大動脈,鐵路司有意識地調整了修建鐵路的規劃,將重點放在東西線。而這三年多時間,便主要修建了兩條東西向的主要鐵路,規模更是巨大,甚至超過粵直鐵路的修築難度。

一便是從粵直鐵路的中部重站開封城開始,一路沿黃河便往西,經洛陽、陝州、西安、秦州、蘭州、涼州城。

二便是南方一些,也是從粵直鐵路上的衡州城開始,一路往西南方向沿湘江而上,經過永州、桂林、柳州、南寧至河內。

這兩條鐵路,所起的作用雖然沒有當初第一個五年計劃修建的4條鐵路那般巨大,但對於中華帝國的政治和軍事意義,卻更加巨大。通過對西部鐵路的延伸,中華帝國的野戰兵團幾乎可以在短短几天時間內便迅速抵達蘭州和河內等西部地區,華夏大地的中央政權,第一次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迅速掌握邊陲地區的情報,並迅速反應。而這樣一來,像歷代王朝那邊般的偏遠地區的農民起義,幾乎再無可能成功了。

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680章 排洪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436章 擋路者死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680章 排洪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908章 芬尼亞社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221章 馮李對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1181章 擊潰敵軍比攻佔城市更爲重要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第384章 佔據荊州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252章 要有規劃第137章 成立南洋公司(下)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918章 陷阱-伏擊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694 章 思策(五)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800章 蘭芳共和國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941章? 印度轟動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701 章 繅絲廠開工(下)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第1165章 布拉格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
第639章 天國就這麼幾個人物了第492章 楊輔清投翼王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八十八章 永州土改試點(一)第十章 天父的警示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12章 準備出兵廣州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444章 幕後真兇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514章 尤麻子的中元節1015章 哪怕變成一撮黃土也只能呆在釣魚島上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569章 棄守軍糧城第680章 排洪第六十六章 新擴三軍第312章 事後補救亦臉上無光第111章 佔領梧州(求支持!)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436章 擋路者死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543章 長達四十里的江北大營第1175章 只要烏拉爾山脈以東第454章 蟬變黃雀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第330章 北伐軍被包圍第680章 排洪第489章 東殿部屬的選擇(上)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965章 議會廣場工人起義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486章 翼王趕回天京908章 芬尼亞社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第335章 克虜伯大炮第341章 北伐軍援兵第236章 勸曾國藩謀反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229章 定點拔除賊首第458章 石達開和韋昌輝都要求出徵第1085章 戴爾斯堡血戰(端午節)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670章 沙皇的更替第1221章 馮李對第163章 人才問題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1181章 擊潰敵軍比攻佔城市更爲重要第484章 天京變亂( 下)東王之死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第384章 佔據荊州980章 同一天赴任的兩個總統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252章 要有規劃第137章 成立南洋公司(下)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1291章 馮管事是國姓爺(感謝諸神老大打賞!)918章 陷阱-伏擊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第694 章 思策(五)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800章 蘭芳共和國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781章 挖煤工伊藤博文第353章 克里米亞戰爭的消息941章? 印度轟動797章 暹羅王祝大家中秋快樂!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1072章 林啓榮危險了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561章 咸豐怒吼朝堂漢官第701 章 繅絲廠開工(下)第1057章 坎貝爾自盡916章 憋屈的何伯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九十三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二)求支持第1165章 布拉格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第1286章 拒絕合作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833章 橡膠種植園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