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馮雲山進天安門

得知北京城門都被攻破,而甲八師在陳天仕的率領下,在城內報復殺戮滿清旗兵,馮雲山本不想幹涉,但想想,還是有些於心不忍,便派人去問下陳天仕,告訴他對於北京城內已經投降的滿清旗兵,特別是普通兵士,儘量不要殺戮了。

不過,陳天仕一直沒派人回話。

而這時,羅大綱和林鳳祥兩人輪流派人稟報馮雲山,說是譚紹光率領的甲九師已經封堵了皇城的七大城門,並且開始勸降城內的大內禁衛和勇武太監。同時,兩人均來稟報北京內城,有大量滿清的逃散的旗兵,四下搶掠,趁機作亂,他們已經下令討虜軍將士們對其進行斬殺。

聽到這,馮雲山頓時明白,這兩人跟陳天仕一樣,也是趁機要多斬殺滿清旗人。北京城內或許是真的比較混亂,城內的清兵還有滿蒙旗人,四處逃竄,或是有些趁機闖入私宅搶掠財物,這些馮雲山都可以想象,兵荒馬亂自古如此。

對於這些趁機肆意擄掠的兵匪,自然要斬殺,但馮雲山卻清楚,城內被討虜軍將士斬殺的滿旗人中,必定一大半不是作亂的兵匪,甚至不是清兵,只是住在城內的滿蒙旗人。

但馮雲山默認了他們的行爲。畢竟,在這個時代,滿漢有別,而且,不但是有別,對於討虜軍來說,可謂是深仇大恨。而自己當初起兵的口號,便是殺盡清妖、驅逐韃虜,這可不能是句空話!總不成,爲了不知多少年後的民族融合,自己現在就犯傻去對滿清過於仁慈,全部當成同胞一樣的供起來吧?說不定,還沒等他們逃走,轉身便又持刀劈回來了。

因此,馮雲山心神領會,還是將這些都當成是城內的兵匪作亂吧,反正在這城內的,不管是兵還是民,基本都是滿蒙旗人,除了那些滿蒙王公貴族家中的奴才和各親王府中的太監等少量漢人,而這些漢人,做奴才做慣了,都有自己一套求饒保命的方法。

這些滿蒙旗人,多斬殺一些也無妨。正好,馮雲山不無惡意地想,這些滿蒙貴族死光了,剩下的家產都可以衝入聖國國庫裡,自己也算趁機發了筆財。

馮雲山着急地等待了一個多時辰,羅大綱派人來報,內城外部已經基本平定,九大城門都派了數百人把守,城內的主要街巷,也都按片區劃分,交由各師的團、營、排進行巡邏駐守。北京城的內部,還未徹底平定,不過,譚紹光已經率領甲九師打開了天安門,皇城內部的數百名技勇太監前來攔截,被討虜軍將士擊斃大半,剩下的在一名叫安德海的小太監率領下,悉數投降。

安德海?馮雲山對此人可不陌生。這個人稱“小安子”的小太監,在歷史上可是極爲有名,甚至,還讓歷史爲之改變。咸豐帝臨終密詔,安德海把遺詔密報後來的慈禧,甚至他還成爲慈禧和恭老六的密使,奔走於熱河和北京間,使辛酉政變一舉成功。因爲勞苦功高,慈禧後來破格提拔他爲總管大太監,可見此人辦事機敏和能力之強。

不得不說此人是個人才,要知道,能辦這麼多的大事,那時候他才十七八歲的年紀。想到這,馮雲山命人將安德海帶來見見。

有過了一個半時辰,已經過了中午時分,城內終於傳來消息,整個北京城,已經全部平定,斬殺滿清旗兵無數。皇城也已經全部佔領,紫禁城內的一幫太監,分爲兩派,相互攻擊,在人少的一派配合下,甲九師的第一團和第二團將士很快佔領了紫禁城。

至此,整個北京城內外都完全在聖國的掌握之中。

不久,聖國主要將領羅大綱、林鳳祥、陳天仕、譚紹光、陸順德等人紛紛率領親兵從北京城內出來,趕往西直門外的大營內,共同請求馮雲山進城!

“聖王,北京城內已經平定,屬下懇請聖王入城!”羅大綱率先拜倒在地,胸中澎湃激昂,雙眼通紅!

曾幾何時,他羅大綱還叫羅亞旺,只是兩廣西江上的一名天地會水寇,但自從那時,他便已經萌生殺盡清妖,推翻滿清的想法。到後來,他見天地會衆一盤散沙,空有宏願卻無力真幹,只得投奔了並不認同的太平軍。幸好,從此碰到了聖王,一路跟隨至今,走到如今的地步!

當初的那個時候,他怎麼也想不到,短短三年不到的時間,竟然能一舉攻克北京城!殺滅清妖無數,俘虜滿清蒙古的王爺不說,還將滿清的皇后和一應妃子都給活捉,甚至還差點俘獲那滿清的皇帝!

如今佔領北京城,讓他不禁淚流滿面。他們真的可以,憑自己的力量,驅除韃虜,殺滅清妖,重振漢家雄風,完成當初的夢想和誓言!

見羅大綱拜倒在地,跟隨在馮雲山身側的石達開,也隨之拜倒:“恭喜聖王!率領我等討虜軍將士,替漢人光復北京城,日後必定成爲名垂青史的漢家明主!”

石達開也是幾近哽咽。他雖然沒有親自領兵攻入北京城,但率領騎兵俘虜大清皇后,也領略到自己作爲漢人的自豪。

知道現在,他還幾乎有些不敢相信,漢家兒郎,真能攻入北京城。

當初,自己在貴縣奇石老家的時候,聖王前來拜訪,邀請自己出山加入太平軍,便是以“殺滅清妖,復我漢家江山”的言辭將自己打動。再後來,聖王決定與太平天國主力分開的時候,單獨和自己說的一番話,“共建太平盛世”,想不到,如今才幾年的時間,聖王便已經初步達成了他的夢想。下一步,等將整個華夏之地的清妖全部擊敗,再花費些時間,石達開相信,必定能達成當初建立“真正的太平聖國”的夢想!

見兩位王爺都跪地拜伏,衆人紛紛下跪,拜倒在地:“恭喜聖王!請聖王進城!”

馮雲山將石達開和羅大綱兩人一一扶起,又讓衆人起身,滿懷深情地喝道:“衆位兄弟都起身吧!雲山多虧聖國衆兄弟的幫襯,如今攻佔了清妖的京城,收復我漢人的京師。還望衆兄弟牢記李自成義軍的教訓,不可荒廢軍紀,記得謹守本份。清妖並未全滅,韃虜仍在爲亂地方,革命尚未成功,衆兄弟還需努力!”

說完,馮雲山領着討虜軍衆將士,豪情萬丈地一揮手,喝道:“進城!”

農曆十月初十申時三刻,太平聖國的聖王馮雲山,在衆多手下的簇擁下,特意繞道,從先進了外城,再從整個北京城的中軸線正陽門處,進了北京城。

馮雲山騎着一批純白的駿馬,被護衛在衆將士的中間。不過,隔老遠,他便看見後世電視中經常看見的那道景色:牆身爲紅色,頂覆黃琉璃瓦的一座皇城,郝然映入眼簾。

皇城內,只見殿宇林立,那些高大巍峨的宮殿露出牆角,其後鬱鬱蔥蔥,自然是著名的西苑三海和景山了。

很快便到了天安門。望着這座再熟悉不過的城樓,馮雲山感慨萬千!

這座城門,在後世,也是中華的象徵。

便是在這座城樓下,當初的自己,有次出差來到北京,來到這裡,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前途未卜,只覺自己的渺小,融入人流,便再也不見。只是如今,這個世界中,自己成了萬衆矚目的聖王,這座城樓,正在爲自己而開放!

“天安門,應當是‘受命於天’和‘安邦治民’的意思吧?”馮雲山轉頭問跟隨在身後的左宗棠,也只有他,學識高一些。

“正是!聖王,此門在明代時本叫‘承天門’,取‘承天啓運,受命於天’之意。”左宗棠恭謹地回道:“後來滿清佔領北京城,才改名爲天安門,要不要將此城門的名字改回去,或者聖王再另外賜名?”

“不必!‘天安門’,這名字隨時清妖所取,但名字卻挺好的。可以繼續用下去,本王卻不是想‘受命於天’,而是天下安寧,太平盛世!”馮雲山笑道。

“聖王英明!”左宗棠突然跪地,道:“還請聖王從中間最大的門洞進入城門!”

馮雲山點點頭,繼而不解問道:“季高,這還有什麼講究不成?”

左宗棠稟道:“聖王請看,這天安門的五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這座門等級最高,明清兩朝只有皇帝纔可由此門通過。其餘四個門洞分列左右。稍小的門洞,允許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出入。最外的兩個門洞最小,便爲四品以下官員的通道。”

馮雲山點點頭,原來如此。他卻沒注意到,左宗棠和石達開、羅大綱、譚紹光、陸順德、陳天仕等一干將領,都眼巴巴地盯着他。

他不緊不慢地從中間最大的門洞進了天安門。

這時,從兩邊最小的門洞進入的衆人,一臉欣喜地紛紛拜倒在地,齊聲高呼:“拜見聖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馮雲山一怔,愣住了!

ps:這兩天心中有事情,沒靜下心來,寫的很艱難,還有點問題。但因爲更新壓力,不能好好修改,直接還是發佈了,對大家說聲抱歉。

第354章 鑄幣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766章 征討朝鮮(一)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813章 巴達維亞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592章 談判(上)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742章 緬甸出事了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791章 法國要找事782章 國庫收支第1331章 法國政變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870章 燃燒彈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759章 學堂的普及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352章 三路出兵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743章 聲東擊西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788章 廣州會館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430章 幕府紛爭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755章 整治軍中蛀蟲第447章 準備擴軍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659章 魏源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632 章 賊吃賊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088章 範汝增和西華德的密會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05章 破南寧(上)891章 出兵東洋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784章 移民政策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472章 開採出石油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202章 公審柏貴883章 學堂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
第354章 鑄幣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766章 征討朝鮮(一)862章 中亞形勢變化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813章 巴達維亞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592章 談判(上)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742章 緬甸出事了730 章 派攪屎棍去攪亂阿三們起義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744章 印度總督的恐慌第609章 登基定國號第189章 忽悠賴二國舅第445章 石油化肥司(感謝諸神老大的鼓勵)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1207章 環西伯利亞大鐵路791章 法國要找事782章 國庫收支第1331章 法國政變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1264章 設立內閣的初衷第379章 黃埔一期畢業典禮第426章 分兵取浙茳870章 燃燒彈第三章 天帝傳音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第六十四章 礦產資源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195章 聖軍改制(上)第十六章 雲山道州第1342章 帝國的成就第515章 咸豐的中元節第1027章 首相你應該擺正位置759章 學堂的普及第七十章 火藥和水泥(推薦票!)第284章 平爐鍊鋼很先進,‘罐鋼’之法也不賴828章 竟然有戰列艦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667章 窮困潦倒的卡爾(感謝大漢籠騰打賞)第352章 三路出兵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743章 聲東擊西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788章 廣州會館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430章 幕府紛爭第582章 八里橋血戰(下)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755章 整治軍中蛀蟲第447章 準備擴軍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659章 魏源第482章 天京變亂王殺王(上)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632 章 賊吃賊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二十三章 聖軍整編(上)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088章 範汝增和西華德的密會第576章 張家灣襲擊戰(感謝週五兄打賞)第105章 破南寧(上)891章 出兵東洋第524章 羅張氏的故事第1347章 法愛西工人國第五章 圍困全州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784章 移民政策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第472章 開採出石油第551章 重回前世之地第202章 公審柏貴883章 學堂824章 《星加坡條約》(下)第636 章 天京城內現狀