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5章 移民安排

馮雲山不顧衆人驚訝,接着說道:“盛京繼續移民,吉林和黑龍江的三江流域還是要早些遷入百姓前去開荒,起碼還是要從山東直隸河南安徽等中原腹地移民百萬,才能徹底將東北開發出來。”

一句話,闖關東勢在必行,就算自己不下旨,要不了多久,民間自發地也會進行,自己只不過讓此事提前點,有計劃有組織地發生而已。

“第二處移民地點,乃是西北等地。左愛卿,樑立泰和羅瓊樹他們領軍到哪兒了?最近怎麼都未有消息傳來?”馮雲山問道。

去年春天,馮雲山便按照左宗棠的建議,任命樑立泰爲新疆總督,羅瓊樹輔助,讓兩人平定回疆,收復唐努烏梁海等滿清西北邊疆之地。但如今將近一年過去,只在去年秋季時候聽說已經攻佔通商要地哈密和古城,再後面便沒有消息了。因此,馮雲山纔有此一問,他也是想根據戰事進程,安排移民方略。

左宗棠連忙稟報:“回陛下,去年樑師長率領陸軍步兵第四師、羅師長率領陸軍第五師已經陸續攻佔甘州府、肅州府,並且進軍新疆攻佔了哈密和古城,本準備繼續西進直搗伊犁,但沒想到後面西寧府的數千逃散的滿清逃兵又聚集起來攻打西寧城,北邊的阿拉善厄魯特旗和鄂爾多斯旗等蒙古遊兵也在寧夏府遊蕩,無奈之下,樑師長和羅師長只好分兵擊潰兩路犯兵,一來一去的,等平定來犯敵軍,已是寒冬來臨,又是一年過去了。只得再等一年,好在如今哈密和古城等地在我軍將士手中,加上畏兀兒族人的喀什噶爾、阿克蘇等地的地方首領已經答應歸順帝國,而滿清殘餘勢力主要集中在伊犁河沿岸一帶的綏定、惠遠、塔勒奇、廣仁、瞻德、拱宸、寧遠、惠寧、熙春等“伊犁九城”,如今他們沒了滿清朝廷的補給,單靠本地軍屯只能勉強餬口,早心懷不滿,失去了戰力。那些滿蒙下層兵士和、錫伯族、達斡爾族士兵已經不再忠心滿清朝廷,等我討虜軍一到,必然崩潰投降。”

“傳朕命令,必須今夏結束之前,將伊犁九城和喀什噶爾徹底平定下來!移民司從開春便在陝甘和四川一帶組織三十萬百姓,前往伊犁九城和喀什噶爾一帶,定居下來。往後,每年都要移民二十萬以上的漢族百姓前往回疆,朕要看到,三五年後,便能讓着兩地成爲我漢人的居住地,沃野千里,將之開發成爲塞外的江南!”雖說有些急功近利,還有些武斷,不過馮雲山還是這樣急切地下令。

不能再拖了。這個時機,可是歷史上最好的切入中亞的機會。馮雲山清楚,就在兩三年前,沙俄在伊犁河以南建立維爾尼堡等各式堡壘,並出兵佔領了伊犁河中游地區。隨後的幾年,沙俄會陸續建立更多城堡,並修建設立驛站,將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構築了一條長達700多公里的武裝堡壘防線,爾後更加是強制移民在這一帶建立了許多哥薩克村寨和居民點,從而徹底將這塊領地佔領下來。時不我待啊!

這個時候,整個回疆的人口總共也才一百五十萬左右,只要能遷移一百萬的漢族百姓,便足以將整個大回疆鎮守住,不但後世被沙俄侵佔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卓爾南北四十萬多平方公里土地可以保住,而且,說不定連浩罕、布哈拉和希瓦三個穆斯林汗國也可以收入囊中,再不濟,也能支持他們使之抵禦來自沙俄的侵襲,而且,這個時候,哈薩克草原上的諸多部落剛被沙俄佔領不久,很是不滿,若是能支援他們一番,或讓其投靠,那自己建立的中華帝國完全可以取代沙俄,成爲世界上疆域最廣的帝國,也只有這樣才能與世界第一大人口的民族相匹配。

馮雲山心中這樣想着。事實上,無論是西北邊疆,還是外東北的那上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土,都不必花費兵力便能守住,甚至,只要數萬軍士,便可。最關鍵的,還是補給問題。若是戰略物資都從中原腹地萬里迢迢地運來,不但耗資巨大,而且等運到,戰事都已成結束了。因此,關鍵還是移民過去。趁着如今回疆的畏兀兒族人只有一百多萬,遠沒有後世的近千萬人口的規模,將其限制在喀什噶爾、阿克蘇、和田等這些地方,其餘地方全部以漢人移民定居,馮雲山可以想象,依漢人百姓的勤勞和強大的開枝散葉適應能力,不出半個世紀,整個回疆便會改個名字,成爲漢疆!而中亞,也成爲漢人的舞臺和後花園!

就算是爲子孫後代計,也必須將這些地方佔據下來。而且,這裡是除了美國之外,世界最大的棉花產地,美國內戰快爆發了吧,等那時,世界都沒有棉花的時候,若是自己佔據這塊地方,單從中亞壟斷棉花,便能狠狠地打擊那些歐美列強。

左宗棠連忙應允下來。二個主力步兵師,攻下回疆,沒甚壓力,甚至可以與一直侵擾滿清的俄羅斯交下手。

馮雲山又吩咐曾觀瀾和閻敬銘、吳棠、何見機等人就近組織陝甘移民,執行好自己的移民政策。接着,他又說出第三處移民地點,乃是新佔的南北朝鮮二省。

衆人以爲他還是與前兩個地方一樣,準備移民百萬過去時,馮雲山卻道:“第四處移民地點,卻是交趾和日南兩省。爲何與第三處移民點南北朝鮮兩省一起說呢?主要是朕考慮到,興師動衆的移民,全是我漢民,也不妥當。朕要移民,目的有二。其一,保衛疆土,發展邊疆;其二,開發國土,讓朕的子民,尤其是漢族百姓有更多的土地可以耕種,生產更多的糧食,增強國力。”

馮雲山這樣一說,衆大人頓時明白爲何皇帝在剛開始召見的時候,要細問國庫的財力和糧食的產量,尤其是人均田地數據和人均糧食產量,原來都是爲了這個移民政策!

農業部副部長吳棠更是深有體會,皇帝這是不惜耗費國庫巨資,不惜揹負昏君的罵名,也要強行移民的目的所在,從長久計,將中原腹地和江南一帶人口稠密地區的百姓,移民到地廣人稀的國土,哪怕是短時的痛苦,的確也能換來日後的長治久安和人煙稀少的國土的開發。

何見機更是恍然大悟般,直接道:“陛下,不如多派些軍士,直接將那朝鮮人和越族人減少些人口,或是圈禁在幾個地方讓其自生自滅,再將我漢人移民過去,這新佔的四省不就成了我漢家天下了?”

左宗棠等人都連忙制止道:“不可……”

馮雲山擺擺手,瞪了何見機一眼,道:“衆愛卿不必着急,朕已有計較!”

“朕準備將這四省之地的移民大事,結合起來。一方面,就近從本土遷移一批百姓前往兩地。另一方面,則是要將朝鮮人和越族人互換一下,起到相互穿插稀釋的作用。甚至,對於廣西雲南海南等地人煙稀少的地方,也要引入一批朝鮮百姓來充當勞力,開發西南;而對於新佔的盛京和吉林,也要引入一批越族百姓,前往開荒定居。”馮雲山一邊思索,一邊說出自己的想法:“南北朝鮮二省,人口大概有七八百萬,朕準備在三年內從此二省中移出二百三十萬朝鮮人。五十萬遷移至黑龍江,五十萬至吉林,再遷移五十萬至雲南和廣西兩省,剩下八十萬全部移往日南省。而從山東、山西、直隸和河南四省各遷出六十萬,從北京城內遷出十萬,合計二百五十萬漢民進入朝鮮二省,雖然人口還比不過朝鮮本土人,但相信不用多久,必然能將朝鮮人同化爲漢人。”

“而交趾和日南二省,越族人口總計在六百萬左右,日南省還要加上新近吞併的三百萬高棉人,再加上其餘的漢民和明鄉人,接近一千萬人口。朕準備從其中遷出一百萬人口前往南北朝鮮兩省,另外遷出五十萬高棉人前往吉林和臺灣府等地。除了從朝鮮移來的八十萬人到日南外,朕準備從廣東、湖南、湖北、和江西、浙江、江蘇這六省各移民五十萬,從四川移民一百萬,合計四百萬漢族百姓,進入交趾和越南兩省,並且,集中在紅河河谷和湄公河三角洲一帶,集中對這兩處沃野開荒成良田,也讓他們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同時,也讓我們漢民佔據這兩處寶地,日後必將與江南魚米之鄉一樣,成爲帝國的又一個大糧倉。”

“而最後一處,則是馬來半島。這裡,單純的移民或是強迫可是不行了,朕想的是,發動百姓以自願原則,募集五十萬漢族青壯,發展軍囤。當然,願意前往馬來半島的,帝國要給予優待,以十五年爲限,到期後可以回鄉,按服役年數給予津貼。所有移民,財稅部給予每丁6聖元、三石稻穀的安家補貼,自然,這些安家補貼,分爲三年按三次發放。另外,農業部要購置大批耕牛和磷肥,等移民正式安家落戶之後,便派駐移民鄉官前往各地移民點,指導移民開荒定居,出借耕牛和種子,出售農具等。”

“凡此種種移民之事,民政方面由曾愛卿,護衛軍政方面由左愛卿,你們牽頭制定好詳盡的方略,回頭讓朕過目後,陰曆四月前便正式開始施行。”馮雲山一臉嚴肅,補充道:“至於如何發動百姓,是威逼還是利誘,隨你們,總的二點,一不能鬧出民變來,二必須要完成移民任務。”

衆人知道皇帝這是下大決心要發動移民了,頓時高度重視,連忙記下來。

曾觀瀾他們想的是這次移民後,幾個人口集中的省份,土地壓力可以稍加輕鬆點了,起碼人均分到的田地可以多一些了。而財稅部副部長閻敬銘,則是傻眼了,這樣算下來,移民總數超過接近一千二百萬人,出去那些朝鮮人和越族、高棉族等外族人的遷移,可以少量補貼甚至不予補貼,但糧食總要給一點才行,否則,半路肯定餓死了。而其他的本土漢族百姓,要移民這麼多,加起來也有近九百萬人,按照陛下所說的補貼標準,豈不是要花費聖元五六千萬元,糧食超過二千萬石?就算是婦孺小孩不必按壯丁的3石糧食補貼,但一路上千裡迢迢,雖然安排路線可以儘量走水路節省時間,但也是耗時很久,一路上消耗的糧食也會是一筆天文數字,這糧食起碼要比補貼的二千萬石只多不少。還有購買耕牛種子,爲移民準備帳篷衣物等,還有沿途護送的軍士的軍糧等,都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閻敬銘腦中稍微過了一下,便算出這移民之事,帝國起碼要掏出八千萬聖元,糧食五千萬石以上。

幸好,這不用一次性拿出來,可以分幾年分批付出。否則,即便是富饒的帝國國庫,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而只有左宗棠隱約明白,皇帝這是急於將這些佔領的地方用漢人百姓穩固下來。開闢疆土容易,將新佔疆土徹底收服,將外族同化,纔是最爲艱難。但願皇帝的移民之法,能迅速見到實效。

ps:感謝十年灬壹夢、一葉知秋111二位大大的打賞!

873章 巴拿馬公司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第354章 鑄幣729 章 戰爭的威脅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731 章 攻打盛京871章 墨西哥帝國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1221章 馮李對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249章 小刀會起義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526章 羅張氏的決定928章 南山防線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831章 港島迴歸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第1289章 建立二馬財團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269章 商議出兵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731 章 攻打盛京747章 傑索爾村戰鬥(下)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第1308章 官道的發展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605章 馮雲山進天安門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693 章 議策(四)968章 移民情況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
873章 巴拿馬公司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299章 江忠源的毒煙緣分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第354章 鑄幣729 章 戰爭的威脅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731 章 攻打盛京871章 墨西哥帝國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975章 軟弱的布坎南總統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876章 國力的發展第1221章 馮李對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249章 小刀會起義977章 堪薩斯的背叛第480章 最後一次天父下凡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1223章 朝官變動第526章 羅張氏的決定928章 南山防線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831章 港島迴歸第601章 紛紛出逃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1081章 兩彭的對決第114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二)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280章 小鎮調研第646章 洪秀全最後的瘋狂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224章 劉長佑的怪胎兒子第1289章 建立二馬財團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269章 商議出兵第700 章 繅絲廠開工(上)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104章 勢如破竹(下)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83章 不是賠償,只是“貸款”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657章 被供奉長生牌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285章 新鋼鐵廠選址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562章 滿清昏招自毀長城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972章 黑奴並不都是悲慘的?第619 章 飢也得擇食第1335章 鮑狄埃和嗯格斯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爾易主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108章 天地會之爭(二)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731 章 攻打盛京747章 傑索爾村戰鬥(下)第556章 肅順提議組建神機營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第223章 福鍵遇襲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第1308章 官道的發展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39章 再見“周彗敏”第605章 馮雲山進天安門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693 章 議策(四)968章 移民情況第1200章 我們的好消息,你們的噩耗第288章 和普魯士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